早在2017年我們就已經針對北京通州運營的比亞迪K8公交車,進行了三電系統的分析。比亞迪進入北京副中心通州的恒基客運有限公司,也是比亞迪客車的一個裡程碑,豐富了北京公共運輸的車輛種類。
服役的比亞迪K8運營線路比較雜亂,基本涵蓋了大多數的通州線路,全部懸掛京A開頭的公交車牌。上圖中的通66和通67路分別是一條長25公裡和一條長43公裡的線路,屬於城市公交中的長線,最長距離往返得有80多公裡。
通州使用的比亞迪K8採用了車體下半部分藍色上半部分白色的塗裝,前面罩全部為藍色,以證明該車的發展理念。在北京市區及周邊地區的公交裡,這批比亞迪K8的識別度非常高。這次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博覽會上展出的這輛比亞迪K8,就是直接從線路上抽調下來的運營車輛。
車身布置方面和多數十米級別純電動公交不同,當今很多10米級別純電動公交喜歡採用長軸距設計,這樣就能安裝更多的電池組。而比亞迪K8保持了傳統公交的標準軸距設計,軸距為5米,接近角和離去角全部為9°。
車身左側的電池倉,但是沒有設計通氣孔,說明散熱系統比較完善。電池組為比亞迪自主產品,容量為540Ah。540Ah的電量折算下來就是250kWh,勻速行駛的續航裡程為330km左右。慢充充滿的速度在1-3小時,快充只要1-1.5小時。
整車的尺寸為10500×2550×3180mm,因為該車採用了二級踏步設計,電池組可以安裝在底盤部分,整車高度就有所降低。其實一級踏步的配置也有,就是電池組需要安裝在車頂,屆時整車高度將會提升到3360mm。
前橋為普通轉向橋,帶氣囊懸架。使用的是玲瓏的275/70 R22.5輪胎,並且搭載了鋁製輪轂和盤式制動器,公交車上的標準配置。
後橋採用的是比亞迪的輪邊電機驅動橋,電機型號為BYD-TCY90A,單電機最大功率為90kW,兩個電機合起來總功率為180kW。
上下車採用二級踏步
後門的踏板部分
駕駛室部位特寫,整體比較中規中矩,主打實用性。
設有一鍵啟動按鈕,換擋形式也採用了自上而下的按鈕形勢。在工作檯右邊額外集成了一個顯示屏,用來觀察車輛線路行駛信息和車廂內部攝像頭信息。
前輪輪包採用了地鐵座設計,左側為單座位,右側三座。
輪包左右兩側座椅落腳的部位都比較寬,而中間為了給氣囊騰出位置,所以有個凸起,落腳顯得有些不便。值得一提的是,該車全車採用了軟座,乘坐感還行。
車廂中部採用了單排座位設計,左側設置了四張特殊座椅,該座椅並沒有採用常見的黃色,而是使用綠色。
左側座椅後面安置了兩個滅火器和一個垃圾桶
右側設立了兩張座椅,後面一張座椅直接安裝在工具箱上面。
由於採用了二踏設計,車廂中部高度就顯得比較緊湊。
後半部分沒有封尾設計,全部採用了2+2的座椅布局形式。中間的過道,也採用了階梯的布局形式。整個尾部設置了五排2+2的座椅,一共可以乘坐20名乘客。
車廂內部的線路牌採用LED顯示
尾部的扶手也順應著地板採用了階梯設計,最尾部地板到車廂頂部的高度剛好為1.8米。
為保證中間乘客的安全,車尾只安裝了四張座椅,而且座椅靠中間安裝,方便進出。
車廂內部一共安裝了31張座椅,可以容納下79名乘客。總體來說,通州這批比亞迪K8前半部分座椅布置的比較寬鬆,而後面為了提高乘坐量會較為緊湊一些。
截止目前,K8已經運營快兩年了,車輛所有的表現都十分穩定。很多人對於純電動客車的續航裡程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不過就目前投入長線使用的K8來看,該車性能完全能夠滿足運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