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間故事大全:盧溝橋怎麼來的?通州塔有什麼傳說?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最近發現一本老北京民間故事大全,從北京城建城傳說,到地名掌故來源,從皇家奇聞異事,到普通百姓傳奇經歷和勸善懲惡故事,原汁原味,應有盡有。話不多說,先跟大家分享兩個故事——

盧溝橋的傳說

盧溝橋因其數不清的石獅子和抗日戰爭爆發地而聞名中外,盧溝橋下流的是永定河,民間傳說這裡早先沒有橋,是個擺渡口,來往客商,做買賣的來到這兒,全要搭擺渡過去。後來怎麼有了橋呢?有這麼個故事。

盧溝橋。

從前,就在這宛平城裡,有個姓蘆的,是山西老西兒。他就光杆一個人兒,在這兒開買賣。買賣越來越大,一來二去的就發大財了。

這天,蘆掌柜一想,該回家看看了,就帶上金銀財寶順著大街到了永定河邊,要過河回山西探親。誰料,這擺渡的一看是蘆掌柜,頓起歹心,找了個機會,將蘆掌柜推到河裡去了,又把蘆掌柜的金銀財寶搬到自己家據為己有。

擺渡人得了財,還能擺船嗎?就不幹了。在這城裡也開起買賣來,成了個大財主。後來擺渡人又娶了房媳婦,生了個小小子,長得又白又胖。可有一宗,就是天天打他爸爸,一天打三回,一回打三個嘴巴,不打吃不下飯。一回兩回,這擺渡人還不理會,尋思孩子小,不懂事唄!可是天長日久,就覺得不是事啊。

大門緊閉的宛平城。

那時候,這城西有個興隆寺,廟裡有個老和尚。這老和尚告訴擺渡人:「你這是做了虧心事啦,他怎麼能不打你呢?」擺渡人心虛,忙問怎麼辦?能不能解?老和尚說:「解是能解,那你就把家產拿出來修個橋吧!」

擺渡人到家就把家產錢財都拿出來修了這座橋。為什麼叫盧溝橋呢?這就是紀念那個姓蘆的老西兒啊!從這以後,果不其然,擺渡人的兒子就不打他了。(記錄:北京民間文學調查採錄組郊區組 唐天然)

通州塔的傳說

通州燃燈佛舍利塔。此片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打北京城時,隨軍記者費利斯·比託拍攝的,也是北京最早的照片之一。比託站在今天通州西海子公園西門外、通惠河北岸拍攝了這張照片。燃燈佛舍利塔位於通州舊城北門內,乃鎮河之塔。此塔當時是通州的地標建築,清詩「一支塔影認通州」流傳至今。

通州燃燈佛舍利塔遠景

通州街景,遠處是燃燈塔

通州有個古塔,叫通州塔。這塔原來在東塔胡同,後來搬到下西塔胡同了。這塔怎麼搬的家呢?有一段故事。

東塔胡同,原來有一家人家姓張,寡母帶著一對姐弟,靠替別人漿洗衣服度日。他們住在塔下,娘三個整天給人家洗衣服。媽媽攬來,姐姐來洗,弟弟去曬。有幾家街坊也給人家洗衣服,可是人家洗了衣服,拿出去一曬就幹了。他們洗的衣服,拿出去總是幹不了。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靠著這個古塔有陰影遮著。

這天弟弟又出來曬衣服,曬了一天還不見幹,又曬了一天,還是不幹。到了第三天總該幹了吧,到那兒一看,還是不幹。弟弟氣急了,他拿個石頭子扔過去:「就是你這個死塔,害得我們曬不乾衣服。不定哪一天,我非讓你搬家不可!」說完就氣呼呼地回去了。媽媽問他:「你氣啥?」弟弟說:「我氣塔,它真是個死影壁!」姐姐問他:「你氣啥?」弟弟說:「我氣塔,它真是個死山頭!」媽媽說:「不要氣了,吃飯吧!」姐姐也說:「不用氣了,吃飯吧!」弟弟噘著嘴,拿起飯碗,吃上一口,跟媽媽說:「媽,我要拉塔!」媽媽說:「傻孩子,塔是死的,你怎麼能拉?」他吃上一口又跟姐姐說:「姐姐,我要拉塔!」姐姐說:「傻弟弟,塔是死的,你怎麼能拉?」他一句話沒說,吃完飯就睡覺了。

過了幾天,通州下了大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嚇得誰都不敢出門兒。這時候就聽外面「轟隆轟隆」三響,震得地發顫,牆發晃,動了一陣兒就沒聲了。趕晴天了,大家出來一瞧——東塔胡同的塔沒有了,大家就談論起來:「塔沒了,塔沒了。」正在這時西塔胡同又來了一群人,「天上掉下塔來了,天上掉下塔來了。」原來塔由東塔胡同搬到西塔胡同去了。

塔怎麼會搬家呢?大家就打聽原因,東打聽,西打聽,沒人知道。這天打聽到了張家門口。媽媽怕出事說:「不知道。」姐姐怕麻煩也說:「不知道。」正在這時候弟弟拿衣服出來曬了,一邊走,一邊說:「我再叫你擋陰,我再叫你擋陰!」大家一聽,想必是他幹的,就去問:「老弟,你知道這塔搬家的事嗎?」弟弟抬頭看了看,笑著說:「我早就想把它搬掉,這回真的搬掉了。你們看,我這手還有繩子印呢!」大家聽完就傳開了。從此,這小孩就叫拉塔張。(講述:新開路黃俊,71歲;記錄:張紫晨)

金受申與《北京民間故事》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以上兩個傳說都有記錄的人,沒錯,這些選自《北京民間故事》一書的傳說,都是由專人從民間調查訪問收集的。

上世紀50年代末,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與北京市文聯聯合組織了北京民間文學調查採錄組,調查組的20多人分別到北京各區,收集了400多個民間傳說故事,然後由著名的掌故大家、民俗學家金受申先生進行編選。

金受申(1906—1968)生於北京,曾在羅常培長校、老舍任教的北京市立第一中學讀書,後在北京大學進修文學、哲學。1935年開始,為《華北日報》等報刊寫一些有關北京風物的文章。1938年開始在《立言畫刊》周刊上開闢《北京通》專欄。新中國成立後,經老舍介紹,1953年調入北京市文聯工作,直至病逝。

北京民間文學調查採錄組收集的400多個民間傳說故事,由金受申先生進行編選後留下了資料。今年,北京出版集團對這批珍貴的資料進行了整理出版,才有了原汁原味的《北京民間故事》一書。

除了上面摘錄的盧溝橋、通州塔的傳說,《北京民間故事》一書種還有北京城建城傳說、什剎海的來源、金魚池和龍鬚溝的故事、石景山的傳說、北新橋的來歷、景運門的炭、隆宗門的箭……說是北京民間故事大全,一點也不為過!如果您有興趣,請讀金受申先生的這本書——

文 | 摘選自北京出版集團《北京民間故事》一書(有刪減)

圖 | 通州區圖書館、北京出版集團等

來源: 北京日報

舊京圖說

編輯: 楊麗娟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徐徐道來話北京︱宛平城怎麼是座蠍子城?盧溝橋是蠍子尾巴嗎?
    他就驅趕著三青,繞走城南,劉伯溫以為躲開了蠍子身子,三青就不至於被螫死了,沒想到蠍子尾巴斜著甩過來,一鉤子就把三青螫得永遠不能動彈啦。劉伯溫看了,嘆了一口氣:「咳!北京城雖然不見得鬧什麼水災,但這盧溝渡口的兩岸,可怕保不住啦!」他也就只好重新打算治孽龍的法子吧。
  • 「東城無塔,西城五塔」什麼意思?用俗諺解讀老北京歷史
    比如「東城無塔,西城五塔」「灶君廟的獅子——鐵對兒」等等,至今人們耳熟能詳,並一代代流傳下去……「東城無塔,西城五塔」俗諺「東城無塔,西城五塔」像「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一樣,流傳甚廣。至於潭柘寺與北京城誰的歷史悠久,素來眾說紛紜,史實與傳說相矛盾,並沒有統一的定論。
  • 《故都風物》:老北京的那些風物人情
    提起這北京,首先會想到的是什麼?天安門、盧溝橋、頤和園?北海、胡同、大柵欄?豆汁、烤鴨、驢打滾?其實大多數人對於老北京的了解,並沒有真正地去見識過體驗過。各種名勝遺蹟去瞧過,一些所謂的老北京的「京味兒」也都見識過,可是總覺得這老北京似乎不是那麼一回子事兒,仿佛缺少了什麼韻味?這其實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每一座城市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而以往的歷史痕跡卻變得越來越淡,北京這座城市也不例外。
  • 老北京的狐仙傳說,兩個都是超大牌!一個常駐鼓樓,一個在紫禁城
    老北京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有的傳說,是人民群眾的自娛自樂,有的傳說,就很有些超自然現象的味兒。其中最著名的,比如十大兇宅,西單鄭王府、府學胡同日本憲兵隊等等,說法不一。傳得最有鼻子眼的,還得說北京狐仙。
  • 流傳廣德的三則民間傳說故事!
    點擊上方「邱村最大生活圈」關注,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廣德民間流傳的故事甚多,人們俗稱講故事為「講古」。
  • 沈家本,一個不該被遺忘的歷史人物:申哥尋訪老北京系列之一百廿七
    一旦逮捕,必有大刑。有罪認定,刑訊逼供,史不絕書。這也是1843年中英《南京條約附件》中~領事裁判權(亦稱「治外法權」)的由來。外國人怕被上刑。曾有說法,在二次鴉片戰爭中,僧格林沁所捕獲的英法使團成員,被一併投入天牢,結果死亡多人。據說,此牢距離圓明園不遠。於是,活下來的使團官員巴夏禮,便領著英法聯軍進行報復,大清帝國萬園之園由此遭劫。
  • 老北京傳說一箭定京城之4:校軍場人山人海,徐達拉弓射響箭
    今天我們繼續講老北京傳說故事——一箭定京城,這是明朝永樂年間的傳說。這期開始我會著意多用一些老北京歇後語。老北京土語和歇後語是老北京話的一個組成部分,說話中適當使用歇後語,不但言簡意賅,而且比成語更加幽默!
  • 民間傳說中的瘟神有很多,有一位卻是意想不到
    《封神演義》是神魔小說,不能完全作為依據,然《封神演義》的成書亦是在各種民間傳說的基礎上集合而成,作者用自己的邏輯編纂了一個神話體系,使得「姜子牙封神」成為神話中眾神的一個參考。中國神話缺乏一個完整的體系,況瘟神等列仙列神,本就是民間故事傳說的碎片化積累,所以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 杏壇民間龍傳說有這些
    民間傳說是一部解讀地方文化的簡約文本。因為,民間傳說與其說是一些捕風捉影的歷史片段或神話故事,不如說是一方民眾的美好願望,或是他們心中歷史與眼前現實的混合圖景。而且,無論多麼高遠深沉的文化,都要從一個地方的民間傳說講起。因為,一個沒有民間傳說的地方,不是一個豐潤的地方,至少,不是一個有傳承、有交待的地方。
  • 老北京最具京味兒的六大胡同,是體驗北京文化十足的樂園
    北京胡同文化是老北京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文化,這些胡同大部分形成於元、明、清三個朝代,是了解北京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很好去處。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據統計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傳說故事。其中今天和大家分享最有特色的六條胡同。
  • 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後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飛機坦克來勿怕,大刀揮起敵人跑!盧溝橋!是的 我是盧溝橋我有資格告訴世界那個夏天夜晚和凌晨的故事要用鮮血寫進中華民族的史冊要用鋼刀刻在中國的每一塊界標
  • 《九層妖塔》到底是個什麼詭?
    或許也是這個原因吧,改名叫《九層妖塔》索性拋開原著,另起爐灶,開始新的故事,於是這劇情也是越編越遠,越遍越遠,離題十萬裡,成了同人文。算不上盜墓題材的書迷,《鬼吹燈》的書只是斷斷續續讀過一部分,《盜墓筆記》大概也只讀過兩本。談不上痴迷,卻也基本了解這幾個故事的賣點與趣處。
  • 民間傳說的「養小鬼」究竟是怎麼回事?用小鬼做壞事會有報應!
    在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如果能捂得一個小鬼,就可以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想去哪裡就可以帶你立刻去到哪裡。今天阿草就給大家詳細說一下民間傳說——捂小鬼,也叫養小鬼。民間流傳的說法,一個死去的小孩,把他捂在懷裡捂一百天,就可以捂出一個小鬼,在捂的過程中不能有任何聲音,如果有聲音的話,捂鬼的人就會死掉,等到第一百天小鬼就被捂出來了。
  • 騰訊神魔之塔圖鑑分類大全明細
    騰訊神魔之塔圖鑑分類大全明細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集落時間:2014-03-03 騰訊神魔之塔圖鑑分類大全!本文小編為您帶來騰訊神魔之塔圖鑑分類大全明細。
  • 盧溝橋!盧溝橋!最後勝利是吾曹!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後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飛機坦克來勿怕,大刀揮起敵人跑!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在《七七盧溝橋事變經過》中,二十九軍實際負責人、北平市長秦德純記錄了事變的起始。七七之夜,約在11時40分鐘,我接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主任委員魏宗瀚及負責對日交涉的林耕宇專員電話,謂據日本特務機關長松井說:「本日有日軍一中隊在盧溝橋附近演習。但在整隊時,忽有駐盧溝橋之第二十九軍部隊向其射擊,因而走失士兵一名。」
  • 英國民間傳說中最恐怖的10個故事
    從某一時期的文字記錄中可以看到民間信仰的片段,但直到17世紀才開始努力記錄口述故事。查爾斯·佩羅特(1628-1703)是這一領域的先驅,也是第一個記錄灰姑娘和小紅帽等永恆故事的人。格林兄弟在19世紀也做過類似的工作。今天,這些開拓性的研究人員的工作已經確保了古老的民間主題和故事繼續迷惑和徵服我們。
  • 老北京胡同這麼多,最古老的胡同是哪條?
    說起老北京,人們總是會想起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北京胡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人生活的象徵和北京文化的體現。舊時老北京的胡同,遍布整座北京城,老北京民間有句諺語說:「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的胡同賽牛毛」。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北京城的胡同之多。
  • 抗戰紀念|聽盧溝橋上的獅子講述"七七事變"的故事
    7月,北平更是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7月7日,這裡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坐落於北京西郊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盧溝橋事變」的發生地。盧溝橋位於北平城西南約15公裡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衝,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
  • 「這裡是通州」第一集:水脈相連「燃燈塔」
    「這裡是通州」第一集:水脈相連「燃燈塔」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布時間:2020-11-04 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