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李佳文
垃圾焚燒廠上建旋轉餐廳,還號稱是該城市觀賞夜景的最佳位置,你相信嗎?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率領的「廣州市資源環保赴臺考察團」來到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考察調研,一同前往的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當地為了補償受焚燒廠影響的居民,採取了增加建設公共設施、以地易地、發放生態補償金等制度。最矚目的一項是每燒1噸垃圾就提取200元新臺幣回饋當地居民,用於居民旅遊等。
煙囪上的旋轉餐廳生意很好北投焚燒廠是臺北市的第三座垃圾焚燒廠,位於風景秀美的陽明山。在該垃圾焚燒廠建設前,當地周邊的市民也擔心其會影響地價、破壞環境,所以也曾進行過強烈的反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臺北市在當地推出了一系列的回饋機制(即生態補償機制),包括回饋公共設施、以地易地、發放生態補償金等制度。
昨日,記者離北投垃圾焚燒廠很遠的地方就早已看到它那條五顏六色的煙囪。這條煙囪的獨特之處在於上面建了一個旋轉餐廳。一位與餐廳經營者接觸比較多的焚燒廠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觀賞臺北夜景位置極佳,很多人專門到這裡來吃飯,餐廳的生意一直都很好。「很多小男生為了討好女朋友,還會在這裡包場搞生日派對。畢竟臺北的旋轉餐廳比較少嘛!」
每燒一噸垃圾拿200元回饋居民臺北市北投焚燒廠的廠長傅良枝介紹,目前焚燒廠每燒1噸垃圾就會提取200元新臺幣,作為回饋資金,返還給設施所在區,其中焚燒廠所在的核心區域可獨得20%的補償,最多的一個月就獲得了135萬元新臺幣的補償。這些社區拿到補償款後,會組織居民去臺灣其他地方旅遊,補充建設社區裡的娛樂設施,搞節日慶典活動。
而北投焚燒廠周邊的洲美運動公園也是另一個著名的回饋設施,焚燒廠所在地區居民憑身份證明文件可免費使用遊泳館及部分相關設施,如烤箱、水療按摩池、標準遊泳池等。
與此同時,北投焚燒廠周邊受到最大影響的洲美地區原居民獲得的是以地易地補償。居民原來的農用地可以在附近區域換取建設科技園的工業用地。「農用地的價值並不高,也不能用來建設。所以居民也願意換地。」
臺北如有人偽造專用垃圾袋,可判刑2-7年 謝曉丹:我們造假犯罪的成本太低了新快報訊
臺北市的垃圾費怎麼收?目前,臺北的垃圾費包含在垃圾袋裡,市民要付錢購買專門的垃圾袋裝垃圾。如果有人偽造假冒專用垃圾袋,可判處2-7年徒刑。昨天,這個判罰力度讓前往臺北考察垃圾分類處理的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吃了一驚:「如果在廣州,抓到假專用袋連刑拘5天都不行,因為我們犯罪成本太低了,食品造假都判不了那麼高的刑期啊!」
昨天,新快報記者在臺北饒河夜市旁一家普通的全家便利店買到了付費垃圾袋。20個5公升容量的垃圾袋為一包,價格是36元新臺幣(人民幣7元多)。每個垃圾袋上都有一張防偽標籤。
臺北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防偽標籤是由印製新臺幣的工廠印製的。在手提紫外線燈的照耀下,防偽標籤顯現出了螢光字體。據透露,臺北市從2000年搞垃圾費隨袋徵收,目前一年能賣垃圾袋6500萬個,收益是3億元新臺幣,成本是4000萬-5000萬元新臺幣。售賣垃圾袋的商家共有2000多個,既有便利店,也有一些傳統的超市,市民買袋子的渠道非常便捷。
垃圾費隨購買垃圾袋徵收,那麼對於普通市民來說,經濟壓力大嗎?是否會誘導市民偷倒垃圾?「今年統計數據是,每人每月花在垃圾費上面是33元新臺幣。但是被抓到在街上亂扔垃圾就要被罰1200-1600元新臺幣,划不來啊!」臺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詹炯淵介紹,舉報亂扔垃圾的市民還可以獲得罰款金額的50%作為獎勵。有的檢舉達人一個月就能獲得獎金十幾萬元新臺幣,有的一年收入達到三百萬元新臺幣,「比我工資還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