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犀牛娛樂
文|五年 編輯|樸芳
「擼貓」已然成為當代年輕人緩解工作壓力,開啟滿血復活狀態的不二法寶。愛屋及烏之下,也讓一部「擼貓」甜寵劇《我在大理寺當寵物》受到廣泛熱議。
相信每個國人心中都曾有個穿越古代的「白日夢」,奈何哆啦A夢的「任意門」只存在於科幻世界。於是,影視劇便成了人們尋找夢想的伊甸園。
穿越類型劇曾迎來了高光時刻,近幾年也有大量作品湧現。然而,很少有人願意穿越回古代做一隻貓咪。作為喵咪本喵的女主茹小嵐,顯然也是思想準備不足。
這部開創了穿越類型細分市場「新大陸」的網劇,熱播十集之後,當前豆瓣評分7.2。現代「貓系少女」與古代「佛系男主」之間的相愛相殺,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多數行業經過網際網路的賦能之後,都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隨後,行業也將進入垂直細分時代,網劇市場同樣如此。
穿越劇作為曾經紅極一時的市場主流類型,曾誕生過《步步驚心》、《尋秦記》等優秀作品。2015年網劇《太子妃升職記》黑火之後,類型逐漸式微。
「千人一面」的宮鬥戲模式,讓觀眾進入審美疲勞期。創新性不足,成為類型衰落的根本原因所在。
這也是《我在大理寺當寵物》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原因所在,跨物種穿越的基礎設定喚起了觀眾對於故事的「食慾」。
《我在大理寺當寵物》改編自網絡人氣小說《大理寺少卿的寵物生涯》,講述現代絕版陰陽師茹小嵐(胡意旋飾)莫名其妙變成了一隻貓,落入帥氣大理寺卿青墨顏(徐開騁飾)的懷中,上演一段跨越時空、跨物種的高甜人寵戀。
第一集中,作為愛貓人士的茹小嵐在投食流浪貓的過程中,開啟了化身為貓的穿越之旅。
剛剛穿越到古代,「貓系女主」便無意之中救了大理寺少卿青墨顏。為了徹底治癒蠱毒,男主便將「貓咪」留在身邊圈養,開創古人「擼貓」的先河。兩人相殺相愛的故事,也據此展開。
「大理寺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院」,百度百科的這句解釋讓懸疑性成為此片的另一大調性。《法醫秦明》、《無心法師》的珠玉在前,使得懸疑類型成為網劇市場的熱門之一。
男主面對各種疑難案件時,需要藉助非常規手段來進行取證。「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結構雖然老套,但也符合觀眾的常規觀劇口味。
跨物種+懸疑的新老元素搭配,相對於宮鬥戲居多的穿越劇而言,無疑具有較高的市場辨識度。創新與風險並存的當下,「擼貓」甜寵劇的嘗試值得鼓勵。
內容為王,對於各種類型的影劇綜,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自9月25日搜狐視頻全網獨播以來,《我在大理寺當寵物》已經更新十集,網播量累計3325萬,當前豆瓣評分7.2。對於一部小體量網劇而言,這也是觀眾的認可。
10月9日,搜狐視頻發布的一則關於《我在大理寺當寵物》盜版現象的維權聲明,也從側面說明了市場對於作品的渴求。
豆瓣評論區,大部分觀眾對於劇作給予肯定態度,「大理寺萌少卿和萌寵的配置就很戳人,之間的互動也特別有意思」、「居然架不住的好看,變成寵物相比其他穿越劇更有意思」……
作為古代高富帥代表的青墨顏,他與茹小嵐之間的人物關係,不可避免走向相愛相殺的老套路。但在「人貓戀」的設定上,卻十分符合年輕一代的審美傾向。
男女主之間的「摸頭殺」、「捏臉殺」、「壁咚殺」,也是當下年輕人喜歡的戀愛調性。在線的男女主顏值,無疑也為影片加分不少。
男主徐開聘,曾在《歸去來》、《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等劇作裡出演角色;女主胡意旋肉肉的小臉與大大的眼睛,也極具辨識度。此外,男女主之間的天然最萌身高差,也是觀眾津津樂道的地方。
「穿越寵溺+吸貓日常」,讓此劇頗有觀眾緣。隨著正面口碑的擴散,相信許多現實生活中的貓奴們,也會加入追劇大軍中去。
2017年搜狐視頻定下了「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別」的路線。同年歲尾搜狐World大會上,張朝陽在一口氣公布了平臺2018年32部片單。其中,就包括《我在大理寺當寵物》。
與許多50集起步、每集45分鐘的大投資相比,總集數22集、每集30分鐘,「擼貓」甜寵劇整體氣質符合平臺「小而美」調性。
這裡的「小」並不是對投資規模的壓縮,而是將每一分錢花在項目的精髓上,比如演員選擇與製作層面。港臺金牌團隊的加盟,就顯示了片方對於製作水準的「小目標」。
《我在大理寺當寵物》由香港金牌監製張乾文坐鎮,被譽為香港TVB金牌導演的劉鎮明執導。
劇本方面,此作力邀《再愛我一次》、《我的早更女友》編劇劉秋燁和《杉杉來了》、《微微一笑很傾城》、《夏夢狂詩曲》等熱播劇的編劇餘易勳精心打磨劇本。
「小」是在有限經費下,片方追求製作水準最大化的克制,「美」是片方對於觀眾觀劇之後的口碑追求。因此,《我在大理寺當寵物》最大的貢獻是為穿越劇類型細分市場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歡迎添加小編微信120165518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導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簡歷或作品請投遞至郵箱309795777@qq.com或加工作人員微信聯繫。
點擊閱讀往期熱文↓↓↓
▶專訪曾茂軍:《快哥》是萬達在中小成本影片的成功實踐
▶單集1600萬的「劇亡」,改周播的「涼生」更涼了
▶網大分帳變革「三板斧」,騰訊視頻掀起頭部資源搶奪戰
▶自救奏效了嗎?不妨給《奇葩說》多一點時間
▶觀察綜藝成新藍海,但爆款之路仍舊漫長
▶IP貶值年:大IP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沒落的?
▶回顧:2014-2018年,票補從起點到終點
▶2018,「播放量」三個字成為歷史
▶《延禧攻略》成功啟示錄:內容、製作、理念
▶影視圈北漂租房50人調查
▶影視公司已快步入寒冬
掃碼關注犀牛娛樂(ID:piaofangtoushijing)
犀牛娛樂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新浪看點丨一點資訊
貓眼電影丨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天天快報 | 界面 | 鈦媒體 |百家號
牙牙丨微博 |虎嗅 | 36氪 | U C頭條
雪球 | 知乎 | 淘票票| 搜狐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