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岸區南山派出所破獲一起掏耳朵騙局。案件中,老人掏一次耳朵居然花了3800元。
「江湖遊醫」專挑老人下手
張爺爺(化名,下同)最近心情不好,趁著老廠趕場就出去散心。「免費挖耳朵,專業掏耳結,祖傳手藝包治耳病。10—3800元不等。」張爺爺看到這個廣告動心了。原來,前段時間,張爺爺因為耳背,專門去了一趟醫院,結果醫生給他配了一個助聽器。老人覺得自己耳朵沒問題,耳聾才需要助聽器,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
「我這個耳朵能不能治?」張爺爺向攤主諮詢。攤主劉某給張爺爺看了看耳朵說,「你有耳結,掏出來就好了。」「好多錢?」張爺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我這裡是明碼標價。具體好多錢要看耳結大小。你這個有點嚴重,可能要3800……」劉某一邊給別人掏耳朵,一邊回答。張爺爺心想配個助聽器就花了4000多,花3800就能把耳朵治好,划算!便等在一旁,等前面排隊的人掏好耳朵,讓劉某給自己「治病」。
劉某對著張爺爺的耳朵弄了一會兒,從老人自己耳朵裡夾出了3塊耳結。張爺爺頓時覺得神清氣爽,耳朵也沒那麼背了,於是高高興興帶著劉某回家取錢。
固執「老漢」不信自己被騙
「老漢,這幾坨黑的是撒子哦?」女兒睡完午覺吼發現了桌子上的東西。「那是我的耳結。」張爺爺把自己掏耳結花3800元的事告訴了女兒。女兒覺得事情不對勁,覺得父親被騙了。張爺爺覺得攤主明碼標價,又從自己耳朵裡掏出了3塊耳結,不相信攤主是騙子。為此,父女倆爭論了半天,最後不歡而散。
女婿韓某回家後,女兒把父親掏耳結的事又說了一遍。「肯定是騙子,掏個耳朵哪裡要得到3800喲!」兩人商量了一陣,「錢被騙了不要緊,不能讓更多的老人被騙。」最後撥打了110報警。
真相:「耳結」原來是別人耳屎
報警人張爺爺的女兒向民警講述了老人掏耳的全過程。民警開始也有點犯難,這是商業欺詐還是詐騙?為了進一步明確案件性質,民警帶著報警人提供的「耳結」請教了某醫院的耳鼻喉科專家。專家指出,醫學上並無「耳結」這一說法,所謂「耳結」,在醫學上稱為「耵聹」,就是人們常說的耳屎。從報警人提供的「耳結」來看,應該混有其他物質。
「從張爺爺耳朵掏出來的既然是耳屎,為什麼還有其他物質?」辦案民警決定傳喚嫌疑人劉某一探究竟。
經過詢問,嫌疑人劉某如實陳述了自己的違法事實,所謂的「耳結」根本不是張爺爺的,是攤主劉某在掏耳朵的時候趁其不注意,用止血鉗將事先準備好的「耳結」悄悄放進張爺爺耳朵裡,讓張爺爺誤以為從自己耳朵裡掏出來。
「耳結是平時收集的耳屎和蜂蠟混合做成的。」劉某交代,平時會將免費掏的耳屎收集起來,在家做成「耳結」,在合適的時候把「耳結」放入客人耳中。耳朵有問題的老人「求醫心切」更容易上鉤,價格會按老人的穿著打扮試探性說一個相對高一點的,如果老人嫌貴就降價,等老人同意了再「動手」,這樣幾乎不會失手。「我擺攤掏耳結已經兩年了,從來沒有人報警……」被審訊時,劉某仍然不相信自己因為這事進派出所。
目前,嫌疑人劉某退還了張爺爺3800元,還因涉嫌詐騙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南岸警方提醒,現在擺攤掏耳的攤位不少,不僅作案手段噁心,檢查工具和挖耳工具也很髒。若出現聽力下降或有耳癢耳痛等症狀,請到正規醫院檢查就診,不要輕信所謂「神醫」。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