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啟用!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2020-12-21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同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共同掛牌揭牌,標誌著一裝置兩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據介紹,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佔地230畝,建築面積11.8萬平米,坐落於北京懷柔科學城核心區。一裝置兩平臺於2017年率先開工建設、今年7月份土建工程率先竣工驗收,此次園區啟用成為懷柔科學城建設的裡程碑節點。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介紹,作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北京市圍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布局、第一批啟動建設的國家大科學裝置和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一裝置兩平臺承載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物質科學研究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使命。


(圖為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全景)

截至目前,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建29個科學設施平臺項目中,正在施工建設22個,進入科研設備安裝7個。中科院物理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文亞說,該所懷柔園區一裝置兩平臺開始部分試運行,加速進入科研狀態,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未來,該所將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梁國勝】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10月30日上午10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在北京懷柔舉行啟用儀式,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當日同步舉行「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掛牌儀式及「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揭牌儀式。
  • 懷柔全力推進「百年科學城」建設
    「工具箱」裝滿國產利器2018年,中科院物理所從事高端科學儀器研發的郇慶團隊手裡已經握有多項技術成果和產品雛形,決定成立公司。公司註冊在哪兒事關公司能否活下來、長起來。經過多方考察,他們選擇了懷柔。科學家組團而來「每次從京承高速公路上下來,看到路邊高聳的立柱上寫著『懷柔科學城』幾個大字時,我的心跳都會加速,責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丁洪說。
  • 【新華網】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這也是懷柔科學城規劃建設以來首個整建制遷入的研究機構。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位於懷柔科學城中心區南部,建築面積約10.8萬平方米。該研究所是北京市和中科院聯合共建的新型科研組織,於2012年開始籌建,並在2018年被納入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名單。
  • 中科院物理所出科普書《一分鐘物理》,把科普做成網紅
    比擬數碼產品發布會的新書發布會《1分鐘物理》是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未讀」聯合推出的暢銷科普書,脫胎於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專欄,書的內容以問答的形式構成,因每個問答簡潔明了,故名《1分鐘物理》。第1輯一經上市就十分熱銷,此次發布的正是「2.0版」新書《1分鐘物理》第1輯。
  • 科技部部分司局黨支部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開展黨建聯學活動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和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2020年10月26日下午,由基礎司、政體司共同發起,駐部紀檢監察組、政體司、基礎司、人事司、機關黨委黨支部赴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開展黨建聯學活動
  • 修煉原始創新「內功」 鋪好創新中心「底色」——懷柔科學城在科博...
    懷柔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10月,中科院大學雁棲湖校區開工建設;2009年以後,中科院電子所、力學所、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北京綜合研究中心等院所已經建設園區,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和電子所實現主體遷入。截至目前,中科院有18個科研院所在懷柔建設園區、大科學裝置和科技研發平臺。2020年11月底以前,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也將整建制遷入懷柔。
  • 理論預言並實驗發現固體中的無質量費米子態丨物理所入選「率先...
    自2014年「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物理所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堅持以「三個面向」、基本實現「四個率先」為目標,系統謀劃和推進研究所「一三五」規劃。超導、拓撲、納米、表面、極端條件等多個學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磁學、光學、先進材料、清潔能源等諸多領域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除了聚焦基礎前沿問題,紮根中關村外,物理所還積極參與北京科創中心懷柔科學城、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中心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以及長三角研究中心建設,為科技強國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中科院院長: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據介紹,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2018年已啟動超算系統、網絡安全、潛航器3個專項,2019年已啟動處理器晶片與基礎軟體、電磁測量、仿生合成橡膠、高端軸承、多語音多語種技術5個專項。未來十年將針對一些「卡脖子」的關鍵問題做新的部署。
  • 懷柔科學城集聚效應顯現 全區去年新增註冊企業1.2萬戶
    據介紹,懷柔科學城統籌推進「十三五」布局的29個科學設施建設,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全面進行設備安裝,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主體結構完工,子午工程二期主體工程基本完工;第一批5個交叉研究平臺竣工驗收,第二批8個交叉研究平臺全部開工;11個科教基礎設施,有10個實現主體結構封頂,1個完成基礎結構施工。
  • 考研進入中科院研究所是什麼水平?
    這個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中科院研究所是一個總稱,實際上中科院一共有12個分院,下面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不同,中科院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但不同研究所的科研實力相差巨大,最好的和最差的比二本和清華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兩大載荷助力「看清」火星
    圖說: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實驗室測試照片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到火星去!今天中午12時41分啟程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是2020年最令人期待的空間任務之一。火星上有什麼,是否有過生命的出現,是不是也像地球一樣蘊含礦物「寶藏」?
  • 展區預告|中科院科研院所成果展區
    今年創交會以「數字變革、創新引領」為主題,共規劃防疫成果展區、中科院科研院所成果展區、院士團隊成果展區、「一帶一路」國際成果展區等十個展區。中科院科研院所成果展區本屆中科院科研院所成果展區線下共有27家企業參展,展示項目超93個。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公布擬錄取名單,一個比一個牛,清華學生也落榜
    ,還擁有非常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實驗室等等,中國科學院的主要學生就是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看著這樣的科研條件,科研實力,自然每年有大量的學生想要去中科院深造學習,今天我們來看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擬錄取名單,我們來看看我國頂尖的科研院校的競爭是多麼恐怖。
  • B站聯合中科院舉辦「科學全知道」 直播活動 UP主與科學家跨界交流
    B站聯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深圳先進院、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四所於今明兩日,舉辦線上直播活動——"科學全知道",為觀眾帶來一場科普盛宴。據悉,受疫情影響,本次的公眾科學日是中國科學院首次採取純線上直播形式。截至目前,B站的「嗶哩嗶哩直播」 、「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直播間已不間斷直播5小時,吸引諸多網友前來「圍觀」。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啟用
    日前,記者從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管委會獲悉,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合作設立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正式啟用,啟用後,將立足探索建立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物醫藥科研項目轉化、孵化新模式,健全園區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產業從基礎研究、中試生產到上市註冊的全鏈條產業服務體系
  • 首次在鐵基超導塊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丨物理所入選「率先行動...
    自2014年「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物理所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堅持以「三個面向」、基本實現「四個率先」為目標,系統謀劃和推進研究所「一三五」規劃。超導、拓撲、納米、表面、極端條件等多個學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磁學、光學、先進材料、清潔能源等諸多領域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除了聚焦基礎前沿問題,紮根中關村外,物理所還積極參與北京科創中心懷柔科學城、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中心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以及長三角研究中心建設,為科技強國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選址濟南先行區全解析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2日訊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中科新經濟科創園作為踐行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戰略的樣板示範園,積極引進科研院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是引進院所之一,在濟南設立了中科核技術研究院作為濟南分部。為什麼會選擇在濟南落地?閃電新聞記者將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解析。
  • 【中國青年報】中科院微電子所:科研布局集成電路產業鏈 累計授權...
    作為我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近日亮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成績單:經過數十年的技術攻關和積累,中科院微電子所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開展科研布局,並產出不少關鍵性技術突破與成果
  • 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加速,43家企業境內外上市
    記者12月21日獲悉,其採用了中科院的DMTO等技術,是國內首套採用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百萬噸級DMTO和烯烴分離一體化裝置,為推動我國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起到作用。 事實上,來自聯想控股和中科院科技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國科控股的資金支持,正是中科院大批科研成果產業化落地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