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一部名氣很大的神魔小說。全書以武王伐紂、商周易代的歷史為框架,敘寫天上的神仙分成兩派捲入這場鬥爭,支持武王的闡教,幫助紂王的為截教。雙方祭寶鬥法,幾經較量,最後紂王失敗自焚,姜子牙將雙方戰死的要人一一封神。小說成書於明朝,作者一說是許仲琳,一說是陸西星,但是更多的說法贊成這部書其實不是一個人寫出來的,而是總結了以往大量的傳說、評話綜合而成的,是人類眾多共同意識的結晶。人、神、仙、魔、鬼。世界這麼大,每個地方、每個角落、每個部門都有一個主管的神,都有一個主管者、主宰者。所有的人都有他的定位,有他的位置,有他存在的必要,有他相應的工作,也就是有他的使命。
1這日,姬昌正在與百官談論治國安民之道,黃門官來報:「天使到。」姬昌忙率百官出殿相迎。使臣宣稱:北海叛賊猖獗,生民塗炭,特詔四大諸侯入朝,共襄國政。姬昌拜伏接詔。
2使臣走後,姬昌吩咐長子伯邑考代理朝政,叮囑他要循章守法,君臣相安,造福西岐百姓。讓上大夫散宜生、大將南宮适、辛甲諸人盡心輔政。
3次日一早,姬昌帶領五十名僕從啟程前往朝歌。滿朝文武與世子伯邑考、二公子姬發率軍民到十裡長亭餞別,父子君臣灑淚而別。
4姬昌一行人曉行夜宿,這天行至燕山附近,空中突然降下了一陣暴雨。雨停後,姬昌吩咐從人:「剛才雷過生光,必有將星出現。你們快去把將星給我尋來。」眾人不敢違命,只得四下裡尋找。
5一會兒,果然在一座古墓旁找到一個嬰兒,眾人大感詫異,忙把嬰兒抱來獻與姬昌。姬昌大喜,命人把此嬰兒送往前村寄養,等自己七載歸來再帶回西岐。
6眾人縱馬又行,走了不過一二十裡,忽見一個寬袍大袖、丰姿清秀的道人飄然而至,攔住去路。姬昌慌忙下馬答禮,詢問道人的來歷。
7道人自言乃終南山玉柱洞鍊氣士雲中子,稱方才雨過雷鳴,將星出現,所以特來尋訪。姬昌便命左右將那嬰孩交與雲中子。
8雲中子道:「此兒雷過現身,便以『雷震』為名。貧道欲將此兒收在門下,等賢候回歸之時再行相會。」姬昌當即應允。雲中子謝過姬昌,懷抱雷震子飄然而去。
9一路無話,姬昌到了朝歌,來至金庭館驛。東、南、北三路君侯早已先到了,得知姬昌到來,連忙出迎。姜桓楚吩咐設宴為西伯侯接風。
10酒至半酣,鄂崇禹因看不慣崇侯虎勾結費仲、尤渾,蠹惑聖聰,剝民利已的行徑,和他爭吵起來,姜桓楚和姬昌忙上前勸解。崇侯虎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11三人重整宴席,繼續飲酒。飲至二更時分,方才各自回去休息。
12次日早朝,紂王問姜桓楚可知罪?姜桓楚說自己鎮守東魯,奉公守法,自盡臣節,何罪之有?紂王大怒,令武士把姜桓楚拿出午門,斬首碎屍,以正國法。武士將姜桓楚剝去冠冕,繩捆索綁推出午門。
13眾朝臣見狀,慌忙出班啟奏,說姜桓楚真心為國,並無謀纂情由,望乞詳察。紂王存心要殺四侯,根本不準。
14眾人再三保本,請紂王赦免姜桓楚。紂王大怒,藉機命人把姬昌、鄂崇禹、崇侯虎三人綁出午門,與姜桓楚一同行刑。
15費仲、尤渾二賊對視一眼,同時出班來保崇侯虎,說他素懷忠直,造摘星樓、壽仙官為君上盡心盡力,請求免去崇侯虎附和之罪。
16紂王對費、尤二人言聽計從,見他們為崇侯虎求情,當即傳旨:單赦崇侯虎。武成王黃飛虎見狀,忙上前為三位侯爺求情。比幹、微子、箕子等七位皇權也一同出班,附和飛虎之本。
17紂王見七王與飛虎力諫,不好不依,便道:「朕素聞姬昌忠良,但他不亥隨聲附和。今看諸卿之情,且赦免了他。但姜桓楚、鄂崇禹謀逆不赦,速正典刑,諸卿不得再奏。」旨意傳出,姬昌被赦,鄂崇禹被梟首,姜桓楚被「醢屍」。
18次日,紂王早朝,亞相比幹奏請天子開恩,允許收姜、鄂二臣之屍,放姬昌歸國。天子準奏。比幹領旨與百官出朝,去為姜、鄂二侯收屍。
19比幹走後,費仲說姬昌外表忠誠,內懷奸詐,以利口而惑眾臣,若放他歸國,恐生禍亂。紂王也自後悔,但赦詔已出,不能反悔。費仲出主意道:「可借餞行之機探其是否真心為國,若有欺誑,即斬首除之。」紂王點頭稱是。
20第二天,姬昌在午門外遙拜謝恩後,帶領隨身家將出了西門,來到十裡長亭。武成王黃飛虎、微子、箕子、比乾等人都已在此等候。
21姬昌向諸位大人再謝保命之恩,眾人都來為他敬酒辭行。正歡飲間,忽見費仲、尤渾也來與姬昌餞別。百官一見二賊,都藉故離去了。
22百官走後,只剩他三人。二賊頻頻把盞,姬昌不覺連飲了數杯。費仲見姬昌已有酒意,便乘機試探。姬昌長嘆一聲,脫口說出成湯至此而絕、天子不能善終的話來。
23費仲、尤渾又讓姬昌為他二人推演,想看看自己身後結果如何。姬昌當即推演了一卦,演完後連稱奇怪,說二人將來死得蹊蹺古怪,將被雪水渰身,冰凍而死。
24二人聞聽乾笑道:「生有時辰死有由地,不管這個了。」費仲又問姬昌可算過自已結果如何,姬昌說自己總算還能善終正寢。又飲數杯,二人藉口朝中有事,辭別姬昌而去。
25一路上,費、尤二賊在馬上破口大罵道:「這老畜生死在眼前,還說自己能善終正寢,反咒我二人寒冰凍死,真是可惡。」說話間,已至午門。
26二人見了紂王,把姬昌的話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紂王聞聽姬昌說自己不得善終,大怒,當即命晁田速去把姬昌追回處死。
27費、尤走後,姬昌自覺失言,令家將速離此間,遲恐有變。眾人前行不過數裡,只見一騎疾奔而至,正是晁田奉旨追到。姬昌見了,不禁嘆道:「七年之災,都是此間酒後失言所致。」
28姬昌同晁田回到朝歌面見紂王。紂王問他為何詛咒社稷、辱罵朕躬?姬昌說伏羲八卦定人事吉兇、休咎,自已不過據實而言,並非妄議是非。紂王大怒,傳旨將姬昌推出斬首,以正國法。
29紂王話音未落,殿外有人高呼:「刀下留人!」只見黃飛虎、微子等七位大臣進入殿中。比幹道:「姬昌演先天之數,據理直推,聖上不信可命姬昌演眼下兇吉,如不準再處置不遲。
30紂王命姬昌當殿推演。姬昌算出次日午時太廟有火災。紂王聽了,吩咐把姬昌先押進天牢,等明日午後再作定論。又令看守太廟的宮官明日禁絕香火,仔細防護,看火從何來?
31次日,黃飛虎約七位殿下在王府等候音訊。正當午時,只聽得半空中一聲霹靂,山河振動,一團火球平空飛向太廟,頓時火光四起。守廟軍士大驚失色。
32紂王正在龍德殿與文武議事,奉御官來報:太廟午時果然起火。紂王嚇得魂飛天外,目瞪口呆。費、尤二賊面如土色,肝膽盡裂,暗道:姬昌真聖人也。
33紂王問二賊:「姬昌之數果然應驗,如何處置?」二賊讓紂王只赦不放。紂王聽了大喜。
34這時,微子、比乾等大臣前來朝見,都說今日太廟果有大火,望陛下赦姬昌直言之罪。紂王稱姬昌之數雖然應驗,但死罪可免,活罪不饒,讓姬昌暫居羑裡,待日後國事安寧方許歸國。
35紂王屠戮諸侯,囚禁大臣,全無忌憚。七年間,已逼反了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等四百鎮諸侯。一時間狼煙四起,戰火遍地,朝廷派兵四處徵剿。
36這日,伯邑考與散宜生商議,打算親往朝歌代父贖罪。散宜生不允,說道:「主公曾言:『七年厄滿,自然歸國。』公子此行有違主公臨別之言。
37散宜生再三阻諫無果。伯邑考將朝事託付給兄弟姬發,外事託付給散宜生,軍務託付給南宮适,然後進官辭別母后太姬。太姬見伯邑考堅執要去,只得依允,叮囑他此去務須小心。
38伯邑考到了朝歌午門,不敢擅入,縞素白袍抱本而立。直到第五日巳時,才見比幹騎馬而至。伯邑考忙上前跪下拜見。比幹聽說下跪之人竟是姬昌之子,連忙下馬以手相扶,問伯邑考來朝歌何事?
39伯邑考先謝過比幹保本救父之恩,又把自已親帶祖傳異寶七香車、醒酒氈、白面猿猴進納王廷,欲代父贖罪之事說了,乞比幹代為上本,請天子念姬昌老邁,賜骸骨得歸故土。
40比幹體恤伯邑考一片孝心,便到摘星樓上替他將貢本呈上將其代父贖罪之意奏明。紂王看罷,傳旨宣伯邑考上樓。伯邑考肘膝伏地,匍匐行至樓上,拜見紂王。
41紂王見伯邑考言辭懇切,聲音悲慘,也頗受感動,便讓伯邑考平身。妲己見伯邑考丰姿俊雅,言語溫柔,頓生邪念,對紂王道:「妾自幼便聽父母說伯邑考博通音律,鼓琴更精,深知大雅遺音,陛下何不讓他撫彈一曲?「
42紂王便命伯邑考撫琴,並說若撫得好可赦其父子歸國。伯邑考因父親被囚,本無心情撫琴,聽紂王允諾可放父親回國,心下大喜,連忙謝恩。
43伯邑考盤膝坐定,尖尖十指撥動琴弦,果然音韻幽揚,清婉欲絕,令人恍如置身於瑤池鳳闕之中。一曲撫罷,把個紂王聽得如痴如醉。
44妲已見伯邑考面如滿月,再看紂王雖是帝王之相,卻形容枯槁,不禁心念一動,便奏請紂王留伯邑考在此傳授自己琴藝,聲稱自己學成後可早晚侍奉天子享樂,也可使朝歌瑤琴之樂不絕。
45紂王當即讓伯邑考在樓上傳琴。妲已心中暗喜,手捧金杯頻頻向紂王進酒。紂王以為美人眷愛,只顧歡飲,不一會兒便酩酊大醉。妲已命官人把紂王扶到龍榻安寢,然後讓伯邑考傳琴。
46妲已見伯邑考神態飄逸,早已意亂神迷,難耐蕩漾淫心,兩腮緋紅,哪還顧得上學琴?她轉秋波送嬌滴滴情懷,啟朱唇吐軟溫溫悄語,左右勾引,欲亂伯邑考之心。
47妲已幾番勾引不動,找藉口道:「我居於上,你坐於下,相隔甚遠,按弦多有錯亂,甚是不便。」邊說邊從堂上走了下來。伯邑考道:「琴藝久撫自精,娘娘不必性急。」
48妲已來到伯邑考近前,俯身輕輕握住伯邑考的左手,扭身坐在伯邑考懷內,又去拉伯邑考的右手,媚聲道:「你拿我雙手撥弄此弦,不用一刻即熟,何勞多延誤時日?「
49伯邑考嚇得魂飛魄散,掙脫妲已雙手,起身正色道:「娘娘之言,使臣萬載竟為狗彘之人」娘娘乃萬姓國母,掌六官金闕,今為傳琴一事,褻尊一至於此,深屬兒戲,成何體統?「
50伯邑考一席話把妲己羞得面紅耳赤,無言以對,只得傳旨命伯邑考暫退。伯邑考走後,妲己回宮就寢,仍然憤恨不已:「我好心相許,反被匹夫這般羞辱!若不教你粉身碎骨,難消我恨!「
51次日天明,紂王問妲已傳琴情況,妲已乘機誣陷伯邑考,說伯邑考無心傳琴,違背人臣之禮,夜間百般調戲自己。紂王大怒,傳旨宣伯邑考晉見。
52伯邑考聞命到摘星樓上見駕。紂王問伯邑考昨夜為何不盡心傳琴?伯邑考說學琴之事,要心堅意誠方能精熟。紂王覺得夜間之事不好明言,便命伯邑考再撫一曲。
53伯邑考膝地而坐,撫弄瑤琴。紂王靜聽琴內之音,俱是忠心愛國之意,並無半點欺謗之言。妲已見狀,便說伯邑考所進白面猿猴善能歌唱,可令其來演練一番。
54伯邑考領旨將猿猴帶上摘星樓,把檀板遞與白猿。白猿婉轉歌喉,音若笙簧,滿樓嘹亮,如鳳鳴之音,似鸞啼之美,紂王聽得滿心歡喜。妲已在旁更是如醉如痴,意蕩神迷,竟情不自禁地現了原形。
55那白猿已得道千年,不僅善能歌唱,又修成火眼金睛,眼見得上面有個狐狸,便將檀板往地下一擲,向上一攛,劈面來抓妲已。妲己尖叫一聲,跌倒在地。紂王一拳將白猿打得跌了出去,死於地下。
56妲己乘機說伯邑考明為進寶實為行刺。紂王大怒,令左右將伯邑考拿下送入蠆盆。伯邑考大叫「冤枉」,言道:「猿猴手無寸刃,怎能行刺?那猿乃山中之畜,性喜果品,雖修人語但野性未退,見席上有諸般果品便來索取。請陛下究察其情。」
57紂王聽了,轉怒為喜,說伯邑考言之有理,赦其無罪。妲已又生一計,讓伯邑考再撫一曲,頌紂王之功,若撫不出,決不饒恕。伯邑考知妲已有意相害,暗想:此番絕難脫身。索性捨身以為直諫,雖死萬刃之下,留之史冊,見我姬姓累世不失忠良。當下把心一橫,撫成一曲。那曲調哀怨,聞者心酸。
58妲已聽出琴中之音有謗毀君王之言,手指伯邑考罵道:「大膽匹夫,敢於琴中暗寓謗毀之言,辱君罵主,實在可恨!刁惡之徒,罪不容誅!"隨即將琴中之意告知紂王。
59紂王大怒,令左右來拿伯邑考。伯邑考歌道:「願王遠色兮,再正綱常:天下太平兮,速廢娘娘。妖氣滅兮,諸侯悅服:卻瀅邪兮,社稷康寧。陷邑考兮不怕萬死,絕妲己兮,史氏傳揚。」歌罷,舉起瑤琴隔席打去,只打得盤碟紛飛。
60紂王依妲已之言,將伯邑考拿下摘星樓,釘了手足,千刀萬剮。伯邑考罵不絕口,可憐孝子為父朝商竟遭萬刃剁屍,不一會兒便成為肉醬。
61妲己還不解恨,說道:「姬昌號稱聖人,聖人不食子肉。今可將伯邑考之肉做成肉餅,賜與姬昌。姬昌若食此餅,則一切都是謬說,可赦其回國。如果不食,當速殺之,以絕後患。「紂王當即吩咐照辦。
62且說姬昌囚於羑裡,每日閉門待罪,將伏羲八卦變為八八六十四卦,重為三百八十四爻,內含陰陽消息之機,過天劃度之妙,後世稱之為「周易」。
63這日,姬昌輕撫瑤琴,猛然琴中大弦傳出殺伐之聲。姬昌心中一驚,忙止住琴聲,取金錢佔了一課。佔罷,不覺淚流滿面,說道:「我兒不聽父言,遭此碎身之禍!今如不食子肉,難逃殺身之禍,如食子肉,我心何忍?「
64不一會兒,使者到來,擺上龍鳳膳盒,說主上獵得鹿鏖做成肉餅,特賜賢侯品嘗。姬昌跪在案前揭開膳盒,連食了三個肉餅。使者見姬昌食了子肉,便回朝歌復旨去了。
65使者將姬昌連食三餅之事如實回報紂王。紂王對費、尤二賊道:「姬昌素有賢名,善演先天之數,今食子肉而不知,可見傳言難以盡信!」便準備放姬昌回國。
66費仲說姬昌演數定然無差,他唯恐不食子肉遭受屠戮,只得忍痛強食,這是他的脫身之計,也正是姬昌奸詐之處,還是不要放虎歸山的好。紂王便決定不赦姬昌。
67且說伯邑考從人星夜逃回西岐,將紂王把公子醢為肉醬之事如實奏告二公子姬發。姬發未曾聽完,便哭倒在殿上。眾人忙上前搶救。
68散宜生說為今之計,應先差一人賄賂費、尤二賊,裡應外合接回老大王方為上策。姬發連連稱善,當即安排置辦明珠、白璧、黃金、玉帶各色禮品兩份,一份送給費仲,一份送給尤渾。
69太顛、閎夭二將扮作商賈,星夜過了五關,進入朝歌。二人尋了間小客店住下,暗暗收拾了禮物,分頭到費仲、尤渾府上下書。
70尤渾看了書信、禮單,喜上眉梢,讓太顛回去多多拜上散大夫,說自己不便回書,等一有機會自會令姬昌歸國,絕不負散大夫相託之情。
71太顛拜謝告辭,回到住處。不一會兒,閎天也從費仲府上回來,互相一說,二賊都是一樣言語。二將大喜,急忙趕回西岐報信。
72一日,費、尤二賊陪紂王在摘星樓上歡宴,費仲乘機言道,自己派人到羑裡探聽姬昌情況,姬昌被囚禁七載,竟無一句怨言,看來姬昌真是忠臣。
73尤渾見費仲為姬昌進言,知他也得了西岐禮物,便說姬昌數年間訓化羑裡百姓,忠孝節義,不作邪胡為,所以百姓稱姬昌為聖人。今日即便費仲不奏,自己也要上奏言明。
74紂王聽了二人之言,便打算赦免姬昌。二賊異口同聲道:「若陛下赦姬昌歸國,他必感戴陛下再生之恩,此去必不負於陛下。「紂王大喜,當即赦姬昌速離羑裡。
75這日,姬昌正在羑裡想念伯邑考,忽一陣怪風將兩塊簷瓦吹落。姬昌驚為異兆,連忙焚香,用八卦推演。演罷,姬昌吩咐左右收拾行囊,準備起行。
76不一會兒,使臣捧赦書到來。姬昌望北叩拜謝恩,隨使臣離開羑裡。當地父老牽羊擔酒,扶老攜幼,簇擁道旁,跪送西伯侯。
77到了朝歌,文武百官都在午門迎接。姬昌慌忙與眾官見禮。眾官見姬昌雖年邁,卻精神倍增,都頗感欣慰。
78紂王宣眾官隨姬昌朝見。姬昌一身縞素俯伏殿下朝見紂王。紂王見姬昌鬚髮皆白,龍鍾老邁,也覺不忍,嘉勉了他幾句,贊其賢良忠孝,加封『文王『,賜白旄、黃鋮坐鎮西岐。姬昌拜闕謝恩。
79文王遵旨上街誇官三日。朝歌百姓扶老攜幼,拖男抱女,齊來看文王誇官。到了未牌時分,忽見前面幡幢飄搖,劍戟林立,遠遠走來一支人馬。
80文王問前面是何處人馬,侍從說是武成王操演歸來。文王急忙下馬,站立道旁,欠背打躬。武成王見文王下馬,急忙滾鞍下騎上前見禮。
81飛虎攜文王到了府中,斥退左右,直言道:「天子寵信,邪佞,喜怒無常。東南已反四百鎮諸侯,賢王今乃是龍歸大海,虎入深山,不速離險地,早歸故土,還誇什麼官,顯什麼王?「
82飛虎寥寥數語把文王說得如夢初醒,連忙躬身拜謝道:「賢王金玉良言,此恩姬昌何以得報?奈何有五關阻擋,如何離去?」飛虎說這個不難,當即取出銅符令箭交給文王。
83飛虎又命副將龍環、吳謙開朝歌西門送文王出城。文王離了朝歌,連夜過了孟津,渡了黃河,過了澠池,直奔臨潼關而去。
84朝歌驛官見文王一夜未歸,急忙報知費仲。費仲吩咐堂候官請尤渾前來商議。尤渾到後,費仲道:「姬昌逃歸,必非好意!此事如何處置?「尤渾道:」我二人且去面君,派人趕去拿來斬了,萬事大吉!「
85二人計議妥當,面見紂王,把姬昌逃跑之事說了。紂王怒責二人錯薦姬昌之罪。尤渾道:「自古人心難測。姬昌此去不遠,可速命人趕去拿來正法。」紂王當即派殷破敗、雷開調兵前去追趕。
86文王過了黃河,正在疾行,猛回頭見後面塵土飛揚,人喊馬叫,想是追兵到了,也知此次若被拿住再無生理,只得拼命打馬前行,恨不得足下騰雲,肋生雙翅,飛過臨潼關。
87且說終南山玉柱洞雲中子在碧遊床上靜坐養神,猛地心血來潮,掐指一算,早知兇吉,連忙吩咐金霞童兒:「速到桃園中喚你師兄雷震子前來。「
88雷震子進洞見了雲中子,倒身下拜,問師父有何吩咐。雲中子道:「你父有難,你可速去救拔。」接著便把當年之事說明,然後讓雷震子到後山尋件兵器。
89雷震子領師父之命來到後山虎兒崖下,到處也尋不出什麼兵器。正尋思師父所說兵器是何物,猛然間,一陣異香撲鼻而來,透徹心肺。
90雷震子順香氣來到一條溪澗下,但聽得水聲潺潺,雷鳴隱隱。雷震子見那溪澗雅韻幽棲,藤纏檜柏,竹插顛崖,景致稀奇。猛然間見那綠葉之下隱隱露出兩枚紅杏。
91雷震子心中歡喜,顧不得高低險峻,將兩枚紅杏摘在手中。他聞一聞,只覺撲鼻馨香,如甘露沁心,忍不住一口氣將兩顆杏兒都吃了。
92雷震子吃完杏,剛要去尋兵器,猛然間左脅下「突」的一聲響,長出一支翅膀來。雷震子叫聲:「不好!」忙用雙手去託,不防右邊「突」的又冒出一支來。
93雷震子嚇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原來自己不僅兩肋長出翅膀來,連臉也變了,鼻子也高了,面如青靛,發似硃砂,眼睛暴湛,牙齒橫。生,身軀高有二丈。雷震子坐在溪邊,望著水中自己的身影,痴呆不語。
94金霞童子來找雷震子,說師傅正在等他。雷震子拖著雙翅,如同鬥敗了的公雞一般來到玉柱洞內。雲中子見了,撫掌大笑道:「奇哉!奇哉!「
95雲中子讓雷震子隨自己到桃園中取了一條金棍,又授了一套精妙棍法讓他認真演練。雷震子把金棍舞得虎虎生風,不一會兒已經學得純熟。
96雲中子又將雷震子二翅書上「風雷」二字,將咒語誦了一遍。雷震子騰空而起,二翅招展,空中俱有風雷之聲。
97雷震子拜謝師父傳己妙道玄機。雲中子道:「你速往臨潼關救你父親,並送出五關。你勿前往西岐,也勿傷害紂王軍將。功完速回終南,為師再傳你道術。以後你兄弟自有完聚之日。」雷震子答應一聲,飛離終南山。
98雷震子二翅飛起,霎時間飛至臨潼關,落在一個山岡之上,他正四處張望,猛見山下一人頭戴粉青氈笠,穿件皂服號衫,乘一騎白馬飛奔而來。雷震子想:此人莫非就是吾父?便大聲呼喚。
99文王正在逃命,忽聽有人叫他,勒馬抬頭問道:「何人呼喚姬昌?」雷震子聞聽,縱身飛到姬昌馬前,倒身下拜,口稱:「父王孩兒來遲,致父王受驚,恕孩兒不孝之罪。「
100文王猛見馬前一人,面如藍靛,發似硃砂,巨口獠牙,眼似銅鈴,光華閃灼,嚇得魂不附體,戰兢兢地道:「你我素不相識,為何父子相稱?」雷震子道:「孩兒乃是父王燕山收的雷震子。」
101雷震子就把自己奉師命下山救父親出五關的經過說了。文王見他面相兇惡,叮囑他不可傷紂王軍將性命。雷震子讓姬昌放心,說師父已經囑咐過自己了。
102雷震子把黃金棍拿在手裡,雙翅一振飛到追兵面前,「撲」的一聲落在地上,大叫道:「不要來」」兵卒慌忙報與殷破敗、雷開,說前面有一惡神阻路。
103殷、雷二將縱馬向前,問何人攔路?雷震子說自己乃文王第百子,奉師法旨來迎父王歸國,勸二人回去,不必鬥勇。殷破敗哈哈大笑,縱馬舞刀直劈雷震子。雷震子縱身閃開。
104雷震子振翅飛在空中,腳蹬天,頭朝下,舉起手中金棍向一突出的山巖猛然砸去,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半個山巖被砸得粉碎。雷震子轉身問二將:「你們的頭可有這山結實?「
105二將見雷震子如此兇惡,嚇得魂不附體,知道不能勝他,只得帶領人馬悻悻的迴轉朝歌去了。
106雷震子上山來見文王,文王早嚇得呆了。雷震子讓文王伏在自己背上,閉緊二目,自己振翅飛在空中。文王只聽得耳邊風響,不一會兒就出了五關,來到金雞嶺下。
107文王睜眼一看,知道已到本土,心中大喜。雷震子跪倒施禮,請文王自回西岐。文王問他為何不同歸西岐?雷震子道:「師命難違。父王先去,待孩兒學全道術,自會下山相聚。「
108雷震子與文王酒淚而別。文王年事已高,獨自一人步行了一日,早已全身酸軟,筋疲力盡。正嗟嘆間,忽見前面紅旗招展,繡帶飄揚,一隊人馬迎面而來。
109隻見西岐文武百官都伏在道旁,次子姬發口稱「父王」拜伏在身前。文王驚喜萬分。原來文王之母太姜也善推演先天之術,算知姬昌今日到西岐,便令眾世子及百官速往岐山接駕。
110姬發請文王更衣上馬。文王環顧左右,見九十八子俱在,獨獨不見長子伯邑考,不覺心中大痛,淚如雨下。他大叫一聲:「痛殺我也!「一頭跌下逍遙馬來。
111眾世子和百官急忙上前將文王扶起,擁在懷中急救。半晌,文王才漸漸甦醒過來,喉嚨中一陣響,吐出一塊肉餅,那肉餅在地上一滾,生出四足,長上兩耳,望西跑去了。連吐三次,化作三個兔兒跑走了。
112姬發忙命人將文王扶上逍遙馬,護送回官,精心調理。數日後,文王已恢復如初。文王從此在西岐休養生息,獎勵農耕,教化萬民,守時待命。欲知後事,請看下集:《渭水得賢》
未完待續 請欣賞第六集《渭水得賢》
公眾相關連結:
連環畫《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1-63全集 連環畫《三國演義》全集欣賞1-63冊 連環畫《三國演義》全集封面欣賞
經典連環畫《嶽飛傳》全集1-15本 經典小人書《嶽飛傳》全集1-15本 《嶽傳》連環畫封面欣賞
盧延光白描《中國一百帝王圖》
經典連環畫《後嶽傳》1-6本全集 經典小人書《後嶽傳》1-6本全集 經典小人書《後嶽傳》封面欣賞
中國郵票大全 最全新中國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