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法家林海珊:書法技能單薄,能在書法圈裡走下去?感覺不容易。林海珊女士的書法起步,一看就是比較晚的,因為書法無論執筆行進,還是墨色變化,都顯得不嫻熟,底色不顯,成色不足。換句話說,她的書法沒有鮮明可觀的童子功,筆墨不紮實,有取巧偏門的書法傾向,這樣的書法修養是不是半路出家呢?感覺有點兒,存在書法功力童年不足,後天無補的現象。
啟功論書法修養,曾經提出書法又不是練武術,不需要童子功,只要想練書法,什麼時候練都行。事實上,依筆者所觀所感,書法如果作為一種愛好,果真是什麼時候想練都行的事,退休之後再練書法,未嘗不可。但是「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兩者之間存在著藝術追求的差位,如果不求書法專技顯成,只為書法愛好而寫,隨時可以練書法,這個不需要書法童子功。如果想在書法專業道路上走的比較遠,比較紮實,修煉成書法家的專業造詣,沒有書法童子功和有書法童子功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現在一些書法家為什麼一上手寫書法,就顯得書法功力比較淺薄,不得全面呢?主要是因為這些書法家的書法修煉有起步較晚,或者說是半路出家的情況要多一起。童年書法修煉的經歷是空白,大仿沒寫過,碑帖沒修過,書法功力自然就會顯得沒有底基和底色。
事實上,以寫篆書為主打創作的林海珊女士的書法路子,顯得非常狹窄,諸書沒有顯成,唯有篆書稍見形跡,可是氣質也不顯卓絕,寫字如繡字。所以從書法實際功力上來看,林海珊書法已經顯示出書法缺少童功底的弊弱,把她稱為書法家,是有些功不稱名的。寫篆書自娛可行,依篆書得功名不可行。書法技能相當單薄,所以林海珊女士可以歸屬於書法愛好者的行列。如果把林海珊稱為書法愛好者,書法寫得孬點好點,別人都無話可說,要說也是說些鼓勵恭維的話為多。但問題在這裡:林海珊不是普通的書法愛好者,而是一位在地方有影響力,在各級書協組織有任職有資格的書法專業人員,書協會員資格她是有的,還是淮安書協的副主席,書法有資格有職位,所以林海珊明顯具有書法家的「資質證件」,並不是無關事局的書法愛好者。
既然林海珊是有資質證件的書法家,那麼依篆書一體而入書協,顯然是功不配位,才不入流的錯落結果。一位書法家能在書法圈裡混得下去,讓人無刺可挑,主要得看功力吧,功力不足閒言多,混跡書壇不容易。所以林海珊女士主打創作篆書,其他諸書不顯實功,還取得了書法家的資格和職位,就容易引人不屑,界裡界外如果輕看其書法實功不全,能在書法圈裡走下去?依筆者所觀,不太容易。因為現在無論是國級書協還是地方書協,都有意選拔有書法實際功力的專業書法家上位的潮向。大浪淘沙,「書法家」三字應該歸位於「功名全才」,不會再續「虛名偏門」了!不知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對林海珊女士主寫篆書,卻得書法家資格的現象怎麼看?敬請留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