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它的記憶
隱隱約約間還記得書中的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也漸漸想起衛鞅與白雪的深情,嬴渠梁與商君的情誼,可惜,到頭來是以……。
簡單回顧
不得不說這部長篇歷史小說是以三分史據,構造七分史實,又加三分故事,以讓人能夠看到幾乎泯沒於中國歷史的大秦帝國。
《黑色裂變》以公元前362年,少梁之戰開篇,以獻公戰死為故事背景,借爾引出了馬背上的秦國在長年地徵戰之中,已經走到了生死邊緣——止戈的代價是以割據河西等富庶之地換來了秦國二十年苟且喘息,以至於二十年間秦人不得出函谷關……。
看點戰役
1.桂陵之戰
如果可以用對壘一詞來闡述這樣的關係,無不是多少個兵家之事。
誠然,在這場戰役,能夠讓人看到兵家鬼谷子的兩位高徒的一場對決,也能夠在這場戰役裡剖析成為千古一戰流傳至今的緣由。
假使,用人設的觀點先探究戰役主將人物的背後,不得不說會對魏國主將龐涓加以個人片面的觀點,又給以齊國軍師孫臏個人的同情與讚許。
然則,圍魏救趙的成功,可以說是影響七國格局的導火索,也基於此戰後,一貧如洗的秦國正在黑色之中裂變。
2.馬陵道大戰
繼魏國桂陵之戰的兩三年後,魏國也漸漸從元氣大傷中恢復了過來。
轉而,太子申,公子卬兩人提出了滅韓震齊。
然,魏韓大戰,韓求救於趙齊。齊國孫臏定計於三月後出兵救韓,韓國申不害收到趙齊回復,果真堅守住新鄭。
而另一方面,趙齊出兵進攻大梁,以迫使魏軍回援。魏軍以為吸取了上次桂陵之戰失利的教訓,卻沒有想到孫臏故伎重施。
齊軍先以減灶迷惑龐涓,在以田忌精銳鐵騎誘敵深入崎嶇的馬陵道之內,而後以地勢之利,用以強弓硬弩火攻之,以至於十萬魏軍被殲滅於馬陵道,龐涓兵敗自殺。
至此,魏國失去了大國地位。
3.河西之戰
繼魏國桂陵之戰、馬陵道之戰的失利,偏一隅之安的秦國大良造衛鞅瞄準時機,現策秦孝公,以奔襲之法打魏國一個措手不及,藉此機會奪回河西之秦地。
他藉以老秦人為嚮導,暗夜攀爬三熊山,繞到魏軍後方,以偷襲之法打了魏軍河西守軍一個遂不及防,以至於魏軍四萬軍馬在一個小時內死於新秦軍之手,而老將軍龍賈也兵敗自殺。
接著,衛鞅分兵三路,以車英奪取離石要道,以司馬錯之鐵騎隱蔽三熊山,陳兵要道,自己與景監統領步兵將正面對敵。
可惜,魏國之草包公子卬酒色三軍,而不聽龍賈之言,以至於他統領的兩萬騎兵皆死於新秦步兵之手。
此後,衛鞅收復秦失地之河西之地,而被封為商君。
End
可以說《大秦帝國之黑色裂變》以恆大的手筆與史實再現當時秦國自少梁之戰後,舉國困頓貧苦再到衛鞅入秦變法強國的場面,直至讓我們看到一國之勝利是君臣同心的品格。
所以,這就是孫浩暉筆下的《大秦帝國之黑色裂變》。
那麼,正要開播的《大秦帝國之天下》,你會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