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身高最近殺上了熱搜。
老話果然說得對: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把吃飯看得很重。吃飽飯,吃好飯,才有精神。吃飯這事一定要單獨讚美一下東北——遍地寶藏的宇宙盡頭。
這裡有輕工業直播,重工業燒烤,澡堂、金鍊兒和手錶;還有鄉村愛情,外加一個李雪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最能給東北宇宙注入靈魂的,還是黑土地的饋贈——東北大米。多年來,蟬聯中國糧食產量、輸出量第一的省份始終都是東北黑龍江。「東北熟,天朝足」完全不誇張。在糧食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擁有東北是中國的一大幸事。
飯香,也因天時地利人和。
在中國的版圖中,能長出最優質大米的自然條件並不多,黑龍江的五常是真正的老天爺賞「飯」吃,可謂是「得天獨厚」。五常隸屬中國唯一世界黃金緯度(北緯45度)稻米產區,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壤礦物質含量多,酸鹼度、有機質平均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適中,十分利於稻米的生長。C形盆地,日照充沛,泉水灌溉,水量充盈。當地收穫的大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飯粒油亮、香味濃鬱,水稻中乾物質積累多,營養成分高,風味獨一無二。早在1835年,五常米就開始種植,一直是皇室獨享的御貢米,作為上等米並未在百姓中普及。
清鹹豐四年設「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取自「三綱五常」之意,因此得名五常。言簡意賅,就是鹹豐皇帝喜歡這碗飯,要好好發展五常米種植。慈禧太后更是多次提起「非此米不能盡食」。吃盡山珍海味,各地美食的皇室家族,獨愛一碗米飯,可見菜不能抵飯,飯比菜香。上世紀80年代,五常還引入了日本的「旱育稀植」水稻栽培技術,在維持品質的基礎上平均每畝要增產10%以上,這使得五常大米融合了中日兩大稻米生產國的技術優點。1993年,田永太在田裡發現一株有12棵穗的稻子,用它作種子,種了十二壟稻子,當稻子快要成熟時,風一吹田裡就會飄出撲鼻的香味,因此取名為「稻花香二號」,是百萬分之一變異的優良水稻種子。五常稻花香大米素有「中國米王」之稱,如今更是斬獲了人民大會堂"國宴"專供米的殊榮。五常大米很出名,但市面上大多數標「五常大米」的米多為贗品。功夫財經遍尋五常,找到了「稻花香二號」原種培育種植的真正五常大米,推出品質上乘、口感極佳的2020全新限定【功夫金米】好米配好人,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吃到最正宗、最新鮮的米。「一餐五常米,渾忘酒肉香」。
種植田位於五常核心區,土地肥沃、土質疏鬆、有機質和腐殖質含量極高。五常直供,產地保證。
同一片五常黑土上面生長出來的水稻,種植方式不同也會直接導致稻米的品質差異。我們合作的當地農戶大叔,全家世代在五常耕種,經驗極其豐富,堅持用心到每一個細節。
稻穀全程採用人工原生態有機種植,這使得稻花香大米不需要任何除草劑和化學肥料,最大限度保證了稻米的純天然,種植而成的稻米更加純粹,更加香甜。
此外,稻穀採用的是人工收割,雖然不及機收效率高,但是純人工收割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保證了米粒的完整。
從稻穀到大米,更是經過十多道工序的篩選。脫殼中被打斷的米、個頭過小的米,全部過濾。這一批的米飽滿美麗,個頭都要剛剛好,粒粒可見腹白和鷹勾嘴,一開袋沁人的米香就撲面而來。
只是簡單的蒸飯,就回味無窮。米飯出鍋,更是香氣四溢。清淡略甜,綿軟芳香,飯粒表面油光豔麗,剩飯不回生,彈牙不黏口。
煮熟開吃,新鮮清甜的稻香深入味蕾,就算不配菜,也能吃上好幾碗。識食物者為俊傑。
家中有米,心中不慌。好米奉予最親的人。希望這款帶著日月靈氣和天地精華的大米,能讓你在家的日子更安心一些。
加上我們現在店鋪有活動,滿200-20,之前店鋪的九折券也能用,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