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13:54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段瓊蕾 共享聯盟江北站 高露 夏麗佳 通訊員 王笑
又是一年稻香時。12月12日,2020年寧波市稻米文化推廣活動暨寧波市「人氣好稻米」推選活動在江北區洪塘灣舉行。
現場,20鍋熱騰騰的米飯排成兩組陳列在舞臺兩側,鍋裡煮的正是前期已評選出的2020年度「甬優杯」寧波十大好稻米,經過150位大眾評委品評,從中再選出3個「最好吃稻米」。
據寧波市種植業管理總站工作人員介紹,參加評選的米樣用統一型號的電飯煲燒煮,每個樣品稱取0.75公斤,淘洗3次,然後按各個品種推薦的蒸煮米水比加水,飯煮好後用飯勺均勻攪松,再燜10分鐘後品嘗。
準備就緒後,評委們依次走上舞臺,逐個試吃,細細品味不同品種的稻米口感,「我最中意這款,入口軟糯,味道交關好。」來自洪塘街道的孫名家在試吃完後,給8號投上了一票,「現在生活好了,吃飯量少了,但對稻米的品質要求更高了。舉辦最好吃稻米評選,能讓我們老百姓認識更多的家門口產的好大米。」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品嘗,評委們投票產生了「最好吃稻米」前三名。寧波九隆望稻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滬軟1212、慈谿市橫河傑波水稻種植場種植的嘉禾218、寧波市江北綠土糧食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南粳46分獲金、銀、銅獎。
活動現場,分別對獲評2020年度「甬優杯」寧波十大好稻米及「最好吃稻米」進行了頒獎,其中「十大好稻米」中江北佔兩席,分別為江北興谷水稻專業合作社生產的「豐顆」牌甬優1540和江北綠土糧食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張陸廂」牌南粳46大米。
江北的獲獎稻米均產自於慈城鎮洪陳村省級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區內,連片種植面積約1100畝。在該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的指導下,水稻生產過程全程採用農業防治、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關鍵技術,如田埂留草,種植波斯菊、百日草等蜜源植物,應用水稻主要害蟲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信息素誘捕器,種植誘蟲植物香根草,人工釋放天敵寄生蜂等,全力保障稻米生產提質提效,為本地優質稻米推廣種植和品牌打造奠定基礎。
近年來,江北區大力推進稻米產業發展,不斷引新種、強指導、育品牌,培育的「留車橋」牌、「張陸廂」牌、「豐顆」牌優質大米先後獲得浙江省好稻米優質獎、「甬優杯」十大好稻米金獎等榮譽。同時,該區積極推進稻米加工產業發展,湧現了馮恆大、塔牌、三雪等一批優質年糕、湯圓等米製品品牌,「慈城年糕」也獲批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記者看到,現場除了「最好吃稻米」評選活動外,還設置了寧波十大好稻米展銷攤位及「寧波十大農家特色小吃」展銷攤位。市民朋友在現場除了品嘗大米及特色小吃外,還能體驗傳統米食現場製作,回味最傳統的米食文化。
1607838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