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大愛|曹原家庭:黨員之家齊抗疫的紅色傳承

2020-12-24 女性之聲

面對疫情,全國人民戮力同心,眾志成城。在為「疫」而戰的各方力量中,有包括「最美家庭」在內的許多家庭挺身而出,在支援一線、宣傳引導、捐款捐物、志願服務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女性之聲特別推出「小家大愛」欄目,為大家講述他們的抗疫故事,致敬小家大愛!

前段時間,「學習強國」APP平臺上推送的一首抗疫詩篇《武漢——沒有冬天不可逾越,沒有春天不會抵達》,引發許多「學友」的點讚轉發,鼓舞著人們團結抗疫的士氣。

這首詩的作者曹原,是一個1988年出生的陽光女孩。她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個軍人和醫生家庭的後代。疫情發生後,曹原一家三口剛和雙方父母在山東老家團聚,她就服從組織召喚,踏上返京的列車,下沉到北京市門頭溝社區一線開展防疫工作。這首詩是她在歸途的列車上有感而作。

臨行前,曹原的父親對她說,爸爸當兵當了30多年,你媽媽在醫院幹了一輩子。用我們的話說便是,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現在我和你媽年紀大了、退休了,我們在家照顧好孩子,你放心去抗擊疫情,就當替我和你媽繼續為國家盡忠吧!

回京後,曹原第一時間到門頭溝區東辛房街道石門營二區和六區報到,協助社區做好入戶調查、外來人口登記、防疫物資發放等工作。和許多社區工作者一樣,她和小夥伴們帶著口罩,扯著因說話過多已嘶啞的嗓子,用凍得通紅甚至乾裂的手,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詢問、登記、測量......

▲ 曹原(左二)和社區幹部以及巾幗志願服務隊在門崗執勤

2月3日,曹原的媽媽怕女兒獨自在京戰鬥感到孤單,便用寫家信的方式鼓勵女兒。曹媽媽在信中說:「我曾親歷十幾年前的非典,深知這次疫情的兇猛。作為母親,我不願自己的女兒身處險境,但作為黨員,媽媽知道同為黨員的你責無旁貸。咱們一家子都是黨員,現在就是一個臨時黨支部。咱們各司其職,你在一線奮戰,我和你爸幫你照顧好孩子,守好後方!你的黨員公公現在每天都在村口執勤,你的黨員老公帶頭為站崗人員送營養品。至於你那兩歲多的女兒,她很聽話……」曹媽媽希望這封信能夠穿越時空、穿越肆虐的病毒,飛抵女兒的身邊,帶給她更多的勇氣、信心和力量。

有了媽媽的鼓勵和家人的支持,曹原投身一線參與防疫工作的動力更足了。休息時間,她積極參與為武漢中南醫院的募捐,主動聯繫幫助因疫情隔離居家不便的孤寡老人,還會悄悄煮一鍋薑湯送給自己所在社區的志願者,並繼續將更多的戰「疫」實踐心得創作成動人詩篇。

這些日子,曹原在社區工作中聽到了很多聲「感謝」,在刺骨寒風裡看到過70多歲的老黨員巋然不動的身影,也遭遇過一些冷眼和不理解……面對這些經歷,曹原說,她更真切地體會到基層工作的不易,更深切地感受到人間真情、守望相助的可貴,更加熱愛胸前這枚黨徽和眼前迎風飄揚的黨旗。

在給父母的回信中,曹原寫道:作為軍人和醫務工作者的後代,我一直很驕傲我的父親曾是人民子弟兵、是最可愛的人,一直很自豪我的母親曾是白衣天使,是南丁格爾。我想把這份責任繼續扛起來,把光和暖傳遞給更多的人。爸爸媽媽,這就是我最樸素的初心,我相信也是你們的願望。

這就是一名普通女幹部的使命擔當,是一個黨員家庭紅色基因的傳承,讓人看到了與疫情戰鬥中的愛與希望。

曹原的本職工作是門頭溝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一名幹部。由於雙擁工作需要,去年7月份,她把2歲的女兒送回了老家。本想春節團聚後就把孩子接回來,現在她投身在抗疫戰鬥中,接回孩子的計劃只能後延。當記者問曹原,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曹原用詩一般的語言回覆說:「願早日與遠隔千裡的孩子緊緊相擁,一起奔跑在陽光下,願我們多難興邦的民族早日邁進繁花錦簇的春天裡。」

武漢——沒有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春天不會抵達

曹原

我曾在歷史裡遇見武漢

你有商代綿延至今的血脈

大禹治水,知音故裡

你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

文化重鎮,商賈雲集

我曾在書本裡暢遊武漢

你是江漢平原的明珠

三鎮鼎立,九省通衢

你是紅色革命的聖地

薪火相傳,光明璀璨

我曾在遊子口中聽到武漢

你有大江大河的澎湃

悠悠黃鶴樓,萋萋鸚鵡洲

你有市井街頭的煙火

被一碗熱乾麵叫醒的味蕾裡

是荊楚遊子的鄉愁

我曾在一個繁花錦簇的春天到過武漢

在長江大橋觀壯闊波瀾

在戶部巷咬一口正宗的周黑鴨

在武大的櫻花樹下流連忘返

然而

這個冬天,我在新聞裡看到的武漢

疫情兇猛,霧鎖圍城

九百萬同胞

苦難中堅守

守望中相助

我們焦慮著你們的焦慮

痛心著你們的痛心

此刻

我們雖不能手牽手

但始終心連心

我們雖不能含淚相擁

但關切的目光

穿越人海

與你熱切碰撞

我們相信你

相信你有站起來的力量

在厚重的歷史歲月裡

你曾身披抵禦外侮、民族富強的光輝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浪潮裡

你定有衝出重圍、自愈自強的底氣

我們守望你

一趟趟貼著支援武漢的飛馳列車

一架架星夜飛往武漢的專機

載去的不僅是緊缺的人員和物資

更是全國人民的關心

華夏兒女的掛牽

關上家門、打開心門

讓我們一起隔空高呼

加油武漢!挺住武漢!

帶上口罩、福罩萬家

讓我們共同祈禱

天佑武漢!天佑中華!

武漢——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抵達

讓我們相約不遠處的春天

摘下口罩,真情相擁

盛世太平,繁花與共!

來源/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全國婦聯網信中心、北京市婦聯

編輯/全國婦聯網信中心 孟芹、魏爽

相關焦點

  • 小家大愛 | 陳杏生家庭: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故事
    在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裡,「紅色家風」薰陶著每一位家庭成員,家人互敬互愛、婆媳融洽、兒孫孝順、鄰裡和諧。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女性之聲推出「小家大愛」欄目,講述各行各業作出貢獻的家庭故事。今天,讓我們走近來自上海市的陳杏生家庭。「老革命」憶往昔
  • 「小家大愛」故事匯 | 第45期 李軍家庭:心有小家 胸懷大家
    「小家大愛」故事匯 | 第45期 李軍家庭:心有小家 胸懷大家 2020-05-13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家大愛 文明「忻」風 | 講述家庭故事 弘揚最美家風【五寨篇】
    >小家大愛,文明"忻"風。為進一步推動家庭文明新風尚,讓文明新風浸潤人心,忻州市婦聯開展「小家大愛 文明『忻』風」主題活動。>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支持、相互幫助。
  • 小家大愛|武穴市「最美家庭」事跡展播:張璇家庭
    小家大愛|武穴市「最美家庭」事跡展播:張璇家庭 2020-05-17 0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我的家丨互敬互愛,他們用付出書寫小家大愛
    最美我的家丨互敬互愛,他們用付出書寫小家大愛 2020-10-20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紅色經典,爭做合格黨員!泰易文化院致力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經典,爭做合格黨員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中國農業銀行霑化支行在泰易文化院開展了「傳承紅色經典,爭做合格黨員」的主題活動。大家在講解員的講解下,通過參觀顏家大院對復聖顏子以及顏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傳承紅色經典,爭做合格黨員「,在家國情懷坊前留下合影,作為此次泰易文化院之旅的珍貴紀念照。泰易文化院致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大力宣揚紅色革命精神,以「家國情懷、經典傳承「為主旨,弘揚中國精神!
  • 最美我的家丨平凡事中顯不凡 他們以默默支持書寫不平凡的小家大愛
    最美我的家丨平凡事中顯不凡 他們以默默支持書寫不平凡的小家大愛 2020-12-22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家大愛 | 邱貝文家庭:全家總動員,24小時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
    小家大愛2020年伊始,一場無聲的戰役悄然打響,全國億萬家庭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展現出了全民動員、家庭抗疫的強大力量,以感人事跡書寫家國情懷。5月15日國際家庭日,全國婦聯舉辦「最美我的家 抗疫『家』力量」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雲發布活動,揭曉660戶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
  • 嘉峪關古稀老人收藏50載 家中建博物館傳承紅色記憶
    【解說】今年74歲的張天順是甘肅嘉峪關一位小有名氣的紅色藏品收藏家,藏品數量近3000件,而這些老物品就在他不足60平方米的住宅內,滿滿2大間屋子裡,一些不起眼的老照片、宣傳畫、老物件,在這個「方寸天地」都成為記憶的傳承。
  • 「全國文明家庭」馮佑來家庭:熱心公益,小家大愛灑向人間
    他們就是獲得「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的馮佑來家庭。11年來,馮佑來一家人策劃、組織了大小型義工活動達300場,受益對象達10000人次之多。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授予馮佑來家庭「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 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寶安誕生兩部紅色漫畫
    經過耐心考證、仔細打磨,精心製作出《追尋紅色基因——中共寶安縣黨組織的誕生》等五部系列紅色文化作品,獻禮黨的生日。系列作品以漫畫、視頻、歌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以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表現方式,全方位展現寶安革命史,弘揚寶安革命先烈敢為人先、敢闖敢幹的精神,旨在讓更多寶安黨員和群眾了解這段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的「寶安經驗」。
  • ...疫,宅家秀藝展風採!參與「宅家過年·才藝大PK」 婦聯給你發紅包!
    花城家庭齊抗疫,宅家秀藝展風採!參與「宅家過年·才藝大PK」 婦聯給你發紅包!廣大攀枝花家庭也積極響應號召,自覺増強自我防護意識,儘量減少外出和聚集,為打好打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家庭力量。為豐富市民家庭的居家文化生活,在此,攀枝花市婦聯面向全市家庭發出邀請:歡迎參加我們組織的「花城家庭齊抗疫,宅家秀藝展風採」,提升家庭成員文化修養、増強家庭成員身體素質、豐富家庭成員科學知識,在家過一個健康平安的假期!
  • 李世福:甘肅定西:奏響新時代黨員教育「四部曲」
    認真貫徹「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等重要講話精神,傾心打造「曹家河畔阻擊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坪村『三苦』精神紀念館、許鐵堂廉政教育基地」為一條線路的紅色教育專線,採取「重溫一次入黨誓詞、緬懷一次革命先烈、唱一首革命勵志歌曲、感受一次艱苦創業的大坪精神、聆聽一次『老黨員』講黨課、接受一次廉政洗禮」的「六個一」黨性教育模式,教育引導全區黨員幹部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
  • ​銘記紅色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魯東大學紅色歌曲《紅色魯東》MV...
    學校黨委書記徐東升與曲波共同為歌曲《紅色魯東》專輯揭幕。曲波表示,「創作歌曲《紅色魯東》,就是要通過歌曲的形式,讓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學子,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高揚紅色精神,再創紅色佳績,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 點讚|追尋信仰之光,傳承紅色基因——育仁中學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為大力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弘揚革命精神,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向深入。近日,重慶市育仁中學校利用7月主題黨日組織全校黨員教師赴潼南楊尚昆故裡開展了「追尋信仰之光,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教育活動。
  • 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2020-11-18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萊西市馬連莊鎮:依託紅色文化資源 開展黨員廉政教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路雯雯 青島報導今年以來,萊西市馬連莊鎮以打造紅色小鎮為契機,深入挖掘境內紅色歷史文化,將紅色文化傳承與廉政文化教育
  • 「傳承紅色基因 倡導廉潔文化」專題展示(四)
    獲評「武漢市青年文明號」的新村小學,在董瓊校長、常琳副書記的帶領下,以「質量立校、內涵發展、特色辦學」為宗旨,牢牢抓實了三支骨幹隊伍:夯實幹部管理執行力、發揮黨員榜樣示範性、激發青年教師內驅力。「紅色引擎工程」使每一位黨員更加堅定信仰,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青年教師充分感受到黨員作為榜樣的力量,展現出昂揚向上的青春活力,黨帶團、團帶隊,「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 歌手馬鬱自曝是黨員 號召傳唱紅色歌曲
    日前,內地女歌手馬鬱受邀參加某電視臺一檔傳唱紅歌活動,在此次活動上唱響了自己喜歡的紅歌,更是號召年輕的歌迷朋友多傳承紅色歌曲的精神
  • 江美村傳承紅色基因 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江美村傳承紅色基因 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2020-09-22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