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年輕時「善待」兒媳,老了是種什麼狀態?三個66歲老人的實話

2020-12-25 網易

2020-12-23 05:24:29 來源: 嘟媽媽課堂

舉報

  陳阿姨,66歲。

  對於陳阿姨來說,她一直對待自己的兒媳都挺不錯的,因為她是一個農村人,她的兒媳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人,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作家,一直以來,她對待兒媳都非常恭恭敬敬的,後來,兒媳有了孩子之後,陳阿姨就過去幫忙帶孩子,一直以來,他們之間也沒有發生過很大的矛盾。

  對於陳阿姨來說,她其實不能幫兒子多少,只是在帶孩子方面儘量的不讓他們操心就好了。

  阿姨到了老年之後,她的兒媳對她都挺不錯的,因為在年輕的時候,陳阿姨對兒媳非常不錯,所以兒媳也懂得感恩。有一次陳阿姨她生病了,那個時候一家人都陪著她去醫院,身邊圍著一大幫人,因為陳阿姨這個人她比較善良,而且身邊的人都比較懂得感恩。

  有時候面對著這樣的家庭,有一些人他們並不懂得感恩,最後付出了所有,可是身邊卻只有自己一個人,對這樣的生活確實是非常的心寒的,當然世間都是因果循環的,作為一個婆婆我們也應該儘量來幫助兒媳,婆婆跟兒媳之間都應該彼此的相互理解,將心比心,對於你付出的這一切,對方都會看在眼裡的,也會記在心裡。

  

  王阿姨,66歲。

  對於王阿姨,她跟兒媳之間的關係,一直以來其實都不是很多的了解,因為他們生活不是在一起,所以彼此之間都特別的尊重,兩個人都有一些陌生感。

  後來兒媳的母親住院需要醫藥費,但是他們一時間也拿不出來這麼多,王阿姨就把她跟老伴的積蓄拿出來,交給兒媳讓她去給自己的母親交醫藥費。

  也正是那一次之後,兒媳對待婆婆的關係也就越來越好了,有時候經常會回家看看婆婆,都會帶很多好吃的給婆婆,兩個人之間就會慢慢的形成了一種非常好的關係,有時候他們就像是一對閨蜜一樣,到了那種無話不談,無話不說的地步了。

  其實一個聰明的婆婆她會和兒媳兩人搞好關係,並不是處處都以兒媳發生矛盾,為難著兒媳,只有他們之間的關係維持的好,那麼他們以後的生活也就無憂了。

  

  周阿姨,66歲。

  周阿姨,她的兒媳是一個非常善良,溫柔的女人,婆婆對她做的一切,她都會記在心裡,她也會懂得感恩的女人,對於阿姨來說,有這樣一個兒媳婦是一種福分,她的兒媳在坐月子的時候,周阿姨也是對她百般的照顧,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周阿姨身體不好的時候,兒媳也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周阿姨,兩個人的感情在慢慢的生活在慢慢的相處當中,兩個人過得非常開心。

  

  結語:

  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為時不到而已,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最愛太多於苛刻自己的兒媳,應該給自己多一條後路,如果你都不善待別人的話,怎麼可能會讓別人來善待你了,這世界其實是公平的,只要你用真心去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真心來對待你。

  在生活當中,之所以有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因為,婆婆對待兒媳是有一些苛刻的對待她,並沒有認真的去用心去對待,總會對兒媳挑來挑去,這也就會產生一種矛盾心理,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應該善待每一個人,以後我們的晚年才會被別人善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出實話
    結果一眼望去,果不其然,排在前三的回答中肯定有人說——"我只希望能有一個好婆婆!如果讓我降低要求的話,我希望婆婆不要欺負我太狠了!(大哭)" 這個回答讓人覺得可憐但是又忍不住想笑,但從其獲得的超高點讚量來看,也能反映出許多人的心聲。
  • 兒媳三句話,婆婆無言以對,你現在改還來得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擁有這樣的幸福。俗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媳矛盾嚴重的家庭,婆婆年長之後,矛盾只會更加的尖銳。老人如果能拎得清,那麼以後就可以安度晚年,但是有一些老人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苛刻地對待兒媳,老了想指望她們照顧的時候,卻出現了矛盾。
  • 為何很多婆婆不願真心待兒媳,真是老人難相處?三位老人說了實情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是為何很多婆婆不願真心待兒媳了?到底是婆婆們難相處還是年輕人不知足?讓我們來聽聽這幾個故事。 三位老人說了實情 張大媽:幫兒媳兒子帶孩子,養老錢都給了他們,可人家依舊不知足 張大媽家兒子的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不用說,娶了兒媳婦,老兩口更是出錢出力,為了兒子小家各種付出。可正如張大媽所言,自己辛苦幫兒媳兒子帶孩子,養老錢都給了他們,可人家依舊不知足。
  • 67歲老人的心酸:不想再幫帶孫子,但又害怕自己的晚年老無所依
    話雖這樣說,但兒媳依舊不依不饒:「媽,你身體有任何不適,哪次我們不是急急忙忙的帶你去檢查?說來說去你就是不想給我們看孩子了對吧?你看看別人家,不都是婆婆一直幫帶孩子、子女出去打拼的嘛,再說了,你一個人在老家也是閒著,在我們這裡就看個孩子有什麼不好。你別忘了,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你以後還要不要指望我們?」
  • 老戲骨方青卓與婆婆年輕時撞臉?婆婆戰績功勳多,網友:致敬英雄
    10月23日1點左右,老戲骨方青卓在社交平臺上發了一段視頻,曬婆婆年輕時美照、獎章,並配文道:"為我的婆婆徐菲點讚!抗美援朝的英雄!"在視頻中可以發現婆婆年輕時的樣子竟和早期的方青卓很像,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兩人奇蹟般的撞臉了。
  • 老戲骨方青卓與婆婆年輕時撞臉?婆婆戰績功勳多,網友:致敬英雄
    10月23日1點左右,老戲骨方青卓在社交平臺上發了一段視頻,曬婆婆年輕時美照、獎章,並配文道:"為我的婆婆徐菲點讚!抗美援朝的英雄!"在視頻中可以發現婆婆年輕時的樣子竟和早期的方青卓很像,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 78歲婆婆的自述:年輕時我刻薄兒媳,現在兒媳用最狠的方法報復我
    前言:婆媳關係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很多婆媳間也似乎就像天生的宿敵,什麼都還沒有發生就確立的敵對的關係。但是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以寬容和友善的姿態去對待身邊每一個人,那樣你的人生才會更加的有意義。78歲李婆婆自述和兒媳的恩怨情仇我們那一代的女人很多都沒有讀過書,所以也沒能明白太多的道理,只有現在黃土都快埋到脖子的時候才慢慢明白了一些東西。我剛嫁進這個家的時候我的母親就告訴我,生活中一定不要讓婆婆討到便宜,不然你就要受一輩子的氣。我聽了媽媽的話,和婆婆鬥了幾十年,兩個人的關係一直水火不容,直到婆婆去世了才得以平息。
  • 兒媳生孩子婆婆該不該給錢?三位婆婆說了真心話,現實很殘酷
    後來不知道是誰問堂妹,說她生孩子的時候婆婆給了多少錢。堂妹直接回:誰說生孩子婆婆必須給錢呀,我嫂子生我侄子的時候,我媽好像也沒給多少錢,就是給小侄子包了個紅包。當時嫂子也沒說什麼。我這生孩子,自己也沒要求婆婆必須給錢,人家孩子奶奶還是給孩子包了個1萬的紅包。有個稍遠一些的堂姐說,那是咱家人都懂事,也不強求。
  • 老了想和兒子一起住,有什麼錯?3位兒媳的理由刺痛兩代人的心
    年輕時,為孩子掏心掏肺,到年老了,希望能得到兒女的孝順和照顧,這是老人們的普遍思想,也是正當需求。不過現實與理想總是有極大差距的,晚年生活該如何安排,總是會牽扯很多問題,除去經濟矛盾,還有不少情感糾葛。 01「老了想和兒子一起住,有什麼錯?」
  • 現在的兒媳,為什麼多數不願和婆婆同住?幾位過來人說了實話
    現在的兒媳,為什麼不願意和婆婆同住?三個過來人說了實話,看完才知道,我們可能誤會她們了。 我29歲那年才結婚,算是比較晚的了。我身邊有幾個閨蜜,她們婚後還是選擇和公婆住一起,一開始以為懷孕了生孩子的時候,有婆婆在身邊幫忙,自己也能輕鬆一點。 但是閨蜜卻發現,自己完全沒有任何私人空間,有時候她連想要和老公單獨相處一會,婆婆都會時不時地打擾他們。
  • 「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當中有一位老人的回答令我特別的印象深刻:「人這一輩子,年輕時,挨窮過苦日子都不算什麼,就怕等到自己年老了之後,身邊卻沒有一個人照顧。所以在我看來,人這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得,老有所樂。」
  • 大兒媳婦嫌棄婆婆偏心,被婆婆教訓:婆婆對兒媳好,是有條件的
    我想說的是,這些人看到的只是結果,並沒有看到我為這種結果付出過什麼。別的不說,單說我的婚姻,我之所以婚姻幸福,是因為我嫁給了對的人,我為此付出過很多,確定了他是真的對我好,婆婆也是通情達理的人之後,我才放心把自己嫁給他。我跟婆婆的關係之所以很好,婆婆之所以對我好,是因為我對她好,是因為我懂事,是因為我既是好妻子,又是好兒媳。
  • 一位69歲婆婆訴苦:「年輕時這件事做錯了,現在落個晚景悽涼」
    受到上一輩的思想限制,很多婆婆都無法將兒媳當做自家人看待,在相處的時候總會指責對方,甚至仗著自己是老人就道德綁架兒媳婦。張婆婆今年69歲了,因為在年輕的時候這件事做錯了,現在晚年的生活過得無比悽涼。我能和張婆婆相識,還是一位好朋友的母親住院了,而正好張婆婆和她一個病房。
  • 兒媳小產後,婆婆對鄰居說「調教兒媳」被聽到,摧毀兒子幸福婚姻
    對婆婆來說,兒媳婦要生孩子,傳宗接代。對兒媳來說,婆婆沒有丈夫的母親、孩子的奶奶、自己和直接的血統,但親朋好友總是和她近親。老四歲也總是吵鬧、和睦、婆婆善良、仁慈、兒媳婦賢惠、孝順。為什麼現在人口少,這種模範家庭卻鮮為人知。恐怕每個人的自私、欲望、想攜帶的東西都變多了,家庭之間的矛盾將暴露出來。
  • 一位63歲婆婆的感嘆:對兒媳好,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
    這時候,有些婆婆認為兒媳搶走了自己兒子,內心非常抗拒,一旦家庭發生矛盾,總是偏向自己的兒子,而忽略了兒媳婦的感受。 作為老人,隨著年歲漸長,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當生活不能自理那一天,很少有兒子放下工作回家貼身侍候父母,這個責任大多會落在兒媳婦的身上。
  • 家公的一句話,兒媳向婆婆認錯了,真不愧是善良的老人
    兒媳和家公的關係確實很奇特的所謂「女兒」的親情的關係,在他的眼裡兒媳比自己的兒子還要重要,以後老了一切的指望都寄托在兒媳的身上,有時兒媳大聲數落,也忍著無話可說,因為在他們的心目當中,他把兒媳當著女兒看待,還要比自己親生的女兒好,現實當中太多這樣善良的老人,中國的社會是個講究孝心,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家公就是怎樣想也是這樣做。
  • 婆婆教兒媳「尊老」,兒媳說婆婆「倚老賣老」,婆媳兩者皆有話說
    婆婆:兒媳就是兒媳,始終比不上女兒。 兒媳:婆婆不是媽,憑什麼都遵照她的意願。 社會發展至今,婆媳相處依舊還是婚姻中的一大難題,對女性來說,這是非常大的考驗。
  • 武漢最長壽老人112歲 骨骼相當於60歲正常人
    有讀者打來電話推薦,漢陽有位爹爹已經112歲,身體很健康。這位爹爹叫黃木美,生於1901年11月,經市老齡委工作人員核實,他是目前武漢最長壽的老人。  老人現在的狀態如何?是否有獨到的長壽秘訣?昨天一早,記者來到漢陽倒口南村的濱江怡暢苑。老人和兒子、兒媳居住在這裡。
  • 如果兒媳有50萬婚前財產,你會眼饞嗎?三位婆婆給出了不同答案
    但有個問題是:你想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別人不一定會心甘情願給你,如果你一直無法實現「不勞而獲」的美夢,你自己又沒通過努力獲得什麼財富,你的日子自然就不會好過。再說了,我惦記兒媳的錢,對我有什麼好處?萬一因此得罪了我兒子,我的日子肯定就不好過了!』
  • 「我都老了,咋給你們帶孩子」幾年後,大兒媳的報復婆婆真打臉
    而蘇母偏心自己的二兒子,也是因為二兒子和二兒媳離自己比較近,她就指望他們將來可以給自己養老的。 有個成語叫「愛屋及烏」,如果兒子在母親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那麼兒媳婦自然也會受婆婆的喜愛。 可也不是所有的兒子能夠受到自己的母親重視,兒媳都能受到婆婆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