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一出,小編即瘋!嬸可兒忍蜀黍不可忍!大秦宣太后變身逗比,確定娘娘不是被超哥傳染?
說好的再現大爭之世格局呢?說好的俯視戰國的第一太后的權謀呢?導演、編劇,what are you弄啥來?你們出來,我保證只打半死!這樣威武女漢子自稱「朕」,不知道「四爺」心裡有多少頭草泥馬狂奔?
「天降霸星」一開始是小蘿莉,其實我是不會拒絕的~畢竟萌翻觀眾暖人心窩,但蛻變成爬樹打鳥偷吃的假小子就百思不得其姐了,堂堂蘿莉小公主即便沒有生母在旁但有莒姬撫養也不應該毀成這樣吧~~
算鳥,這個我忍了,但是為啥重頭戲木有刻畫出一介弱質纖纖的女子歷經世事養成城府學習治國之道雄霸戰國的經歷,而又落入後宮大戰姐妹撕逼的俗套。。這樣弱智的成長經歷,腫麼磨練出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的?
P.S.商鞅是身死之後在公元前338年才被處以車裂之刑(不是活活被分屍的),而屈原生於公元前340年,編劇吃了多少三聚氰胺安排屈原2歲時在劇中談論商鞅之死。。你這樣調戲每年給我們放三天假的屈原大大真的好麼?
「華妃娘娘」莒姬上吊自殺前託葵姑給羋月寫了封信,貌似用的是紙。造紙術這麼高大上的玩意兒貌似是漢朝才有吧~~確定你丫的不是欺負我讀書少。
不過,華妃娘娘在死前能看到後世的發明,也算沒白來世上走一遭~
劇中威後和小羋姝等楚威王吃飯時,威王留宿在小羋月母親那兒,小羋姝身前桌上擺的碗貌似是經常用來盛麻辣燙的塑料碗。。
還有妹紙使用已經有了銅鏽的銅鏡,你能照出個鬼~~還有用鐵鍋煮綠豆湯,度娘一下會發現,綠豆宋朝時從印度傳入中國,鐵鍋也是宋朝才發明的。
最初,小編並沒有把《羋月傳》當歷史劇看,但主創宣傳時狂打「家國情懷」的噱頭,號稱比《甄嬛傳》格局大得多,那麼既然不是架空歷史,歷史典故亂入又是神馬鬼:「魚目混珠」,出自南朝梁代蕭統的《昭明文選》;「來而不往非禮也」出自西漢《禮記·曲禮上》;「閉月羞花」,羞花形容楊貴妃,閉月形容貂蟬,楚懷王這麼誇魏美人,看來去漢唐看過四大美女中的兩位了。
「老虎屁股摸不得」、「黃鼠狼給雞拜年」、「啞巴吃黃連」都是現代話吧……
P.S.有妹紙奇怪為啥羋月當上太后會自稱「朕」,且聽小編裝一下13:
「朕」這個字,在秦始皇之前是任何人都能用的常用自稱,多是指「我的」,相當於my。「古者尊卑共稱朕。」——蔡邕《獨斷》。所以屈原大大在《楚辭·離騷》中寫「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爸爸叫伯庸)、「回朕車以復路兮」(調轉我的車原路返回)。
So,羋月自稱「朕,有喜了」可以翻譯成「我的,有喜了的幹活。」
對於想看羋月同時期歷史劇的小夥伴,小編安利《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收好,不謝~~~
~~~~~~並不愛吐槽的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