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冬至裡的考研人 二十四節氣漢譯英其實很簡單

2020-12-23 荔枝新聞

今年的冬至將在12 月21日來臨。冬至的「至」,代表極致,因為一年中的這一天,北半球黑夜時間最長。

談到冬至,一些人在想是不是該吃頓餃子?另一些人在想難道不是立冬吃餃子嗎?考研小夥伴則心中一驚——「冬至」用英語怎麼說來著?

冬至雖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但它的英文是現成的Winter Solstice

事實上,與日照長短相關的四個節氣,在英文中都有十分對應的表達。畢竟晝夜變化給人的直觀感受是共通的,太陽的運行也不受文化差異影響。

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的二十四節氣,是農曆的一部分,本質上是陽曆,這一點也顯示在它的英譯上——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現在通用的公曆也是陽曆,所以兩者有一定的吻合度。而農曆是陰陽合曆,有陰曆的成分,所以跟通行公曆有較大差距。

二十四節氣中春分和秋分的「分」代表「平分」,晝夜平分時可以用Equinox表示。夏至和冬至的「至」,則對應Solstice,意思是太陽到達至高或至低點。

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古稱「日短」「日短至」,有種說法是,冬至可能是最早確立的節氣之一。周秦時代,人們將冬至作為歲首過新年;明清時期,皇帝會在這一天祭天祭祖;民間還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Solstice一詞源於拉丁語solstitium,古羅馬人用這個詞來表示「太陽一動不動」,仿佛太陽來到一個臨界點,按下了暫停鍵,這一天之後,白天與黑夜的時長將逐漸逆轉。在古羅馬,人們會在冬至前的一周慶祝農神節,一年的種植季節結束了,是時候享受勞動的成果。

除了日照,物候、天氣、溫度,也是劃分二十四節氣的重要依據。驚蟄、穀雨、白露這些名稱聽來詩意,但均有所指。

驚蟄為例,此時天氣漸暖,春雷乍響,蟄伏的蟲子聽到雷聲,受驚而甦醒過來。翻譯成Insects Awakening不難讓人理解,因為長久以來,觀察動植物的活動是人理解自然規律的重要途徑。

北美就有把2月2日叫做「土撥鼠之日(Groundhog Day)」的傳統。相傳如果當日天氣晴好,土撥鼠鑽出洞穴,看得見自己的影子,就會回到洞中繼續蟄伏6周,等待冬天完全過去。如果是陰天,土撥鼠看不見自己的影子,就意味著春天會早早到來。大洋彼岸的愛爾蘭則把2月1日的刺蝟視為報春使者,刺蝟出沒,又一年的農耕就要開始了。

而在指向天氣的節氣裡,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Grain Rain)通常處於4月中旬,此時降水增多,氣溫回升。「雨生百穀」,穀雨前後是農作物生長發育的良機。

4月多雨的現象,北半球其他地方的居民也注意到了,英語國家裡有「四月陣雨April Showers)」這樣的表達,人們相信「四月雨,五月花April showers bring May flowers)」。與此類似的世界各地的農諺,傳達了人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

話說回來,冬至時,雖然太陽對地表的輻射時間最短,溫度卻不是一年當中最低,因為土壤和海水還有積熱。冬至標誌著「數九寒天」剛剛開始,而位於「三九四九冰上走」前後的「小寒」和「大寒」,常常是氣溫最低的時候。至於這「小」和「大」該怎麼翻譯,下面有一張詞彙表,茶餘飯後可以一看,那麼,冬至了,今天吃什麼?

相關焦點

  • 唐朝元稹二十四節氣詩裡的冬至,周朝立年日照南天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元稹二十四節氣詩裡的冬至,周朝立年日照南天 元稹冬至節氣詩賞讀:二氣俱生處,舜日照南天 二氣俱生處,周家正立年。 歲星瞻北極,舜日照南天。 拜慶朝金殿,歡娛列綺筵。 萬邦歌有道,誰敢動徵邊?
  • 「立春」「冬至」,誰才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二十四節氣可以說是這幾年炙手可熱的文化明星,全國各地舉辦的各類研討活動時常佔領媒體重要位置,圍繞二十四節氣發展的文化產業、文創產品,種類繁多、形式多樣。這種現象讓我們看到傳統文化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依然生機勃勃、熠熠生輝,讓人不禁為中華文明的不朽生命力而讚嘆唏噓。
  • 唐朝元稹二十四節氣詩裡的冬至,周朝立年,日照南天
    元稹的廿四氣詩,也就是二十四節氣詩,是他在做丞相的時候頒布的面向全國的節氣詩詞歷,是日曆的一種補充,讓普通人都能知道每個月有哪些節氣,節氣應對的氣候知識與歷史掌故。
  • 冬至與他的二十四節氣朋友們
    2020年12月21日 冬至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是中國農曆中的重要節氣之一 ,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當太陽到達其一年中離赤道的最北點或最南點時,將發生二至,也就是夏至和冬至。這是由於地軸的傾斜以及地球繞太陽軌道的運動引起的。到至日的時候,太陽似乎「停止」在天空中移動,「停」在其最北赤緯點或最南赤緯點。
  • 【二十四節氣】冬至丨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二十四節氣】冬至丨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2020-12-20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族小學 | 二十四節氣——冬至逢壬數九
    冬至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計算時間的方法。早在春秋時期,只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經過勞動人民不斷的觀察、總結,在秦漢年間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並一直沿用至今。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伴隨民族小學胡晨陽同學的朗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與冬至有關的常識和民俗吧。
  • 雲遊二十四節氣——冬至大如年
    二十四節氣是大自然說給我們聽的語言,也是古人詩意棲居的創造。人們在勞動中學會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依氣候而作,隨歲月流轉。冬至更是一年的伊始,蘭州日報社西遊記工作室從今天開始走入二十四節氣,特別製作 " 雲遊二十四節氣 " 系列短視頻,換一種視角,輕鬆有趣地解讀蘭州的二十四節氣故事。北方人:今天冬至,吃頓餃子!南方人:好呀好呀!北方人:難得吃頓餃子你多吃點。
  • 麗江radio【二十四節氣冬至詩會】冬至已至 春日可期
    歡迎收聽麗江新聞綜合廣播FM106.2, 麗江旅遊交通廣播FM97.7二十四節氣冬至特別節目——  「冬至已至 春日可期」麗江市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二十四節氣冬至特別節目第一篇章——冬至 入九 消寒麗江市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二十四節氣冬至特別節目第二篇章——冬至 賀冬 思鄉
  • 四時華章·二十四節氣丨陽生春又來,金城迎「冬至」
    百年前喝「頭餚」 今日裡吃餃子 「那時的蘭州百姓一大早要吃『頭餚』泡饃。」交談中,鄧明說起了老蘭州人過「冬至」的風俗習慣:「所謂『頭餚』,就是用肉臊子、豆腐丁、胡蘿蔔丁、金針、木耳、粉條子,加粉芡熬製的稠湯。滴水成冰的寒冬,喝一碗泡著饃饃的『頭餚』,真是熱到心裡、暖到身上,期盼一冬天都不要凍著。」
  • 二十四節氣中的節和氣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人搞不清,其實很簡單
    要了解二十四節氣中節氣的含義,首先要懂得氣的概念。中國先人們認為,氣是宇宙的本原,是萬物產生的根本。盤古就誕生在一個形同雞蛋的混沌之氣中,盤古甦醒後開天闢地,清氣上升變成了天,濁氣下降變成了地。天和地之間又化生出世間萬物,所以,天地間是充盈著氣的。
  • 精靈之約節氣「植」說│上海植物園:上海的二十四節氣花園冬至
    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上植物候冬至節氣到來,上海溫度驟降。常綠喬木挺拔屹立,落葉樹種的葉片隨風緩緩飄落。
  • 「光陰的故事——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體驗活動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晨赫)12月21日,「光陰的故事——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體驗活動在京舉行。活動旨在通過創新多元的冬至文化藝術表現形式,傳遞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的宇宙觀和哲學觀,讓東協駐華使節們近距離體驗中國文化,深化雙方人文交流與務實合作。
  • 【二十四節氣】冬至冬節,夜至長而晝至短。
    【二十四節氣】冬至冬節,夜至長而晝至短。冬至節氣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從古至今,民間均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人們對冬至尤其重視,把它看得和「歲首」一樣重要。關於冬至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今日冬至!節氣吃餃子,不只是滿足味蕾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冬至來臨。在二十四節氣中,它是很特別的一個,在古代也曾被稱為「亞歲」。   至今,冬至在人們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它的討論也一直未曾停歇。吃餃子、吃湯圓……對很多人來說,在這個時候來一份屬於冬至的美食,代表的也是對不久之後春節團圓的期盼。   它是一個節日嗎?
  • 【二十四節氣】冬至·福至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冬至二十四節氣 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戶都會開始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萊、果、更豆、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亦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講究吃湯圓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品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 【二十四節氣】24相
    應蔣兄的賞未公號關於節氣創作有緣的相遇剛剛好藉助於蔣兄的力量來簡單整理一下這跨越了三年時間東拼西湊的二十四相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二十四節氣 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今天,一年之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如約來臨。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先民廣博智慧,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與民俗風尚。雖然其深植於農耕文明,但在時代變遷中,仍不斷被傳承弘揚,煥發著溫潤的光彩。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形?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這是因為第一節氣的核心,是太陽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說,在這個時刻,太陽和月亮的黃經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個節氣,都不具備『朔旦』的條件,第一的位子毫無爭議地應當讓冬至來承擔。」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
  • 【主題館】大二班|二十四節氣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之後天氣回暖,萬物起始,所以立春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節氣,鳥語花香,耕耘播種。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大二班的小朋友開展了中國元素迎「春」特色活動。周子鈺:春分:天氣變暖和了,柳樹發芽了,小燕子飛回來,草地上開滿小花了!唐藝菲:大寒:大寒到了天氣變得更加冷了,要下雪了我又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