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的說片子不錯,剪輯很好,劇情單薄一些,算是一個時尚大片了。作為國片產,算是不錯了!希望老徐能晉升為女導億元俱樂部,拍的比電視好看多了,對這樣的傻白甜電影來說,這部拍攝水準,演員表現都不錯了。
原小說被稱為是中國女白領的職場生存手冊,小說我沒看過,無法對比。但我敢肯定的是這電影看完後對我們這群女白領的職場生存沒有任何幫助。電影的前半小時,杜拉拉還時不時的在博客上發一些工作心得以及牢騷,雖然所分享內容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職場經驗。再之後這一塊的內容就完全省略了。電影在講述杜拉拉是如何「升職」時,舉的若干事件也不夠代表性。
在「公司搬遷」事件中,杜拉拉滿臉委屈又很沒底氣的對銷售部喊道「搬!」,如果不是銷售部總監王偉(黃立行飾)發令銷售部配合,未必會有人對她買帳。而這種「借力」的方式歸結成「杜拉拉的工作能力強」未免有點太小看我們觀眾的智商了,這分明就是靠男人上位嘛;另外選取的細節是杜拉拉第一天擔任總監助理「忙碌一天」的情景,工作任務是訂機票以及統籌六地銷售額——這是有多難?
在這樣的工作量下徐靜蕾在公司從白天一直待到了半夜時分。我們在銀幕下看的咬牙切齒:你們這些電影工作者,實在是還不夠了解我們白領的艱辛啊。證明一個人工作能力強,除了歌頌她本人外,貶低周圍的人也是一種方法。導演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杜拉拉身邊多了若干能力低、樣貌美的女花瓶。她們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負責犯錯,而且又個個都好像長了一個不長記性的腦子。
比如,領導問「電話會議安排好了嗎」,美女的回答必然是「誒呀我忘記了,這就去」。或者領導說「怎麼三個月了你還沒準備好?」美女可憐兮兮的說「明天就好」(怎麼聽都感覺這事明天也未必能搞定)。杜拉拉在這群「廢柴」的襯託下顯得不那麼的「廢柴」,而且又有一個緋聞總監男友相助,所以也就很能理解為何她能從一個小職員迅速升級到總監。如果非要說我們能從《杜拉拉升職記》中「學」到點職場法則的話,那恐怕就是:儘量聚集在廢柴周圍,以及儘快傍上公司高層。
片中黃立行和徐靜蕾飾演一對辦公室戀人,兩人的狀態卻始終游離在情侶之外,哪怕是再多十場激情戲也都救不了兩位演員木納的表演,眼神完全不來電,又彼此無法欣賞對方的冷幽默……演情侶演到這個份上也真的是悲哀。所以當徐靜蕾說出「我們分手吧」。我在銀幕下暗爽到「太好了!大家都解脫了!」
老實說衝著劇情去看的人是不對的,植入廣告很強大,徐靜蕾不要笑得太過其實我是挺喜歡的,莫文蔚的聲音是一直大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