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金嚼鐵痛扁美軍王牌,39軍註解「輕步兵巔峰」

2021-01-12 珍珠大笑

志願軍入朝參戰後,豪橫不可一世的美軍,從麥克阿瑟到各級指揮官沒有人把來自中國的軍隊放在眼裡。麥氏在已經得知志願軍入朝的信息後,仍然積極推進其儘快打到鴨綠江,回家過聖誕節的作戰計劃。

美軍騎一師臂章

裝備不行!後勤不行!空軍也不行!這樣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卻在朝鮮戰場上連勝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並接續給趾高氣揚的眾多美軍王牌部隊上了一課又一課。

尤其是騎兵第一師,不但挨了當頭一棒,此後還被多個部隊反覆痛扁,弄得憋氣又窩火。

橫掃這些睥睨全球的王牌部隊,令我志願軍無可爭議地加冕「輕步兵之王」。

有人說志願軍打美軍是麻杆打狼一一兩頭怕,這顯然是誤讀。

志願軍入朝之初,按偉人和彭總幾經調整的作戰方略,是先打突出之敵南朝鮮軍。先打掉他幾個師,也在新的環境下找找感覺。畢竟是異國作戰,對手又是裝備先進的歐美列強聯軍。

我們是慎戰,美軍則一是不信我軍會參戰,二是沒當回事一一你參戰又能怎麼樣?是啊,放眼世界各國的軍隊,美軍看的上眼的實在不多。

志願軍剛入朝作戰,從11月25日開始,40軍118師兩水洞伏擊戰、120師360團間洞南山阻擊戰,和第42軍124師黃草嶺戰鬥,都取得了勝利,對手一水兒是南朝鮮的軍隊。

待到39軍首戰雲山,先頭打的也是南朝鮮的王牌部隊第1師。從10月27日打到11月1日,已經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南朝鮮1師構成了包圍,計劃晚上發起攻擊。這時候,意外來了。

11月1日晩,39軍發現南朝鮮1師有撤退跡象,擔心敵人跑了,就於晩上17點、提前兩個半小時向雲山發動了攻擊。誰知打了一陣,抓到俘虜才發現對手是高鼻子、藍眼睛:

美軍!而且是王牌騎一師的騎五團。

這可是整個志願軍與美軍的首戰啊!首戰就遭遇美軍,還是王牌部隊,39軍軍長吳信泉很振奮:這回有好戲了,怪不得和打南朝鮮軍隊的感覺不一樣啊!

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簡稱騎一師,外號有「頭號部隊」、「開國元勳師」、「前鋒師」等,由華盛頓親手創建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歷經一戰、二戰百餘年從無敗績。作為美軍的王牌部隊,保留了騎兵第1師的傳統番號。

該師早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就已經普及了機械化。下轄三個步兵團,和坦克、炮兵、防空炮兵、工兵等多個作戰營隊與戰鬥支援營隊。

39軍儘管當時是我軍裝備最強的軍之一,但即便不算美空軍的強力加持,與騎一師的裝備相比差距也還是很大的。

39軍歷來是四野的頭等主力,戰鬥作風十分強悍,越是硬仗越來勁。他們採用多點攻擊、分割包圍的戰法,利用夜暗向敵發動猛烈衝擊。

至11月2日拂曉,擔任主攻的116師攻陷了雲山街區,打殘了騎1師第8團,繳獲大量重武器和輜重,包括美軍的4架飛機。

為了救援雲山受困的第8團,騎1師師長蓋伊派第5團前去增援,但遭到我115師343團的強力阻擊。

該團團1連奮勇攻入敵陣,僅用50分鐘即攻佔龍頭洞,殲滅美騎5團前鋒連108人。這是我軍首次成建制殲滅美軍一個整連,也進一步為大家增強了必勝的信念。

美軍雖然憑藉強大的空軍和火炮支援,最終逃出了包圍圈,但還是遭受成軍以來的最大損失,騎五團團長詹森上校被炸死,騎八團第三營被全殲。戰後,這個營的番號被美軍撤銷。

39軍在和美國王牌騎一師的決鬥中獲勝,斃傷俘美軍1840多人。

中美兩軍在雲山的首次對決,儘管面對美軍的空中優勢和強大的地面火力,我軍傷亡較多,但達成了戰役目標,也重創了未嘗一敗的美軍王牌師,以集中優勢兵力打孤立之敵,發揚我軍敢於近戰、夜戰的優勢,彰顯了「輕步兵巔峰」高超的戰役謀划水平和戰術素養,在國際軍界引起關注。

麥克阿瑟的繼任者、「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曾經意興闌珊地承認:「中國人對雲山西面第八騎兵團第三營的進攻,也許達成了最令人震驚的突然性。」

據維基百科稱:

「中國第39軍於11月1日在雲山攻擊毫無防備的美軍第8騎兵團,導致了美軍傷亡逾千,是韓戰中所遇到的毀滅性損失之一」。

此戰也入選日本陸上自衛隊編寫的教材《世界古今著名戰例》。

戰後,朝鮮方面將雲山的立石洞改為「戰勝裡」,南山裡改為「激戰裡」,以志銘記。

也算這個騎一師倒黴,他們在朝鮮半島歷次戰役中遭遇了志願軍多個部隊,三十九軍之外,還有四十二軍、六十五軍,四十七軍和六十四軍,不管是主力軍還是成長中的軍,誰都能扁他一頓,不是被砍個手指頭,就是被咬掉兩塊肉,搞得灰頭土臉,十分丟份兒。

後記:

軍改前,我因工作關係曾多次赴39軍採寫典型,組織專題報導等,尤其是116師、115師兩個主力師去的更多。期間陸續參觀過軍師的戰史館以及一些連隊的榮譽室,多次聽到了39軍跨過鴨綠江後首戰雲山、收復平壤、攻入漢城等等光彩奪目的戰績,一直銘記於心,終於有機會寫出一些,我欣慰!

我是珍珠大笑,資深媒體人,中國新聞獎獲得者,喜歡 「讀舊書唱老歌喝陳酒品新茶偶爾吟風弄月」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38軍為何被稱為萬歲軍?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輕步兵的巔峰之作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我軍取得了斃傷俘敵3.6萬餘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的戰績,並將戰線推至「三八線」,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能取得如此好的戰績,志願軍三十八軍居功甚偉。最終在113師的頑強阻擊下,美軍的進攻沒有任何進展,甚至113師還發起了反衝鋒,追殲美軍殘敵。見三所裡走不通,美軍便打算換路,原來三所裡旁邊還有一條山路。美軍準備從龍源裡繞行,但是113師也提前佔領了龍源裡,從中也可見38軍的果斷。當時113師到達三所裡後,發現龍源裡還有小路。
  • 1950年,比起美軍步兵師來,「萬歲軍」38軍的火力怎麼樣?
    此外在步兵營級,美軍步兵營屬火器連裝備4門81毫米迫擊炮、4門75毫米無坐力炮、4挺重機槍;步兵連級火器排則裝備3門60毫米迫擊炮、2門57毫米無坐力炮;其餘步兵則裝備M1步槍、M1卡賓槍、M3衝鋒鎗、白朗寧輕機槍。
  • 中美精銳部隊巔峰對決:27軍如何全殲美軍王牌團?
    1950年冬季,中美兩軍精銳部隊在冰雪降臨的長津湖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中國精銳部隊第27軍向美軍第7師步兵第31團亮劍。經過激戰,27軍硬生生的將美軍王牌團全部殲滅,創造了中國軍隊一次性全殲美軍團級戰鬥單位的紀錄。
  • 同樣是「人類輕步兵」巔峰?抗美援朝時期的志願軍,比日軍強在哪
    而到了槍枝、火炮普遍裝備的現代,英國的龍蝦兵和法國的近衛軍則成了排隊槍斃時代最好的步兵。在進入20世紀之後,雖然飛機、坦克取代騎兵進入戰場,但步兵,特別是輕步兵仍然在戰場擁有自己特有的存在感。  因此一些軍事學者在研究輕步兵的時候總結道:  「30年代輕步兵屬於日本,40年代則是的德國,50年代這一榮耀則歸屬於志願軍。」
  • 被四野39軍痛打的美軍騎兵第1師,部隊番號還在否?換了藥沒換湯
    1950年11月1日天剛擦擦黑,志願軍第39軍第116師346團的尖刀連四連,列著縱隊大搖大擺地接近了雲山公路大橋,守橋的美國兵絕對有理由認為,這是潰退下來的韓國軍隊:「因為他們是堂堂正正、十分肅靜地走過來的」,所以沒有查問就允許該連通過了大橋,而根據我39軍的戰史記載,四連指戰員在過橋時「甚至還和美軍握了一下手」!
  • 步兵作戰大師:解放軍傳授越南的伏擊戰術,成了美軍的噩夢!
    在上世紀,有一支軍隊屹立在世界東方,被稱為步兵作戰大師,那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數十年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最後直至革命勝利,並且打敗了國內外各式各樣的敵人,最後在戰場上將步兵戰術發展到了巔峰。就連自認為天下第一、驕傲自豪的美軍,經歷了半島的大規模較量以後,也把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最危險的敵人來對待,絲毫不敢輕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認為人民解放軍個個都是步兵作戰的大師。幾十年來,為了保家衛國和反對帝國主義,解放軍又將自己獨特的步兵戰術傳授了給了很多外國學生,其中越南人民軍就是其中一位最優秀的好學生。
  • 雲山戰役39軍主打,40軍頭功,38軍再次錯失立功的機會
    從1951年10月25日誌願軍40軍118師在溫井打響第一槍到開始醞釀雲山戰役之前,彭德懷總司令的心一直在懸著。聯合國軍過快的北進速度讓原本的殲滅戰打成了遭遇戰,38軍和39軍還沒有全部抵達戰場,好在40軍的118師和120師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 抗美援朝「東北三隻虎」,38軍、39軍和40軍,誰是真正虎王?
    1950年10月25日,志願軍40軍(軍長溫玉成)118師(師長鄧嶽)在溫井兩水洞遭遇韓6師2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連,斃敵300多人,俘敵160多人。幾乎同一時間,羅春生120師360團雲山戰鬥打響,吳瑞林42軍先頭部隊黃草嶺戰鬥打響。
  • 同為步兵支援神器,日軍擲彈筒與美軍六零炮相遇,誰更狠?
    在很多軍迷心目中,《我的團長我的團》是國內抗戰劇的巔峰之作,日後的一票"抗日神劇"不論道具、服飾,還是劇情都無法與之相比。在抗戰和二戰期間,八九式擲彈筒的製造數量高達12萬具,與九六/九九式輕機槍的產量相當,可見其在日軍步兵火力配置中的重要性。川軍團都是些久經戰火的老兵油子,對於日軍手炮的厲害自有切身感受,那麼讓他們為之一振的美制60毫米迫擊炮又有何特點?
  • 跟風15式輕坦?美軍新步兵戰車三聯屏,裝備自殺無人機和大毒蛇
    自從15式輕坦出現後,全球主要大國都在跟風輕坦潮,比如美軍的MPF方案,俄軍的章魚-SD。當然這些方案,要麼就是兩棲自行反坦克炮,要麼就是步戰車底盤兩開花。其中增強型大毒蛇機關炮,是專門為步兵戰車在城鎮作戰設計的,因此具備驚人的85°仰角,可以直接攻擊高層建築,可以說是專門針對現在城鎮高層建築設計的,可以避免被高層火力壓制,重蹈格羅茲尼俄軍的悲劇。由此也不難看出,即便是空中支援力量如此強大的美軍,也不得不考慮使用步戰車直接攻擊城鎮內的高層火力點,足見未來城鎮攻堅作戰的難度。
  • 讓美軍誤認為是原子彈的喀秋莎,洪學智:步兵見了火箭炮立刻讓路
    這還是最精銳的部隊,後來上去的63軍,全軍只有一個炮團和一個火箭炮營,鐵原阻擊戰前期,一直都不敢用火炮,搞得美軍還以為63軍沒有一門炮,把駐地直接駐紮在了63軍陣地不遠處。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期間缺乏航空兵的掩護,使得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炮兵力量更加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在這個時候,中國盯上了威力巨大,皮實耐用,機動性很強的喀秋莎火箭炮,開始尋求蘇聯的援助。
  • 當美軍輕步兵遇到黨衛軍裝甲部隊——從拯救大兵瑞恩說開去
    美軍人員是六人遊騎兵和十幾個傘兵,傘兵指揮官僅一名下士。德軍中路進攻美軍遲滯中路德軍計劃:先用地雷埋伏坦克後面的德軍,然後兩側用「黏襪炸彈」把德軍坦克癱瘓掉。而後消滅步兵。中路的伏擊戰打的非常成功,虎式坦克因步兵被迅速消滅掉而失去步坦協同優勢,癱瘓後被美軍擊毀。隨後而來的黃鼠狼殲擊車被路旁廢墟中的傘兵用莫洛託夫雞尾酒解決掉。
  • 志願軍27個軍,哪個被譽為常勝軍
    先說大名鼎鼎的38軍。38軍前身是東野一縱隊,王牌縱隊,曾經在解放戰爭中首創運動戰一個師殲滅新一軍主力團的記錄。原來39軍按志司的命令要打韓軍第一師,結果在總攻之前韓軍第一師和美軍騎八團換防,主攻師師長汪洋和軍長吳信泉當機立斷,提前兩個半小時發起進攻。在出色的步炮協同和近戰技術攻擊下,我軍不到三小時就突入雲山城,十幾個小時就殲滅了大部美軍。117師一個團在諸仁橋還創造了一個團殲滅美軍一個營的光輝戰例。可以說,39軍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史上最強輕步兵」背後的真正「底牌」
    發揮輕步兵能在複雜地形上進行晝夜快速機動的優勢,像孫悟空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一樣把敵人五臟六腑全部砸爛,從而牽制對方行動,掌握戰略主動權。從紅軍時期的一次次反圍剿,到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次反掃蕩,一直到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三路大軍挺進中原,四十萬大軍下錦州……日本人也很喜歡吹噓他們以小部隊進行遠程奔襲的能力。
  • 最慘烈一戰「鐵在燒」,為什麼中國軍隊是「輕步兵之王」?
    鑑於美軍大都集中到西線,東線由南朝鮮軍的6個師防守,相對薄弱,中朝軍隊將主力東移,發起了消滅東線南朝鮮軍的第二階段戰役。 美軍打頭陣的是其王牌部隊美騎1師。這個師是從美國南北戰爭時就建立的一個有著光輝歷史的部隊,參加過美西戰爭、一戰、二戰,一直到韓戰前期,它都幾乎未嘗敗績。雖然叫騎兵師,但它在二戰時就已經全部機械化了,肩章上還是傳統的馬頭。而且還是日本戰敗後在東京負責保護麥克阿瑟的「御林軍」。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38軍萬歲! 松骨峰,志願軍112師335團一營三連的阻擊陣地,美軍二師九團的唯一退路。 美軍發現,無論炮火多麼猛烈,無論進攻的步兵多麼接近山頂,總有中國人在軍號聲中一遍遍發起反擊。 三連最後剩下了8人,陣地前倒下了敵人幾百具屍體。美軍戰機把松骨峰炸成了一片火海,還是未能越過這塊英雄的高地。
  • 迫擊炮為何成為步兵噩夢?彈道特殊專打反斜面,越軍曾被打出陰影
    當然了,迫擊炮重量輕、零部件少,分解拆裝攜行都非常容易,拿來搞偷襲埋伏也絕對是一把好手。不過隨著步兵單兵防護具的不斷增加,輕型迫擊炮對於步兵的殺傷力也在持續減弱,因此也誕生了火力更猛的迫榴炮。以我軍著名的63式60毫米迫擊炮為例,它的殺爆榴彈重量約1.3公斤,但是內部卻裝填了其殺傷榴彈重量為1.33公斤,其內部裝填了0.13公斤黑—27石炸藥,有效殺傷半徑超過10米,彈片在30米外依舊可能致死,一發炮彈過去足以覆蓋一個籃球場面積,絕對是輕步兵的噩夢。
  •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重創美軍王牌騎1師
    10時許,南朝鮮軍第3營尖兵連及炮兵中隊進到兩水洞第118師指揮所附近,遭師偵察連阻擊,部分車輛被毀,堵塞了其後續分隊前進的道路。第354團乘機發起衝擊,將南朝鮮軍後續分隊2個步兵連分割成數段,經1小時激戰,予以全殲。14時30分,第118師令第353團第1、第3營出擊,配合第354團第3營將進至兩水洞、倉洞的敵尖兵連和炮兵中隊殲滅。
  • 印陸軍副司令訪問美軍第25師閃電學院,該師曾是志願軍的手下敗將
    印度陸軍公共信息總局局長在一條推文中表示:「Saini中將參觀了美國陸軍第25步兵師的閃電學院,觀摩了部隊的叢林作戰訓練和支奴幹直升機的索吊裝載訓練。Saini中將計劃在此地訪問三天,目的是擴大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這位副總司令究竟想看到什麼?印度媒體分析,印度陸軍想從美軍輕型山地部隊中獲取更多的山地作戰經驗,因為印度陸軍的山地作戰模式非常僵化,基本還是以依託工事固守要點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