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入朝參戰後,豪橫不可一世的美軍,從麥克阿瑟到各級指揮官沒有人把來自中國的軍隊放在眼裡。麥氏在已經得知志願軍入朝的信息後,仍然積極推進其儘快打到鴨綠江,回家過聖誕節的作戰計劃。
裝備不行!後勤不行!空軍也不行!這樣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卻在朝鮮戰場上連勝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並接續給趾高氣揚的眾多美軍王牌部隊上了一課又一課。
尤其是騎兵第一師,不但挨了當頭一棒,此後還被多個部隊反覆痛扁,弄得憋氣又窩火。
橫掃這些睥睨全球的王牌部隊,令我志願軍無可爭議地加冕「輕步兵之王」。
有人說志願軍打美軍是麻杆打狼一一兩頭怕,這顯然是誤讀。
志願軍入朝之初,按偉人和彭總幾經調整的作戰方略,是先打突出之敵南朝鮮軍。先打掉他幾個師,也在新的環境下找找感覺。畢竟是異國作戰,對手又是裝備先進的歐美列強聯軍。
我們是慎戰,美軍則一是不信我軍會參戰,二是沒當回事一一你參戰又能怎麼樣?是啊,放眼世界各國的軍隊,美軍看的上眼的實在不多。
志願軍剛入朝作戰,從11月25日開始,40軍118師兩水洞伏擊戰、120師360團間洞南山阻擊戰,和第42軍124師黃草嶺戰鬥,都取得了勝利,對手一水兒是南朝鮮的軍隊。
待到39軍首戰雲山,先頭打的也是南朝鮮的王牌部隊第1師。從10月27日打到11月1日,已經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南朝鮮1師構成了包圍,計劃晚上發起攻擊。這時候,意外來了。
11月1日晩,39軍發現南朝鮮1師有撤退跡象,擔心敵人跑了,就於晩上17點、提前兩個半小時向雲山發動了攻擊。誰知打了一陣,抓到俘虜才發現對手是高鼻子、藍眼睛:
美軍!而且是王牌騎一師的騎五團。
這可是整個志願軍與美軍的首戰啊!首戰就遭遇美軍,還是王牌部隊,39軍軍長吳信泉很振奮:這回有好戲了,怪不得和打南朝鮮軍隊的感覺不一樣啊!
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簡稱騎一師,外號有「頭號部隊」、「開國元勳師」、「前鋒師」等,由華盛頓親手創建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歷經一戰、二戰百餘年從無敗績。作為美軍的王牌部隊,保留了騎兵第1師的傳統番號。
該師早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就已經普及了機械化。下轄三個步兵團,和坦克、炮兵、防空炮兵、工兵等多個作戰營隊與戰鬥支援營隊。
39軍儘管當時是我軍裝備最強的軍之一,但即便不算美空軍的強力加持,與騎一師的裝備相比差距也還是很大的。
39軍歷來是四野的頭等主力,戰鬥作風十分強悍,越是硬仗越來勁。他們採用多點攻擊、分割包圍的戰法,利用夜暗向敵發動猛烈衝擊。
至11月2日拂曉,擔任主攻的116師攻陷了雲山街區,打殘了騎1師第8團,繳獲大量重武器和輜重,包括美軍的4架飛機。
為了救援雲山受困的第8團,騎1師師長蓋伊派第5團前去增援,但遭到我115師343團的強力阻擊。
該團團1連奮勇攻入敵陣,僅用50分鐘即攻佔龍頭洞,殲滅美騎5團前鋒連108人。這是我軍首次成建制殲滅美軍一個整連,也進一步為大家增強了必勝的信念。
美軍雖然憑藉強大的空軍和火炮支援,最終逃出了包圍圈,但還是遭受成軍以來的最大損失,騎五團團長詹森上校被炸死,騎八團第三營被全殲。戰後,這個營的番號被美軍撤銷。
39軍在和美國王牌騎一師的決鬥中獲勝,斃傷俘美軍1840多人。
中美兩軍在雲山的首次對決,儘管面對美軍的空中優勢和強大的地面火力,我軍傷亡較多,但達成了戰役目標,也重創了未嘗一敗的美軍王牌師,以集中優勢兵力打孤立之敵,發揚我軍敢於近戰、夜戰的優勢,彰顯了「輕步兵巔峰」高超的戰役謀划水平和戰術素養,在國際軍界引起關注。
麥克阿瑟的繼任者、「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曾經意興闌珊地承認:「中國人對雲山西面第八騎兵團第三營的進攻,也許達成了最令人震驚的突然性。」
據維基百科稱:
「中國第39軍於11月1日在雲山攻擊毫無防備的美軍第8騎兵團,導致了美軍傷亡逾千,是韓戰中所遇到的毀滅性損失之一」。
此戰也入選日本陸上自衛隊編寫的教材《世界古今著名戰例》。
戰後,朝鮮方面將雲山的立石洞改為「戰勝裡」,南山裡改為「激戰裡」,以志銘記。
也算這個騎一師倒黴,他們在朝鮮半島歷次戰役中遭遇了志願軍多個部隊,三十九軍之外,還有四十二軍、六十五軍,四十七軍和六十四軍,不管是主力軍還是成長中的軍,誰都能扁他一頓,不是被砍個手指頭,就是被咬掉兩塊肉,搞得灰頭土臉,十分丟份兒。
後記:
軍改前,我因工作關係曾多次赴39軍採寫典型,組織專題報導等,尤其是116師、115師兩個主力師去的更多。期間陸續參觀過軍師的戰史館以及一些連隊的榮譽室,多次聽到了39軍跨過鴨綠江後首戰雲山、收復平壤、攻入漢城等等光彩奪目的戰績,一直銘記於心,終於有機會寫出一些,我欣慰!
我是珍珠大笑,資深媒體人,中國新聞獎獲得者,喜歡 「讀舊書唱老歌喝陳酒品新茶偶爾吟風弄月」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