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都是這樣說,我不置可否。昨天認識了一對另類夫妻,男,34歲,女61歲,典型的老妻少夫,電視報導,網絡媒體都踩上了他們的足跡,很多人在被他們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另類愛情感動著,歌頌著,奉獻著。
不是自己太無情,而是這對夫妻確確實實的讓人感覺他們是在作秀,一個力大不虧的男子漢,血氣方剛的棒小夥,居然利用人們的同情心來求得人們的捐助,維持生活,更為搞笑的是,此二人竟要那些宣傳他們的愛情故事的記者們的錢,6000元,好大的口。你是為了愛情而結婚嗎?我看是為了掙錢吧,你們是夫妻關係嗎?我看更像做生意的合伙人。
讓我最感動的是那位年過六旬的妻和三十而立的小丈夫來到了她死去前夫的墳前,號啕大哭,能感覺到那是發自肺腑的真誠的淚,丈夫已去八年,她依然有如此感人肺腑的真情,看得出,曾經他們是多麼恩愛的兩口子啊。
與之相反的是,那位小丈夫面對鏡頭送他野花,背她過河,卻顯得那麼矯揉造作,這位小丈夫還信誓旦旦的說,要到全國獻愛心,宣傳他們的愛情,得到別人的認可。
愛情是你的,只要你覺得幸福就好了,幹嘛非得讓別人知道,難道你的愛情裡摻雜上了同情更有味道,怪,你們像是在考驗國人的善心,一圈下來賺他個幾萬乃至幾十萬,然後感激涕零的說,世上還是好人多啊!可是世上的好人如果常常被你們這樣偽善的人欺騙,那麼世上可能沒有好人了。
愛情是無極限的,老夫少妻,老妻少夫,只要彼此相愛都無可非議。這樣的例子在現代社會屢見不鮮。遼寧的李玉成和馬玉琴,相差三十幾歲,一起演出使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於是他們火辣辣的愛了,而且一愛就是11年,這樣忠貞不渝的愛情卻也沒逃過被金錢利益所誘惑,雖沒有像以上仁兄那樣尋求捐助,卻也恬不知恥的伸出本來高潔的手向來訪記者討錢,他們的理由是生活所迫,真是可笑既然你選擇了這樣的人生,你就應該有能力承擔這一切,你大腦靈活,四肢健全,年輕氣盛,有勞動能力,難道還不足以養家餬口?
更為可笑的是,還有一對老妻居然因為和小夫分配費用不均而彼此互相拆臺,訴說對方的不是,現在的夫妻關係已經名存實亡,人前恩愛有加,人後善款分各家。
覺得自己還算是個有愛心的人,但面對這樣所謂的困難同胞,我不會捐出一分錢,他們欺騙了善良之人的愛心,褻瀆了純淨無私的愛情,更有愧於自己的天地良心。
笑滄海之人,笑世人嗤之以鼻的人,笑為金錢名利玷汙愛情清白的人。
今天看小說時被作者引用的一段話觸動了「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當然結合小說的情節作者解釋為:能在能尊貴的人或者愛人面前舉步從容,其實就是對他家的財力和勢力,不曾動心,或者就是不甚深愛,不曾眷戀她,而且真正說白點,就是對一切法度,如不貪求,又有何懼,如果無所求,對他地評價沒有任何意義的話,他怎麼會不從容,怎麼會不沉穩呢?」
姑且不說這樣的解釋是否每個人都能接受,但是我是深深的被折服了,記得一次看洪晃對著名演員兼導演張艾嘉的訪談中提到了「我家床頭總是放著一本老子的道德經,心煩的時候就翻翻,其實人生的道理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透了」就像今天感觸的這段佛家揭語一樣,中國古典文化的瑰麗,深邃真是讓人高山仰止,這些一直流傳於世的語錄,雖然不是陽春白雪的東西,但是偶爾讀讀,多少能引人深思,或解開心心結,或靜心養性。當然畢竟是文言的,自己也沒那麼深的造詣能有多深的理解,如果感興趣上網查查也是不錯的。要發揮有事問百度的精神嘛。
這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也查了一下,八句佛偈,來自兩部佛經。前四句由西晉的竺法護法師譯的《佛說鹿母經》剪裁而成,後四句出自唐代義淨法師(635-713)譯的《佛說妙色王因緣經》。
大概意思是說:所求越少,志氣越高,如能不假外求,自然不受一切法。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伽葉:如何能為離於愛者?
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伽葉:釋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如何無我無相,無欲無求?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伽葉:釋尊,世人業力無為,何易?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葉:世人心裡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伽葉:有業必有相,相亂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所謂可信不可迷,雖然這佛家語錄多少有點迷信的成分,但其教育性是如此高深,所謂見仁見智,我想應該有不少功臣民就的智者曾受益於這些前人的智慧吧。還是繼續發揮百度的強大哦,好多都沒弄清楚,不說陶冶情操,至少平時運用於文章,交流中,增加點自己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