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視乳頭病變的中醫辨證臨床分型施治

2020-12-19 中醫眼科趙峪

隨著人均壽命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增多,與其相關的疑難眼底病缺血性視乳頭病變的發病率有所提高,最終多導致視神經萎縮而影響視功能。

缺血性視乳頭病變是由於視神經前端的小動脈循環障礙, 發生局部缺氧,引起組織水腫,出現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及眼底異常的獨特病變。屬中醫學「視瞻昏渺」、「青盲」的範疇。

《審視瑤函》曰:「此症謂目內外無症候,但自視昏渺,矇昧不清也。有神勞,有血少,有元氣弱,有元精虧,而昏渺者。」說明本病以虛為本,各種原因導致氣虛血少,精虧液耗均可導致其發生。

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根據中醫辨證臨床分為 3 型施治。

①血虛肝鬱型治以疏肝清熱、健脾養血,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牡丹皮、梔子、當歸、赤芍、柴胡、茯苓、炒白朮、石菖蒲、枸杞子、女貞子。

②氣陰兩虛型治以益氣養陰,方用四物五子湯加減:當歸、熟地黃、白芍、枸杞子、菟絲子、楮實子、五味子、女貞子。

③陰虛火旺型治以滋陰降火,方用杞菊地黃湯加減: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知母、墨旱蓮。

相關焦點

  • 心梗的中醫辨證施治
    原標題:心梗的中醫辨證施治□牛天福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即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嚴重威脅人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把冠心病分為五種:無症狀型冠心病、心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而心肌梗死型的冠心病和猝死型的冠心病最為兇險。對於急性心梗,中醫有「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之說。急性心梗發生20分鐘後,心肌開始壞死,40分鐘後30%的心肌壞死,6小時後70%的心肌壞死。
  • 中醫對不孕不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證施治」
    從事中醫臨床30餘年的鮑晶昌主任,擅長中藥與針灸配合治療各種婦科疾病,對不孕症、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更年期綜合症、乳腺增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等疾病的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他表示,不少女性的不孕不育其實屬於功能性不孕症,如果能夠放下心理負擔,理性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和合適的醫生,患者孕育成功、抱上可愛寶寶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試驗招募,領取6個月免費用藥
    非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階段,按疾病進展情況分為輕度、 中度和重度三種類型,您的視力在此階段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您感覺眼前有黑影飛舞,或視物變形。如果不採取積極的幹預措施,病情可能繼續進展,發展至更為嚴重的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階段,最終會嚴重影響您的視力,甚至失明。
  • 食管癌中醫如何辨證治療
    食管癌中醫治療對策講究根據患者的病情、體質、併發症、舌苔、脈象等情況綜合分析辨證施治。 由於食管癌屬於消耗性疾病,加上病痛的折磨、治療副作用、負面情緒等因素的影響,食管癌患者的體質普遍較差,尤其是年老患者,手術治療不適宜,放化療身體不能耐受,可以採用中醫中藥治療。
  • 中醫辨證施治有辦法
    別小看失眠只是一個很簡單的疾病,但是它的危害卻不小,往往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帶來傷害,還能加重或誘發心悸、胸痺、眩暈、頭痛等疾病,甚至還有可能誘發中風,所以,對於失眠來說,決不可掉以輕心,而中醫藥講究辨證施治,通過調整人體臟腑的氣血陰陽,來改善人體的睡眠狀態,往往頗見功力。
  • 蕁麻疹中醫辨證的十種類型
    廣東作為中醫大省,中醫是醫生與患者一直所推崇的,作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精粹,已經過了無數的臨床認證,是一門系統科學。而它對皮膚病的症狀、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等都有了詳細的描述。蕁麻疹作為常見的皮膚病,中醫更是系統的對它作出辨證分型,跟據不同的臨床表現,為以下十類型:1.風熱相搏證:風團呈紅色,相亙融合成片,狀如地圖,捫之有灼熱感,自覺瘙癢難忍,遇熱則劇,得冷則緩;伴有微熱惡風,心煩口喝,咽弓充血;舌質紅,苔薄黃或少苔,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
  • 仝小林院士:態靶辨證———中醫從宏觀走向精準的歷史選擇
    。1精準化是中醫發展的歷史需求醫學史研究者廖育群在《中國傳統醫藥》中提到「毫不誇張地說,古今中醫之別,已然遠遠大於中西醫學之別」。這一觀點值得中醫臨床者的關注與反思,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中醫本身是一個順應時代發展的學科。對於中醫之過去與未來,我們要有歷史的眼光去審視其所處的時代環境,以客觀評價中醫出現的與之相適應的理論發展變革
  • 失眠中醫辨證施治
    中醫診斷:失眠(不寐) 證屬:肝腎虧虛、心膽虛怯半夏30g、秫米30g、生地30g、白芍15g、珍珠母30g(先煎)、生龍骨30g(先煎)、黃連6g、阿膠10g(烊化)、茯苓15g、茯神15g、竹茹10g、枳實10g、橘皮10g、柏子仁15g。
  • 眼科醫生講解:6種清肝明目天然草藥,第一種可防治視網膜病變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 接傳紅主任醫師在中醫治病理論中,人體臟器經脈與五官密切相關,眼部與肝臟聯繫最為密切,古籍《黃帝內經》有云:肝開竅於目,其釋義為:肝血滋養、肝氣疏瀉可維持眼睛健康,中醫所謂的「肝受血而能視」正是這個道理
  • 辨證分型 提高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療效——關於缺血性腦卒中二級...
    為了評價腦心通膠囊對瘀血型缺血性腦卒中的二級預防效果,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蔡定芳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俞曉飛教授聯合設計了一項隨機、對照、雙盲、多中心臨床試驗。該研究是一項隨機、對照、雙盲、多中心臨床試驗,以年齡≥18歲、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符合缺血性腦卒中-瘀血型中醫症候診斷標準、急性腦梗死發病≥14天、意識清醒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評價腦心通膠囊治療的獲益。截至2016年3月,共有2200受試者在中國的23個中心完成入組隨機分配。
  • 中醫講用藥如用兵 治療新冠肺炎起效思路是什麼
    央視網消息 :「中醫講用藥如用兵!」4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在答問時說,中醫講的是辨證論治,要根據病人病情的演變具體情況來辨證施治,這實際就是中醫的用藥思路,是起效的一個思路。
  •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眼底出血……久拖不治會致盲!中醫一個...
    【專家信息】▼國醫大師呂景山傳承弟子,「五輪五臟辨證施治」的實踐者和倡導者,擅長運用中醫 「五輪五臟 」治療各種眼部疾病。【擅長治療】▼視神經系統疾病(視神經萎縮、青光眼),黃斑部位疾病(黃斑變性、老年性黃斑病變等),視網膜系統疾病(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出血等),角膜、結膜等眼部疾病。
  • 腫瘤患者選擇中醫,在什麼時候用中藥比較好?
    腫瘤的發生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在之前的癌前病變階段,中醫就可以提前介入,根據體質重點調整,預防腫瘤的發生。比如痰溼體質、血瘀體質、抑鬱體質人群罹患腫瘤機率較高,可以使用疏散祛邪的中藥調理,當出現氣虛質、陽虛質時,則可以使用補虛的中藥預防疾病發生。04、穩定期當化療、放療和靶向藥物療結束後,腫瘤患者需要接受較長時間的維持治療。
  • 走進名中醫 ——何曉暉教授
    中醫治胃病分清類型很關鍵  何曉暉為全國著名脾胃病專家,學驗俱豐,在臟腑理論、體質學說、辨證論治、盱江醫學、中醫動物模型等方面均有突出的學術成就,尤其是在脾胃理論方面具有獨特的學術見解,他創立的"胃質學說"、"脾營學說"、"氣化病從脾胃論治"、"脾胃病辨病-辨證-辨體-辨時四辨一體診療模式"、"衡法在脾胃病治療中的應用"等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
  • 中醫藥辨證施治 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的福音
    提起橋本氏甲狀腺炎,或許很多人覺得比較陌生,其實臨床上,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並不少見。「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檢查會發現血清中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和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顯著升高。」據了解,威海市中醫院外一科依託威海市中醫院的中醫藥優勢,採用中醫藥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辨證施治、因人而異,取得了比較好的臨床效果。威海市中醫院外一科在甲狀腺疾病診治方面經驗豐富,針對甲狀腺良性腫瘤開展的微創手術和微波消融手術、針對惡性甲狀腺腫瘤開展的常規開放手術、常規甲狀旁腺手術等,技術成熟,在威海地區實力不容小覷。
  • 傷寒論:六經辨證綱要,經典總結
    太陽病證治臨床表現《傷寒論》說:「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經證為邪在肌表的病變;腑證是太陽經邪不解而內傳於膀胱所引起的病變。病理機制1、太陽經證:分為三型(1) 其人營衛不和,衛失固外開闔之權,肌表疏洩者為中風(即傷風,不是腦溢血)。(2) 其人衛陽被遏,營衛鬱滯不通,肌表緻密者為傷寒。(3) 其人外受溫邪,津傷內熱者為溫病。
  • 【認中醫 信中醫 用中醫】粹百草頤養健康,承歧黃造福百姓——我院...
    李春英主任運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診斷王大姐屬於中醫「癭病」的範疇,多因氣滯痰凝壅結頸前而致病,痰氣鬱結化火,火熱耗傷陰津,導致出現肝氣鬱滯,痰氣交阻,陰虛火旺等臨床表現,遂對症開具了小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中藥飲片。用藥2周後,王大姐的甲功就恢復正常了,心慌、手抖、乏力、失眠等症狀明顯好轉。
  • 新領域 新挑戰:中醫參與危重症搶救
    截至目前,該院中醫藥臨床治療率超過92%。  中醫藥專業人員全程參與救治  據佑安醫院醫務處處長胡中傑介紹,該院一貫堅持中西醫並重。「中醫跟西醫理論體系不同。中醫偏重從機體本身進行辨證治療,西醫偏重從疾病角度進行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能達到1加1大於2的效果。
  • 神內之眼——視神經影像與臨床的不解之緣丨臨床必備
    老師說的對,對臨床比以前犯懶,內心犯疲、事情頗多,或許也是國內小大夫普遍的變化過程。特此,在這位老師2個月的吐槽鞭策下,補上視神經影像和臨床相關的內容——僅為初學者的總結。臨床常用的MRI層厚5-6mm,一般只能在一個層面看的視神經,而且切到哪算哪,麼有辦法細緻觀察視神經,因此,MRI看視神經需要眶部的薄層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