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內之眼——視神經影像與臨床的不解之緣丨臨床必備

2021-02-12 醫脈通神經科

作者:陳小慧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此處,要感謝一個耿直、善良、有趣的老師,2個月跟著他學習期間,時不時對我進行「發自靈魂」的吐槽,「小慧,你變了,變不認真了」;經常拉著別的老師一起吐槽「***,你看小慧是不是變了」;從不乏貶義的吐槽到略有褒義的吐槽「別看小慧平時有時候不在,其實都把事情幹好了才去幹課題的事」,「我知道你現在要忙課題,臨床才下了半程功力」……最後,給一個安慰式吐槽,「你還是你」——引發了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兩個月很有趣。

老師說的對,對臨床比以前犯懶,內心犯疲、事情頗多,或許也是國內小大夫普遍的變化過程。特此,在這位老師2個月的吐槽鞭策下,補上視神經影像和臨床相關的內容——僅為初學者的總結。

臨床常用的MRI層厚5-6mm,一般只能在一個層面看的視神經,而且切到哪算哪,麼有辦法細緻觀察視神經,因此,MRI看視神經需要眶部的薄層掃描。雖然俺們醫院薄掃各個方向也有3mm辣麼厚,但是至少軸位有兩個層面能看到視神經了。

眶部薄層掃描需要觀察的包括:眼球(大小、位置、形態),眶內結構(脂肪、內壁骨質、有無腫塊),然後才是視神經。因此,眶部薄掃包括了很多的序列,但對於觀察視神經,個人覺得最有用的是T2壓脂相和增強掃描,當然,此處的個人乃是「初學者」,加之影像進展飛速,各位高手還請撰文,讓大家再深入學習學習。

正常的視神經在T2壓脂相上長這樣:全長約50mm,可以分為4段 [1]。為什麼用壓脂相看,因為壓脂相上能更好區分出視神經和神經鞘。正常壓脂相上的視神經內部信號均勻,呈等或稍低信號,神經鞘在球後靠近眼球處更明顯,接近顱內神經鞘的信號變淡變薄。後文會po異常的圖。

正常的視神經在T1增強掃描上不應該有強化,信號近灰質信號。引用一學姐的話——若「比灰質更亮了」則提示存在強化。開始對於[「比灰質更亮了」則提示存在強化]這個觀點存有疑惑,後來發現學姐的「視神經-灰質信號對比法」十分有幫助。因此,對於視神經輕度強化,強化信號不是特別明顯的時候,可以試試用「是不是比灰質信號更高了」這一標準,以及結合病史和視力、眼底等檢查綜合判斷。強化還分為神經鞘強化——呈周圍線樣強化,類似「軌道」,提示視神經周圍炎;以及視神經內部強化,提示視神經炎。但是,看了一些NMOSD和MS患者的視神經強化,部分患者也可表現為視神經周圍線樣強化,具體機制還請高手解答。


1.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伴左側視神經信號異常及雙視神經內部輕度強化


31歲男性,因「反覆頭暈、復視、右側肢體無力4年餘,左眼視力下降1月餘」,以「多發性硬化入院」。眼科檢查提示:ETDRS評分:右眼20/50,左眼 指數/30cm;右眼視野正常,左眼看不見視標,不能配合;雙眼RNFL及GCC未見明顯異常;

影像如下圖:T2壓脂相顯示左側視神經眶內段及管內段略增粗,顱內段增粗,呈稍長T2信號,右側視神經信號及形態尚可;增強掃描可見雙側視神經輕度強化,左側為著。眼球眼眶未見明顯異常。

有人會說:強化不是很明顯,如何判斷——答曰「視神經-灰質對比法」——T1增強掃描時正常視神經信號應與灰質類似,高於灰質即存在可疑的強化。

2. 臨床診斷MOG陽性視神經脊髓炎,伴視神經信號異常、周圍「軌道樣」線狀強化


35歲男性,病史10餘年,3次臨床發作,10年前右眼視力下降,激素治療後好轉;本次為第三次發作,2周前左眼視力下降,未緩解。血清MOG 1:100;腦脊液MOG 1:3.2;眼科檢查提示右眼視力0.1,左眼0.5,眼壓雙側正常。右視野大部缺損,左視野正常。OCT提示雙視神經纖維層厚度及神經節細胞複合體變薄,右側為著。

他的視神經MRI增強如下:T2壓脂相可見雙側視神經信號不均,右側視神經萎縮,增強掃描可見視神經周圍強化,視神經內部未見明顯強化。這不是特例,之前在另一個NMOSD患者中也看到了這樣的周圍線樣強化。所以NMOSD也可以表現為「視神經周圍炎」?

視神經周圍炎的「軌道樣」強化還需要與視神經鞘腦膜瘤鑑別。

 

3. 梅毒雙陽性的視神經周圍炎?


54歲男性,20餘天前出現雙眼視物模糊,伴畏光,雙眼發病時自述右眼視力0.1,左眼視力0.3(左眼既往視網膜脈絡膜血管瘤雷射手術,術後殘留視力0.3),就診時右眼視力1.2,明顯改善,雙眼視乳頭水腫,眶部增強掃描提示視神經周圍線樣強化,入院化驗提示RPR、TPPA雙陽性(已複查),臨床診斷梅毒相關視神經周圍炎可能。再來看一眼視神經周圍炎「軌道樣」強化的片子。

為這個病例,我搜了一下梅毒相關視神經周圍炎的其他病例報導,見參考文獻[2]。文獻中的患者臨床、影像和眼底檢查和此例患者是一樣一樣的~,感興趣可查閱。

 

以下圖均來自文獻——


1. 顱內壓增高所致視神經鞘增粗

顱內壓增高有其影像表現——如腦溝變淺、空蝶鞍、眼球後部變扁平,還有常被忽略的視神經變化——就是視神經鞘增厚和延長、視神經走行曲折,還可有強化:

眼球後部扁平、視神經鞘信號增厚及延長、視神經走行曲折[1]。

 

2. 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彌散受限


視神經的血供見表1。

表1 視神經的血供

根據機制,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包括動脈性和非動脈性,後者包括顳動脈炎等血管炎性病變;根據發生部位,可分為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和後部缺血性視神經病,前者累及視盤。關於臨床表現和眼底特點,在《神內之眼——眼底之於大腦,正如眼睛之於心靈》一文中列舉了一些公式。但是臨床上,區別視神經缺血與視神經炎是比較困難的,主要依據起病速度、有無球後疼痛、眼底與視神經轉歸鑑別,血管危險因素、誘因(心臟、腹部手術常為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誘因),輔助檢查如OCTA、眼底螢光造影協助鑑別。有文獻報導DWI有無彌散受限鑑別急性缺血性視神經病和視神經炎有一定價值,但是視神經炎急性期貌似也可以有彌散受限[3],視神經缺血過了急性期也可以無彌散受限,似乎DWI價值也有限。

文獻中的急性後部缺血性視神經病,DWI、ADC可見雙側彌散首先,伴FLAIR雙側視神經信號增高[4]。

3. 代謝性疾病——藥物、醇類等中毒性視神經病


常見的藥物如乙胺丁醇、異煙肼、氯喹、奎寧、磺胺類、利奈唑胺、胺碘酮和洋地黃,醇類如乙醇、甲醇、乙二醇等可引起視神經病變,常為慢性。存在長期用藥史或接觸史的患者,完善增強掃描和眶部薄掃常用來排除其他疾病。MRI可以有視神經的萎縮,但典型的病變無視神經增粗或強化[5]。當然,nothing is impossible,比如有文獻提到急性甲醇中毒引起視神經缺血(DWI高信號)伴視神經輕度強化;然而,不可「以偏概全」,這種情況一是急性,二是少見——畢竟少有人像這例病例報導的喝下500-600ml古龍水 [6]。

 

Can Neurology be met in the eye? Maybe。神經科MIDNIGHT或者VICTIM原則也是適用於視神經疾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的。表2總結了一些神內相關的視神經病變,其影像表現跟顱內病變的改變有類似之處,感興趣可以再多多查閱文獻。好了,要看文獻,寫課題去了~~


參考文獻:

[1]  Gala,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opticnerve. Indian J Radiol Imaging, 2015. 25(4):p. 421-38.

[2] Parker, S.E. and J.H. Pula, Neurosyphilis presenting as asymptomaticoptic perineuritis. Case Rep Ophthalmol Med, 2012. 2012: p. 621872.

[3] 王愛傑, et al., 磁共振T2WI飽和脂肪抑制和彌散加權成像在診斷視神經炎中的應用.濰坊醫學院學報, 2011.33(1): p. 77-78.

[4] Srinivasan, S., et al., Diffusion-weighted MRI in acute posterior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Indian J Radiol Imaging, 2012. 22(2): p. 106-7.

[5] Grzybowski, A., et al., Toxic optic neuropathies: an updated review.Acta Ophthalmol, 2015. 93(5): p.402-10.

[6] Tanrivermis Sayit, A., et al., Methanol-induced toxic optic neuropathy withdiffusion weighted MRI findings. Cutan Ocul Toxicol, 2016. 35(4): p. 337-40.

相關焦點

  • 眼鼻跨界臨床,價值幾何?——專訪太原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湘...
    眼鼻跨界臨床,價值幾何?眼睛和鼻子兩個看似並不相關,分屬於不同的診療學科,為什麼偏偏要召開一個眼鼻相關臨床會議?眼鼻相關是否屬於學科跨界?這樣的跨界,對眼鼻學科的發展,又有著怎樣的意義?筆者為此採訪了太原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湘教授。
  • 垂體瘤的臨床表現
    1.激素分泌異常表現:垂體瘤時可有激素分泌過多症候群,例如催乳素瘤時的停經泌乳症候群,生長激素瘤幼年時巨人症和成人時的肢端肥大症,促甲狀腺素瘤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候群以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時的庫欣症候群等;但同時也可以由於腫瘤對周圍正常垂體組織的壓迫而使激素分泌減少,後者表現為繼發性性腺、腎上腺皮質和甲狀腺功能減退,臨床上出現相應的症狀
  • 神內之眼——眼底之於大腦,正如眼睛之於心靈
    視神經盤(optic disc)就是傳說中的視乳頭;乳頭體內有一小圈發白的小圓,叫視杯(optic cup),是視乳頭內的生理凹陷,裡面沒有視神經纖維。這一對形成了臨床上常用的指標——杯盤比。黃斑是視神經纖維最豐富的地方,位於視乳頭顳側稍下方,其內也有個生理凹陷叫中央凹。So,查眼底的時候,讓患者水平注視前方,眼底鏡水平傾斜15°左右,一眼見視乳頭,同時避免光源直接照到黃斑。
  • 影像與臨床:要相愛,別分離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想對考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一 影像專業的醫生培養問題在執考中,筆者發現有的知名醫院的考生,對體檢並不熟悉,這一現象引起了筆者的關注,在與考生的交談中得知,這些考生都是影像和檢驗專業,他們基本沒有下過臨床,但為了取得執業醫師執照,又不得不參加執業醫師考試。也就是說,他們從事的工作和考試的內容是脫節的。
  • 青光眼視神經萎縮不治療的危害——中醫治療講解
    前期檢查大致正常,隨後會顯示視神經乳頭周圍出現水腫和凹陷,此種凹陷是超出視正常範圍,視網膜動脈經蒼白萎縮,一個月後可能出現眼球塌陷。 視神經的血液供應:眼內段,視盤表面的神經纖維層,由視網膜中央動脈來的毛細血管供應,而視盤篩板及篩板前的血供,則由來自睫狀後動脈的分支供應。二者之間有溝通。Zinn-Haller環,為視盤周圍鞏膜內睫狀後動脈小分支吻合所成。
  • 腺垂體功能減退的臨床特徵 |【中華神外】2019年第6期「臨床論著」
    神外資訊【中華神外】專欄,每周發布一篇精選文章,今天刊登的是由茅雅倩、張瓊瑤、黃辛夷、王能穎、蔡梁椿、林緯、溫俊平、陳剛在《中華神經外科雜誌》2019年第六期「臨床論著」上發表的「腺垂體功能減退的臨床特徵」
  • 專訪丨鍾勇教授:曲徑通幽處,水滴石乃穿 ——談視神經疾病的診斷
    2019年5月4-5日,第一屆全國眼顯微手術學術大會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勝利召開。《國際眼科時訊》採訪了北京協和醫院鍾勇教授,為年輕眼科醫師學習視神經疾病的診斷指點迷津。不可或缺且一馬當先——視野檢查在視交叉病變診斷中的意義視野檢查是視路疾病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功能檢查,也是最簡便、非常可觀的一種快速檢查方法。
  • 前中顱底異物傷的治療策略 |【中華神外】2018年第八期「臨床論著」
    神外資訊【中華神外】專欄,每周發布一篇精選文章,今天刊登的是,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外科劉浩成68例患者中,臨床表現為失明或視力下降53例,其中眼球破裂14例,眼球挫傷18例,眶內蜂窩織炎4例,視神經損傷31例;單純眼動障礙13例,眶尖症候群22例,面部感覺減退5例,偏癱3例,腦脊液鼻漏12例,顱內感染3例。2. 影像學資料:68例患者均行頭顱CT檢查,根據異物穿通部位的不同,決定是否同時行眼眶或鼻竇CT檢查。
  • 視神經、鞘MRI異常表現
    正常視神經的冠狀位STIR   ONS視神經鞘 ISSON視神經鞘內空間 ONS diameter 視神經鞘直徑 Orbital fat 眶脂肪 視神經損害常見於視神經炎視神經周圍脂肪未被抑制的正常視神經,A圖為T1序列,B圖為T2序列.
  • 邢鑫:重構東亞近世博物傳統——臨床之眼與博物之眼
    倘若以一個關鍵詞概括之,那無疑就是「本草」。託名神農的《神農本草經》的出現標誌著有關藥物(自然物)知識的系統化,這一整合的理論基礎則是秦漢時期流行的數術宇宙論,君臣佐使、七情配伍的用藥之法和四氣五味的藥性之說也隨之而成。源於《神農本草經》的本草學不僅僅是藥物學,同時也是博物學。借用科學史家石田秀實的術語,本草家觀察、體認萬物的方式有兩種:臨床之眼和博物之眼。
  • 全景醫學影像:為臨床提供優質的影像診斷,將打造全國影像診斷網絡
    時至今日,「第三方獨立醫學影像中心」在全國已呈遍地開花之勢,不僅受到資本青睞,一些大型影像設備的廠商也紛紛加入其中。作為第三方獨立醫學影像中心的知名企業代表—全景醫學影像。從2011年成立至今,全景醫學影像在全國已經形成了9家(在營在建)的醫學影像中心,成為第三方獨立醫學影像中心領域的「領頭羊」。
  • 臨床神經解剖圖譜(斷層影像+切片)
    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人匪淺。
  • 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試驗招募,領取6個月免費用藥
    中醫理論中,肝開竅於眼,瞳神水輪屬腎(意思是眼睛明亮依賴於肝和腎的滋養),所以肝腎陰虛時,目失濡養(眼睛得不到滋養),同時陰虛內熱會使血行滯澀(血液不能在血管中順暢的運行),最終導致眼絡瘀阻(眼睛的血管中出現瘀血),也就是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警惕青光眼的誤區丨走出誤區,擁抱光明|高眼壓症|青光眼|視神經|...
    但是對於有著「視力殺手」之稱的青光眼,絕大多數人都不怎麼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誤區!這大大影響了青光眼的治療。那麼,人們對青光眼的認識有哪些誤區呢?誤區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多見·與我無關其實,青光眼就在我們身邊!
  • 臨床、科研實現共贏,眼專科發展視野更寬廣
    在這樣的團隊氛圍中,每個人尤其是青年醫生,會把更多精力專注於臨床,打下紮實的臨床診療基礎功。」從整體看,重視臨床技能的結果就是臨床診療效果的提升,再加上以往積累的基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團隊在百姓中贏得了很好的口碑,臨床患者越來越多,其中也包括更多的疑難病例。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子平教授:醫學影像是臨床診斷最可靠的結果
    據李子平教授介紹: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診斷科的教學採用「三結合」的教學方法,即結合臨床、病理、影像;臨床方面也是全國比較早在放射科分亞專業的,比如消化專業、骨關節專業、呼吸專業、心臟專業等,系統專業化的好處就是使放射診斷醫師的臨床工作更有針對性,對科研來說會更深入;另外,在科研方面採用醫技結合,做好傳幫帶的作用。
  • 放射科人物素描:臨床醫生的「眼睛」藏身鉛門後的「影像英雄」
    放射科影像技師一天要為100多名患者拍攝CT,冒著大劑量射線輻射風險為至少6名危重症患者拍攝床邊片。醫生一天至少要診斷50名患者,查看100張片子,20000多個鏡頭,長期用眼過度,他們不得不用上放大鏡。影像學診斷,是篩查新冠肺炎的重要環節,為及時診斷確診和疑似患者提供重要診斷依據。
  • [簡評] 神經影像AI大勝背後藏玄機 天壇醫院或將改變腦出血急診模式 啟動多中心臨床試驗
    神外前沿訊,能容納幾百人的會議室被布置得像個大型晚會的電視臺直播間,熱情的觀眾晃動著手機佔滿了走道,沒有座位的甚至席地而坐。
  • 現下熱議話題:什麼是幹細胞臨床?它離老百姓有多遠?
    近些年,「幹細胞臨床」「幹細胞治療」成為科學界和醫學界炙手可熱的話題,無論是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還是患者及其家屬,都不免滿懷希望又疑慮重重:幹細胞治療距離成為臨床常規應用還要多久?  首先,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目前國內的幹細胞臨床還處在臨床試驗的階段。在我國,幹細胞按藥品、技術管理的「雙軌制」監管。
  • 朱以誠:有關CADASIL的一些臨床問題
    概述 CADASIL是最常見的單基因遺傳腦血管病,主要為NOTCH3基因突變,導致了EGFR內的半胱氨酸殘基數目改變 CADASIL特徵性影像改變——顳極WMH和血管周圍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