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昨日聯排,導演田沁鑫要把黃文秀的故事唱出來

2020-09-03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一陣陣悠揚的歌聲從東方歌舞團主樓傳了出來,由田沁鑫執導的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正在這裡進行聯排。雖然還是在排練廳裡呈現,但從歌聲中、舞蹈中,扶貧幹部黃文秀的形象已經立了起來,故事也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扶貧路上》再現了犧牲在扶貧第一線的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感人事跡,並藉此向280多萬奮戰在「扶貧路上」的駐村幹部、青年黨員和第一書記們,以及犧牲在扶貧崗位上的770餘位一線幹部致敬。

《扶貧路上》集結了田沁鑫、印青、宋小明、劉琦、李心草、雷佳、王琦等行業內頂級藝術家與年輕創作人員聯手,力求讓主旋律作品有深度、有看點、有意義。田沁鑫認為,主旋律作品的確不好做,大家在展現英雄模範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超越故事和人物之外的想法,這樣一來就很難將藝術性和主旋律融合,「我沒有這個障礙,因為我不會刻意去區分是主旋律作品還是藝術作品,我只是考慮怎麼去呈現一個藝術作品。」

聯排狀態中的《扶貧路上》也確實讓人看到了一些不同。在這部作品裡,熟悉田沁鑫作品的觀眾會覺得很親切,因為會有一些她標誌性的元素在裡面,不熟悉田沁鑫的觀眾也會被舞臺上呈現的故事打動,看得到她在作品裡傾注的一腔深情。

田沁鑫在黃文秀犧牲十天後前往百色百坭村採風,當時她看到一隻碩大的黃蝴蝶飛了過來,而在廣西當地有一種傳說是,死去的人想念家人時會化作蝴蝶飛回來。這個有些悽美的傳說讓田沁鑫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黃文秀的存在,也激發了她的靈感,讓蝴蝶成為這部作品裡非常重要的意象,「看到黃文秀的照片,讀到她的日記,聽到她的故事,我能想到的是她是一個大家很喜歡的姑娘,值得我們為她好好做個故事。」和演員談到她所認識的黃文秀時,田沁鑫有些哽咽。

音樂方面,作品中融匯美聲、民族和通俗唱法,音樂總監印青力求以廣西的地方方言為觀眾徐徐展開一幅音樂上的民族畫卷。不同唱段塑造出一個個生動的形象,黃文秀的唱段總是充滿希望和力量。「蝴蝶啊,空中飛,身輕力不虧,年年引得東風到,歲歲與春歸……」詠嘆《蝴蝶飛》是剛開始進行扶貧工作時的興奮和期待;《我問》中是要幫助村民走上致富路的急不可耐;《五星紅旗》唱出走在扶貧路上的力量源泉……著名歌唱家雷佳在劇中飾演黃文秀,她優美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將這位基層扶貧幹部的形象鮮活地唱了出來。

其他演員的唱段也是各有特色。超生的燕來媽唱的是「閒得沒事就生娃哎,富養窮養都不怕,小豬都是一群養哎,七長八短都長大,哎。」酗酒的班統豐唱的則是「我本山中一吶醉漢,坐在坡上四呀下看,窮人吶窮天又窮地哎,不如醉裡做神仙。」百姓的唱段充滿家長裡短煙火氣,也顯示出受條件所困他們認識的局限,因而讓觀眾更直觀感受到扶貧路上的不容易。黃文秀犧牲前父女的兩段隔空對唱和眾人呼喚她歸來的合唱都直擊觀眾內心,可以想見演出時配合各種舞臺手段呈現後,將具有更大的力量,讓「黃文秀」們的精神和力量傳播得更遠、影響得更深。

據悉,結束了在北京的排練後,劇組很快將前往百色進行首演前的準備。該劇將於9月10日、11日在廣西百色試演,9月17日、18日在南寧演出,預計十月在北京演出。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牛春梅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田沁鑫把黃文秀的故事搬上舞臺《扶貧路上》做有看點有深度的主旋律
    昨天(24日),一陣陣悠揚的歌聲從東方歌舞團主樓傳了出來,由田沁鑫執導的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正在這裡聯排。雖然還是在排練廳裡呈現,但從歌聲中、舞蹈中,扶貧幹部黃文秀的形象已經立了起來,故事也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 「第一書記」黃文秀在扶貧路上殉職,導演田沁鑫以歌劇再現平凡中的...
    10月24日、10月25日,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在上海大劇院獻演,該劇以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30歲的她在扶貧路上因山洪殉職。廣西百色田陽縣的壯族姑娘黃文秀,2016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時,選擇回到百色深入農村基層,成為百坭村第一書記。
  • 田沁鑫、印青打造民族歌劇《扶貧路上》| 把主旋律做出國際範兒
    9月17日,田沁鑫導演作品,民族歌劇《扶貧路上》於南寧藝術中心的首演。導演田沁鑫帶著主創團隊在百坭村採風時,有一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她看到一隻大的黃蝴蝶飛了過來。而在廣西當地有一種傳說,死去的人想念家人時會化作蝴蝶飛回來......在舞臺上,讓黃蝴蝶永遠美麗飛舞......
  • 倒在「扶貧路上」的北師大年輕女碩士,故事被田沁鑫搬上了歌劇舞臺
    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她,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作為「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的演出作品,10月24日、10月25日,以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創作的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亮相上海大劇院。
  • 田沁鑫:做腳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的作品
    昨天上午,導演田沁鑫和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的主創印青、宋小明等人一起分享了創作該劇的歷程,講述了他們在創作過程中被劇中人物原型黃文秀感動的故事。   一部感人的文藝作品首先要感動創作者。
  • 歌劇《扶貧路上》表演質樸感人,田沁鑫:要讓中國故事和世界對話
    《扶貧路上》的舞臺設計很國際化。吳濤攝歌劇《扶貧路上》講述了第一書記黃文秀戰鬥在廣西扶貧第一線並最終犧牲在扶貧路上的故事,從她身上也可以看到千千萬萬扶貧工作者的影子。我們只是把自己對這個人的感動和喜歡放入其中,沒有更多的拔高和註解,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在《扶貧路上》她沒有直接呈現黃文秀被泥石流吞沒的情景,而是用黑白調子的視頻來展示泥石流的恐怖,讓黃文秀在想像中和父親進行了一次對話,最後一隻美麗的黃蝴蝶從泥石流中飛出來。劇中廣西的群山,山上的民居也都不是實景展現,而是用視頻和非常簡約又兼具多重功能的金屬結構來呈現。
  • 《扶貧路上》:走出劇場便可哼唱的民族歌劇
    決勝小康之年,該以怎樣的藝術作品去致敬時代——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用走出劇場便可哼唱的旋律給出了答案。經過了在劇中故事發生地廣西百色以及省會南寧的試演之後,這部題材、體量、主題皆厚重的作品,將於10月17日、18日登臺國家大劇院。
  • 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為290萬第一書記「塑像」
    《扶貧路上》劇照 吳濤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的開幕劇目,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首次登上國家大劇院,10月17日至18日連演兩場。該劇以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通過對黃文秀事跡的再現,還原全國扶貧攻堅戰線的奮鬥與榮光。《扶貧路上》劇照 吳濤 攝編劇兼導演田沁鑫說,「我希望讓觀眾看到黃文秀的平凡。平凡的瑣事、平凡的工作記錄本身就能讓人感動,而黃文秀的平凡一直在持續的溫度中。
  • 鍾楚曦《故事裡的中國2》演繹「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於10月2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第一季《故事裡的中國》通過演繹解讀經典,串聯起新中國70年來的「影像藝術博物館」。即將播出的第二季延續了「戲劇+影視+綜藝」的綜合表達方式,除了對經典作品的演繹,更著力講好新時代動人心弦的中國故事。
  • 田沁鑫:要讓中國故事和世界對話
    10月17日、18日歌劇《扶貧路上》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演出;10月22日至11月1日話劇《北京法源寺》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演出……短短時間兩部田沁鑫作品連續上演,從這兩部截然不同,但又同樣植根於中國土地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這些年她在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這方面的探索。
  • 《故事裡的中國》首期節目《扶貧路上》的誕生之路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事裡的故事》。」 10月2日,《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動人回歸,首期節目《扶貧路上》展現了新時代扶貧幹部黃文秀的樂觀勇敢和無私奉獻,再次引發廣泛關注。這一動人故事是如何呈現的?
  • 央視《故事裡的中國》播出黃文秀的故事 奏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化剛為柔 帶領觀眾走進黃文秀的精神世界《扶貧路上》講述的殉職在扶貧一線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濃縮了扶貧攻堅這場恢弘戰役的奮鬥與榮光。《扶貧路上》的戲劇藍本,脫胎自田沁鑫導演歷時一年多時間數次深入廣西百色地區調研、採風創作的同名舞臺劇。節目中展示了多張田沁鑫導演在實地走訪中拍攝的照片,她踩在泥巴路上,和當地農民、幹部面對面談心,親眼看到了黃文秀生前工作的地方是多麼艱苦,她在接受撒貝寧採訪時數次哽咽落淚。
  • 央視《故事裡的中國》播出黃文秀的故事,奏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10月2日晚,由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正式回歸。首期節目《扶貧路上》通過生動講述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感人事跡,站在2020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關鍵節點,致敬為這一壯麗的人類事業付出熱血、青春甚至是生命的廣大基層奮鬥者。
  • 田沁鑫出任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北京法源寺》《生死場》等曾被她...
    田沁鑫成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就在一周前,由她擔任總導演、上海戲劇學院青年話劇團擔綱主演的《紅色的起點》(青春版)在中國大戲院首演。 田沁鑫為上海創作了諸多佳作,2018年9月,由她執導的上海戲劇學院學生版話劇《狂飆》,成功首演後一路「狂飆」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舞臺。2019年7月,推出青年演員為班底的《紅白玫瑰》和經典莎劇《威尼斯商人》。
  • 人物|這位女導演上任國家話劇院院長,她挑演員「笨一點沒關係但要...
    昨天(8日)上午文旅部人事司正式宣布中國國家話劇院領導幹部的任命著名導演田沁鑫被任命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在滬參加《扶貧路上》研討會國家話劇院工作田沁鑫給學生們劃了一道入行標準,「健康、漂亮;透明度高,笨一點沒有關係,要接受能力強,溝通不要太有障礙;用功,熱愛戲劇,熱愛表演。」一位學生囁嚅著提問,「畢業工作怎麼迅速融入集體,拋掉學生氣?」田沁鑫的回答讓全場笑成一片,「誠懇當然很好。如果你誠懇地傷害了他人,效果不好。要全面地認識社會,不要著急,先認識幾年。」
  • 田沁鑫:審美隨善而行 奇蹟自然會發生
    中華兒女》的副總導演、「白玉蘭獎」最佳電視綜藝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的戲劇總導演,全國現實題材及革命歷史題材舞臺藝術重點劇目民族歌劇《扶貧路上》的編劇、導演……她用自己一貫的中國美學、文人風骨講述著主旋律故事,也圓滿著自己用藝術「描繪眾生」的小小野心。
  • 《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開播,黃文秀生前最後信息曝光:「希望還有...
    10月2日,《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首期節目《扶貧路上》講述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感人故事。「希望還有吸取教訓進而改正的機會。」2019年6月17日,廣西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遭遇山洪不幸遇難,這是她用手機發出的最後一條微信消息。當時,她坐在車裡,看到已經有其他車輛遇險,就給同事發信息說:「有一輛已被水衝走,我不懂怎麼辦了。」同事怪她不該冒雨走夜路,她回復了上述那條消息後,卻再也沒有「改正的機會」了。
  • 人物|這位女導演上任國家話劇院院長,她挑演員「笨一點沒關係但要透明度高」
    田沁鑫在滬參加《扶貧路上》研討會國家話劇院工作21年,田沁鑫在《生死場》《趙氏孤兒》《紅玫瑰與白玫瑰》《四世同堂》《青蛇》等,與倪大紅、段弈宏、辛柏青、秦海璐、袁泉等合作。田沁鑫給學生們劃了一道入行標準,「健康、漂亮;透明度高,笨一點沒有關係,要接受能力強,溝通不要太有障礙;用功,熱愛戲劇,熱愛表演。」一位學生囁嚅著提問,「畢業工作怎麼迅速融入集體,拋掉學生氣?」田沁鑫的回答讓全場笑成一片,「誠懇當然很好。如果你誠懇地傷害了他人,效果不好。要全面地認識社會,不要著急,先認識幾年。」
  • 《故事裡的中國》戲劇總導演田沁鑫出任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
    著名導演田沁鑫被任命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是中國當代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戲劇導演之一。她的戲劇作品,在中國的戲劇舞臺上獨樹一幟,內容涉及中國古典題材和世界名著的全新探索,形式注重當代藝術觀念和東方美學相融合的舞臺表現,重視舞臺複雜時空結構的可變性和流動性轉換,強調戲劇肢體語彙表達和詩化語言融合的表演,舞臺視覺追求「形象魅力、姿態狂熱」的東方美學表達。
  • 今天,這位女導演成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她與無數明星合作過
    聘任儀式上,田沁鑫反覆說了三四次:「我在實踐中培養青年演員,這就是培養戲劇的核心生產力。請明星參演話劇,錦上添花,而青年演員是真正的核心生產力。」田沁鑫在滬參加《扶貧路上》研討會「我的內心像小孩,教書育人不是長項,教學對我來說是很新奇的事。」話鋒一轉,田沁鑫不再是「客氣」的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