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傳說,總是籠罩著一股神秘色彩,年代越是久遠,傳說越是離譜。在遠古時期大禹治水的故事廣為流傳,關於大禹降生的幾種神秘傳說
傳聞大禹是皇帝的玄孫,顓頊的第六世孫,其父名叫鯀(音gǔn),因被堯封為伯爵,世稱「崇伯鯀」。其母名志,號修已。有一次鯀的妻子修已,看到流星貫滿天際,不久就懷孕了,這就是所謂「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
據《初學記》記載有關黃帝出生也是這樣的,黃帝的母親「見大雷繞北鬥,星光照郊野,感而孕」,看來在古代時期,聖人感天而生似乎是一種「常見現象」
關於大禹的出生,有一種比較離奇的說法,帝堯在位時,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田地被淹沒,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為了躲避洪水,不得不搬到高山上去居住。身為當時君主的堯對此非常頭疼,隨即「上朝」商議如何對付這洪水。在朝「文武官員」一致推薦鯀,也就是大禹的父親
鯀開始了長達九年的水患治理,水來土掩,鯀建造了很多堤壩來阻擋洪水泛濫,結果堤壩全部被衝垮,水災更加嚴重。當時在位君主為接替堯的舜,知道鯀治水不利大怒,對鯀使用酷刑,而大禹就是其父在受刑時從其父肚子裡挖出來的
大禹的這種出生的方式很沒有說服力,大禹的父親被殺,大禹才剛剛出生,除非他是孫悟空,出生即巔峰,否則要等十幾年後才能治水患
關於大禹為其父所生,沒有當時的史料記載,畢竟文字的出現在商周時期,對於夏朝的記載也僅僅為口頭流傳和神話傳說,後人加以推測,以文字進行記載
大禹降生還有另一種說法,其母破腹所生。據說大禹母親修已生大禹時,疼痛難忍,很長時間大禹都沒降生,大禹的父親見此,情急之下採取剖腹的方式取出了大禹,這也就是史料記載的「修已胸坼而生禹」,相比之下大禹其母破腹所生更具說服力,其父受刑破腹所生可能是當時人民互相傳大禹破腹所生,誤傳其父受刑破腹所生。
關於大禹的記載大多也只是傳說,把其出生傳得更具神話色彩符合當時的人文環境。在當時洪水泛濫被認為是水神發怒,大禹父親沒有治療好水患,而大禹治理好了,說明大禹可以降服水神,人和神可以對抗,人自然被傳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