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聯商網百人計劃成員 許鬱婷
臺灣以特色餐飲及細緻服務聞名世界,因豐富餐飲經驗積累孕育了厚實的飲食文化,吃不僅是生活必需,它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宣揚文化的表現。吃之所以為道,是品賞飲食美感之道。對飲食的自覺,展現的是一種對於生活的意識及態度。清晨六點多,小夥伴們還在床上賴床時,位於臺北濱江街的臺北漁市已經開始慢慢聚集人潮,裝滿新鮮漁貨的貨車依序停靠,工作人員忙著一一卸貨,臺北餐廳主廚則親自到此挑選漁貨。除了餐廳主廚,這裡更是國際背包客喜愛的地方,許多背包客一下飛機就鑽進巷弄尋找臺灣在地美食,在這裡聽到各國口音,不再是特別的事。
大家對於魚市場或是傳統菜市場的第一印象,大多是魚腥味瀰漫,髒亂、潮溼的地方吧?今天台灣妹子帶領小夥伴一起瞧瞧臺北濱江市場特殊的餐飲複合案例《上引水產》,原來漁市場也可以玩轉體驗、玩創生活時尚。
《上引水產》為臺灣三井餐飲事業集團(Mitsui,簡稱三井集團)旗下事業體之一,目前集團旗下有六個特色店型,包括Mitsui三井、三井料理美術館、上乘三井、極三井、三井選品、三井Cuisine M。
為了翻轉大家對於漁市場髒亂負面印象,三井集團邀請著名空間設計師陳瑞憲,攜手將傳統魚市場打造成高大尚的複合式餐飲生鮮超市,商場空間氛圍以深色調性為主,冷凍櫃、產品櫃、木製吧檯等道具皆為一體化設計,相互搭配。
商場配置依據空間使用特性進行分區規劃,劃分為 13個主題區域,集合了活體水產販賣、生鮮超市、主題餐飲、居家美學等項目進行複合式經營,創造另類商業模式,顛覆了消費者對於傳統市場的想像。
三井集團具有海鮮批發販賣專長,其透過批發自營、產地直送的模式,達到產品質量把關、價格合理透明等多重效益,讓一般消費者與業務型顧客都能購有優質且超值的商品。
除了商品價格實惠外,在商場中同步融入「體驗零售」元素,讓80、90後的消費者重回市場,上街買菜不再專屬於婆婆媽媽的代辦事項,上漁市場吃海鮮也成為時下年輕族群的體驗新潮流。
進入商場之前,會有工作人員提供酒精消毒雙手,一進門即活體水產區,水產區所展示以高級海鮮為主,一缸缸水槽依據不同海鮮品種精準控制水質與溫度,在現場有魚體處理與代客烹調服務。活體水產區外圍則為冷藏冰櫃,販賣進口飲料、酒,及處理過的海鮮,讓消費者在遊逛體驗水產區時,方便選配相關食材,觸動多方消費。
室內餐飲皆為立吞型式,立吞型式為日本常見餐廳服務形式,提供消費者站立吃飯在臺灣較為少見。立吞區分為快意鮮味吧、壽司區兩區,立吞壽司區可及時享用現做壽司,快意鮮味吧提供清蒸海鮮及丼飯,立食的特殊飲食體驗,除讓消費者有嘗鮮機會外,亦可以提高整體翻桌率,不怕腳酸的小夥伴可以來試試。
生鮮超市除販賣海鮮及新鮮蔬果外,也販賣進口食材、熟食、甜點等,透過生鮮超市商品販賣主題區劃,引領消費遊逛動線,同時串聯快意鮮味吧及立吞美食區,讓消費者在候位時可以因遊逛誘發其他消費可能性。
另外還有美好生活區展售設計器皿、生活家居用品,詮釋生活不再只是滿足溫飽,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想像。據觀察目前此區提袋率不高,但此空間配置讓商場增添幾分趣味性。輕酒吧則提供現場調酒,大啖海鮮後在小巴臺區亦可小酌一番。
樂烹鍋物以及煮海,是室內區唯二可以坐的區域,與其他餐飲區域各自獨立,非該區商品不得帶入食用。樂烹鍋物為海鮮鍋火鍋,煮海則是以合菜為主,整體價格較其他區域高,由於空間較為隱密適合團體宴客。
連接室內商場及戶外燒烤區走廊,巧妙的配置了花坊及果汁吧,花藝走道便於讓消費者切換消費情境。
戶外區有飲品販賣區跟海鮮燒烤區,服務人員烤好後送至各桌,每一個桌上皆有陶爐可以保溫烤物,夏季假日晚上還有戶外音樂表演,為上班族下班小酌的好去處。
上引水產在一個空間場域下,結合水產批發、生活超市與特色餐飲的複合經營,將上述三者重新解構重組,塑造了一個有故事的商業,創造顧客現買現煮新鮮的購物體驗。
三井集團創新商業模式發生綜效,開創了獨特魚市美學,吸引著絡繹不絕國內外觀光旅客,同時帶動一波老舊市場活化商機,透過開創新型態的消費模式吸引消費者上門,著重於體驗經濟的開拓,其實這也訴說著除了價格策略可以觸動消費外,創新的商業巧思可以創造更長遠的獲利模式。
而餐飲服務業需建構在品牌經濟、體驗文化的縱深,當服務業價值被秤斤論兩,原本是一場味蕾品賞的盛宴,變質成為計算性價比的價格擂臺,長久以來辛苦經營的無形價值將不再為客人所重視,而品牌價值的消逝將很難再重新塑造了。
削價競爭的價格策略並不是唯一的依歸,我們需要跳脫競爭思維的框架,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同時吸納不同消費客源,經由價值理念傳達與消費者溝通,這才是餐飲產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不怕腳酸的小夥伴下次來臺北,記得來趟上引水產,體驗食尚海鮮行,以下提供相關交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