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千鶴子:慰安婦為何大多數事後都選擇了沉默?

2021-02-23 新京報書評周刊


慰安婦的存在是日本無法迴避的二戰遺留問題,這些女性的遭遇依然是一個無法言說的領域。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就這個問題進行過深入研究。她認為,讓受害者沉默的原因,是她們所在的社會文化在強迫她們沉默。要打破這種認知範式,就需要來傾聽受害者的聲音。

近日,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在清華大學舉辦了一場以「戰爭與性暴力比較史」為主題的講座,分享了她對「慰安婦」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講座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王中忱教授主持。

上野千鶴子(1948年7月12日-),日本社會學家。出生於富山縣,在京都大學社會學科畢業。上野是日本著名研究女性解放理論的女性主義者,在1980年代的日本學術界打出名堂,與淺田彰、今村仁司、慄本慎一郎、岸田秀等學者齊名。同時,亦任東京大學社會學教授。代表作品《裙子底下的劇場》。

 

1991年,原日軍「慰安婦」,韓國女性金學順公開控訴日本政府的暴力行徑,這也成為了日本性暴力研究開始的契機。

實際上,受害者要站出來說出自己的遭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的社會文化,一直會讓被害者內化了這樣一種觀念:一個人受到了性侵害,這是對於自身的一種恥辱。上野千鶴子指出,韓國慰安婦之所以能夠站出來發聲,是因為韓國社會充分調動了韓國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將慰安婦塑造成了受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傷害的民族英雄。這些話語背後存在的,是韓國的「犧牲者民族主義」精神。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金學順能夠站出來發聲,正是因為在她發聲之前,韓國社會已經完成了認知範式的轉變。

金學順

但是,讓女性主義者困惑的一個問題是,在韓國媒體以及大眾主流敘述當中,似乎只有一種固定的「慰安婦」形象:

某日一個特別純潔的少女被綁架了之後,強迫從事慰安婦的勞動,她雖然計劃逃走,但最後都遭到阻攔,只能夠在綿綿苦海中苟延殘喘。

事實上,這一段論述,已經構成了一個對慰安婦的刻板印象,也就是一種「敘述的儀式化」,或稱之為「敘事的模式化」。「敘事的模式化」,是一個具有兩義性的存在:一方面,它這種敘事給了慰安婦們發聲的機會;另一方面,這種敘事的模式化又將脫離於這種敘事模式框架的其他敘事給壓抑掉。實際上,這等於忽視了受害女性的主體性,在性暴力最嚴酷的時候,女性的主體性也沒有被完全抹殺。

 

日本學者山下英愛在一個實證性的研究中發現,慰安婦站出來舉證的初期,她們的證言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就像我們剛才看到的引用中的部分內容;但是,逐漸到後期會發生一些變化,慰安婦之所以成為慰安婦的經歷開始多元化了,也開始更貼近歷史的真相。

戰爭中的強姦是權力的濫用

而非男性性慾神話

與此同時,在戰爭性暴力的範式敘述範疇,研究範式的轉換也在發生。這也是在歐洲發生的認知範式轉換:過去很長時間的研究認為,男性之所以實施強姦的主要原因,乃男性的性慾是一種本能。這其實是一個男性性慾的神話:男性的性慾是本能的,所以必須要發洩。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認知發生轉變,強姦並非僅僅應該被視為是男性性慾本能的發洩,而是一種權力的行使,是一種權力的濫用。

在戰時的性暴力中,它存在的樣態也是非常多樣的。就像慰安婦問題一樣,在戰爭期間既有慰安所等固定的組織系統性的持續性的性暴力,也有偶發性的,士兵在戰爭的發生地去強姦女性。

施行強姦行為、施暴的這些士兵,他們對強姦的後果是非常清晰地了解的。強姦行為,意味著對被佔領地,也就是對敵方男性的男性氣概的一種深重打擊。

有相關的研究已經證明,在戰爭時期發生的強姦,並不是出於男性偶發性質的性慾衝動。比如,日軍侵佔中國現在南京時,當地分為三個區域:治安地區、準治安地區和非治安地區。在治安地區,日本人就很守規矩;因為有慰安所,他們到慰安所去發洩性慾。但在準治安地區,日軍就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的行為就完全沒有規範。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士兵是很清楚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他們並不是所謂的性慾奴隸。

在這一連續性的性暴力中

女性的主體性並未消失

 

上野千鶴子提出用三個概念去理解與分析戰爭中的性暴力。

首先,是性暴力連續體。對於受害女性來說,在日常生活中遭受過性暴力,那麼性暴力很有可能會延續到戰爭時期。

其次,是女性的主觀能動性。在最新的歷史學研究中,發展出了一種「將女性的主體性歸還給歷史」的口號,意思是,即使是在最嚴酷的歷史環境中,女性也是有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的。從戀愛、懷孕再到墮胎,在這一連續性的性暴力中,女性的主體性並未消失。

 

被解救的懷孕的慰安婦(圖片來自網絡)

第三個概念則是 「結構性暴力」。這種暴力不僅僅是物理性的暴力,而且是不可見的暴力同樣包含在內,例如經濟壓迫、語言暴力或被父母賣為「慰安婦」都包含在內。

上野千鶴子繼而用這個概念去分析戰爭中的女性遭遇。她將戰爭分為具體的三個時期:戰時、過渡時期和戰後。

在戰時,敵我雙方有非常明確的區分。但是,人們扮演的角色也具有多樣性。在性暴力發生的過程中,有協助者,有旁觀者,有抵抗者。對於女性來說,強姦、賣春、戀愛、結婚、懷孕、生育之間,可能是具有連續性的過程。

戰爭結束後的過渡時期,敵我的身份會發生一個轉變,佔領和被佔領者之間的身份也會發生轉換。原來的勝利者成為了失敗者,原來的協作者也變成了一個徹底的敵對者:之前協作過佔領者的這些人,被看成了叛徒。

即便是在戰爭時期被迫和佔領軍發生性關係的女性,在戰後也是受到了非常強烈的汙名化,會被認為是和敵人上過床的女人。

實際上,人們往往會把強烈的憎惡情緒投射到協作者身上,也就是叛徒、漢奸這一類人。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經被佔領軍實施性暴力的女性群體,成為了整個民族所憎惡的對象,因為這些女性象徵著對本民族男性氣概的一種嚴重傷害。

在日本被美軍佔領時期,有一批女性給美軍的男性提供了性服務;在之後,這部分女性是受到了非常強烈的汙名化的。

這些女性實際上是戰爭的、是佔領軍的結構性暴力的受害人,但沒有人去關注她們所受到的傷害。所以,雖然當時給美軍提供性服務的日本女性的人數是非常多的,但從戰後一直到現在,這部分女性一直都在沉默,沒有發聲。

更為殘酷的是,在戰爭徹底結束後的多年間,這些在戰爭中受到性暴力的女性,她們所受的傷害一直是持續著的:首先,她們受到的是精神性的傷害;再者,就是伴隨一生的羞恥感。

讓這些女性變成沉默共同體的原因,是她們所在的社會集體當中,社會文化在強迫她們沉默。她們認為,自己過去所受的傷害實際上是一種恥辱;因為是一種恥辱,所以我必須要保持沉默。女性過去的這段經歷,是女性本身恥辱的同時,也是她所在的家族恥辱,也是她所在的共同體、社會的恥辱,更是國家的恥辱。形塑這幾重恥辱認知的,就是父權制度。

我們要打破這種認知範式,就需要來傾聽受害者的聲音。韓國慰安婦站出來控訴,與此相對的是,在戰爭中群體龐大的日本本土慰安婦,以及日本人對美軍提供性服務的慰安婦是到現在沒有站出來發聲的。一直到去年,有一位九十四歲的女性,她就是從偽滿洲國回到日本本土,也是第一次開口講出自己過去遭受的悲慘經歷。

基於「性的雙重標準」

戰爭中的女性會形成「鄙視鏈」

上野千鶴子還分享了樋口恵子的研究,戰後從各個地區回到日本本土的女性,有很多是遭受了性暴力後懷孕,歸國後她們被強迫終止妊娠、墮胎。可是,樋口恵子的研究,完全是基於參與了強制墮胎的醫生以及護士的證言,卻沒能搜集到一位受害者的證言。日本的慰安婦一直都沒有能夠站出來發聲。相較於韓國的受害者絕大多數都是被強制地徵集帶走去做慰安婦,日本這邊成為慰安婦的女性當中,大多數是曾經有過賣春經驗的女性。

所以,即使在慰安婦中間,也有「鄙視鏈」存在。在戰爭中,日本的慰安婦服務將軍等軍職比較高的人,其他國家的主要是服務士兵。但是,韓國慰安婦的經歷是被包裹在民族主義情緒當中的;日本慰安婦卻沒有這樣一個語境,沒有這樣一個言論的環境。

讓女性之間形成一個「鄙視鏈」、形成一個序列的認知關係,是基於「性的雙重標準」這種規訓的法則。女性被分斷成兩類人:一類人是所謂的純潔的、貞潔的、適合做妻子和母親的女性;另外一類,就是相對的不純潔、不貞潔的娼婦妓女。

在大後方保持住貞潔的女性,往往會「歧視」在戰場上的慰安婦,也就是那些所謂不夠純潔的女性。但是,這些後方妻子們的貞操,其實也是被強迫地保持的:女性的性和貞操。實際上都是在被管控和操控之下的。

能夠集中體現這一點的,是當時在軍隊中的護士。這些護士,往往歧視同樣在軍隊中的慰安婦。即使在戰爭時期,慰安婦和護士之間的身份,存在現實層面的流動性,慰安婦同時也可能扮演了護士的角色。

在講座的最後,上野千鶴子介紹了世界各國對戰爭中的性暴力研究。該項研究起源於歐美,但逐漸沒落。近年來,許多東亞學者將研究的方向轉移到這個問題之上,形成了不少有價值的研究。一位受害女性能夠站出來發聲是十分勇敢的,這是因為我們的論述範式以及認知範式的轉變,而這種轉變與女性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思潮推動有關。

《戰爭與性暴力比較史研究》

上野千鶴子等

巖波書店,2018年2月版

據悉,以上研究成果被發表在2018年出版的上野千鶴子的著作《戰爭與性暴力比較史研究》(《戦爭と性暴力の比較史へ向けて》)一書中。該書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序章《戰爭與性暴力比較史的視點》,揭示了研究的理論依據及可行性;第一部分《被表述的「慰安婦」》,以日本慰安婦問題為切入點,總結先行相關研究,提出戰爭與性暴力比較史的研究課題;第二部分《無法講述的記憶》,分析在同時期性暴力受害事件中被壓制的講述;第三部分《對歷史學的挑戰》,則從戰爭與性暴力比較史的研究出發,致力於解決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作者 | 餘雅琴

內容編輯 | 楊司奇

值班編輯 | 吳優

校對 | 翟永軍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全裸導演 第一季》聯想到上野千鶴子
    上野千鶴子與臺灣亦有學術交流,1993年五月李昂應東京大學文學部的邀請演講,與上野千鶴子作了一次對談,後來李昂又在雜誌 世界 上第二次與上野教授對談。
  • 專訪上野千鶴子:到處都有想維護「加害男性」利益的男女-虎嗅網
    這次我們採訪到了上野千鶴子,她是日本戰後近7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面對為什麼審查女性受害者的往往是女性這個問題的時候,她說:「到處都有想維護『加害男性』(意為男性加害方)利益的男女。因為他們擁有社會資源」。
  • 御船千鶴子——超能命運啟示錄
    但是事實上,超能力或許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在歷史上就出現過幾位擁有超能力的人,就像日本的御船千鶴子。據說御船千鶴子能夠透視一切的物體,但是後來因為受不了世間的輿論而服毒自殺了,年僅才20多歲。筆者:初一塵認為:御船千鶴子的故事給所有的中國特異功能人都深深上了一課,在中國古代為什麼很多特異功能人要隱居深山,遠離人群,我覺得在這些「特異功能人的內心」是十分理智和清楚,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而特異功能的超強作用本身就很容易招惹「是非」,下面我們用三個部分來了解這段悲慘的故事。同時希望引起所有特異功能人因此,警鐘長鳴,有所啟發。
  • 沉默的大多數是罪惡的幫兇
    結果就是各級地方部門盯上了這隻肥羊,搞出的笑話就是「一頂破草帽,對著一群大蓋帽。」結局就是農民還沒有過兩年稍微好一點的日子,就開始長達二十年的農民負擔過重。在當時代表性著作《中國農民調查》裡,你會看到當年農民的屈辱和血淚。沉默的大多數是罪惡的幫兇。農民不能發聲,只是被宣傳被報導,真實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已經嚴峻到影響社會安定團結大局,但從上到下都沒有看到。
  • 在「慰安婦」問題上,日本為何對中韓採取區別對待?
    近幾年,大銀幕上講述慰安婦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多,如《鬼鄉》、《二十二》等。
  • 本怎樣玩慰安婦 真實慰安婦接待日軍圖片 慰安婦一天被上多少次
    日本怎樣玩慰安婦 真實慰安婦接待日軍圖片 慰安婦一天被上多少次日本怎樣玩慰安婦?
  • UFO | 日本超能力女子御船千鶴子,擁有千裡眼卻自殺了!
    說到超能力,我們很多人都只是在影視劇中看過的,現實中根本很少見,所以很多人不相信超能力的存在。但是事實上,超能力或許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在歷史上就出現過幾位擁有超能力的人,就像日本的御船千鶴子。從古至今以來,關於超能力就一直有著何種各樣的說法,世界上有記載的8種超能力就連科學家們都無法分辨真假。
  • 川普與沉默的大多數
    在網際網路帶來的新式公平面前,上流社會開始被「不再沉默」的大多數無情的蹂躪,從王振華、鮑毓明到被迫自殺的愛潑斯坦,這些潛規則一旦被放到了網際網路之上,就絕不會再像以往「罰酒三杯」。那些不關心政治的妹子們也會發現,隨著進入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以金庸武俠劇為代表,大男主多女主的劇本逐步凋零,優酷愛奇藝騰訊上的主流電視劇變成了大女主多男主的狗血故事。
  • 《午夜兇鈴》背後的故事,日本第一超能力者御船千鶴子悲慘的一生
    ,但是連戶籍都沒登記,不久之後就以離婚作結,原因不詳,千鶴子就這樣又回到了老家。,千鶴子當時準確地說出常陸丸的沉沒事件,而第六師團也沒能坐上軍艦。,成果非常的好,還上了當時的報紙,千鶴子的名聲更響亮了,誰都知道關西有個千裡眼之女,清原開設的醫院更是門庭若市,誰都想讓這個超能力者,一眼望出自己體內隱藏的病痛。
  • 作為女性 她反對日本向慰安婦道歉 卻當上防務大臣
    很多「開明人士」在蔑視國內網民的反日情緒時,都反覆強調,日本右翼勢力不是主流,只是一小撮,上不了臺面,且人家素質很高,厭惡戰爭,不像你們這些屌絲平時喊打喊殺
  • 讓歷史不再沉默!首部慰安婦題材電影《二十二》上映, 獲多方力挺!
    是二戰日本投降的紀念日,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今天也是紀錄電影《二十二》公開上映的第二天。作為我國第一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從上映前就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其實早在2012年,導演郭柯就拍攝了一部名為《三十二》的短片,三十二是那一年全國「慰安婦」倖存者的人數,這些老人都年逾古稀。2014年,紀錄電影開拍,兩年間有十位老人辭世,片名因此改為《二十二》,到今天電影上映第二天,片中二十二位老人中的十四位都已經安詳地告別人世,黃有良老人是在電影上映2天前去世的。數字的改變,是無法阻攔的時光流逝,卻時時提醒每一個人不忘歷史。
  • 慰安婦問題,日本人誠意令人懷疑,韓國政府為何要對日「妥協」? 今日話題
    一些國內網友直截了當地認為「韓國政府太慫」,並且「認慫認得太快」,覺得不可思議;一些網友則認為中國一定要就慰安婦問題「申遺」,「還要加大在世界上的宣傳,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的國際場合中要反覆地提出這個問題來,要求日本政府正式的道歉。而不是像這樣一點誠意都沒有的敷衍了事。」這次協議的分量到底如何?至少在部分韓國人眼裡看來,這次協議沒有那麼不堪。
  • ...田中真一郎|高橋貞子|午夜兇鈴|貞子|真實故事|田中真美|千鶴子
    不知道大家看過《午夜兇鈴》嗎,這是一部恐怖片,據說有人被嚇到不敢上廁所。本文未經授權嚴禁擅自轉載,違者必究!《午夜兇鈴》是由中田秀夫執導,松島菜菜子、真田廣之、中谷美紀、竹內結子、佐藤仁美主演的日本恐怖電影。
  • 【五歲抬頭團】貞子母親志津子的真實原型——御船千鶴子
    ,方框裡面是錯誤的內容,但都是一些小問題,比如把深水虎藏看成了深井虎藏日本帝京大學博士山川健次郎把千鶴子召集進京,準備做實驗證實千鶴子的功能1910年9月14日,日本科學界的名人都來到實驗現場,都希望親眼證實千鶴子是否真有千裡眼的功能。
  • 一個男人與二十二個「慰安婦」的故事
    小壹給大家找到一部電影,  記錄了中國慰安婦的現狀以及她們那段歲月一般電影上映日都會選擇周五,因為周末正好會迎來票房的高潮。而這部電影選擇在8月14日周一上映,因為這一天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它是《二十二》,中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片。
  • 為何美國黑人是日本慰安婦的噩夢,原因很明顯,和你想的一樣嗎
    為何日本女人會尤其懼怕美國黑人?歷史的鞭子開始揮動......一、勝者笑,敗寇哭,美國大兵馳騁日本境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日之間有一種無形的默契,即雙方不主動互相攻擊,原以為相安無事,至少不必「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可事實上只是美國的「一廂情願」而已。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了對美國珍珠港的襲擊。
  • 《二十二》|一部講述慰安婦故事的紀錄片 了解老人的過程,有我們直面歷史的態度
    「《二十二》的最後我們選擇用一場葬禮來作為結束,因為每個人都會走到這一步,她們的離開給了我某種啟示,當時我正要開始拍攝《二十二》,她們就走了,如果我們再不看她們一眼,她們就像被一場雪覆蓋的山野,默默隱去。」《二十二》的導演郭柯說。
  • 王嶽倫凌晨發文道歉;與女子舉止親密;李湘為何選擇沉默?
    早在2015年,卓偉團隊就拍到他在酒吧跟女性互動親密,當天,他玩得很嗨,抽菸喝酒來者不拒,而且跟《甄嬛傳》中演敬妃的女演員楊紫嫣交頭接耳,甚至引發楊紫嫣是他初戀,兩人重情復燃的傳聞(PS:事後王嶽倫發聲明否認
  • 為什麼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只向韓國道歉?
    日本對韓國的道歉自然會引起中國的高度關注,因為中國在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付出的犧牲最大,當年被強徵的20萬中國慰安婦佔了整個慰安婦人數的一半左右。海峽兩岸在當天都對日韓兩國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表明了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12月28日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強徵「慰安婦」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二戰期間對亞洲等受害國人民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