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上面藍色字「杜氏宗親總會」 加入杜氏家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杜」,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杜氏宗親總會」,再點擊「關注」,即可成功加入中華杜氏大家庭。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杜氏文化,傳播杜氏正能量。
本次收集資料有限,歡迎各地杜家人補充完善
卷
(清)杜利川等修,清光緒十二年(1886)寶田堂活字本八冊人民大學湖北・黃岡杜氏宗譜囗囗卷首三卷
(民國)杜維珩編修,1917年敦本堂木刻本湖北黃岡縣檔案館(存卷首3、卷1-5、6、7、19、20、21、24、25、31-40)湖北・黃岡杜氏宗譜十二卷(民國)杜超銓修,1926年寶田堂祠刊本十一冊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湖北・黃岡杜氏宗譜三十八卷(民國)杜良信續修,1948年木刻本湖北新洲縣周鋪鄉洪山村湖北新洲・黃岡杜氏族譜二十四卷首四卷
(民國)杜良俊杜家慶等四修,1927年木刻本湖北新洲縣三店鎮南橋村杜新華藏湖南平江・錄存杜姓家譜一卷清刻本一冊湖北圖書館湖南平江・錄存杜姓家譜不分卷1979年靜電複印民國間活字本一冊湖南省圖書館(二部)湖南平江・杜氏四修族譜二卷首二卷
(民國)杜遠獻杜家方編,1979年靜電複印1927年活字本湖南省圖書館湖南寧鄉・溈寧杜氏六修支譜七卷首一卷
(民間)杜光熾修,杜榮孝、杜芬傳等纂;1945年活字本湖南省圖書館(存卷首)廣東廣州・城南杜氏家譜不分卷(清)杜汝濂重修,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鈔本四冊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廣東番禺・江都杜氏族譜不分卷(清)杜倬重修,清道光八年(1828)修清光緒十年(1884)鈔本一冊京兆杜氏宗譜一卷(明)杜應成編,鈔本一冊上海圖書館冀鎮杜氏族譜四卷(清)杜繼瑗杜世永纂,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二冊人民大學重涇杜氏宗譜十四卷首二卷(清)杜鳴岐等續修陳秀章纂,清光緒六年(1880)敦義堂活字本二十八冊國家圖書館江左鎮杜氏家譜不分卷(清)杜文林等編纂,清光緒十五年(1889)刻本河南伊川縣檔案館仟源杜氏實錄四卷(清)杜璟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活字本一冊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杜氏族譜三卷(民國)杜天麒參著,1914年承侯祠木刻本四川合江縣縣誌辦青暘杜氏續修世譜十卷(民國)杜祥根等,1933年瑞慶堂活字本十冊國家圖書館杜氏家譜三卷1943年鉛印本一冊天津市圖書館杜氏宗譜一卷鈔本四川儀隴縣檔案館名稱:杜氏宗祠
地點: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
保護級別:安徽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4年
名稱:杜康墓
地點:河南省洛陽市
保護級別:洛陽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17年
稱:杜甫草堂
地點: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
保護級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1961年
名稱:杜甫故裡
地點:河南鄭州鞏義市
保護級別: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1963年
名稱:杜受田故居
地點: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
保護級別:濱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4年
名稱:杜聿明故居
地點:北京市東城區
保護級別:北京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授予時間:2001年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杜姓歷代名人282名,佔總名人數的0.6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三位。杜姓的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67%,並列排在第三十三位;杜姓的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35%,杜氏宗親:點擊加入全國杜氏群。排在第五十九位;杜姓的美術家佔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46%,排在第四十九位。
杜姓名人集粹時期姓名成就/榮譽夏朝杜康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被後人尊崇為酒聖杜伯西周初杜地(今陝西西安)的領主,杜姓始祖之一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杜倉戰國時期秦國的相國西漢杜周酷吏,以執法嚴刻著稱杜延年御史大夫杜周少子,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東漢杜子春經學家,為《周禮》作注杜度書法家,以善章草著名杜詩發明家,創造利用水力鼓風鑄鐵的機械水排杜林大臣、學者,在學術方面因博洽多聞,被譽為通儒,後世之人稱其為「小學之宗」杜喬太子太傅,光祿勳官至太尉杜密大臣,以懲治為惡的宦官子弟而聞名,後官至太僕,被太學生稱為「天下良輔」三國杜畿曹魏名臣,官至尚書僕射,封豐樂亭侯杜恕曹魏名臣、學者,著有《體論》八篇,《興性論》一篇杜夔音樂家,長期總管歌舞音樂,精心研究,以通曉音樂稱於世西晉杜預政治家、軍事家,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杜育中國茶史上最早茶學專家,西晉二十四人文學集團中的一員南朝杜之偉撰梁史,通直散騎常侍杜稜梁國御史中丞秘書監隋末杜伏威農民起義首領唐代杜淹宰相,隋朝河內太守杜徵之子,貞觀宰相杜如晦叔父杜順高僧,後人尊為華嚴宗第一祖杜如晦宰相、政治家,與房玄齡共掌朝政,曾訂定各種典意制度,時人合稱「房杜」杜正倫宰相,封襄陽縣公杜景儉宰相,多次授任為殿中侍御史杜審言詩人,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後人輯有《杜審言詩集》杜甫現實主義詩人,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杜佑政治家、史學家,撰《通典》,開典章制度專史的先河杜黃裳宰相,封邠國公杜元穎宰相,如晦之叔父杜淹的第六世孫杜環旅行家,第一個到過非洲並有著作的中國人,著有《經行記》杜秋娘唐朝一代才女,代表作品有《金縷衣》杜牧詩人,杜佑之孫,人稱「小杜」,並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杜悰宰相,杜佑之孫,晚唐詩人杜牧之堂兄杜荀鶴詩人,著有《杜荀鶴文集》杜光庭道教學者,著有傳奇小說《虯髯客傳》五代杜重威後晉大臣,拜檢校太師、守太傅、中書令杜曉後梁宰相,為亂兵所殺,追贈右僕射北宋杜安世慢詞作家,有《壽域詞》一卷杜衍大臣,善詩,工書法,《全宋詩》錄有其詩杜默詩人,有《詩豪集》一卷杜綰礦物巖石學家,著有《雲林石譜》南宋杜範大臣,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杜杲抗元名臣,擅寫行草,晚年專意理學,《全宋詩》錄有其殘句元代杜仁傑散曲家,著有《逃空絲竹集》《河洛遺稿》杜可用農民起義首領,靠白蓮教起家,被元江淮行省參知政事史弼鎮壓被俘殺明代杜瓊書畫家、詩人,著有《金蘭集》《東原集》《耕餘雜錄》杜堇畫家,著有《畫史會要》《圖繪寶鑑續纂》《無聲詩史》清代杜濬詩人,詩多寓興亡之感,著有《變雅堂集》杜受田鹹豐皇帝之師,家世顯赫杜翰杜受田長子,軍機大臣杜文秀雲南回族穆斯林起義領袖杜心五武術家,自然門開山鼻祖徐矮師的獨傳高足,也是自然門第二代掌門人近現代杜亞泉科普出版家、翻譯家杜月笙上海青幫中最的人物之一,被稱為「中國黑幫老大」和「中國第一幫主」杜斌丞愛國民主人士、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之一杜國庠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歷史學家杜重遠中國實業家,知名抗日愛國人士,《新生周刊》主辦人杜聿明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系骨幹杜義德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杜平杜運燮詩人,九葉派詩人之一杜鵬程作家,著有長篇小說《保衛延安》杜興驥教育學專家,心理學專家杜近芳京劇表演藝術家,曾獲第六屆世界青年和平聯歡節金質獎章杜祥琬應用物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憲原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主持《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節目杜志國中國大陸男演員,出演《雍正王朝》《天下糧倉》等劇杜淳中國大陸男演員,出演《敵營十八年》《走西口》等劇杜麗奧運冠軍,2008年奧運會獲得50米步槍3X20冠軍杜琪峯中國香港電影導演,執導《黑社會》《暗花》等電影杜維明現代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當代研究和傳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宋朝時期,杜姓大約有5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7%,為宋朝第二十九位大姓。主要分布於河北、四川、山東、浙江,大約佔杜姓總人口的64%;其次分布於河南、陝西。河北為杜姓第一大省,約佔杜姓總人口的22.7%。全國形成了北方冀魯、西部四川、東面浙江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杜姓大約有38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1%,為明朝第六十位大姓。主要分布於江西、浙江、江蘇,大約佔杜姓總人口的35%;其次分布於山西、四川、河北、山東,集中了36%的杜姓人口。江西為杜姓第一大省,約佔杜姓總人口的13.5%。全國形成了東面贛浙蘇、北部晉冀魯、西方四川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宋元明期間,杜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向東南移動。
本次收集資料有限,歡迎各地杜家人補充完善
支持杜氏平臺建設
多少隨心,感謝您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