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詩人最富激情,每一個詩人都是一個情種

2020-12-22 騰訊網

詩人的氣質

「氣質」本身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人的個性的主要內容之一。

氣質,一指人的相當穩定的個性特點,是高級神經活動在人的行動上的表現;二指風格,氣度。

氣質主要指精神,顯於外的儀態,蘊於內的精神。

氣質是一種內在的東西,是人的心理活動和外在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點,它更清楚地表現在情緒和情感的發生速度,向外表現的強度以及動作的速度和穩定性方面。

氣質學說創始人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克認為人體內有四種體液: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四種液體因所佔比例的不同,構成四種氣質類型。

分別對應:血液——多血質;黏液——黏液質;黃膽汁——膽汁質;黑膽汁——抑鬱質。

俄國生物學家巴普洛夫根據大腦皮質神經過程的三個基本特性:強度、均衡性、靈活性的不同表現,提出了四種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活潑型、興奮型、安靜型、抑制型

多血質屬於活潑型:活潑好動,善於交際;思維敏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情緒情感容易產生也容易變化和消失,容易外露;體驗不深刻等。

黃膽汁屬於興奮型:好衝動、情感發生快、強烈而持久,動作迅速而強烈,對自己的言行不能控制,反應速度快,但不靈活。

黏液質屬於安靜型:穩重,考慮問題全面;安靜,沉默,善於克制自己;善於忍耐。情緒不易外露;注意力穩定而不容易轉移,外部動作少而緩慢。

抑鬱質屬於抑制型:敏感細緻,孤僻,動作遲緩,體驗深刻而強烈,情感從不外露,喜歡獨處,善於體察別人不易察覺的細小事物。

現實中,少數人具有某種氣質的典型特徵外,大多數人偏中間型或混合型。每一種氣質類型的人都有可能成為詩人。

作為詩人應該具備三種氣質:敏銳的藝術感覺、亢奮激動的情緒、純真坦誠的童心。

敏銳的藝術感覺

詩人的藝術觸覺,就是一種心理感覺。在感覺上,詩人要比一般人敏銳,具有一種「內在的視力」功能。

詩的感覺,即藝術感覺,是指一種心理上的感覺能力,它不是主體對客體機械的模仿和反映,而是詩人心靈與寫作題材相交相通的一種契合,是對生活詩意的發現與穎悟。

從事詩歌創作需要有特殊的天分,首要就是敏銳的感覺。

魯迅先生:詩太直白,致將詩味淹沒。

藝術感受的獨特和深刻,帶來藝術構思的獨特和深刻。藝術感受就是對生活的藝術認識、藝術體驗、和藝術發現。

詩人更注意形象的捕捉和美的發現,對生活有獨特的生命體驗,能觸摸到事物本質和內蘊的深度,不僅僅遊移於事物表層或滿足於事物外在形態的摹寫。

詩人的藝術感受力與詩人的經驗學養成正比關係。

詩人的藝術感覺,不僅靠感官,更重要的是心靈。詩人能超越肉體的限制,憑藉心靈的作用感受到一般感官所感受不到的東西。

現代畫家喬治奇裡柯:每一個物體有兩個視角,平常的視角,這是我們時常的看法,每個人的看法;另一種是精靈式的和形而上的視角,只有少數人能在洞徹的境界和形而上的抽象裡看到。

詩人只有通過心靈與大自然交流和溝通,真正達到物象人化,情志物化,情物交流,意象聯姻,才能抵達事物形狀、形態之上的洞徹與抽象的感覺,進入創作佳境的通幽之徑。

詩人敏銳的藝術感覺,表現為善於從平凡、細微的事物或現象感受自然的聲息,發現對象蘊含的詩意。這種感覺包含一種藝術直覺,詩人感覺對象時,省略推理過程,對事物的底蘊或本質作出直接了解和揭示,進而引起詩意的創造。

詩人的藝術感覺,集中表現為敏銳地感受時代的脈搏的精微變化,發現時代的詩情,預示新時代的到來。一個社會的動向,一個時代的變化,往往首先從詩歌中表現出來,詩歌是時代的風向標,是社會風氣的晴雨表,這正是詩人對事物敏銳的感覺力和洞察力的體現。任何歷史時代的詩人,他的作品總讓後人嗅到那個時代的氣味和回聲。

別林斯基:在構成真正詩人的許多必要條件中,當代性應居其一。詩人比任何人都應該是自己時代的產兒。

詩,體現著時代的理想和情緒。

亢奮激動的情緒

情緒是人的內心世界最真實的表現,它的核心就是「真」。

文學創作的審美價值追求的就是求真、向善、崇美。沒有真,善和美就無法實現。

真是文學藝術的生命。

詩是主要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側重於性情之真,呈現為真切的感受,真摯的情感,真誠的意向。情緒是詩人內心最真實的反映和表現。

別林斯基:沒有情感就沒有詩人,就沒有詩。

詩人的情緒是易於興奮的,詩人最富激情,每一個詩人都是一個情種。

激情是強烈的暴風雨般的,激動而短促的情緒狀態。

在激情狀態下,由於亢奮激動的情緒,人的理性認識會受到局限,控制情緒的能力會減弱,激情之作往往痛快有餘,深沉不足;率直有餘,韻味不足,缺少耐人尋味的想像天地。

魯迅先生:我以為感情正烈的時候,不宜作詩,否則,鋒芒太露,能將「詩美」殺掉。

純真坦誠的童心

童心自古以為就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和強調。

老子,復歸嬰孩觀念;李贄,童心理論;華茲華斯,兒童及成人之父;尼採,復歸無垢的嬰孩……人們在追求最高理想的同時,都以孩童為旨歸。

清代學者王國維:詞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

義大利哲學家維柯:在世界的兒童時期,人都是天生的詩人。

法國作家都德:詩人是還能用兒童的眼光去看的人。

詩人必須保持童心,才能創造出有詩意的作品。

孩童的思想是最無禁錮的,他們自由的心靈世界,最具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最能體現生命的意志。

兒童是最無功利心態的,他們不從實用的角度看待事物和世界。兒童的眼睛最能發現美,他們的心靈最能感受美。

明代文學家李贄提出文學回歸童心: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直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者焉。

童話詩人顧城:詩人是在這世界僅存的唯一具有童心的孩子。

對於藝術創造,一輩子都需要有一顆童心而不是一顆蒼老的心,生活總也一樣。

讀書摘錄,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張杰(詩者),筆名:格命草,讀睡詩社創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大學修讀新聞傳媒專業,本科學歷,文學學士學位。詩歌以感情真摯,風格隨性見長,擅於從生活中捕捉情感,感悟人生,注重內在情感的表達,注重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把寫一輩子詩歌作為人生理想之一。詩觀:詩者,格物致知,玩物尚志!

相關焦點

  • 趙老詩人:他是一個情種,也是一個勝者!
    最後,趙老詩人說,一切都好,就這樣吧。我說,好嘞,我謝謝您了。這才掛了電話。年前,我本來想到了,去拜望趙老先生,但一直瞎忙,並且好多時候都在鄭州,一直未能成行。趙老詩人年歲大了,2018年中風,經過搶救又恢復了些,畢竟77歲的老人了,作為怹口中的「兄弟」,我確實應該去看望一下的。可惜啊,只能年後抽時間去看他了。
  • 江湖讀書|中國詩人的生活
    周末時光,希望大家都有心情讀些無用之書、做些無為之事。 胡氏於讀書方法、新舊詩論上頗有些獨到心得,著述亦豐。今天專門說其對詩人與詩歌的研究。在這一領域,他最廣為人知的是《中國八大詩人》,不過,今天推的是中華書局新編輯出版的這本《中國詩人的生活》,其中主要輯錄了胡懷琛關於陶潛、蘇軾、陸遊三位的研究作品。
  • 桂冠詩人華茲華斯
    華茲華斯是詩歌國度的君王,不羈的心,不死的精靈,最美的詩章,最動人的力量,一切靈魂到來和回歸的地方。提起華茲華斯,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以及開創水墨山水畫、山水詩的王維(兩位詩人輝煌的一生,我此前已介紹過,請關注回看),為什麼這麼說呢?
  • 「音樂詩人」舒曼
    他對詩詞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於變化、表情親切,旋律熱情而富表現力。他的歌曲創作無不體現著他那「以情為主、以樂傳情」的情感論音樂美學思想。舒曼的藝術歌曲創作主要集中於1840年,這一年被其自稱為「歌曲年」。《桃金孃》正是「歌曲年」的重要作品之一,用以獻給他的新婚妻子克拉拉,而第一首《奉獻》是《桃金孃》中最著名的一首。
  • 《東柱》一個詩人的「恥辱時代」
    影片的主人公尹東柱是一個詩人,這是我們能給與他的最純粹的定義;然而現實往往無法容忍純粹——他是一個朝鮮詩人,但他是一個生活在日治時代的朝鮮詩人。身為詩人的「小我」與身為民族一員的「大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貫穿了尹東柱的一生。28年的歲月,是一場在異國、異族、異文化中的漫長徵途。
  • 電影裡的詩人:用詩歌照亮生活
    詩歌對於詩人而言,就是照耀在痛苦裡的太陽,沒有出口的生活裡的避難所。無論是名垂青史的詩人、無名的詩歌愛好者、還是離經叛道的詩人導演,詩歌都是他們對抗生活的方式。人物在大段大段的凝視和對話裡,交代了完全可以燃燒生命的激情和理想。
  • 「冷門」詩人李商隱抄襲現代詩被罵上熱搜?年輕人不讀書有多可怕
    前幾天, 微博上有一條「冷門詩人李商隱」的熱搜,看得我摸不著頭腦。點進去一看,弄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一位霹靂的粉絲髮微博稱:「這個叫李商隱的是誰啊?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姐妹們知道他微博嗎?必須爆了他……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碰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 《生活日報》塞風:一個紮根大地的吟唱詩人
    塞風:一個紮根大地的吟唱詩人陳忠 塞風,原名李景元,筆名李根紅,著名詩人。 1921年,塞風出生在河南省靈寶市大王鎮沙坡村一個貧苦的家庭。後來,他的許多學生,都陸續成了詩人和作家,但他依然要求他們晨兢夕厲,並教育他們對別人的意見要虛心接受,千萬不要狂傲自大,這是寫作的大忌。塞風對他的學生嚴格要求,對自己也是嚴於律己。1978年的一天,當得知一個學生去北京出差,他就囑咐學生如果方便的話,可幫他買一套託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 古代詩人,現代詩人以及這個世紀的詩人
    我認為她確實認識到了古代詩人的一些特徵。古代的詩人不是先知,而是人群中那些具有洞察力的人,他們的天賦在於能都意識到在現在和未來值得講述的過去的事。鑑別偉大,傳播榮耀,這是古代詩人的工作。正因為如此他們中的很多人與歷史家這一同樣古老的職業同樣難分難捨。荷馬史詩可能是古代詩人工作成果的理想模板。而現代詩人關注的是偉大的人物與其行動麼?最好的答案就在艾略特的不朽詩篇中。
  • 人不可貌相,輝縣三小營居然藏著位「補胎詩人」!
    當天,曹志民到三小營村補輪胎,曾是媒體人的他見補胎的師傅陳小安不僅態度和氣,幹活麻利,而且牆上到處寫著自己創作的詩,這個補胎「詩人」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  讀書寫詩成了補胎「詩人」工作之餘的唯一興趣  4月22日下午,記者在輝縣市三小營村見到陳小安時,不善言辭的他開始一臉驚詫地說,「我就是沒事愛寫著玩兒」。談到讀書對人生和家庭的影響,陳小安打開了話匣子。今年50歲的陳小安老家在吳村鎮落安營村,從事汽車修理工作已經30年了。
  • 王道乾:不止是一個很好的詩人,而且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笑的時候,無論從面肌的表情說,從聲帶的振蕩說,都不是一種輕鬆爽朗的笑;似乎有些吃力,笑意來得很遙遠。在擾擾攘攘中,他好像比別人慢半拍,低半音,居住在另一個坐標系統,他在畫中,從畫的那邊看過來,似一個局外人。而外邊的一切,攝入畫內;好像受到細細反芻,滋味都被嚼出來,甜的更甜,苦澀的更苦澀。小提琴拉出來;帶有大提琴的音色。
  • 李商隱「抄襲」成「冷門詩人」,現代人不讀書有多可怕
    因為他竟莫名成了「冷門詩人」。近日,在網上有網友發帖先是說李商隱抄襲了他偶像霹靂的《夜雨寄北》,還聲稱要把李商隱找出來,曝了他。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對詩人李商隱的不滿和憤懣。一時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不久,該網友又說「姐妹們對不起,我不知道李商隱是個冷門詩人……我錯了我道歉。」
  • 警察詩人喻宏勝四十分鐘激情創作抗疫歌《武漢萬歲》為武漢加油!為...
    警察詩人喻宏勝四十分鐘激情創作抗疫高歌《武漢萬歲》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有一個冠狀的子彈在飛,它在罪惡地尋找一個城市的肺;我們一千萬英雄的人民,只會堅強到沒有一滴眼淚……」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肆虐武漢。
  • 《清平樂》晏殊:秀才與宰相中間,只差一個詩人
    劇中,仁厚愛民的宋仁宗、氣度不凡的劉太后、落拓耿介的範仲淹、少年意氣的韓琦,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隨著劇情的展開,仿佛一卷清明上河圖,將大宋王朝的繁華壯闊緩緩展現在觀眾眼前。但在眾多人物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要數喻恩泰飾演的晏殊。
  • 歷史上最恩愛的詩人夫妻
    湧現過的詩人,出現過的恩愛夫妻,數量都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恩愛同時又都是詩人的夫妻,卻如鳳毛麟角,難得一見。主要原因是,女詩人太少。缺少女詩人,男詩人再多,夫妻同為詩人的數量就上不去。梁鴻、孟光「舉案齊眉」的愛情佳話千古流傳,夠恩愛的了,但是孟光並沒有詩作傳世。因此,他們算不得詩人夫妻。難得有愛情佳話傳世的幾對詩人或準詩人夫妻,傳說中又多少有過一些不夠恩愛的跡象。
  • 瑪麗安·摩爾:一個「百科全書式」詩人
    作為美國最前沿的現代派詩人之一,瑪麗安·摩爾的名字不常出現在詩歌大師的榜單上,也很少被拿來與她的同代人比較。但有趣的是,幾乎每位認識她的詩人——哪怕他們彼此之間毫無共同之處——都對其稱讚有加。T·S·艾略特將摩爾視為最令他興奮的五位詩人之一;希爾達·杜利特爾稱她為「完美的匠人」;艾茲拉·龐德、華萊士·史蒂文斯和威廉姆·卡洛斯·威廉士都是她忠實的粉絲。
  • 浪漫詩人賈寶玉和現實詩人林黛玉
    《紅樓夢》的悲劇主人公寶玉和黛玉都具有濃重的詩人氣質。對於一個麻木的人,對於一個心似古井、感情凍結的人,是無所謂悲劇的。這樣的人,即使有悲劇的際遇,把他們放在長篇中,對讀者也是難於發生多大的感染力的。《紅樓夢》悲劇主人公塑造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賦於悲劇主人公以詩人的氣質。詩人的氣質,包括著他們藝術型的思維方式,獨拔眾流的生活情趣,靈敏的感情觸角,激湍的內心波瀾等等。
  • 萊昂納德·科恩:一個民謠詩人的多面人生
    其實,在成為歌手之前,他已經是享譽文壇的詩人和小說家了,只是由於作為歌手的光芒過於耀眼,以至於其詩歌和小說常被忽略。作為樂壇的一代傳奇,他的身體裡還棲居著一個遊吟詩人和小說家的靈魂……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去解讀,都只能了解到他的一個側面。那麼,這位取得輝煌成就並擁有多重身份的「搖滾樂界的拜倫」,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和多面人生呢?
  • 唐代詩人之最:誰存詩最多,誰壽年最高?
    唐代詩人燦若群星。細數唐代詩人的若干之最,饒有趣味。茶座君收集幾個,與大家分享。 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毫無疑問。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儘管歷史不同時期,對二人有褒貶不一的看法,但目前主流的觀點幾乎都是詩壇雙子星座的評價,二人幾乎成了我國詩歌的代名詞。
  • 吉克老鷹與詩人之家
    這次他們專門來到諾蘇藝術館·國際詩人之家,為遠道而來的中外詩人們演唱。聽了他們散發著青春活力和文化魅力的演唱,我對「詩歌」這個概念有了全新的認識,真切感受到了詩與歌的結合構成了一個新的生命體,這是彝族文化的現代傳承,這是彝族文化在新一代人生命中的融合與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