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如來:持我佛號,無有病苦,不墮惡道,不生無佛五濁惡世!

2020-12-22 七葉講堂

學佛求善之心,世人皆有。哪怕是那些惡貫滿盈的「一闡提人」,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美好願景。

可願景雖好,卻鮮有修功德善心不退轉者。沒錯!成佛太難了,動不動就三大阿僧祇劫,不知要過多少個生生世世的勤修苦證。生活要繼續,都是粗俗的柴米油鹽,能夠不忘初心,一心向佛的,少之又少!

學佛這麼難,有什麼捷徑嗎?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

說沒有很簡單,任何人想要成佛,都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不斷精進修行。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等記載:「一切諸佛盡三阿僧祇劫修普薩行」。

第一阿僧祇劫以菩提心觀眾生生死業,知生死因緣法。第二阿僧祇劫知一切業,具一切智。第三阿僧祇劫度一切眾生。三世諸佛都一樣,沒有例外。

那麼,說成佛有捷徑,又怎麼講?

學佛人知道,佛法中有太多戒律,太多奧義,而俗世種種又難讓我們堅定地持一顆不動初心,所以進進退退。許多人學佛多年,一無所得。這不怪我們意志不堅定,乃是因為我們五濁惡世眾生福報太少了。

如果有一方清淨多福的聖地,能讓我們心無掛礙地去修行。自然而然,我們進步當然會快一些。

以前七葉君不理解,認為那些宣稱「老實念佛」,「一心只念阿彌陀佛」的人是幻想主義者。這些人總是期待多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將來往生極樂淨土。好似到了極樂淨土,人生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就有大福報,沒有世俗種種紛擾,就能成佛成菩薩了。

當然,這其中很多人是投機派,以為張口念幾句阿彌陀佛就能了業、解脫了。持這種想法、自欺欺人者當然是到不了極樂世界的。但那些真正的學佛人,如若他們真的有幸往生極樂淨土,在那處清聖地,自然更助於修行。

不扯遠!其實除了彌陀的西方極樂淨土,東方世界亦有一處淨土世界,發願往生此處者,有大福報:無有病痛,無有苦惱,不相畏佈,心無錯亂,命終不墮惡道,不生無佛五濁惡世。有佛緣者,可往生彼佛國淨土。

這就是不動如來阿閦佛的東方妙喜世界。

據《悲華經》記載:久遠無量劫前,有佛出世,佛號寶藏如來。彼世間有轉輪聖王並一千王子,在大臣寶海梵志的勸導下皈依我佛。轉輪聖王與他的一千個王子一一在佛前發願,得寶藏如來授記作佛。

這轉輪聖王就是阿彌陀佛的前世,寶海梵志則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前世。轉輪聖王的一千個王子,長子觀世音菩薩、次子大勢至菩薩、三王子文殊菩薩……第1000王子韋陀菩薩。

而今天所介紹的不動如來阿閦佛則是轉輪聖王的第八王子。

經中詳細記載了阿閦佛所發宏願,其中就有如是願望:

(凡願皈依阿閦佛者,持不動如來佛號),「所有眾生無有老病,各各自在不相畏怖,常不惱他命不中夭,臨捨命時心無悔恨,其心決定無有錯亂,繫念思惟諸佛如來。若命終已不墮惡道,不生無佛五濁惡世,乃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得往生妙喜淨土,「無有犯罪及犯罪名,亦無天魔諸留難事。眾生受形無有惡色,亦不分別尊卑高下。」

「眾生常樂求法聽法,無有一人生於倒見,亦無外道。眾生無有身心疲極,皆得五通無有饑渴諸苦惱事,隨所喜樂。」

……

我們知道,如來有無邊佛力,所願皆成。阿閦佛已然作佛,自然他的願望定能實現。故能往生彼淨土者,必初心不易,無有種種苦惱,這對於我們學佛人而言,那就是鋪就了一條平坦大道,少走彎路,便是捷徑!

————

好了!閒話不多說。記住了,除了西方極樂世界,還有東方妙喜世界。多一種選擇,總是沒錯的吧,你們說呢?

關注七葉君,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

相關焦點

  • 遇到菜市場的魚蝦、路邊死去的貓狗,請念這些佛號
    遇到以上情況,作為佛弟子的我們應該發菩薩心腸,行菩薩道去幫助它們。今天,就把這些常用的佛號及咒語分享給大家。南無寶髻如來,是放生時我們常念誦的佛號之一。如果看到小動物被殺、或已經死掉,我們應立即念誦「南無寶髻如來」為小動物超度回向。此時所有的動物,只要聽聞此佛號,可在舍報後馬上升天,並永不墮入三惡道!
  • 佛學: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若有眾生聞我者,願除滅眾生三種病苦
    :過去無量恆河沙劫,有日月淨明德如來,其佛壽命為四萬二千劫。其命終後復化生於淨德王之家,受日月淨明德如來之付囑,於彼佛滅度後造八萬四千塔。其自身亦於七萬二千年間,燃臂供養其塔。或謂彼「一切眾生憙見菩薩」即今之"藥王菩薩"。藥王菩薩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之菩薩,為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之一。佛經有云: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有佛號琉璃光照如來,其國名懸勝幡。
  • 我是不動明王!!!
    ,即不動尊菩薩,其名號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而實際上,卻是諸佛總體的身、口、意三密,次等顯現,即身密是大日如來,語密是金剛般若蜜多菩薩,意密是不動明王。即使是大日如來與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祇不過是法身佛與應身佛之不同示現罷了。
  • 相比「不動如來」有無差別?
    A1:度母的「除難」功能中,其中除的一個就是「非人難」,因此針對外靈幹擾,念誦度母咒是有幫助的。然而,受到外靈的幹擾,是有層次性的:1) 首先,可以先以自行念誦度母咒,來嘗試驅除我們所遇到的外靈幹擾。3) 如果這些方式無效,下一步可以嘗試的是飲用或配戴,有完整修持「不動如來」禪修的修行者,所加持的飲用水跟護輪(護身符);相對於前兩者靠的是念誦者的「布施」、「持戒」的力量,此一方式靠的是「禪修」,因此效果更強大、但是需要的條件也較為嚴苛。
  • 淨空法師:這一句佛號就是最深妙禪,不需要老師指導
  • 經文老是背不起來,佛號又念得上氣不接下氣,怎麼辦?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是《遺教經》裡頭說的。有這個功夫,念佛就會有感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普賢菩薩修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我們只依照佛經上去做,百分之百去做,一點都不懷疑。對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統統都看成他是佛、他是菩薩,他替我消業障。他所毀謗的我聽到了,想想有沒有,有就改,沒有就勉勵,不可以造這些不善的事。他是我的老師,他在提醒我,他在考我,我不能被他考倒,我要關關通過,這就是提升自己。怎麼提升的?
  • 我作佛時,國中無地獄、餓鬼、禽畜及一切蚊蟲螞蟻等類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不同,阿彌陀佛在第一願就說:我作佛時,國中無地獄、餓鬼、禽畜及一切蚊蟲螞蟻等類。第三,病苦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特別是環境的汙染,一些不治之症,既許多天災人禍,隨時侵蝕著我們的身體,我們一生都時刻給身體的病患,與惡劣的環境進行鬥爭。
  • 為何釋迦佛會在五濁惡世成道?這源於他和阿彌陀佛的一段宿世前緣
    有人問起:「師父,為何釋迦世尊會示現在五濁惡世成道,而不是像極樂世界那樣的淨土成道呢?」這其實是釋迦世尊慈悲,為眾生所做的示現。在《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中,世尊講述了他和阿彌陀佛之間的一段宿世前緣,讀罷令人唏噓不已。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
  • 佛教:至心持念地藏菩薩聖號的四大利益,其福甚比
    但這絕不是說地藏王菩薩不殊勝,恰恰相反,在地藏本願經中世尊還特意告訴過大眾,他和我們南閻浮提眾生是最有緣的,而且世尊涅槃後到未來佛彌勒佛降生之前的這段「空檔期」內,這裡三界六道的眾生就都託付給地藏王菩薩了。
  • 不動明王
    「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盧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
  • 十大明王之一 | 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即不動尊菩薩,其名號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意為誓願,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
  • 星雲大師:向藥師如來祈願文
    我今天虔誠地稱念您的名號,禮敬您的聖容,不只是祈求您能加被我個人,更希望眾生都得到您的庇護,慈悲偉大的藥師如來! 我們深知在這個五濁惡世裡,天災人禍是共業所感召;在這個娑婆穢土中,所以我要祈求藥師如來您,消除我們的貪婪瞋恚,消除我們的無明鬥諍。
  • 認識「不動如來」|從「手印」與「顏色」教你一次看懂每尊的差異
    爾時世尊於金剛座上,即展右手金剛莎帝迦萬字網鞔之相,作無畏印觸地面上告言:『為我證明』時地天神從地湧出,合掌唱言:『魔王!我佛往昔經三大阿僧祇劫,舍無數百千那由他俱胝頭目髓腦國城妻子金銀珍寶,利益眾生求無上智,真實不虛,汝魔勿疑。』
  • 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他的未來佛號是什麼、佛土又有什麼特點呢?
    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那麼他的未來佛號是什麼、其所成就佛土又有什麼特點呢?根據佛經所記,文殊菩薩未來的佛號是:「普現如來」;所成就佛土是:「離垢心世界」。其佛功德普現十方無限國土,其有得見普現如來,若睹光明,皆當得前逮成無上正真之道,於今,若佛滅度之後,得聞將來普現佛名亦當得決,然後成無上正真之道,除入滅志、得道跡者。』……於時師子步雷音菩薩前白佛言:『爾時彼土無名號字?』佛言:『如本誓願,所志具足,世界名曰離塵垢心。』復白佛言:『在於何方?』
  • 《金剛經》中5句經文,頓悟如來佛境!勤加誦持定生佛心
    此句經文的意思是說,要想了悟無上智慧,心中便要無世俗之累明心見性心無所住。可見《金剛經》的經義是何等玄妙。而此經卷中還有五句經文更為精湛,勤加誦持便能了悟能斷金剛之智慧。一,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大意:所謂如來,沒有來處,亦沒有去處,所以叫做如來。
  • 淨空法師:如來的心印,就是這一句佛號,勸我們求生淨土
    【解】故《大集經》曰:「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也。念佛,要不要再學禪?不需要了。為什麼?禪在佛號當中。這佛號不但是禪,是無上深妙禪,超出了禪宗。為什麼?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它這個佛是「分證佛」,不是圓滿佛。為什麼?無明破了,智慧開了,無明的習氣沒斷。斷習氣可不是容易事情,沒有方法斷,你有方法就起心動念了、就往下墮落,這個時候不起心不動念,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