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師
(皆仁註:今天是阿彌陀佛聖誕,就和大家講講一個和阿彌陀佛相關的故事吧。)
有人問起:「師父,為何釋迦世尊會示現在五濁惡世成道,而不是像極樂世界那樣的淨土成道呢?」
這其實是釋迦世尊慈悲,為眾生所做的示現。
在《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中,世尊講述了他和阿彌陀佛之間的一段宿世前緣,讀罷令人唏噓不已。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
在此經中,釋迦世尊曾經這樣說道:
在過去久遠不可計劫之前,有一尊佛,名號是離垢[火*僉]成就功稱如來。
此如來出現在世間有八十垓歲之久,他常常為眾生宣說經法。
而這位世尊的座下,有一位比丘,他名叫淨命。
他為眾生宣說佛法大意,不但言辭柔軟,讓人信服,而且辯才無礙,流暢講說經義,讓許多人因此對佛法生起了歡喜之心,紛紛信敬歸仰佛法。
後來,離垢[火*僉]成就功稱如來將眾生囑託給淨命比丘,命他在今後護持正法,然後如來就示現入滅了。
在離垢[火*僉]成就功稱如來入滅之後,淨命比丘奉持佛的囑託,不斷宣說佛法,並且奔走在無數城邑之中,細心觀察眾生的根機,然後為其宣說對應的妙法,讓他們能夠一一領略佛法的奧義,從而走向成佛之路。
當時,有一座名叫仁賢的大城。在城中,有八十億家的民眾。
淨命比丘來到這座城中,他觀察民眾的根機,然後一一為他們宣說佛法要義。
這些民眾紛紛被佛法所折服,欣然受教,而其中有一億家民眾發起了菩薩之意,而其他的七十九億家民眾發起聲聞之意。
後來,淨命比丘就帶著其中一萬位發起菩薩之意的民眾離開了城中,走向修道之處。
在他離開仁賢大城之後不久,有一位名為法的比丘從其他的地方來到仁賢大城中。
法比丘奉持了千餘卷經文,而且證得了四禪。因此,他就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很了不起。
但他不知道的是,帶著一萬位菩薩離開仁賢大城的淨命比丘,已經奉持了十四億卷的方等經文,和其他各類經文六百萬卷,遠勝於他。
法比丘認為自己已經奉持了千餘卷的經文,堪稱當世第一,於是就在仁賢大城之中宣揚他所熟悉的法教。
他並不知道如何觀察眾生的根機而隨宜說法,也不能覺了達諸法界。
他只是一味地用空法來教導眾生,他宣說一切法空無所有,也只是宣說空法,不說其他的法義。
他說一切皆空,並沒有罪福之事,而且蔑視修持善行之事。
他曾經對大眾說:「我現在所宣說的,都是佛陀的真正教法。那位淨命比丘所宣說的,裡面夾帶私貨。而且他為人穢濁不堪,你們別看他名為淨命,但是其實他並不清淨。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受取種種香花,而且還收受種種名香和塗香。他所學的都是愚冥之法,他其實愚痴而一無所知。而我就不同了,我已經修得四禪,久修梵行,你們不要信他的那套,聽我所說的法就好。」
不僅如此,法比丘還放逸自恣,和淨命比丘的嚴淨持身迥然不同。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見過先前淨命比丘的清淨行持的民眾們,就越發得信重淨命比丘了。
被嫉妒所包圍的法比丘,由此就對淨命比丘更加毀謗不已,還處處宣說淨命比丘所謂的惡行。
而民眾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見此情景,對法比丘的所言所教就越發得不信了。
法比丘見此情景,反而越演越烈,更加大肆誹謗淨命比丘。
因為他用惡毒之心誹謗有智之士,所以在他命終之後,墮入了地獄之中,經歷了八十劫。
之後,由於他誹謗佛及正法,又在地獄中經歷了七十劫,不僅如此,還在六十劫的歲月裡迷失了心志。
等他受盡惡報,從地獄中出來之後,因為他過去修行佛法的善緣,讓他有因緣遇到了佛。
佛為他宣說了正法,讓他重新生起修行之念。
此後,他還因為過去造下的惡業餘報,墮落在畜生道中九百萬世,然後又出生在人間六百萬世,在這六百萬世之中,他常常遭受貧困之苦,常受無舌口啞之報。
等到他惡報受盡之後,他終於在後世見到了六十三垓諸佛世尊,而且在佛前成為了法師,不但具足五通,而且常常得到諸佛的教誨,為他宣說佛法清淨之義。
講到此處,釋迦佛對弟子們說:「你們知道嗎?當初的淨命比丘就是現在阿彌陀佛,而當時的法比丘,就是我啊。我也因為過去生所造惡業的緣故,所以在五濁惡世中得成正覺。而且國土之中,常有諸魔擾亂,不但如此,我在宣說經法之時,諸魔也常來擾亂。」
當然,佛所說的這一段宿世的因緣,只是佛慈悲為眾生所做的示現罷了。
一如《法華經》中所說,佛從無始劫以來,為度化眾生而做了種種的示現。而此經中佛所說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
這就好比一位常常行走在艱難遠路上的嚮導,他對這路上的一切艱險已經無比熟悉。
他為了提醒別人不要落入路上的泥濘和陷坑之中,事先作出了示範,讓別人知道落入這些障難中的惡果,然後讓後來者作為前鑑。
佛也是如此,他不惜親身為後世眾生作出示範,讓我們遠離誹謗佛法僧的惡報,讓我們可以在成佛的大路上安穩而行。
佛為了眾生,真是操碎了心啊。
友情小貼士:在大家遇到和自己所習學的佛法不同的法義時,先不要忙著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好先查詢一下藏經,看看是否和佛法相符,如果藏經中有相關法義,就隨順機緣學習一番;如果藏經中沒有,那就秉持藏經中的經義而論,說出其與藏經經義相違之處。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