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釋迦佛會在五濁惡世成道?這源於他和阿彌陀佛的一段宿世前緣

2021-01-08 念念隨筆

皆仁法師

(皆仁註:今天是阿彌陀佛聖誕,就和大家講講一個和阿彌陀佛相關的故事吧。)

有人問起:「師父,為何釋迦世尊會示現在五濁惡世成道,而不是像極樂世界那樣的淨土成道呢?」

這其實是釋迦世尊慈悲,為眾生所做的示現。

在《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中,世尊講述了他和阿彌陀佛之間的一段宿世前緣,讀罷令人唏噓不已。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

在此經中,釋迦世尊曾經這樣說道:

在過去久遠不可計劫之前,有一尊佛,名號是離垢[火*僉]成就功稱如來。

此如來出現在世間有八十垓歲之久,他常常為眾生宣說經法。

而這位世尊的座下,有一位比丘,他名叫淨命。

他為眾生宣說佛法大意,不但言辭柔軟,讓人信服,而且辯才無礙,流暢講說經義,讓許多人因此對佛法生起了歡喜之心,紛紛信敬歸仰佛法。

後來,離垢[火*僉]成就功稱如來將眾生囑託給淨命比丘,命他在今後護持正法,然後如來就示現入滅了。

在離垢[火*僉]成就功稱如來入滅之後,淨命比丘奉持佛的囑託,不斷宣說佛法,並且奔走在無數城邑之中,細心觀察眾生的根機,然後為其宣說對應的妙法,讓他們能夠一一領略佛法的奧義,從而走向成佛之路。

當時,有一座名叫仁賢的大城。在城中,有八十億家的民眾。

淨命比丘來到這座城中,他觀察民眾的根機,然後一一為他們宣說佛法要義。

這些民眾紛紛被佛法所折服,欣然受教,而其中有一億家民眾發起了菩薩之意,而其他的七十九億家民眾發起聲聞之意。

後來,淨命比丘就帶著其中一萬位發起菩薩之意的民眾離開了城中,走向修道之處。

在他離開仁賢大城之後不久,有一位名為法的比丘從其他的地方來到仁賢大城中。

法比丘奉持了千餘卷經文,而且證得了四禪。因此,他就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很了不起。

但他不知道的是,帶著一萬位菩薩離開仁賢大城的淨命比丘,已經奉持了十四億卷的方等經文,和其他各類經文六百萬卷,遠勝於他。

法比丘認為自己已經奉持了千餘卷的經文,堪稱當世第一,於是就在仁賢大城之中宣揚他所熟悉的法教。

他並不知道如何觀察眾生的根機而隨宜說法,也不能覺了達諸法界。

他只是一味地用空法來教導眾生,他宣說一切法空無所有,也只是宣說空法,不說其他的法義。

他說一切皆空,並沒有罪福之事,而且蔑視修持善行之事。

他曾經對大眾說:「我現在所宣說的,都是佛陀的真正教法。那位淨命比丘所宣說的,裡面夾帶私貨。而且他為人穢濁不堪,你們別看他名為淨命,但是其實他並不清淨。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受取種種香花,而且還收受種種名香和塗香。他所學的都是愚冥之法,他其實愚痴而一無所知。而我就不同了,我已經修得四禪,久修梵行,你們不要信他的那套,聽我所說的法就好。」

不僅如此,法比丘還放逸自恣,和淨命比丘的嚴淨持身迥然不同。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見過先前淨命比丘的清淨行持的民眾們,就越發得信重淨命比丘了。

被嫉妒所包圍的法比丘,由此就對淨命比丘更加毀謗不已,還處處宣說淨命比丘所謂的惡行。

而民眾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見此情景,對法比丘的所言所教就越發得不信了。

法比丘見此情景,反而越演越烈,更加大肆誹謗淨命比丘。

因為他用惡毒之心誹謗有智之士,所以在他命終之後,墮入了地獄之中,經歷了八十劫。

之後,由於他誹謗佛及正法,又在地獄中經歷了七十劫,不僅如此,還在六十劫的歲月裡迷失了心志。

等他受盡惡報,從地獄中出來之後,因為他過去修行佛法的善緣,讓他有因緣遇到了佛。

佛為他宣說了正法,讓他重新生起修行之念。

此後,他還因為過去造下的惡業餘報,墮落在畜生道中九百萬世,然後又出生在人間六百萬世,在這六百萬世之中,他常常遭受貧困之苦,常受無舌口啞之報。

等到他惡報受盡之後,他終於在後世見到了六十三垓諸佛世尊,而且在佛前成為了法師,不但具足五通,而且常常得到諸佛的教誨,為他宣說佛法清淨之義。

講到此處,釋迦佛對弟子們說:「你們知道嗎?當初的淨命比丘就是現在阿彌陀佛,而當時的法比丘,就是我啊。我也因為過去生所造惡業的緣故,所以在五濁惡世中得成正覺。而且國土之中,常有諸魔擾亂,不但如此,我在宣說經法之時,諸魔也常來擾亂。」

當然,佛所說的這一段宿世的因緣,只是佛慈悲為眾生所做的示現罷了。

一如《法華經》中所說,佛從無始劫以來,為度化眾生而做了種種的示現。而此經中佛所說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

這就好比一位常常行走在艱難遠路上的嚮導,他對這路上的一切艱險已經無比熟悉。

他為了提醒別人不要落入路上的泥濘和陷坑之中,事先作出了示範,讓別人知道落入這些障難中的惡果,然後讓後來者作為前鑑。

佛也是如此,他不惜親身為後世眾生作出示範,讓我們遠離誹謗佛法僧的惡報,讓我們可以在成佛的大路上安穩而行。

佛為了眾生,真是操碎了心啊。

友情小貼士:在大家遇到和自己所習學的佛法不同的法義時,先不要忙著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好先查詢一下藏經,看看是否和佛法相符,如果藏經中有相關法義,就隨順機緣學習一番;如果藏經中沒有,那就秉持藏經中的經義而論,說出其與藏經經義相違之處。切記!切記!

相關焦點

  • 「釋迦摩尼佛」與「阿彌陀佛」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明白了
    阿彌陀佛通常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智慧和壽命。阿彌陀佛創建了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生活的眾生壽命無量,並且永遠處在極樂的狀態修行,直至成佛。釋迦牟尼佛則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佛教創始人,如果沒有他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將無法接觸佛法。
  • 【大安法師】你太善良了人會欺負你,但是佛會保佑你
    為什麼叫五濁惡世?末法,減劫,就是這個樣子。但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深信因果,你的善良一定會有好報的。你太善良了人會欺負你,但是佛會保佑你呀。你就被人欺負了一輩子,那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把你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可不佔了一個大便宜嗎?你就把你的被人欺負作為修行。
  • 「陰債」纏身的十七個症狀(附:化解方法)|業障|菩薩|阿彌陀佛|佛法...
    他母親是學佛人,學得相當好就告訴他:「兒子,咱們不治了,咱找個高明的大夫吧。」找誰呢?大醫王。「兒子,你就念佛吧,死呢,咱就死到阿彌陀佛那裡去!」就這樣他念佛求往生。念了兩個月的佛,回家後就往外吐血、吐爛肉,吐了四次不吐了,後來再到醫院檢查,腫瘤沒有了。
  • 二千多年前釋迦摩尼佛預言科學時代,科學是末法的徵兆?
    佛說,未來正法將要滅盡之時,塵世淪為汙濁眾生世界(五濁惡世),那時的人不信奉佛法,連基本五戒都不能守持。人們穿著俗間衣物,貪戀五色之飾,行飲酒、吃肉、殺生、貪昧之事,沒有一點的慈悲之心,並且互相憎恨妒忌。縱觀歷史,科學推翻了宗教從而加速佛法滅盡。難道說,科學是末法時期到來的徵兆?
  • 淨土宗不是八宗之一,而是阿彌陀佛的教法
    歷來科判家將淨土宗判為八宗之一,和其他宗派等而觀之,這是佛教史上最大的誤判,它嚴重低估了淨土宗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淨土宗是阿彌陀佛度化眾生的教法。淨土三經雖然是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的,但從四十八大願,西方極樂世界緣起,淨土依正莊嚴到信願念佛、臨終接引等等都是阿彌陀佛一手成就的。釋迦牟尼佛僅僅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介紹者而非創立者。這一點一定要分清楚,不能將介紹者和創立者混淆一談。
  • 地藏經:地獄道中的主命鬼王,為何會被釋迦佛授記為無相如來?
    比如過去佛燃燈古佛就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並且連他的佛號都定好了,而釋迦佛又為未來佛彌勒佛授記,只不過還要許多劫之後才出世,所以我們就尷尬的處於一個「佛前佛後」的無佛世界。但是仔細看過《地藏本願經》的師兄應該都會有一個疑問——這裡面提到一位叫做「主命鬼王」的大鬼王,釋迦佛竟然當場為他授記成佛,相反並沒有提到主角地藏王菩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十方諸佛功德平等,為何只念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被各種煩惱纏縛的凡夫,未斷一點煩惱,沒修一絲福德,西方淨土超出三界之外,比「玉帝、天神」的境界不知高出了多少倍,這樣高深的境界,我們只要念佛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就能得阿彌陀佛親自來迎。這完全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並非憑藉我們自己的力量。就好像跛子走路,每天不過幾裡,如能乘坐轉輪聖王的寶象,一天就能行便四大天下。
  • 為何普賢行願品會位列淨土五經,因為這十願處處不離淨土和念佛
    大勢至圓通章可以說簡單直接,就是講如何念佛的,可以說句句不離念佛,其實各位師兄如果不知道該如何念佛的話,只要記住這裡面的八個字就行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普賢行願品可能很多師兄就不太懂了,第一,普賢菩薩並不屬於西方三聖,而是華嚴三聖,而且「華嚴經」也是華嚴宗的最大基礎教義;第二,這裡面說的似乎也和淨土和念佛沒有什麼關係,為何印光老和尚會把它也列入淨土經典呢?
  • 印光大師:今日是釋迦佛成道之日,亦是我等成道之日
    今日是釋迦佛成道之日,亦是我等成道之日。  何以故,釋迦佛今日成道後,即為眾生說種種成佛之法。我等但能依法修因,即可成就佛果,與我釋迦佛無異。證菩薩地位,便能化身他方,普作佛事。  若不念佛往生,未斷煩惱習氣,仍不能了生脫死。非若念佛法門,無論悟與不悟,煩惱習氣,縱尚未斷。但得往生,便是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也。  修密宗者,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但不善用心,即易著魔。即善用心,修此法門,便與其他法門相隔。非若修淨土法門,與其他法門多無妨礙。故修密宗者,若能得益,固然是好。若一著魔,便成廢物。
  • 浴佛節法宴: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的關係|淨宗法師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你們弘願寺好像也沒有供,平常也不怎麼念,只是在釋迦佛誕的時候念三句,是不是太偏執了?是不是對釋迦佛不恭敬?」其實以淨土門來說,這不僅不是不恭敬,反而有極大的恭敬在當中,釋迦佛會非常歡喜。或者有人說,「我們不是專修念佛嗎?今天念了釋迦牟尼佛,算不算雜修呢?」
  • 今日諦音 | 每天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三寶護佑,六時吉祥!
    聲聲的「阿彌陀佛」,是我真誠的祝福,願你永遠快樂和健康;句句的「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是我對你無限的祝願,願你具有文殊菩薩的智慧;念念的「觀世音菩薩」,是我對你最誠摯祈禱,我最愛的佛友,願你平安快樂,吉祥如意!
  • 佛陀的事跡1:釋迦垂跡
  • 不動如來:持我佛號,無有病苦,不墮惡道,不生無佛五濁惡世!
    這不怪我們意志不堅定,乃是因為我們五濁惡世眾生福報太少了。如果有一方清淨多福的聖地,能讓我們心無掛礙地去修行。自然而然,我們進步當然會快一些。以前七葉君不理解,認為那些宣稱「老實念佛」,「一心只念阿彌陀佛」的人是幻想主義者。這些人總是期待多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將來往生極樂淨土。好似到了極樂淨土,人生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 五濁惡世求出離
  • 佛語「南無阿彌陀佛」啥意思?知道正確讀音後,發現很多人讀錯了
    而阿彌陀佛的讀音則為」 ā mí tuó fó「,連起來就是」nā mó ā mí tuó fó「。這都是梵音,其中」南無「為頂禮,就是最尊貴的禮節。引申的意義就是」皈依「,意味致敬,歸命等等。南無是佛教信徒們表示自己一心向佛的用語,不僅僅是夾在阿彌陀佛前面,在其他的菩薩,金剛,佛等的稱呼或者提名前面也會加上。
  • 原來口念「阿彌陀佛」,有這5種不可思議力!
    不論在電視劇,還是現實的某些情境裡,總會聽到幾聲「阿彌陀佛」。太虛法師的〈中國人口頭上心頭上的「阿彌勒佛」〉所描述的情境更加生動、有趣。然而,他那年代所描繪多個的情境,在今日,我們仍歷歷可「聞」。只要有人遭遇不幸的事情,就會從某處傳來幾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又是何方神聖?口念「阿彌陀佛」到底有何用?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提起「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這可以說是佛教裡最常念到的一句佛號,我們在寺院的各個地方、角落都能看到這句「六字大洪名」。寺院裡的僧人乃至皈依佛門的信眾居士也常常嘴裡不停念這句佛號。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比較大,很多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釋迦牟尼佛」等同,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祖,這就搞混淆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首先,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亦稱「佛陀」,簡稱「佛」,是佛教的創始人。
  • 一個人,能看懂這四句話,你就領悟了整部《阿彌陀經》!
    《法事贊》是善導大師以贊偈的形式解釋《阿彌陀經》的要義,其中這四句話是非常著名的,也就是在解釋《阿彌陀經》,一旦看懂了這四句話,你就領悟了整部《阿彌陀經》。這一段往生正因的經文如下: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