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佛」與「阿彌陀佛」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12-23 國學經典漫談

阿彌陀佛通常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智慧和壽命。阿彌陀佛創建了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生活的眾生壽命無量,並且永遠處在極樂的狀態修行,直至成佛。釋迦牟尼佛則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佛教創始人,如果沒有他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將無法接觸佛法。釋迦摩尼佛與阿彌陀佛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在成佛時間上的區別

阿彌陀佛成佛時間比釋迦摩尼佛時間早,距今十劫以前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一劫通常指宇宙生滅一次。二釋迦摩尼佛在距今兩千五百多年前成佛,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佛,並且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佛。

釋迦摩尼佛像

二、在寺廟中供奉位置的區別

我們在寺廟禪院經常看到隨處可見的「南無阿彌陀佛」標語,我們還會發現阿彌陀佛一般都在大雄寶殿西側,或者西邊接引殿,另外淨土宗寺院在主殿供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身邊的兩尊菩薩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而釋迦摩尼佛則被供奉在大雄寶殿正中央,釋迦摩尼佛身邊的菩薩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阿彌陀佛像

三、教化的世界與教化方式的區別

阿彌陀佛的教化的世界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它是佛教淨土宗的主修對象,眾生只要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便可在臨命終時得到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他身邊的侍者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右邊的侍者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兩位菩薩代表佛教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極樂世界沒有病苦與煩惱,只有世間極樂,距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有十萬億個世界。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是華藏世界的創造者,是來我們這個世界教化眾生的。釋迦牟尼佛與其左右兩脅侍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共稱「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出生、悟道成佛,他苦修、住世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導眾生解脫煩惱、遠離愚痴和顛倒,脫離六道苦海,修行成佛。

可以把極樂世界理解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大學,娑婆世界好比的高中,只有學習優秀才能進入極樂世界這所大學,畢竟極樂世界是諸上善根人聚集的世界。在極樂世界修行精速度沒有在娑婆世界快,但在極樂世界修行永遠處於上升的狀態,直至成佛;而在娑婆世界修行精進一天相當於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另外極樂世界的一天相當於娑婆世界的一劫,因此,無論在哪個世界修行都是功德無量。但是在娑婆世界修行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誘惑而倒退,所以根性資質愚鈍的人最好老實念佛,將來往生極樂世界以達到決定成佛的目的。

相關焦點

  • 「陰債」纏身的十七個症狀(附:化解方法)|業障|菩薩|阿彌陀佛|佛法...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懺悔三世罪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弟子求懺悔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懺悔三世罪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弟子求懺悔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懺悔三世罪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弟子求懺悔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懺悔三世罪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弟子求懺悔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懺悔三世罪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弟子求懺悔
  • 藏傳佛像釋迦牟尼與阿彌陀佛的區別是啥?
    阿彌陀佛,又稱無量清淨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藏傳佛教稱為月巴墨佛,在大乘佛教信仰中,他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西方,所以也說是西方教主,但兩者含義完全不同,一般說西方教主常指阿彌陀佛。
  •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d補語漢語後,很多人讀錯了
    劉莊聽後大喜,派十餘人出使西域,求取佛經和佛法這被稱為「漢明·感思·夢」,是印度佛教最初傳入中國的時期現在,很多人在佛教裡做禮拜,在很多電視劇裡,寺廟裡的和尚之類的形象,大家聽了之後都會讀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幾個字,但是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真的讀過了嗎?
  • 二千多年前釋迦摩尼佛預言科學時代,科學是末法的徵兆?
    以至,縱性貪慾,棄善生惡,故有此大劫!譯文:宇宙真相是,「心」為根本,「物」為幻境。真法唯有內心,「心」創造了萬事萬物。末法大劫到來時,幾乎無人知曉真法(看不清宇宙真相——唯心),人人都被虛妄假象迷惑且誤以為是真實(把物質世界看做真實——唯物)。
  • 念「南無阿彌陀佛」功德究竟有多大?看完你就明白了!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幾乎對佛法稍有了解的人,都聽過六字洪名。其實,自生活中只要有涉及佛門的影視劇,似乎都有「南無阿彌陀佛」的身影。那麼,究竟念這六個字有何功德,以至於它幾乎成為佛法的象徵呢?相信看完本文,你就明白了。此前的文章,我們多次闡釋六字洪名的含義,此處不做贅述。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比較大,很多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釋迦牟尼佛」等同,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祖,這就搞混淆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首先,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亦稱「佛陀」,簡稱「佛」,是佛教的創始人。
  • 麻辣燙、關東煮、冒菜、串串香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國地大物博,美食的這類也有很多,就連火鍋這樣的吃法也是衍生出很多種,它們和火鍋很相似但是又有著自己的名字,例如麻辣燙、關東煮、冒菜、串串香,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相信很多的朋友都不是很能分得清,就讓小編為你們一一道來,看完你們就明白了!
  • 善導大師:阿彌陀佛是窮人、苦人、笨人、罪人念得起的佛
    所以這樣,才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如果需需要什麼功夫,什麼清淨,種種的條件,那基本上阿彌陀佛就不用來救我們了,我們靠我們自己修就好了,所以對阿彌陀佛要有正確的認識。阿彌陀佛,那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佛,而且,越是煩惱的眾生,越是阿彌陀佛要救的對象。這樣子的理解才是對的。我們知道有很多智尊佛,我們今天主要要講的是阿彌陀佛的特別,阿彌陀佛這一尊佛的不一樣。
  • 經常念的「阿彌陀佛」,加不加「南無」,有區別?很多人都不知道
    那麼這兩句佛號到底是有什麼含義呢?二者之間有沒有什麼區別呢?真正的答案其實是沒有區別的,因為這兩句佛號都表示相同的含義,因此我們在平時拜佛的時候念哪一個都可以。一、佛教在中國的流傳從歷史當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佛教的起源最早是源自於古代印度,並且佛教的創立者是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而創立者就是我們佛教裡經常提起的釋迦牟尼。
  • 什麼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是什麼意思?說到末法時期,我們需先知道,為何有末法時期,釋迦摩尼佛曾說過,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在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
  • 釋迦摩尼佛「度」彌勒的故事,告訴我們了什麼道理
    你們要明白,財富既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萬能的,它本身沒有自性,關鍵是怎麼運用。利用得好,它就是助道的因緣;用得不好,它很可能令人放逸。你們作為比丘,專心致志修行就是了,不用為它操心。我說過,哪怕是在拇指上耕田,佛的弟子都不會挨餓。很多人不相信,可能你們從心裡也犯嘀咕。其實,這是你們沒有開悟,尚不理解聖賢境界的緣故。
  • 作為佛門十宗中最神秘的一派,密宗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
    而在佛門一直流行一句話,叫做「窮淨土,富密宗」,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然後再來介紹密宗為何有那麼多的儀式,最後再介紹其中紅,花,黃等門派的區別。而你要做的看上去很簡單,只要不停的念阿彌陀佛就行了,驚不驚喜?開不開心?所以許多一字不識的老大爺老大娘都喜歡修淨土宗,所以才有「窮」淨土一說。
  •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什麼是有為法和無為法?
    就能很好的讓大家理解什麼是有為法!什麼是無為法!下面是梁武帝和達摩祖師的對話;梁武帝問達摩大師;朕自登九五已來,度人造寺,寫經造像,有何功德?達摩大師回答:「無有功德。」梁武帝日:「何以無功德?達摩大師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不能出離六道輪迴)。雖有善因,非是實相。
  • 為何念佛要念阿彌陀佛,而不是念其他佛呢,看了兩個故事就知道了
    為何念佛要念阿彌陀佛,而不是念其他佛呢,看了兩個故事就知道了。我們知道出家人和出家人遇到時,會互相念一句「阿彌陀佛」,在家信佛的也是一樣。這既是相互之間的問好,也是祝福對方早日往生西方淨土。一句「阿彌陀佛」的威力有多大呢,看了兩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 浴佛節法宴: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的關係|淨宗法師
    「我」就是阿彌陀佛;「能」,阿彌陀佛有這個能力,不用懷疑;「護」就是護念、保護;「汝」就是你。所以,佛跟我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就是我和你的關係,我和你的關係還分什麼?「我能護汝」,我有能力,你沒有能力;你需要保護,我能保護你;你業障重,你煩惱重,你心不清淨,你造業多,你修行不行,沒有開智慧,沒有開悟,什麼都不行,但是我能保護你。
  • 都是自動擋,蛇形檔位為和線形檔位有何區別?看完你就明白了!
    都是自動擋,蛇形檔位為和線形檔位有何區別?看完你就明白了!現在汽車技術不斷的提升,很多車商為了給自己的車子更加亮點,設計出了不同的東西,就比如簡單的檔位設計,就被車商做出了花樣,就連蛇形檔位和線形檔位兩種讓大家都不斷的對比,想要分出它們誰更勝一籌。
  • 釋迦摩尼悟道了什麼?讓這麼多人追隨了幾千年
    釋迦摩尼悟道以後度化眾生,先從追隨過他的五名侍從開始,也就是曾經跟隨他修過苦行的五位親族弟子,阿諾僑陳如、摩訶男拘利、跋提、阿說示、十力迦葉。在鹿苑中,釋迦摩尼向僑陳如等五人說法,欲求大道應防止兩個極端,一為享樂縱慾的生活,因為這是墮落;二為禁慾的苦行生活,這是痛苦。
  • 佛教: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到底什麼意思,明白了有助你修行
    佛教: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到底什麼意思,明白了有助你修行。一提起慈悲,我們就會想到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不舍眾生,倒駕慈航以菩薩的身份渡眾生。觀世音菩薩是尋聲救苦,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有觀世音菩薩。只要以恭敬心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感應。
  • 佛祖釋迦摩尼的死因
    小編皈依佛門13年,以釋迦摩尼佛為本師,以下簡稱釋師。釋師2500多年前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是太子。29歲出家,過了6年苦行僧的生活,覺得苦修苦證這條路走不通,就放棄了。各位初學的同修可能會有疑問,佛入涅槃大定,還會救渡眾生嗎?這就著相了。佛說非身,是名大身。色身的生老病死,色界的成住壞空,都是無常的。佛有三身分別是清淨法身、圓滿報身、百億化身,千處有求千處應哦~~~求佛莫在心外求,靈山只在汝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