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翻譯家的兒子、音樂大師傅聰因為新冠而病逝的消息,充滿了各大朋友圈、微信群。不少人都在轉發關於他的生平介紹、資料以及有名的《傅雷家書》。
可是筆者發現,這些轉發者當中,有不少是第一次知道傅聰這個人的,對他的生平事跡毫無了解,甚至連《傅雷家書》都不知道。他們只是出於蹭熱點的心態轉發了信息而已。這種情況在當下較為普遍,比如之前球王馬拉度納安息了,大家也是一窩蜂地轉發關於他的種種信息,而他們當中很多人是從不看足球的,甚至是第一次知道馬拉度納。
這種吃瓜群眾蹭熱點的現象,反映了當前很多網民對待事情的盲目性,只是跟著湊熱鬧而已,並沒有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轉發信息的意義在哪?其實這種情況在教會中也是存在的,有些人看到教會裡有各種活動,就來湊熱鬧,對於基督信仰卻知之甚少。
現在不少教會為了吸引年輕人,開展了各種有趣的活動,一些年輕男女覺得有趣紛紛加入,參加各種青年團契的活動。可他們很多人僅僅滿足於娛樂,對於基督信仰的真理不求甚解。比如我曾問一位姐妹,你每次都來團契帶敬拜讚美,那麼團契是什麼你了解嗎?而她卻說,大家在此愉快就好,至於什麼是團契倒在其次。此外,還有的人只是喜歡某教堂聖歌團的讚美,每個主日都來聽音樂,可幾十年了都沒接受基督。
教會的大門是敞開的,什麼人都可以進來,這體現了耶穌基督的博愛。而教會內的一些活動,確實也能起到吸引人的作用,因此出現一群湊熱鬧的吃瓜群眾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只是我們要如何看待這個群體呢?
我們要明確,有些人願意來教會參加活動,本身就是好事。筆者有次對某些年輕人到教堂娛樂頗有微詞,可有位非信徒跟我說:「這是好事,去教堂玩總比去夜店娛樂更好吧。」因此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只有他們願意來教堂,就值得肯定,起碼說明其對基督信仰是認同的。
但僅僅來教堂參加活動,與真正接受真理還有一段距離,因此我們要做好牧養工作,在滿足他們活動的需求外,告訴他們真理。有些團契之所以出現大量湊熱鬧的信徒,其實跟帶領者有很大關係。有的團契負責人滿足於熱鬧的外在,卻忽視了對信徒生命的建造。結果是參加活動的人多,可真正學習神話語的卻很少,有的甚至淪落為俱樂部。
有些人選擇來到教堂裡,一開始的動機可能只是娛樂、社交。但人的靈魂都是饑渴的,而且人生也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就非常需要基督的真理。因此教會負責人需要加強對教會的牧養,讓來到這裡的人都能聽到福音。從而不再成為教會的吃瓜群眾,而是神所合用的器皿。
筆者認為不少同工,她們當中有些人一開始只是想來教會裡認識朋友而已,可團契的肢體關愛她們,講解《聖經》,讓她們真正認識到基督的真理,從而走上了奉獻的道路。因此教會裡出現湊熱鬧的吃瓜群眾並非壞事,主要是我們要如何帶領他們認識真理。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