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和機器人為啥再也沒出現? 真正的攤主說: 人氣就需要一來二去的討價還價
都市快報 前些天,網上熱傳一段視頻,標題叫「杭州夜市驚現95後最懶攤主」。一個95後小夥子在夜市擺攤,自顧自戴著耳機盯著手機,讓一個智能音箱招呼客人。
網上流傳的95後小夥用智能音箱擺攤(視頻截圖)
從視頻上可以看出,小夥子擺攤的地點是吳山夜市,夜市裡攤位連著攤位,人來人往,很熱鬧。小夥子左邊是一家美甲店,右邊是一個賣雜貨的,他的攤位上擺著許多迷你風扇。小夥子戴著耳機,側身背對著攤位,玩著手機遊戲,眼神十分專注。攤位上,一個方方正正紅底黑屏的小音箱不時發出聲音,「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它背後豎著一塊小牌子,手寫「不還價,有事問它!」
一個姑娘拿起一個綠色小風扇問小夥子,「老闆,風扇怎麼賣?」另一個小姑娘也幫著喊,連喊兩三聲,小夥子也沒有搭理她們的意思,只是回頭看了一眼,手指攤位上的儀器和那塊牌子,又低頭盯著手機。
「這個電風扇多少錢?」姑娘對著音箱問道。
「35塊哦,不講價的。」
「能便宜點嗎?」另一個女孩幫忙問。
「哎呀,都說了不講價,你怎麼回事呀?」
「那你一天工資有多少?」
「哪來的工資呀,工資都交電費了呀。」
這一問一答逗得兩個姑娘大笑。而擺攤的小夥子全程看也不看,一直沉迷在手機遊戲中。視頻末尾,小夥子沒露面,傳出的畫外音說,「比較方便吧,我還可以做很多自己的事情。」
視頻在網上傳得蠻火,截至昨晚,新浪微博已經有836萬次觀看。抖音上累計也有上千萬播放。很多網友對這個智慧機器人非常感興趣。
「這是電商和地攤結合呀。」
「攤主在用手機遙控機器人嗎?」
「我也想要這樣一個機器人。」
……
6月16日晚,我慕名前去吳山夜市,想實地目睹智能音箱是怎麼做生意的。
晚上8點多,吳山夜市正熱鬧,「走一走,看一看……」「衣服便宜賣。」「要買扇子嗎?」買賣吆喝聲不絕於耳。打旁邊經過,多看一眼,熱情的店家就要喊你看一看。有穿著時尚光鮮的男男女女,也有衣服上沾著塗料的工人,窄窄的巷道,人流慢慢流動。
夜市一橫一縱,豎折像大寫的英文字母「L」。我一邊走一邊看,來迴繞了兩圈,沒看到那臺自己會吆喝的智能音箱,也沒發現那個一心沉迷手機的小夥子。
我又拿著手機打開這個視頻,去問路邊的攤主們,專門找年輕的攤主問。
一個年輕女攤主說,她在網上看到過這個視頻,小夥子的攤位擺在夜市入口處。「我自己很好奇,還過去找過,也沒有找到,大概是後來沒來了。」
我按圖索驥,又找了一大圈,終於找到了和網上視頻一樣的攤位——左邊做美甲,右邊賣雜貨,攤位上主要賣的是迷你電風扇。只是智能音箱沒在,玩遊戲的小夥子也沒在。一個瘦削的中年男子招呼我,「要買風扇嗎?看一看。」
「賣風扇的小夥子呢?」
男子笑著問,「你找他幹嗎?他沒來了。」
「那這個攤位是他的嗎?生意難道不管了?」
男子說,攤位是自己的,小夥子只是臨時來玩玩的。
我自報家門,說自己是快報記者,來了解一下這件事情。
男子說,「我也不認識他,他是來我這兒租我的攤位。」
「他們是一個團隊,有導演,有編劇,有攝影師,還有演員,一行六七個人吧。那天晚上(6月6日),他們來到我攤位前,和我商量租用我的攤位一小時,付錢的,不會影響我另外的生意。」
記者在吳山夜市找到「最懶攤主」 劉抗 攝
「小夥子年輕的,戴眼鏡,看上去很文氣。導演讓他只顧坐凳子上,玩遊戲,他們的道具是智能音箱,還手寫了牌子,『不還價,有事問它!』」
「我看他們是拍視頻做宣傳嘛,也想走到鏡頭裡露個臉,導演怕我搶戲,讓我離得遠一些。」
「那兩個小姑娘也是他們團隊的工作人員,她們對著音箱說話,演得還蠻真實的。我也拿手機給他們拍了一段視頻,覺得蠻有意
思。過了兩天,我在網上看到這個視頻火了。」
「他們拍視頻,我給他們也拍了一段。」男子說著拿出手機,把自己拍的視頻給我看,我確實看到了有人導演有人演出。
這位真正的攤主是江西上饒人,他攤位背面是他老婆的攤位,夫妻倆在吳山夜市擺攤10多年,首飾、小五金,賣的小商品種類繁多。
「現在生意不太好做,攤位費一個月幾千塊……想幹點別的又不太會,先這麼幹著吧。」
攤主說,那天小夥子從晚上8點坐到晚上9點,拍攝結束後,小夥子還把智能音箱送給了他。
「既然音箱這麼省事,為什麼你自己不用呢?」我問。
「主要是它不講價錢,客人問能不能便宜點,它就說不還價。你看我們這個市場,哪裡有一口價不讓還價的?這樣很難拉攏客人。擺攤的不近人情哪成?人氣就需要一來二去的討價還價……」
攤主說,這個機器人已經收起來擱在家裡了。
我發現,擺攤用的智慧機器人兩年前就在杭州出現過,「杭州夜市驚現AI砍價機器人,日賺百元,會2萬砍價金句」的新聞2018年9月被國內很多主流媒體轉發。
這個AI機器人面對顧客砍價,會說出「如果有攤位價格比我低,我就原地爆炸!」「60元還貴,我們店小利薄,不容易啊!」之類的話語,逗得顧客哈哈大笑。甚至面對顧客調侃要把它買回家,它也能說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我可是這個地攤的聯合創始人」。
這個AI機器人背後的研究者王睿,是位人工智慧專家,海歸博士,從德國回國後來杭擔任阿里巴巴自然語言智能團隊的AI科學家。他介紹說,為了讓機器人真正能在擺攤時和顧客互動,自如應對顧客的砍價,他在吳山夜市待了一個多月,遇到顧客砍價,就豎起耳朵站在旁邊留心聽,觀察記錄雙方討價還價的對話。比如當顧客第一次出價就對半砍時,攤主怎麼應對,顧客轉身離開時,攤主怎麼衝著背影回價挽留……王睿發現,很多人砍價,玩的是心理,是樂趣,是對方小有讓步的滿足感。後來他為自己研發的AI機器人植入了2萬多句這樣的話術。
王睿第一次帶著智慧機器人在吳山夜市出攤,收穫就很不錯,不僅引起很多過路顧客的圍觀和好奇,賣貨成交的速度也比平時增了將近兩倍。當晚這個會應對砍價的智慧機器人做成9單生意,銷售額480元。
「砍價是語言技巧與策略的綜合體現,更考驗人工智慧情商與智商的結合,是公認的技術難題,也是人機對話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王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