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註冊地為曹妃甸的國際貿易船舶「金滿華1號」正式開航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2020年12月24日上午,首艘國際貿易船舶「金滿華1號」開航儀式在曹妃甸華能碼頭隆重舉行, 「金滿華1號」的首航,這是曹妃甸自貿區獲批後第一艘正式登記落戶的國際航行船舶,結束了國際航行船舶沒有「曹妃甸」籍的歷史。

  據悉在得知5.3萬載重噸的「金滿華1號」船舶落戶需求後的第一時間,曹妃甸海事局、港口園區管委會立即成立工作專班,並得到了河北海事局與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的大力支持,在河北轄區內歷史性的首次實現船舶證書跨層級、跨部門並聯辦理,僅用不到5天的時間將該船所有手續辦理完成。該公司水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是曹妃甸自貿區自權利下放後所辦理的第一張水路運輸許可。

  這是自貿區政策紅利充分釋放的完美體現,也是曹妃甸區營商環境的又一全面提升。

  此外,在儀式開幕之際,曹妃甸港口物流園區管理委員會與上海瑞寧航運有限公司完成了戰略合作框架的籤約項目。此次協議的籤訂,是迅速貫徹落實11月27日唐山市政府在北京與華能集團籤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具體體現,標誌著曹妃甸經濟運行的加快全面推動著經濟社會的高效高質量發展。

  儀式上,唐山市曹妃甸區副區長劉子陽進行致辭,他說未來,曹妃甸片區將充分利用港口核心戰略資源,發揮「自貿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疊加政策優勢,重點發展無船承運業務,加快設立國際船舶備件供船公共平臺、設備翻新中心和船舶配件市場,建設多式聯運中心、培育航運企業,發展船代、貨代和航運交易,成為航運物流重要樞紐。希望能有更多的航運及港航服務業企業來曹投資創業,共創偉業,共贏未來!

(責任編輯:孫丹)

相關焦點

  • 首艘「曹妃甸籍」國際貿易船舶「金滿華1號」正式開航運營
    首艘「曹妃甸」籍國際貿易船舶「金滿華1號」正式開航運營。 長城網12月24日訊(記者 邢丁 通訊員 李連君 呂瑞欣)12月24日,首艘註冊地為唐山曹妃甸的國際貿易船舶「金滿華1號」正式開航運營。這是曹妃甸自貿區獲批後第一艘正式登記落戶的國際航行船舶,結束了國際航行船舶沒有「曹妃甸籍」的歷史。
  • 首艘「曹妃甸籍」國際航行船舶正式登記落戶
    圖為兩級海事管理機構向船東辦事人員發放已辦理的多本證書。通訊員鄭旭攝12月18日,「金滿華1」輪獲得河北海事局籤發的國際船舶登記證書,成為首艘「曹妃甸籍」國際航行船舶。據了解,「金滿華1」輪船長199.89米,型寬30米,總噸31060,隸屬於中國(河北)自貿區曹妃甸片區內的唐山滿揚航運有限公司。
  • 首艘「曹妃甸籍」國際航行船舶落戶河北曹妃甸
    12月18日,「金滿華1」輪獲得河北海事局籤發的國際船舶登記證書,成為河北自貿試驗區曹妃甸片區獲批以來,第一艘正式登記落戶的國際航行船舶,結束了國際航行船舶沒有「曹妃甸」籍的歷史。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建
    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西海岸啟動建造。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屆時「國信1號」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
  • 唐山曹妃甸映美科技有限公司:讓中國列印走向全世界
    2019年8月31日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曹妃甸片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全國唯一臨海片區。    企業搬遷:曹妃甸區位優勢盡顯  唐山曹妃甸映美科技有限公司位於曹妃甸新興產業園區,於2016年3月開工建設,2018年10月正式入駐曹妃甸。
  •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
    受訪者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12月18日,記者從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了解到,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合同,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項目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至20個月,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
  • 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正式服役
    4月28日,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輪在廣州順利下水。 這是國內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也是全球首次採用艙室微正壓維持系統以實現海上LNG 擴散區內進行監測監控和航行作業的執法公務船,船總長約78米,型寬12.8米,型深5.5米,設計吃水3.4米,滿載排水量約1450噸。
  • 宜昌首艘二類化學品入級海船竣工吉水
    1月10日,宜昌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首艘二類化學品入級海船——益嘉5號在宜昌船舶工業園竣工吉水。這標誌宜昌船舶工業園在海船建造領域取得突破性發展。宜昌市依託長江資源優勢,發展船舶製造業,現在年新建船舶已超過100艘,年建造量佔全省船舶建造總量一半以上,船舶標準化率突破90%,位居全省首位。其中90%的萬噸級大長寬比示範船型在宜昌建造,成為了宜昌船舶製造業靚麗的名片。(視界網 劉衛東 攝)(視界網 劉衛東 攝)1月10日,宜昌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首艘二類化學品入級海船——益嘉5號在宜昌船舶工業園竣工吉水。
  • 中國首艘核動力破冰船浮出水面,兼具開闢航道、供電等功能
    該船是中國首艘國產極地破冰船,計劃於2019年年初交船,交付後將與「雪龍」號組成極地考察船隊,極大提升中國在極地海洋區域的綜合考察能力。1993年中國從烏克蘭引進並改造「雪龍」號後,江南造船多次承擔「雪龍」號的維修改造工作。其實,中國核動力平臺的研發已有近50年歷史,但民用核動力船舶建造尚無先例。
  • 漳州港企業為國內首艘深水多功能工程船成功升級深水軟鋪系統導向輪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30日電 (豪氏威馬 陳雅芳) 12月28日,位於福建漳州開發區的豪氏威馬(中國)有限公司為中國首艘作業能力達到3000米水深的海洋工程船舶286,成功完成其深水軟管鋪設系統導向輪升級項目。工程船深水軟鋪系統導向輪。
  •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
    ,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項目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20個月,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作為有望成為全球首艘取得遠程遙控(R1)船級符號的智能型科考船,南方海洋實驗室此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 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啟航
    來源標題: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啟航 中新社福州6月25日電 (江超雲)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科考船,25日在位於福州市連江縣粗蘆島的馬尾造船廠啟航,駛向海南三亞
  • 即將趕赴北極的我國首艘國產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到底有多牛?
    「極地」號具備1A級抗冰能力,能在布滿浮冰(浮冰最大厚度為1米,沒有密集碎冰)的航道上以不少於5節的速度前行。從首航南極到1994年退役,「極地」號共完成了6個南極科考航次,並完成了中山站的建成。不過,面對南極高緯度的嚴重冰情,僅具有抗冰能力的「極地」號終因抗冰能級和船齡問題退出了中國極地科考船序列。
  • 潮歌—來自曹妃甸全面加快開放步伐的報告
    10年,從一個不足4平方公裡的荒島變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曹妃甸用雙手奉給世人的是一部動人的傳奇——  2013年1至11月,全區籤約項目123個,總投資約715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1個,總投資521億元,開工項目62個,總投資約247億元——曹妃甸開發建設10年,已累計實施億元以上項目352個,總投資5611.2億元,其中在建項目217個,總投資2831.1億元。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開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9日訊 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等籤約,將共建...
    據媒體報導,12月19日,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合同,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項目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20個月,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
  • 中國首艘「千人」高速鋁合金客滾船「平潭之星」擬明年底投用
    據了解, 「平潭之星」將是中國首艘「千人」高速鋁合金客滾船,由「海峽號」和「麗娜輪」原始設計方Incat Crowther Pty Ltd公司設計、英輝南方造船(廣州番禺)有限公司製造。「平潭之星」設計航速大於等於45節(1節=1海裡/小時=1.852公裡/小時,45節=83.34公裡/小時)、噸位達11000噸、載客量1000人,比「海峽號」和「麗娜輪」更大、更豪華,也更適應臺灣海峽氣候航行條件,將為兩岸民眾出行和貨物通行提供更便捷、更多元、更可靠的服務。
  • 漳州港企業為國內首艘深水多功能工程船成功升級裝備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月3日訊 據漳州新聞網報導 近日,海洋石油286深水工程船在漳州開發區完成深水軟管鋪設系統導向輪升級。這一項目的完成,得益於豪氏威馬(中國)有限公司的幫助。海洋石油286深水工程船,是國內首艘深水多功能工程船,作業水深達到3000米,作業能力在國際同類船舶中處於一流水平,先後完成了多個深水項目的柔性管纜鋪設作業。為了在今年可以順利開展更多水下安裝任務,海洋石油286深水工程船急需進行其深水軟管鋪設系統導向輪的升級。
  • 國內首艘!穿「黃馬甲」的水上汽渡船亮相長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長江江蘇段是世界上船舶流量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也是我國客汽渡船舶密集區,渡船高頻率橫越主航道,隨之帶來安全高風險,避碰是貫穿渡運安全始終的重要課題為有效提高渡船的可視距離,降低橫越渡船與順航道行駛船舶的碰撞風險。近日,在江蘇長江常熟段的主航道上,剛剛塗裝完成的「常通汽渡10號」給一片藍白灰的世界裡增添了一抹跳動的亮色。該渡船以明亮的「校車黃」新形象穿梭於長江兩岸之間,成為國內首艘借鑑校車色彩塗裝的長江汽渡船。
  • 國際大港曹妃甸的英語課開講啦|This is another story!
    近日,有名叫Timor的外國船長在咱們的北方國際大港曹妃甸發表了英文演講!作為一名國際海員,加強英文學習不可謂不重要,所以,本著學習交流之心,筆者將Timor船長的演講作了翻譯,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