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 趙元任小影 (16歲)
《國語入門》(Mandarin Primer) Lesson 22, Studying the Chinese Classics(更正:4分鐘前後應為「五香茶葉蛋」)
趙元任是「美國中文教學的開拓者與奠基人」。趙元任第一次給西方學生開設中國語言課是在1922年哈佛大學任教的時候。1922年 趙元任 (30歲)與妻楊步偉
1938年赴美後,他開始長期從事漢語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並在漢語教學實踐中形成了包括教學理念、方法、教材等在內的一整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培養了一批優秀漢語人才,對海內外的漢語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29-1936年到各地進行方言調查,攝於江西
1947年,哈佛大學出版社發行了他為哈佛燕京學社編寫的《國語字典》,同年《粵語入門》也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 翌年《國語入門》一書完成並問世。1956 年哈佛大學又出版了《國語入門》配套漢字課本及錄音帶。上述方言錄音片段就是摘選自1956年版本的第22課。1935-1937年創建語音實驗室,圖中他正準備錄音用的鋁盤周質平曾評價他編寫的《國語入門》,「開啟了對外現代漢語教學由書面語走向口語的新方向,使許多研究中國問題的外國學者由『無聲』轉向『有聲』,使中文由『死文字』變成了『活語言』。」楊聯陞也曾回憶過這本教材的普及程度,當時「在美國有好幾處大學(包括哈佛、普林斯頓、加州大學、華盛頓大學)都用這本書作教本,用過的學生,少說也有四五千,認真學習的,無不得益。」楊聯陞曾言,如果我們要用留聲機片來教國音,全中國沒有一個人比趙元任先生更配做這件事的了。他有幾種特別天才:第一,他是天生的一個方言學者。他除了英法德三國語言之外,還懂得許多中國方言,前年他回到中國,跟著羅素先生旅行,他在路上就學會了幾種方言。第二,他又是一個天生的音樂家。他的創作的能力,我們不配談,我們只知道他有兩隻特別精細的耳朵,能夠辨別極微細的、普通人多不注意的種種發音上的區別。第三,他又是一個科學的言語學者。依著他的天才的引誘,用他的餘力去研究發音學的學理,他在這裡面的成就也是很高深的。《教我如何不想她》由著名詩人、語言學家劉半農於1920年9月在英國倫敦大學留學期間所作,初命名為《情歌》,最早刊於1923年9月16日北京《晨報·副刊》。這首詩是中國近代早期廣為流傳的重要詩篇。該詩音韻和諧、語言流暢,趙元任在1926年首度譜曲演唱,流傳至今,被稱為「時代曲之祖」。1936年,趙元任在百代公司灌制了唱片,下為趙元任演唱原聲錄音:1936年,趙元任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
這首歌共分四段,通過對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寓於詩情畫意的描繪,寄託了情思縈繞的青年獨自徘徊詠唱。附歌詞如下:劉半農在這首詩中首創了「她」字的使用,並第一次將「她」字入詩。在早年的白話文中,用「他」作第三人稱代詞,通用於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1919年前後,有些文學作品用「伊」專指女性。鑑於這種混亂,劉半農創造了「她」字,指代第三人稱女性,而用「它」代稱事物。開始時雖遭到一些守舊者的攻擊,但很快流傳開來,廣泛使用。這在當時的文化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對於歌詞,趙元任有自己的解讀:「可以理解為一首愛情歌曲,但『他』可以是男的『他』,也可以是女的『她』,也可以代表著一切心愛的『他』、『她』、『它』。這是因為歌詞是詩人劉半農當年在英國倫敦時寫的,有思念祖國和念舊之意。」劉半農(1891·5·29-1934·7·14)
1934年7月,時任北京大學教授的劉半農,在內蒙古考察方言時染回歸熱,不幸以44歲英年早逝。趙元任痛失友朋,萬千情愫濃縮於輓聯:「十載湊雙簧,無詞今後難成曲;數人弱一人,教我如何不想他!」 吟誦是古人讀書的方式,它是集文學、語言和音樂於一身,用各地方言吟誦文本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趙元任的故鄉即為江蘇常州,而他本人又極具語言天賦。從現有資料來看,趙元任是第一位向世界傳播並研究常州吟誦的人,他不僅在形式上對常州吟誦做了深入研究,探討吟與誦的區別,論述吟誦的形式特徵,還留下了彌足珍貴的音響資料,使人們真切聽到了百年前常州人的讀書方式。趙元任常州吟誦:《詩經·關雎》
1971年4月,趙元任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舉行的「中國演唱文藝研究會」活動中講《各種不同形式的吟誦》,並用常州方言吟誦了多種不同形式的古詩文。2009年,秦德祥、鍾敏、柳飛、金麗藻整理岀版《趙元任、程曦吟誦遺音錄》,其中包括古詩吟誦《詩經·關雎》、五言絕句、律詩、文言文等多種形式,每一種文體吟誦都遵循有一定的規律,相互間有聯繫也有區別,較全面地展示了常州吟誦的風貌。1946年6月1日趙元任、楊步偉銀婚 後排右起:卞學鐄、趙如蘭、趙來思、趙小中、趙新那、黃培雲
1956年,先生擬灌制《長恨歌》《琵琶行》錄音帶,幾次試誦,總情不自禁、泣不成聲,不能卒讀而告終,而改錄幾首短詩。退休後的趙元任「隨時都拿出小本記東西(在機楊) 」——女兒如蘭
另據趙元任長女趙如蘭回憶,趙元任去世前一晚,猶自用常州方言低吟杜甫的《旅夜書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1980年 趙元任 (88歲)為自己的著作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中譯本作序
出於一位語言學家的銳感與使命感,1956年趙元任在《中國語言的聲調、語調、唱讀、吟詩、韻白、依聲調作曲和不依聲調作曲》一文中寫道:「近些年來吟誦詩詞、古文的這個傳統差不多都失去了,這真是可惜的事……現在最迫切的事,是趕快收集、記錄這些老傳統藝術,因為它就要看不見了。」2008年,常州吟誦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或可約略告慰先生一二。經公眾號「學人Scholar」(微信ID:isixiang)授權轉載「春暖花開 國聘行動」大灣區雲招聘專場
4000+企業/單位、42萬+優質崗位
4月4日起正式上線,只有4天
掃圖片二維碼進入宣講會直播頻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