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聽說真人版《棋魂》將要上線,於是我重溫了幾集動畫。
聽說動畫裡出現的對局,都有原譜可尋。一邊看劇,一邊翻棋譜,居然找到了藤原佐為的登場名局。
「這既不是最好的一手,也不是最強的一手,他在試探我接下去該怎麼走,他在觀察我的棋力,從很高的地方……」
這是怎樣的一手棋?居然有如此威力,讓即將入段的塔矢亮大驚失色?
正因為這手棋,塔矢亮開始關注進藤光。進藤光在佐為的引領下,一步一步走進圍棋的世界。
來看看對局。
《本因坊秀策全集(下卷)》(李昂、李月編著,成都時代出版社)
對局真實存在。
19世紀中葉,本因坊秀策六段執黑,十四世本因坊秀和八段執白,以定先的棋份下出此局。在不貼目的規則下,黑棋四目勝。
老式布局,秀策流,如流水般靈動。
黑7小尖,連AI也會下的小尖。
黑棋在左邊通過飛、拆邊而形成模樣。在左上角,白棋取角,黑棋取上邊。
白44於六線上侵削,左邊的黑棋在中腹拔花,此處形成劫爭。白棋為打此劫,捨棄左上角。白棋68跳及隨後幾手,在下邊和右邊構建大模樣。
黑75吊,侵削,問白棋是想守住下邊幾畝地,還是想從更高處迎頭攻擊。
白76鎮、78飛,將黑棋虛罩在下邊,同時,收緊中腹和右邊的模樣。
此後,黑棋在下邊活出一塊棋,白棋圍住中腹及右下角,但黑棋已將整個左邊、右上角及右邊的空,悉數收入囊中。
黑75吊,下得精彩。
首先,白棋沒有在A位守的心情吧。要是這樣的話,黑走強中腹,與中腹拔花形成接應,在當前黑空較多的局面下,維持勝勢並不難。
下邊還比較空曠,白棋從上邊鎮,阻止黑棋往外發展,黑棋在下邊自有做活的空間。
黑棋下出75手吊這手棋,大概是算清楚了此後行棋的變化。
為什麼這麼說?
白76鎮,選擇中腹,黑棋在做活下邊的過程中,竟有3次脫先。
第1次脫先:
棋譜(第90-102手)
白90虎,補好自身、壓縮對方眼形。黑91脫先,於右邊夾,化解白棋右邊的勢力。
白棋緊接著打吃黑二子,黑棋整形,至101後手立,此處作戰暫停。
第2次脫先:
白106立,繼續瞄著黑棋的死活。
黑107擋,保護角空的同時,間接做活下邊黑棋。
為什麼說間接做活下邊黑棋?
假設白108不走一路扳,而是選擇白1點入下邊黑空,試圖破眼。
黑2當然粘住,白3爬,繼續破眼,黑4,白5粘,杜絕在下一路擋所存在的斷點。
黑6小尖,白7立即阻渡,黑8從另一邊小尖即活。
可見,黑棋在守住左下角的同時,也能做活下邊。
實戰中,白108扳,黑109先手拐活,白110衝補斷,黑111搶到了左邊的飛。
第3次脫先:
等了半天,黑二子終於被提。黑115先手擋,白116頂、補棋。隨後,黑棋利用白棋棋形的缺陷,迫使白棋在122位補一手來補強中腹,自己另投左邊。至此左邊已成一片。
結語:
於白陣中,黑75吊之後,依然有脫先走大場的機會,足見這手棋的威力,既不怕對手來攻擊、又可以達到侵削對方勢力的目的,值得著重學習。
回到《棋魂》裡關於這手棋的描述:
「這既不是最好的一手,也不是最強的一手,他在試探我接下去該怎麼走,他在觀察我的棋力,從很高的地方……」
這句話,極大地渲染了緊張刺激的對弈氣氛。
這是高手之間的棋語,靜默下子、悄然風起。
即使不懂圍棋的人看到這裡,也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過去。
不管這手棋是不是最好的一手、最強的一手,只要是指引著勝利的一手,那麼就值得讓人長久記得。
驚豔了時光的,不只有這手棋、這份棋譜,還有那附於棋盤上的千年棋魂吧。
參考書籍:
《本因坊秀策全集(下卷)》(李昂、李月編著,成都時代出版社)
關注@墨綠呵呵,分享有價值的圍棋知識,一起自學漲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