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人間正道是滄桑》有感: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

2020-12-20 心靈之音的空間

文/康衛軍

人來到這個世界,從出生到死亡,到底有沒有意義?如果說人死後,陷入無盡的虛無,那我們活著究竟為了什麼?為了一個過程、一次經歷、一個體驗?德國有句諺語:「只活一次,等於一次也沒有活過。」難道人可以活很多次嗎?

按照尼採的「永恆輪迴說」,一個人死後,身體會變成各種分子,這些分子會散落在大地上,與現有的物質重新組合,重新排列,不斷進化,也許歷經幾十萬年後,我們的身體會以新的形式出現。

也許變成其他物質,比如一棵樹、一塊巖石、一簇海藻;也許會生成新的生命,一隻蚊子、一隻猴子、一條鯨魚、一隻飛翔的小鳥、一隻緩慢爬行的蝸牛,也許會還會進化成人,可那人還會是你嗎?

這幾天對一部電視劇著迷,盡而上癮,欲罷不能。片名《人間正道是滄桑》,看到了那些被國民黨槍殺的共產黨人和愛國人士,我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

對於那些為了理想,為了信念,為了追求的勇士們來說,生命之花雖然早早凋零,看似個體消失,進入永遠的虛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相當於把單個生命融入了整體,或許是世界、或許是歷史、或許是國家,或許是集體。

這樣,世界、國家、歷史和集體,就具備了這個獨立個體的某些氣節和性格。這是已故者對現在的一種鼓舞、是一種激勵、是一種喚醒、是一種反抗、是一種自由和偉大的信仰。

在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主人公楊立青,一個心懷愛國情結的熱血青年,看到一批批共產黨人和愛國人士倒在反動者的槍口下。他身上的鬥爭精神被喚醒,義無反顧加入共產黨。這樣看來,那些倒下的仁人志士就沒有白死,他們的生命在追隨者身上得到延續。

而我在看這部電視時,我始終飽含激情和鬥志,仿佛自己身上某些東西,隨著劇情的推進,也被激活了。電視中那些畫面仿佛發生在昨天,畫面雖然是拍攝的,但那種感覺、那種體會,那種痛苦,卻刻骨銘心的真實。

想想國家的繁榮昌盛,想想正在享受各種服務設施和生活便利,想想此刻一家人坐在餐桌邊享受噴香的飯菜,想想你帶著孩子走向幼兒園的路上,想想你正坐在辦公室處理各種報表文件,想想節假日開著車子出去兜風,想想你正坐在沙發上看一部精彩的電視劇,你能否想到他們?那些曾經為革命、為理想、為信仰犧牲的人們。

他們雖然死了,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今天大眾的幸福,其實就是把個體生命融入整體之中。歷史也許留不下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卻用自己的誓言和行動改寫歷史,讓一種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創造精神,在後世得到延續。

所以,生命不止只活一次,讓一種外在的無形的東西得到延續和傳承,更多的人被喚醒、被影響、被鼓舞、前僕後繼,就是一種引領。那些獨立的個體,那些曾經犧牲人的精神內涵、在這樣不斷更迭中,一次次被顯現出來,等於生命活過很多次。

身體雖然消融,而靈魂依然飄蕩。我們的身體裡除了流淌的血液,還有血氣方剛;我們的個性裡除了安靜溫情,還有沸騰和不屈;我們除了我們,身上還留存著那些認識的、不認識的、活著、死去的人的影子、精神和氣息。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我們應如何理解「人間正道是滄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首毛澤東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流傳甚廣,大家都耳熟能詳。這首詩前6句(即前三聯,首聯、頷聯、頸聯),明白如話,都很好理解。只有最後2句,即尾聯不好理解。今天,我們就說一說。
  • "人間正道是滄桑"正解:人間正在說"世界變了"
    最近出了一部電視專題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很明顯,這個題目是從「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句詩中簡化出來的。那麼,「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句詩應該如何解釋?  百度給提供的解釋是:「人間正道,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滄桑,滄海變為桑田。」看來這個解釋已經被公認是正確的了。
  • 人間正道是滄桑:「滄桑」是什麼意思?主席詩詞的高明就在這裡
    人間正道是滄桑,「滄桑」是什麼意思?「滄桑」本意是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就是巨變,翻天覆地的變化。主席作此詩,為何會在末句感嘆人間正道是滄桑呢?理解一首詩,先了解時代背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題解詩題《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一事件發生在1948年9月到次年1月,解放軍在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共殲滅國軍百萬餘人。
  • 人間正道是滄桑
    我們走在大路上,腳踏人間正道、何懼世事滄桑。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9月12日專程來到北京香山,瞻仰雙清別墅、來青軒等革命舊址。70年前,正是在這裡,毛澤東、朱德同志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吹響了「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偉大號角。正是在這裡,毛澤東欣聞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揮筆寫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陳江河:人間正道是滄桑
    陳江河:人間正道是滄桑——《雞毛飛上天》觀後感陳江河,《雞毛飛上天》的男主角,自小被父母丟棄在路邊,被金水叔餵養百家飯的拉扯大
  • 宣言:人間正道是滄桑(1)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人間正道是滄桑宣言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9月12日專程來到北京香山,瞻仰雙清別墅、來青軒等革命舊址。70年前,正是在這裡,毛澤東、朱德同志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吹響了「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偉大號角。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表達了什麼意思?
    前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主席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四、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兩句詩,從內容上看是倒逆之法: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因為:人間正道是滄桑,所以:天若有情天亦老。
  • 張黎:為何能導演出《走向共和》《大明王朝》《人間正道是滄桑》
    他執導過《人間正道是滄桑》、《夜宴》、《走向共和》、《少帥》、《大明王朝1566》等多部影視劇,這些作品的地位與影響力毋庸置疑,很多在豆瓣上都取得了超高的評分並收穫無數好評。2010年憑藉執導的戰爭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獲得白玉蘭獎最佳電視劇導演獎。
  • 黃志忠 | 人間正道是滄桑
    可惜,從那以後,黃志忠再也沒有長個子,打籃球也不再有前途,無奈離開了球隊。從天津體工大隊青年隊退役後,黃志忠先是跟著朋友賣魚,後又進入天津紡織機械廠當鉗工,雖然與之前的生活相比落差很大,但他仍然衣食無憂。放棄打籃球,放棄進入國家隊,放棄曾經的夢想,是當時的黃志忠最不願意面對的事情。但能有這樣一段運動員經歷,黃志忠感到很幸運。
  • 真假虛實之間的故事,《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人物
    老周摘要:2009年上映的《人間正道是滄桑》是當年最火的電視劇,即便今天的重播,依然還有不少粉絲。這部電視劇不但情節設計緊密結合歷史事件,而且尤其是人物設定以及演員的表現都很見功底。圖1:《人間正道是滄桑》海報匠心獨具的設計《人間正道是滄桑》以瞿楊兩家從1925年大革命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段中國現代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歲月中對主義的追求和感情的糾結為主線,全景式、大跨度地再現這段歷史,將兄弟、師生、同窗、情人等各種情感有機地與國共兩黨的對立抗爭結合起來。
  • 天神娛樂李燕飛:人間正道是滄桑
    天神娛樂李燕飛:人間正道是滄桑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11-27 分享到:
  • 有聲書 | 長篇小說《人間正道是滄桑》全62集
    《人間正道是滄桑》,是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革命戰爭歷史題材劇,由張黎執導,江奇濤編劇,孫紅雷、黃志忠、柯藍、張恆等主演。2009年,江奇濤憑藉革命傳奇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入圍第1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獎、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
  • 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旗袍人物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柯藍的長相在一眾女明星中不算最出色的,但是她有種旗袍女人天生自帶的端莊優雅的氣質,她的美是由內而外的美。劇中穿著這襲棕色小碎花旗袍的她氣質清麗秀雅,裙身上繡有白色和粉色的小雛菊,她就像這菊花一樣,低調隱忍,但是散發著屬於自己的特殊的香氣。
  • 《人間正道是滄桑》楊立仁歷史原型的身份竟如此特殊
    前幾日回答了歷史大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董建昌的歷史原型,大約是張發奎和程潛的合體,而本劇中表現更為出色的是黃志忠出演的楊立仁,他把國民黨大特務狡猾而又複雜的性格通過歷史事件刻畫的入木三分,搶鏡程度直逼男一號孫紅雷,令人記憶深刻。
  • 許良驥|一部情感跌宕的革命歷史劇——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影 評)
    由孫紅雷、黃志忠主演的50集電視連續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日前在安徽影視頻道落下帷幕。筆者一集不少地看完了全劇。 該劇以1925年到1949年間風雲變幻的華夏大地為歷史背景,描寫了瞿、楊兩家五個年輕人與黃埔一批同窗因信仰不同而分道揚鑣,分別加入共產黨和國民黨、踏上殊途後的命運糾葛和人生經歷。
  • 人間正道是滄桑:「林娥」和導演傳緋聞,「立仁」與「瞿霞」私會
    今天要說的是《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演員們,相信大家對這部電視劇都不陌生。《人間正道是滄桑》在2009年播出,由張黎執導,孫紅雷、黃志忠、柯藍、張恆等主演。許多觀眾都把它奉為戰爭題材電視劇裡的經典之作,豆瓣評分高達9.1分。
  • 香港:人間正道是滄桑
    「例外主義」在香港生根、蔓延有其複雜的歷史和現實原因。歷史上,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回歸祖國後,香港一直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中央授權下的高度自治保證了香港的繁榮穩定。但與此同時,「香港例外論」在一些人頭腦中發酵,在外國勢力的煽風點火下越發膨脹,無視中央政府的善意,煽動香港人民與內地民眾的對立。而今,一些人在香港普選問題上大做文章,已將「例外主義」發揮到極致。
  • 【劇推薦】人間正道是滄桑
    ,本劇也是孫紅雷演得最好的兩個角色之一(另一個是《徵服》中的劉華強),也是眾多演員的華彩篇,包括藝術家呂中、包括孫淳、張志堅、黃志忠,柯藍等。寧漢合流之後,共產黨員數量降低到一萬左右,一部分被鎮壓,更多的共產黨員脫黨,甚至包括李達這樣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旗手。 本劇用了十集講黃埔三年,看起來頭重腳輕,但是這和《三國演義》有異曲同工之妙。實在是黃埔在中國現代歷史上的地位太重要了,這是國共兩黨的共同根基。瞿恩臨刑前所說的:「在這個地球上有個中國,中國有個廣州,廣州有個黃埔軍校」不只是一段很感人的臺詞。
  • 時文素材‖國慶70周年宣言02:人間正道是滄桑
    新中國成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國的命運從此改變。70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來講,這是滄桑巨變、換了人間的7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人民日報從26日起連續刊發三篇「宣言」署名文章。今天三山語文推送第一篇《雄關漫道真如鐵》。
  • 段奕宏主演《人間正道是滄桑》原班人馬同題材佳作,卻險些被忽略
    連年的戰爭讓他們歷經了無數生死的考驗,戰火硝煙中,他們時有聚散,但都不提那件心知肚明的往事,只是內心默默守望著。一晃全國解放了,阿彩獨自去了省城,九楓留在了鎮上,因為這裡有那些長眠於地下的戰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