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衛軍
人來到這個世界,從出生到死亡,到底有沒有意義?如果說人死後,陷入無盡的虛無,那我們活著究竟為了什麼?為了一個過程、一次經歷、一個體驗?德國有句諺語:「只活一次,等於一次也沒有活過。」難道人可以活很多次嗎?
按照尼採的「永恆輪迴說」,一個人死後,身體會變成各種分子,這些分子會散落在大地上,與現有的物質重新組合,重新排列,不斷進化,也許歷經幾十萬年後,我們的身體會以新的形式出現。
也許變成其他物質,比如一棵樹、一塊巖石、一簇海藻;也許會生成新的生命,一隻蚊子、一隻猴子、一條鯨魚、一隻飛翔的小鳥、一隻緩慢爬行的蝸牛,也許會還會進化成人,可那人還會是你嗎?
這幾天對一部電視劇著迷,盡而上癮,欲罷不能。片名《人間正道是滄桑》,看到了那些被國民黨槍殺的共產黨人和愛國人士,我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
對於那些為了理想,為了信念,為了追求的勇士們來說,生命之花雖然早早凋零,看似個體消失,進入永遠的虛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相當於把單個生命融入了整體,或許是世界、或許是歷史、或許是國家,或許是集體。
這樣,世界、國家、歷史和集體,就具備了這個獨立個體的某些氣節和性格。這是已故者對現在的一種鼓舞、是一種激勵、是一種喚醒、是一種反抗、是一種自由和偉大的信仰。
在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主人公楊立青,一個心懷愛國情結的熱血青年,看到一批批共產黨人和愛國人士倒在反動者的槍口下。他身上的鬥爭精神被喚醒,義無反顧加入共產黨。這樣看來,那些倒下的仁人志士就沒有白死,他們的生命在追隨者身上得到延續。
而我在看這部電視時,我始終飽含激情和鬥志,仿佛自己身上某些東西,隨著劇情的推進,也被激活了。電視中那些畫面仿佛發生在昨天,畫面雖然是拍攝的,但那種感覺、那種體會,那種痛苦,卻刻骨銘心的真實。
想想國家的繁榮昌盛,想想正在享受各種服務設施和生活便利,想想此刻一家人坐在餐桌邊享受噴香的飯菜,想想你帶著孩子走向幼兒園的路上,想想你正坐在辦公室處理各種報表文件,想想節假日開著車子出去兜風,想想你正坐在沙發上看一部精彩的電視劇,你能否想到他們?那些曾經為革命、為理想、為信仰犧牲的人們。
他們雖然死了,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今天大眾的幸福,其實就是把個體生命融入整體之中。歷史也許留不下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卻用自己的誓言和行動改寫歷史,讓一種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創造精神,在後世得到延續。
所以,生命不止只活一次,讓一種外在的無形的東西得到延續和傳承,更多的人被喚醒、被影響、被鼓舞、前僕後繼,就是一種引領。那些獨立的個體,那些曾經犧牲人的精神內涵、在這樣不斷更迭中,一次次被顯現出來,等於生命活過很多次。
身體雖然消融,而靈魂依然飄蕩。我們的身體裡除了流淌的血液,還有血氣方剛;我們的個性裡除了安靜溫情,還有沸騰和不屈;我們除了我們,身上還留存著那些認識的、不認識的、活著、死去的人的影子、精神和氣息。這就是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