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類高端訪談節目如何出圈?網易新聞《中國和力》給出答案

2020-11-18 網易科技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興盛,國潮等文化現象的興起,中國文化類節目也日益受到歡迎。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臺網兩端至少上線了35檔文化類節目,包含了漢字、成語、詩詞、書信、故宮、天壇等多個主題。在琳琅滿目的同類節目中,一檔文化訪談型節目如何做才能讓內容突出重圍,成功破圈?網易新聞《中國和力》頻登熱搜,給出了一個值得借鑑的答案。

今年10月,網易新聞聯合勁牌毛鋪,以中國傳統「和」文化為原點,特邀著名媒體人、企業家楊瀾女士擔任主持,共同打造了一檔大型高端精品訪談節目《毛鋪·和文化錄》。其第一季《中國和力》首期專訪故宮第六任院長單霽翔,一經播出就從眾多文化訪談類節目中脫穎而出,引發熱議,全平臺總曝光2.8億+,全網播放量超過3100萬,節目相關微博話題閱讀總量破億,相繼登陸微博實時熱搜榜第一名、微博熱搜同城榜第二名。

近日,《中國和力》線下沙龍第三站走進長沙,邀請著名學者周國平、作家何立偉現場對談,深入湖湘文化,闡述了「和」文化背後的哲思,活動直播破千萬。

深挖內容獨特價值,社交化傳播連接內容消費者

網易新聞相信,好的文化具備流行的潛質。但是在內容同質化的今天,策劃者需要具備深度挖掘內容獨特價值的能力,將優質內容的價值放大,並且找到傳統文化與當代內容消費者之間的連接點,通過精細的社交化運營傳播,才能助力好的內容出圈。

網易傳媒作為中國內容消費升級的引領者,旗下網易新聞擁有由資深編輯組成的原創團隊,他們在節目前期做了大量調研,發現「和」不僅僅只是儒家的理念,「和」的概念還滲透在儒、釋、道、諸子百家的方方面面,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今年適逢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正是「和」文化的最佳象徵。

《中國和力》第一期,網易新聞邀請到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在單霽翔7年治下,故宮成為了新晉「網紅」,一向以皇家氣派、巍峨莊嚴面孔示人的紫禁城走向普通人,古老沉寂的文物遺產具有了罕見的表達張力。

他在任期間,故宮賣咖啡、開設「母嬰室」、推動「廁所革命」、開放夜間參觀、給農民工辦追思會、讓外國總統下車步行進入午門,這一系列出人意料甚至引起爭議的人性化的舉措,讓故宮變得更有「人」味,讓來參觀的人更有尊嚴,也讓故宮更接近他理解中的「中和」的意義。

網易新聞在社交化話題運營上有豐富經驗。《中國和力》第一期預熱適逢國慶節期間,為了讓這些有血肉有細節的內容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和連接,網易新聞團隊在社交話題的策劃和傳播上下了一番功夫。

網易新聞觀察到,十一期間高速服務區、各大景區遊客如廁難成為一個熱門討論話題,因為不同性別的廁所數量設置不合理,甚至有了「搶佔男廁所」的現象。單霽翔在任期間,對故宮廁所進行了改造,按照需求比例設置男女廁所,減少排隊現象。據其介紹,目前故宮男女廁所的比例為1:2.6,甚至將職工食堂都改造成了廁所。為了確保話題準確性,網易新聞編輯在國慶期間親自去故宮實地探訪,發現故宮廁所排隊現象確實不明顯,和各大景區形成了鮮明對比。經過一番精心策劃,「故宮廁所不排隊」話題一經推出迅速引起網友廣泛討論,衝上微博實時熱搜榜首。

領先資訊內容平臺、頂尖文化名人強強聯合

承載了厚重內容的節目還需要領先資訊內容平臺和頂尖文化名人的強強聯合,才能使節目佔據先發優勢,使嘉賓智慧的火花在節目中得到最大化的呈現,為節目的高端定位提供強大的品質和資源支持。

網易新聞作為國內老牌資訊內容平臺,其自身具備專業媒體影響力、多年行業積累資源,編輯團隊具有資深的視頻IP打造和社交化傳播能力。此次《中國和力》已經是網易新聞第二次和著名主持人、媒體人楊瀾合作,打造高站位、大聲量的高端訪談類重磅策劃。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網易新聞科技頻道攜手知名媒體人楊瀾,傾力打造了《致前行者》特別策劃,邀請到了有最高數學獎之稱的「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嫦娥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等10位頂級科學家、企業家作為對話嘉賓,共同探討太空奧秘、數學之美、智能製造、中國晶片、AI大時代等話題。五期視頻節目全網總曝光量逾5500萬,視頻總播放量近1600萬,微博話題曝光量超1.5億。

兩次重磅合作均由網易科技擔綱主創。網易新聞相信,傳統文化搭載科技的力量能夠走得更快更遠,煥發出新時代的生機活力,傳播國際化的影響力。在《中國和力》中,楊瀾共將攜手12位來自科技、健康、文化、教育等各領域的時代面孔,他們從事的事業不僅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精髓,也闡釋著節目「君子和而不同」的核心理念。

視頻IP多圈層覆蓋,億級曝光助力品牌營銷出圈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網易新聞於近年大力推動視頻化,從人才建設、資金和資源上全力支持視頻平臺生態和原創內容體系建設,在選題、內容、商業化等方面實現了多領域、多圈層的覆蓋。以網易科技為先行軍,網易新聞旗下財經、體育、娛樂等核心頻道也紛紛將短視頻作為內容生產的核心方向,網易新聞已經實現了視頻IP聯動策劃和站內外全渠道分發。隨著更多創新形式的視頻IP推出,以及內容IP體系的日臻完善,網易新聞在商業化上的玩法也將更加多元、更具想像空間。

在《中國和力》中,網易新聞聯合勁牌毛鋪,以「和」文化為核心,以體現「和而不同」精神的內容作為載體,在打造精品節目的同時,也傳遞了品牌方融濃清醬三香的黃金配比,更以獨特的蕎香香型,區別於傳統白酒風味,兼容並蓄而又獨具風骨的特點。

目前《中國和力》已經官宣了下一位嘉賓——中醫藥界領軍人物、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接下來將陸續播出的《毛鋪·和文化錄》第一季《中國和力》中,網易新聞將與勁牌毛鋪一起,通過線上高端訪談節目和線下城市文化沙龍相結合的方式,共同見證來自各領域有卓越建樹的領軍人物的思想啟迪,發現中華璀璨的文化文明給現今生活帶來的影響,呈現給觀眾們一場有驚嘆、有共鳴、有趣有料的思想盛宴。以和,見自我,見時代,見世界。

本文來源:數英網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網易《中國和力》|原上海浦東新區管委會首任主任趙啟正:站在地球...
    他有很多重身份:原國務院新聞辦主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外委會主任、上海市原副市長、上海浦東新區管委會的首任主任學核物理出身的他被委任浦東開發區的首任主任時,心態是如何?
  • 網易新聞再出爆款欄目 體育人物訪談《界外》破圈而出
    在成功推出多個爆款短視頻IP之後,網易新聞繼續發力垂直領域精品內容,攜手網易文創「爆款製造機」《談心社》,共同推出了體育人物訪談類視頻IP《界外》,先後邀請到奧運冠軍何雯娜、奧運冠軍鄒市明的妻子冉瑩穎,圍繞事業、生活、情感話題展開深度對話,講述體育圈內和界外的故事,努力用體育積極向上的力量,熨平這個時代無處不在的焦慮和恐慌。
  • 解讀《中國和力》原浦東新區首任管委會主任趙啟正:上海一枝獨秀不...
    12 月 19 日,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大咖深度訪談節目《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第四期全網開播,知名主持人楊瀾擔綱主持,對話原國務院新聞辦主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外委會主任、上海市原副市長、上海浦東新區管委會的首任主任趙啟正。
  • 解讀《中國和力》|原浦東新區首任管委會主任趙啟正:理直氣壯在心...
    在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大咖深度訪談節目《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的錄製現場,原國務院新聞辦主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外委會主任、上海市原副市長、上海浦東新區管委會的首任趙啟正向知名主持人楊瀾講述了經歷浦東開發開放以及參與中國外交的很多往事。「講故事高手」趙啟正是第一位提出向世界說明中國,而不是宣傳中國的人。
  • 高端訪談節目有哪些?
    看高端訪談節目能夠讓我們增長見識,開拓視野,了解社會知名人士的說話辦事態度。那麼我國比較有名的高端訪談節目有哪些呢?下面讓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目前國內比較高端的訪談節目有哪些?現在國內知名度比較高的訪談節目很多,我們簡單為大家搜羅了一些,僅供參考:《巔峰問答》這是騰訊視頻推出的一檔訪談節目,節目裡有很多國內外大咖。《對話》這是一檔官方訪談節目,國內很多知名人物參加。
  • 《中國新說唱》將播 網易雲音樂助力說唱文化「出圈」
    《中國新說唱2020》正式宣布8月14日起每周五晚8點燃爆上線,網易雲音樂作為獨家音頻合作夥伴,將同步上線獨家音頻、深度聯動,協力打造年度頂級音樂綜藝盛事。 作為愛奇藝2020年暑期檔備受期待的超級音樂網綜之一,此次《中國新說唱2020》邀請到了廠牌主理人吳亦凡、潘瑋柏、張靚穎、GAI周延,樸宰範也將以特別身份助陣,與來自全球的優質說唱歌手一同開啟最強「SSR」冠軍之戰,對說唱文化進行全民化普及。目前,由吳亦凡、潘瑋柏、張靚穎、GAI周延等合作CYPHER 《RAPSTAR》已獨家上線網易雲音樂。
  • 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優化與創新
    關鍵詞:電視訪談;新聞節目;優化創新電視新聞訪談節目,是主持人和節目嘉賓圍繞某一新聞事件或新聞熱點進行談話,評價新聞事實、發表觀點評論、進行分析解讀的一種電視節目形式,具有時效性強、話題集中、個性色彩突出等特點。同時,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作為一種負載媒介輿論的載體,憑藉自身視聽雙元素的獨特優勢,逐漸演變為電視新聞節目中的新生力量。
  • 太一劉柏辛的當打之年,網易雲音樂的出圈之道
    後選秀時代的華晨宇、張碧晨、毛不易,同節目的歌手「一戰成名」之後「歌壇蒸發」的也不再少數。但隨著流媒體時代的到來,與在線音樂平臺結合,成為具備一定實力的選秀出身唱作歌手作品「二次出圈」的好法子。以華晨宇和毛不易為例,《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在網易雲音樂銷量突破2000萬,刷新數字單曲全網銷量記錄,獲網易雲音樂2019年度數字單曲銷量冠軍,也是2019年全網數字單曲銷量第一。
  • 中國網推出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中國網推出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2020-07-1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億播放量、15次上熱搜背後,網易文創如何做短視頻?
    目前,網易文創旗下的主要工作室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代表視頻內容IP,覆蓋了情感消費、知識科普、青年文化等多個內容品類,全力打造了泛娛樂情感視頻IP《明星》、硬核知識視頻IP《硬核看板》和《答案如下》、虛擬形象動漫IP《小羊駝三三》等內容。
  • 機器人格鬥節目能否創造流行?《機器人爭霸》給出了答案
    4個多月後,各項遠超預期的數據給出答案:截至6月底,節目總播放量超9.9億;節目話題累積閱讀超30億次,主話題#機器人爭霸#超22億次;獲海內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報導,全網相關連結超2千萬條;熱搜上榜16次,其中3個熱詞登上前兩名位置,同時霸屏超10小時… 對於探路者來說,方向和執行力都至關重要。那麼,《機器人爭霸》在方向上做了哪些創新?
  • 《蹦呀 蹦呀》《夠了》爆火出圈 網易雲音樂獨家收聽《中國新說唱...
    9月4日周五晚8點,愛奇藝自製的華語青年說唱音樂節目《中國新說唱2020》第四期熱血上線。面對組內1V1對決激烈廝殺,每位選手也都放出「殺手鐧」,《冷血(live)》《蹦呀 蹦呀(live)》《夠了(live)》《無人深空(live)》等hit song迭出,全面霸榜獨家音樂合作平臺網易雲音樂榜單。
  • 藝術究竟如何「出圈」?
    從「青春有你」到「乘風破浪」,出道、成團的話題完全霸佔了娛樂新聞頭條。隨著今年夏天練習生文化的成功「出圈」,人們共同見證了原本作為小眾文化的它,在大眾層面如何一步步獲得了極大的關注。那麼同樣小眾的當代藝術是否可從中借鑑「出圈」經驗,以獲得更廣泛的發展前景呢?
  • 《蹦呀 蹦呀》《夠了》爆火出圈 網易雲音樂獨家收聽《中國新說唱2020》
    9月4日周五晚8點,愛奇藝自製的華語青年說唱音樂節目《中國新說唱2020》第四期熱血上線。」,正如雲村用戶所言,很多人在節目上線後也同步蹲點網易雲音樂,收聽今夏最熱說唱,熱情訴說音樂感受,而李佳隆、林渝植Anoryz、孟子坤等rapper也空降評論區,與樂迷分享音樂故事。
  • 《圓桌派》亦可定製,活出品牌自己的漂亮萌商業
    >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3月8日,優酷《圓桌派》聯合天貓「3.8 女王節」進行文化營銷的新探索,定製番外篇特別節目——《圓桌女生派》。
  • 網易傳媒全新知識短視頻內容消費品牌網易新聞「知識公路」正式發布
    今年以來,網易傳媒全力布局精品知識短視頻IP矩陣,旗下網易新聞「知識公路」依託網易傳媒深厚的原創能力和強大的平臺影響力,以做中國品質知識短視頻內容消費品牌為定位,形成了「原創+籤約+採買」的多元化品質內容生產方式,打造出多樣的短視頻IP矩陣,內容覆蓋泛知識科普、泛科技商業、泛生活文娛及社會熱點、軍事、歷史、法律等各垂類,全網粉絲累計已達2億。
  • 音樂綜藝大勢,酒吧藝人出圈容易了嗎?
    選秀明星多為酒吧藝人】國內最早的歌唱類選秀節目,可以追溯到1998年福建東南電視臺的《銀河之星大擂臺》,到後來《我型我秀》《超級女聲》《中國好聲音》爆紅,捧紅了一系列酒吧藝人出身的明星,張靚穎、張杰、譚維維等。2017年《中國有嘻哈》,掀起了國內音樂市場對嘻哈這個分支的關注,過去無人問津的地下嘻哈歌手,轉眼也成了流量小生。
  • 豆瓣8.1,想讓金曲出圈的節目自己也出圈了
    不僅如此,節目更是憑藉高水準製作和豐富內涵獲得了豆瓣8.1的高分,相比於《中國好聲音2020》的6.5分,可謂是音樂綜藝市場的領跑者。節目組用配對組合的方式進行代際融合,前輩歌手憑藉對經典歌曲的質感詮釋,新聲歌手用個性新潮的玩法為老歌新唱加持,雙聲合璧,讓經典歌曲重新散發出青春的氣息。  節目播出五期,憑藉一場場出圈的合作舞臺展示了年度最強音樂綜藝的魅力。第二期節目中"容祖兒希林娜依高母系社會"直衝微博熱搜,兩人用搖滾的唱法燃炸現場,唱出了新時代女性的最強音。
  • 從李雪琴的走紅,談談品牌營銷如何「出圈」?
    品牌如何營銷才能像李雪琴一樣成功「出圈」?01從「北大才女」到「超級網紅」最新一季《脫口秀大會》上映,成為矚目的焦點,隨著節目的播出,一個叫李雪琴的女孩也刷了屏。善於玩梗,個人品牌傳播效應最大化李雪琴的走紅看似毫無道理,其實反映出中國網際網路的一種現象:「玩梗」。和相聲、小品等語言節目中的表現形式類似,梗需要不斷的重複,「包袱」才能響。重複的內容、表情或者語音語調,都能漸漸成為符號,符號有了能指和所指,就有了自身的意義。
  • 沒人不想出圈,但他們更希望街舞文化出圈丨舞者說
    毋庸置疑,街舞節目結束後,街舞圈的一隻腳已成功踏出自嗨的圈層,在頭部舞者對商業賽道的搶佔、曝光下,實現了小眾文化「零關注」的實質性突破。下遊變得熱鬧,更希望街舞「出圈」底層舞者上節目,都是為了給工作室打廣告「如果我們算出圈了,那大部分優秀的舞者,還一直在圈內。」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