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萬公裡外深情擁抱,嫦娥五號即將王者歸來,全世界目光聚集

2020-12-24 狙擊前沿

眾所周知,最近一段時間,大家最關注的就是中國航天探測器「嫦娥5」號的進展情況,而且這次擔負著月球取土的重要任務,因此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如今能達到這種技術的也就是美國和蘇聯,我們是第三個國家。而且據俄羅斯科學家表示,這次最難的並非是月球採土,而是在返回到近月軌道進行對接的那一步。就在嫦娥5號取土封裝完畢升空後,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了這裡。

據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5號在上升到月球軌道後,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行成功交接,並在6時12分順利的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到返回艙中。如今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已經與上升器分離,現在只等待最好的時機返回地球。此次在38萬公裡之外的太空實現深情擁抱,這也讓外界看到了嫦娥五號的技術是非常成熟的。而且如果將來有載人太空飛行器完成對接之後,就會在對接中間的區域形成一個80公分的通道,這樣可以方便太空人進行出入。

而這次嫦娥五號的採土也是全球最熱的看點。在降落月球表面之後,它將會在月表採取0.5千克土,同時在再使機械臂鑽到地下2米處取土1.5千克。共採土2千克,完成封裝後返回。這引起了不少人的質疑,並認為我們的嫦娥五號長途跋涉38萬公裡,為何只採了這2公斤的土回來。其實,美國登月6次也只採回382千克,而蘇聯也只採回來300克,而相比之下,我們這採得算是很多的,而且由於返回艙在返回的時候,要考慮承重能力,如果太重會影響燃燒的消耗,無法正常返途。

在嫦娥五號返回艙上升之前,我們的探測器還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五星紅星,不過就是因為這次展示,也讓很多人質疑美國人的登月造假。因為我們在月球上展示的五星紅旗是平平整整的,而美國阿姆斯特朗當年拿出的國旗卻是皺皺眉巴巴的,所以很多人一直懷疑美國人的登月有造假的嫌疑。而且我們的五星紅旗才是在真空下展示的,而美國的國旗在展示的時候像風吹過的一樣。而事實上,美國共登月六次,它們也插了六面旗,不過現在有一面不在了,其它的都在。有人說這是外星人拿走了,但是美國專家表示,是因為長時間在月球表面,受到惡劣環境的影響,最終侵蝕後變成了白色,並倒在了地上。

相關焦點

  • 38萬公裡之外的完美「擁抱」——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38萬公裡之外的完美「擁抱」——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新華社  作者:  2020-12-07 「抱爪」是什麼?「千裡眼」「順風耳」哪來的?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有故事。
  • 嫦娥五號「空中接龍」!來看這38萬公裡外的「月宮之吻」
    12月6日,經過多天的飛行,嫦娥五號軌反組合體終於迎來了帶著月球「特產」(月球樣品)的上升器,實現我國首次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在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諸多看點之中,人類首次月球軌道無人自動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無疑是最大的亮點之一。
  • 嫦娥五號剛拿到月球採樣,日本探測器帶著3億公裡外的碎石著陸了
    半年後的12月2日,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土壤採樣和封裝,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月球上採集資源。在中國之前,全球只有美國、前蘇聯做到了這一點。當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表面緩緩展開的一瞬間,國人無不為之動容!起步於1956年的中國航天事業,在經歷了一無所有的空白、亦步亦趨的模仿之後,終於在創新力的驅動下實現超越,為中國貼上「航天大國」的標籤。
  • 美國學者: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38萬公裡外依舊飄著「中國紅」!
    我們都知道,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人類已經不局限於對地球的探索了,而是將目光轉向那個浩瀚無垠的宇宙,人類從二十世紀開始就不斷的研製出各種各樣的火箭,將航天事業推動到一個新高度,對太空、月球以及火星等等展開探索。
  • 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題: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胡喆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因此,我們在嫦娥五號上採用了抱爪式對接機構,通過增加連杆棘爪式轉移機構,實現了對接與自動轉移功能的一體化,這些設計理念都是世界首創。」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說。「所謂的抱爪,形象地說,就像我們手握棍子的動作,兩個方向一用力,就可以把棍子牢牢地握在手中。」
  • 38萬公裡之外「月宮之吻」——揭秘嫦娥五號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
    &nbsp&nbsp&nbsp&nbsp嫦娥五號作為探月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本次任務的諸多看點之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首次在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交會對接,將裝有月壤的樣品容器從上升器轉移至返回器中。
  • 嫦娥五號返回地面需要多少天
    簡述38萬公裡是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這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38萬公裡光只需要2秒就可以返回,那嫦娥五號需要多長時間呢?嫦娥五號探月之旅我們先了解下嫦娥五號的探月之旅階段,整個探月之旅需要11個階段,目前已經到了第10個地轉移階段。
  • 38萬公裡之外的「太空牽手」
    當天凌晨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也是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首次「太空牽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相關航天專家,揭秘「牽手」背後的「黑科技」。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
  • 38萬公裡外穩住「嫦娥」速度,全靠這支「慣測小分隊」
    中新網北京12月6日電 題:掌握「嫦娥」加速度的「慣測小分隊」作者 郭超凱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石英撓性加速度計及I/F轉換電路組成的「慣測小分隊」,一路以穩定可靠的表現為「嫦娥五號」提供高精度加速度信息,為這次交會對接穩住速度。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返回器凌晨著陸,「接力跑」完成衝刺一棒如果說嫦娥五號的地月之旅是一場接力跑,那降落回收便是最後衝刺一棒。在到達地球5000公裡之外時,嫦娥五號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獨自踏上回家路。在降至距離地面約10公裡高度時,嫦娥五號返回器打開降落傘,完成最後減速並保持姿態穩定,隨後平穩著陸。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附視頻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 公裡/秒降為零。 嫦娥五號的「腿」繼承了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良好基因,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偏置收攏、自我壓緊」式方案,保證收攏簡單、展開可靠,解決了著陸緩衝、著陸穩定性等多方面問題,確保嫦娥五號穩定可靠地完成與月球的「親密擁抱」。
  • 38萬公裡外的親密「牽手」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  38萬公裡之外的親密「牽手」(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  本報記者 餘建斌 馮 華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2
  • 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中國長徵5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馱運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巨大的火焰推動下,一舉向月球奔去,此次嫦娥五號的發射,將跨越38萬公裡,前往月球執行火星勘探任務。02嫦娥奔月,四大難關嫦娥五號探測器擔負著秘密的使命,它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四個關鍵任務決定了這次探測計劃的成敗,全球各國都在緊張注視著太空,他們都十分關注我國航天領域的這次任務。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十三大步驟
    嫦娥五號探月取樣成功歸來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次重大飛躍,其創造了五項中國之首,本文對嫦娥五號「籌備、發射、探月、第二次軌道修正、第一次近月制動、第二次近月制動、組合體分離、著陸月面、月面採樣、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與月地轉移、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著陸地球」整個過程的十三個步驟進行了詳細介紹。
  • 第一視角看嫦娥五號落月全程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 公裡/秒降為零。12月1日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畫面。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期間,嫦娥五號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中國要去月球「挖土」啦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月壤雖是土,價值抵萬金  「月壤即月球的土壤,雖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是對地球人來說卻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價值。」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此次實施的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多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儲存、分析和研究。  這其中,每一項都是史無前例的。
  • 嫦娥五號 月球之旅
    據新華社報導,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凌晨4時40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
    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