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模特整容成黑人 歐美部分白人熱衷「自黑」為哪般?

2020-12-20 觀察者網

據《太陽報》(The Sun)當地時間6月24日報導,德國女子瑪蒂娜·比格(Martina Big)耗費巨資,把自己整容成一個黑人,以此來表示對黑人運動的支持。

據《太陽報》2018年早先報導,德國模特比格天生是白色的皮膚,金黃的頭髮。多年來,她花費巨資,通過藥物注射和手術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外貌特徵,比如膚色、發色、瞳色、嘴唇、鼻子,以及其它一些身體部位的形態。

(圖源:Jam Press,轉引自太陽報,下同)

2019年,比格還在肯亞受洗,同時開始使用Malaika Kubwa一名,自認為黑人。

據《每日郵報》2018年的報導,對於自己的轉變比格表示非常「自豪」。她熱衷於改變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成為真正的「非洲女孩」。據報導,她的男朋友也同樣在進行藥物注射,以改變自己的膚色。

在一檔視頻節目中,當主持人詢問比格「你認為你是一個黑人嗎?」,她毫不猶豫的回答「是的。」

這引發了現場不少觀眾的喝彩和支持。此後,比格頻繁在各類電視訪談節目中出鏡,大受歡迎。

(圖源:每日郵報)

(「我生來是白人,但我想要成為黑人」)

除過樂於改變自己的外形外貌以外,比格還頻繁在社會和種族問題上發言。

據《太陽報》當地時間6月24日報導,對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引發的抗議活動,比格表示大力支持。她稱,人們大聲抗議是正確的,這是間接地向有影響力的政客和其他人施加壓力的唯一途徑。同時,她強調自己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抗議。

比格稱,自從自己成為黑人婦女以來,就一直在研究黑人的文化和歷史。

對於近來轟轟烈烈的拆除雕像運動,她表示應該毫無保留地拆除爭議雕像。她認為奴隸制度是殘忍和不公的,黑人被強行帶走,像商品一樣被賣掉,並為貴族服務。

她強調:「更糟糕的是,許多人堅持這種古老的思維方式,將黑人視為二等人。」

此外,比格還點名批評美國總統川普:「他在任職期間從未同情過黑人」。

歐美國家的部分白人熱衷於成為黑人並非孤例。

據@福克斯新聞當地時間6月23日報導,作為抗議活動的發言人之一,肖恩·金(Shaun King)正在成為美國越來越炙手可熱的人物。

(圖源社交媒體)

他認為耶穌不是白人,白色的耶穌像是一個謊言,是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壓迫工具。抗議者應該拆毀那些「不那麼黑的」耶穌像。

在社交媒體上,他收穫了大量的支持,也引發了不少爭論。

(圖源:Fox News)

作為重要的「民權活動家」,肖恩長期以來宣稱自己是一個黑人。但早在2015年,就有媒體和自稱知情人士指責肖恩在種族和經歷上造假,@布賴特巴特新聞網 公開了其父親的身份信息,上面明確標註為白人。

(圖源:商業內幕)

面對質疑,他回應稱自己出生證明上的人不是自己的父親,他的親生父親是一位膚色淺黑的黑人。

(圖源:福克斯新聞)

(圖源:華盛頓郵報)

有媒體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

(圖源:布賴特巴特新聞網)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為支持黑人,德白人女模特斥巨資做出一個大膽行為
    西方很多國家一直存在著種族問題,歷史上也爆發了很多黑人運動,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一位德國白人女模特為了表達種族平等,不惜耗費巨資做出一個大膽舉動,那就是將自己變成黑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她到底怎麼想的。根據觀察者網報導,這名德國女模叫瑪蒂娜·比格,32歲,來自德國。
  • 美白化妝品被指種族歧視,膚色問題不只歐美,日韓比中國熱衷美白
    強生在聲明中提到,公司部分產品名稱給人印象是白皙膚色比個人原本的膚色好,「這從來不是我們的本意,健康肌膚就是美的」。東亞是美白產品的主要市場。在中國,美白具有數千年的文化和審美根基。韓國、日本對美白產品的熱衷程度比中國還高。東亞的這種文化傳統不會因為歐美的反種族歧視運動而消失,市場需求也會依然存在。
  • 金髮白人美女,通過手術將自己變成了黑人,只為表示支持?
    但是隨著審美的變化,也有一些女性開始「美黑」,但是這個美黑也是有限度的,只是讓自己肌膚變成古銅色的健康肌膚。但是最近卻有一名白人模特通過全身直射將自己變成一位黑人。這位模特名叫瑪蒂娜·比格(Martina Big)出生時她金髮碧眼,曾在航空公司做空姐,雪白的皮膚和姣好的身材應該是很多女生羨慕的對象,可是她為何要將自己變成黑人呢?
  • 雙形象分析神奇黑人不黑,白人救世主不白,生活不需要《綠皮書》
    而這部電影以黑人音樂節謝利博士和白人司機託尼的旅程為主要內容的影片,深刻的揭露了種族歧視的黑暗,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 而《綠皮書》這部電影不同,在這部電影之中,身為白人託尼,並沒有絲毫"救世主"的角色設定,與其他電影中被神化的白人相比,託尼無疑是對社會中絕大多數白人的真實展現,縱使窮困潦倒,不得已之下要為黑人服務謀生,但在他的內心深處,仍舊是瞧不起黑人的。
  • 美國跨種族婚姻,為何白人女主要嫁黑人,白人男更願意娶黃種人?
    美國總人口約3.3億,白種人約2.4億,佔總人口73%,包括歐洲裔和拉丁裔白人,其次為黑種人,佔13.2%,黃種人佔5.4%,其他為混血兒,以及土著印第安人。不過拜美國人的種族滅絕政策所賜,現在美國的土著印第安人已經非常少,大約只有美國總人口的1.5%,其餘人口基本都是混血兒。
  • 神奇黑人與白人救世主
    他生活在紐約最窮的地區之一——布朗克斯(Bronx),那裡自 19 世紀中期起就聚居了大量愛爾蘭、猶太、義大利移民,環境雜亂,犯罪率居高不下。作為義大利移民,託尼被放逐於主流社會邊緣,甚至被有種族主義傾向的警察定義為「半個黑鬼」。自身的困境或劣勢形成了這些白人角色身份認同的「降級」,從而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他們與有色人種角色在種族等級上的差異。
  • 擁有八分之一中國血統的黑人超模,終結白人模特時代,卻醜聞不斷
    T臺秀上,老米自信十足,有人視她為繆斯女神,比如範思哲的設計師Gianni,但歧視的聲音,一直未曾減弱,且隨著老米參加幾場大型秀場後,愈演愈烈。原因很簡單,老米是黑人!就這樣,白人模特一統天下的局面,硬生生被老米撕開一個口子,評比出來的五大超模,老米是唯一一個黑人,算是終結白人模特時代。
  • 北歐白人與地中海白人有何不同?二者看待華人的方式有何不同?
    、棕、黃、黑、灰、紫等多種眼眸色,大部分的白種人為黑棕色頭髮。以南歐人為例,這些拉丁國家認為北歐的日耳曼人和盎格魯撒克遜人是徹頭徹尾的森林蠻族,他們的祖先建立羅馬帝國的時候,這些黃頭髮的蠻族能夠當上奴隸都是最高的榮譽了。羅馬人是什麼人?當然是白人!什麼棕色人種?那是日耳曼蠻族沒文化,不會同化落後種族,你看看我們拉丁、希臘、中東、印度的人多麼牛,那麼多的黑人都被我們同化了,說我們黑?你到黑非洲看看那兒的人究竟有多黑?
  • 一個不服的黑人模特來戰了!
    作者:烏索就在白人模特們佔據著各大廣告牌正面,各位亞洲女性高喊著一白遮百醜的時候,一位27歲的黑人模特就不服了
  • 西方流行文化中,白人扮演黑人的歷史
    正因為扮演的是另一個種族,白人男性演出者和主體為工人階級的白人觀眾,更能肆無忌憚地在這些黑人角色身上投射誇張、荒誕、粗俗、暴力和淫穢的想像。這種奇觀式的演出以突破日常黑人和白人之間緊守的身份和親密關係邊界為樂,同時又不斷重申和強化白人對黑人身體的貶低、嘲弄、控制和「竊取」。黑臉滑稽劇對黑人身體的想像和模仿,是白人男性對「男性氣概」的詮釋,這樣的詮釋也在日後以其他方式不斷重現 。
  • 為什麼「歐美女性」寧願嫁給黑人,也不願嫁給中國人?
    「歐美女性」寧願嫁給黑人,也不願嫁給中國人?真相讓人很意外!人們到了一定的年紀的時候,就會選擇成家立業,組建屬於自己的家庭,在選擇自己的另一半的過程中,同時有主觀的各種原因,也有一些客觀的因素。眾所周知,白、黃、黑是世界三大人種,白人多分布在歐美地區,黃種人多為亞洲人,而黑人往往則來自非洲。由於歷史原因以及現代社會的影響,黑人一直都是眾人歧視的對象,無論他是否做錯過事情,在許多白人的眼中,黑人永遠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代表。因此,很多黑人始終都得不到好的社會待遇,也找不到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
  • 六成嬰兒是黑人,法國正在「黑化」,為什麼不控制黑人數量?
    歐地區美黑人眾多,不足7000萬人口的法國已經有630多萬黑人了,而且這部分人出生率極高,在不遠的將來歐美國家的黑人都會成為多數群體,法國政客絕對不會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
  • 白人至上武裝與黑人武裝互相開火,白宮調兵鎮壓
    近日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白人至上武裝與黑人武裝互相開火爆發大戰,白宮緊急調兵鎮壓。5月25日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鎖喉7分鐘致死,隨後美國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大量民眾聚集街頭抗議,部分極端分子趁機搶劫打砸,導致美國許多地方一片混亂,就連治安也差了很多。
  • 在美國:真的是亞裔不如黑人,黑人不如白人嗎?
    ,黑人不如白人。之所以會問黑人,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黑人當中確實有一小部分在美國風生水起。如果黑人都像印第安原住民那樣默默無聞,沒有人會問類似的問題。非洲裔的特點是兩極分化嚴重。NBA裡面的黑人球員,碧昂斯(Beyonce)這樣的歌星,美國人那那是發自內心真崇拜。至於那些黑人區裡的窮黑人,美國主流社會也是唯恐避之而不及,表面上搞白左,內心裡巴不得當垃圾扔了。
  • 《逃出絕命鎮》:黑人不要輕易去白人女友的老家
    倆人開車上路,卻沒想到這一趟見女友父母的周末之旅,竟成了一生夢魘……身為黑人錯了嗎?電影《逃出絕命鎮》2017年在一片強檔中殺出血路,成為當年度超級叫好又叫座的優秀電影,導演用怪異的手法,勾勒出千百年來美國種族歧視最血腥、最黑暗的一面,在一個看似和諧的小鎮上,卻驚現行為失控的黑人、催眠術、人肉拍賣場,回顧電影中的三個經典要素,許多人直呼「後勁真的很強」!
  • 奧斯卡最佳短片:黑人為復仇,活捉了一個白人,還把他染成黑皮膚
    接下來,正片開始了,白人家庭在超市結帳的時候碰到一個黑人叔叔,黑人叔叔用玩具逗孩子開心,但父親說了一句「你是不是在嚇唬我兒子?」這句話明顯帶有歧視的態度。黑人叔叔也是個暴躁老哥,然後就打起來了。
  • 黑人和白人平等相處,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從非洲被販賣到美國當奴隸的黑人,和那些從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到新大陸去淘金的冒險者白人,除了都說英語以外,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共同的語言,白人從骨子裡就看不起黑人。所以,喬丹、科比、泰森,他們的身體再好,再有錢,也娶不到一個白人老婆(科比的老婆瓦妮莎是拉丁美洲血統,不是白人),歐巴馬,他再怎麼高大帥氣、再怎麼聰明,即使能當美國總統,也只能娶一個黑人老婆。
  • 蘇丹的黑人模特最近在網上火了起來,美與醜真的與膚色無關
    Nyakim Gatwech,一個來自蘇丹的黑人模特,她被大家熟知不是因為她有著美麗的五官和標緻的身材。而是因為她的黑,在許多人看來,她實在是太黑了,甚至比一般黑人還要黑。在暗處的她,簡直就跟黑夜融為一體。有人打趣說,像這種背景是黑色,只有調高亮度才能稍稍看清她。
  • 黑人模特:現代藝術進程中的黑人形象
    三個階段又聚焦於一些核心問題:作為繆斯的黑人模特,這些模特與那些描繪、刻畫、塑造、拍攝他們的藝術家之間發生的交流對話。從這個展覽中,我們最起碼可以了解到那些在藝術史上熠熠生輝的藝術家們:席裡柯、卡爾波、馬奈、塞尚、馬蒂斯、納達爾……對這一問題的態度。
  • 白人的定義標準是什麼?白人與白種人有什麼不同?應該如何區分?
    我說他是黑人他就是黑人!但是後來這些移民越來越多。尤其是南北戰爭時期,愛爾蘭人和德國人為北方軍隊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於是美國人態度開始發生轉變。本質上講,愛爾蘭人和德國人當然是白人。所以美國人要求這些新移民學會說英語,接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同化,在他們學會說英語以後,就把他們的有色人種的帽子摘掉,發給他們一個「白人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