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直是姥姥的澎湖灣,我們一直弄錯了姥姥和外婆的意思

2021-01-10 佛評社會百態

原來一直是姥姥的澎湖灣,我們一直沒有弄明白姥姥和外婆的意思

對於小朋友們來說,頭疼的應該就是稱呼自己父母的親戚,尤其是在討論輩分的時候,讓自己的頭更大,這不前段時間就因為上海某教材中的一篇課文,網友們就坐不住了 。

經過了解,我們發現小學二年級語文書中的打碗碗花課文中,所有的外婆給集體換成了姥姥。

這一經改版之後大家就不樂意了,但是通過與舊版的對比之後上海外婆變成了婆婆,上海的教委也對此做出了解釋,外婆真的只是方言。這一解釋給大家都一個很重的打擊。

在我們的腦海當中,有很多關於外婆的故事歌謠,菜譜品牌,但是卻沒有想過把外婆換成姥姥將會是一種什麼畫風。記得當時火爆全球的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大家都會唱,這當中,所有的外婆大家都認為毫無違和感,但是如果將這首歌曲當中,所有的外婆換成姥姥又將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呢?可能是由於外婆在心中留下的印象更深,所以大家遲遲不能接受把外婆的澎湖灣換成姥姥的澎湖灣會是怎樣?更有網友直呼是毀童年!

還有就是外婆橋這首歌,我們也都知道,搖啊搖搖啊搖船兒搖到外婆橋,但是如果將外婆橋換成姥姥橋,突然就感覺不對勁了,網友更是不能接受。

周杰倫也曾經唱過以外婆為名的歌曲,但是如果把這首歌曲的名字換成姥姥就好像周董深情演繹的畫面,突然之間就幻滅了!

不管怎麼看?把外婆換成姥姥的好像是兩種不同的畫風。之前張藝謀就拍過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他劇中說到的外婆就已經要有變成姥姥的趨勢了,看來他的電影也有很好的預言性。

湘西就一道非常出名的菜,叫外婆菜,但是如果將外婆菜換成姥姥菜之後就有一絲絲的土味,而且畫風完全不一樣,沒有了之前的詩意,如果提到外婆可能會有更多的情懷,但是後者卻有一思思搞笑的成分在裡面。更有直白網友說如果將外婆菜換成姥姥菜之後,這道菜將不再出名,每次去吃更不用排隊等位,迎來的就是無人問津。

小紅帽當中的狼外婆更是一個經典的角色,曾經陪伴,許多兒童入睡,又讓很多兒童害怕又溫暖的一個角色,但如果狼外婆換成狼姥姥總感覺哪裡有點不對勁,或許有點搞笑。

但其實婆婆在全國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當中,他的稱呼也是不同,幾乎是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屬於這個的名字。

更多的經典都是外婆,可能就是由於外婆這兩個字眼在我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所以一時之間將它換成姥姥就會讓我們無法接受,更多和外婆相關的故事民謠都是陪伴我們童年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如果將這些陪伴我們長大的小夥伴,突然給他們改頭換面論,誰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相關焦點

  • 「外婆的澎湖灣」保住了!處理意見:「姥姥」改回「外婆」
    Ultras1953:還是得尊重作者,作者寫姥姥就是姥姥,作者寫外婆就是外婆,大不了加注釋鼻子大不壓嘴:風俗雖不同悶著聲發大財吖:姥姥的澎湖灣?23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公布關於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外婆」改「姥姥」一事的處理意見。同時,相關部門和機構對此事致歉。
  • 語文教材改外婆成姥姥,以後要唱《姥姥的澎湖灣》?
    @刻骨冰涼:我想帶你,回我的姥姥家,一起看著日落,一直到我們都睡著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才是普通話吧?只聽說過狼外婆沒聽說過狼姥姥@好奇心害不死的汪:我一直以為外婆是普通話,姥姥是北方方言@哪疼:姥姥多有親切感 外婆可以是稱呼任意一個老年女性的稱呼啊
  • 孤陋寡聞,外婆,改成姥姥,根本不算個什麼事!
    起初不信,以為乃某君捕風捉影直到驚見上海教委的陳情之辭:「外婆」屬方言,小家子氣唯「姥姥」能更彰顯大上海的高端氣質那些虛弱的「房屋」正在滾下深淵…… 搖啊搖,搖到姥姥橋,可以嗎?澎湖灣,澎湖灣~姥姥的澎湖灣,可以嗎?周董的《外婆》也要改成《姥姥》?
  • 「外婆」還是「姥姥」?都不對!我們客家人應該叫「姐婆」!
    近日,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為什麼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上海市教委針對這一問題的答覆,上海市教委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
  • 「最美外婆」產房外走紅,顏值成為焦點,40多歲當姥姥值得羨慕嗎
    YOYO說育兒原創,歡迎轉發評論收藏現在的女性越來越會保養,很難從臉上讀出對方的年齡,其實除了會保養,也有很多的女性因為結婚生子比較早,在40多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奶奶和外婆。很多年輕的外婆讓人看不出年齡,甚至以為就是孩子的媽媽,因此也鬧過不少的烏龍,但一些「最美外婆」顏值真的不低,就像下面要說的這位外婆「最美外婆」產房外走紅,顏值成為焦點-在網上看見過這樣一組照片,一位阿姨抱著一個嬰兒在產房外
  • 我的姥姥姥爺
    我的姥姥姥爺小時候,我就很好奇,為啥別的小朋友都是叫外公外婆,我卻是喊姥姥姥爺。後來才知道,因為我的姥姥是河北邯鄲人,湖北隨縣的姥爺就讓我們按照北方人的習慣喊,就是姥姥姥爺。隨著姥姥北方的習慣叫,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姥爺對姥姥相敬如賓的愛情體現吧。
  • 怎麼評價電視劇《姥姥的餃子館》?
    對我媽來說,《姥姥的餃子館》劇情吸引人,表演也有水準;對我來說,《姥姥的餃子館》的製作粗陋,三觀也有點不可直視。天惹嚕,莫非又一部《娘道》來襲?我媽元旦假期在愛奇藝看《姥姥的餃子館》,她兩天一口氣刷了十多集,我陪著她看。
  • 憶外婆的澎湖灣
    憶外婆的澎湖灣 昨晚在騰訊看一條消息,原唱《外婆的澎湖灣》的潘安邦離世了,今天網上新聞得到證實。 《外婆的澎湖灣》是我上小學二年級時聽到一首歌,也是人生中印象至深的第二個歌。特別外婆拐著杖,留 下腳印二對半,讓人倍感親情的至,這愛融入大海,隨歌聲經久不息。年少時也曾幻想去澎湖灣看看,雖然不知道在哪裡!這首歌的歌詞不知道怎麼記住了,從年少時至現在一直未曾忘記,女兒從小到現在,我教她的歌的就有這個,她現在也能唱,在去年六一的時候,我們還共同表演過。 沒想到,時光流金,時光不僅帶走童年好的記憶,而且還帶起了記憶的人和事,一切美好的回憶都漸行漸遠了。
  • 《外婆的澎湖灣》,唱的是歌手和外婆的真情故事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懷(幻)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消磨許多時光,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
  • 姥姥
    她把自己姥姥的親身經歷改編成段子,什麼再苦也要喝咖啡,因為不能浪費;老伴去世以後和女兒住在香港,語言不通的她一周之內就摸清街坊八卦;永遠風風火火的大嗓門和自帶銅鑼屬性的四川樂活性格,就是中國最典型的,不會孤獨的老太太樣子啊。「但她走了以後,我們都非常孤獨」思文說。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正在吃一碗貴州酸辣米粉,不行了,抬起頭,使勁的搖晃著腦袋說「太辣了太辣了」。
  • 「千萬別讓姥姥帶孩子!」
    」那個看上去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在她心裡,其實一直都需要被照顧。能否融入這個城市、交不交得到朋友、孤不孤獨,和家人比起來,已經「沒那麼重要」了。讓人心寒的是,很多時候,姥姥們的付出,並不能被理解。第一次,她照顧兒女,從寸步不離到分別,他們上學、工作,長大成人;第二次,她照顧孫輩,又看著他們一點點長大,一步步離開自己……這當中,既有對孫子們的愛,也有對兒女的虧欠和彌補。
  • 《外婆的澎湖灣》:童年的回憶
    讓我們跟隨歌手潘安邦的記憶,追憶80年代的臺灣民歌風採,追憶那心湖中奔湧不息的愁緒與懷想。《外婆的澎湖灣》鐘聲年代show© Zhongsheng Music鐘聲音樂《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曲廣為流傳,可謂家喻戶曉。
  • 紀念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
    歡迎點擊上面藍字"車城四季「加關注點擊下面播放器收聽混聲自重唱《外婆的澎湖灣》。
  • 我的姥姥
    姥姥生了十個孩子,九個都在鄉下土裡刨食,唯有母親在城裡醫院供職。人們都說,母親來到世間就是為了救贖姥姥,若不是母親,姥姥一直在得勝堡,早就撒骨揚塵了。姥姥最疼愛母親,她一直跟在母親身邊。母親生我時,姥姥已68歲高齡,視我為掌上明珠。
  • 姥姥的小院
    爸爸回城去了,我就在姥姥家住下了。村裡有我的三個好朋友:彩雲、芝芝和潤蘭。我們四個人每天廝混在一起,有時去你家,有時到她家,往往玩到太陽落山才戀戀不捨地分開。我們的遊戲常常是抓子兒和點羊糞窩,幾個人常常坐在姥姥街門外的門洞下,玩得不亦樂乎。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家裡人遠遠地喊:「彩雲,吃飯了。」「小英,吃飯了。」於是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土,把石子裝進口袋,回家去。
  • 奶奶和姥姥的區別!寫的有點意思~
    現在的80後90後有了娃,往往是姥姥帶得多,因為她心疼女兒。如果姥姥放手,最累的是她的女兒。
  • 外婆的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晚風輕拂著澎湖灣,白浪逐沙灘……」相信80後的每一個人都是聽聽著這首歌長大的。
  • 原創|姥姥的糖茶
    姥姥講了很多故事,但她最愛《紅樓夢》。總愛說這紅樓夢叫《石頭記》才貼切。現在想來,我對紅樓夢的認知竟也是從姥姥的故事開始的,裡面的人物在姥姥的講述下變得有血有肉,生動感人。賈寶玉、林黛玉、寶釵、賈母、王熙鳳我印象尤為深刻。黛玉那纖弱的美成了我們這些情竇初開少女模仿的對象。說話一改往日女漢子形象變得細聲細氣,走路也慢半拍,吃飯就更別說了,原來一碗的量成了對半。
  • 《仙劍奇俠傳》趙靈兒的姥姥也會變成蛇身,她是不是也是女媧後人?
    在我們玩過的遊戲中,幾乎每一部都會出現一個的女媧傳人。分別是紫萱、林青兒、趙靈兒、李憶如和小蠻,而這位姥姥當年就有很多玩家猜測會不會就是紫萱呢?因為如果是紫萱的話,就符合了姥姥和蛇身的這兩個設定,但是會對紫萱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玩家們也有很多不願意承認的。
  • 【歌聲飄過40年】外婆的澎湖灣
    在歌手潘安邦心中,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外婆。1979年,臺灣音樂人葉佳修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認識了歌手潘安邦。為了製作潘安邦的第一張專輯,兩個人談了整整一個下午。潘安邦把他認為最重要的事都告訴了葉佳修,包括他從小跟著外婆長大……這種祖孫情深深地觸動了葉佳修的靈感,他根據這種感受創作出了《外婆的澎湖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