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記者鍾銳鈞的一組戰「疫」的印記,我為你們記錄,將正在武漢一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的「最美的樣子」帶到了全國人民的面前,照片中微笑著的臉龐上那一道道印痕,無不讓人動容。這組照片已經成為了在緊急事件或客觀條件苛刻中進行拍攝的經典案例,作者因地制宜,使用了簡單、恰當的器材一蹴而就。
多帶一臺機身作為備用,將能更有保障。
在緊急事件中,拍攝環境和條件都存在著大量不確定性,尤其是現場肖像類照片的拍攝,儘管事先有策劃,但還是會受到場地空間、拍攝時間、環境光線條件等因素的嚴重製約,因此器材的輕便、易用、可靠性等均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就如組照《疫·痕》的拍攝,作者鍾銳鈞使用的器材就很簡單:一臺佳能EOS 1Ds MarkIII數碼單眼相機,搭配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鏡頭,一支加裝了小型雷達罩的神牛AD200閃光燈和手持燈架。在這套攝影器材中,相機和鏡頭均是報社給鍾銳鈞配備的工作設備。在拍攝中,為追求更好的「壓縮感」,作者選擇使用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鏡頭中的70mm端拍攝,而不是大家印象中常用的50mm大光圈定焦鏡頭。另外,他還使用了配備雷達罩,並加裝了可伸縮的兩節管手持燈架的閃光燈作為主光源。這樣一款能手持、操作便捷又輕便的離機閃光燈方案,既滿足了在小空間、弱光環境下的快速、簡單肖像布光,又能實現更好的光效,以及達到提升成片率和畫質的目的。
便攜型影棚閃光燈的附件已成完整系統,可為用戶提供各種光效控制工具。
一個布袋加一個平板電腦大小的手提包就能將整套便攜型影棚閃光燈全部帶上。
這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因此,針對在緊急事件和苛刻環境中的肖像類照片拍攝需要,我們專門找到了多種器材搭配和選擇方案,希望能給大家更多參考。
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樣,在拍攝一些緊急事件時,環境、光線等客觀條件都是很苛刻,且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因此,在前期策劃中就需要做好預案,並在到場後迅速分析、判斷,完成拍攝場地選擇和設置好燈光。
環境,當然是要儘可能地大,並且不能在繁忙的人員行動路線上,這樣才能在方便拍攝的同時,不影響現場人員的工作。但又不能距離行動路線太遠,否則就會給拍攝對象帶來額外的負擔。如《疫·痕》的拍攝現場就是在隔離區外,距離醫護人員休息區很近的一個堆放物資的角落,四周都是白牆,選擇現場縱深最大的空間中的一堵白牆作為背景,就可以快速地搭建出一個臨時影棚。
光線,需要根據拍攝意圖和所攜帶的設備進行選擇。如沒有攜帶閃光燈、LED等主動光源,就需要考慮現場光源的位置、角度,以室內照明燈光、窗戶的位置為中心,設置拍攝場所。這種情況下,雖然可以通過反光板、手機、手電筒、檯燈等進行補光,但仍然會使拍攝受到很大的影響,成片率和畫質都相對較低。
時間,這是不確定性最大的因素之一。從拍攝者的角度來看,為完成任務是可以24小時「時刻準備著」的,但拍攝對象的時間則是很不確定的。如果拍攝時間過長,不但會影響拍攝對象的工作,更會給他們帶來負擔,所拍攝出來的照片就很難體現他們的真實狀態。因此,拍攝者需要儘可能地了解被攝對象的時間安排,並儘可能地縮短拍攝時間。
有了對現場環境的分析和預判,那拍攝器材的選擇就有了根據。
首先,機身要儘可能地選擇高性能、高畫質的產品,尤其是在高感光度下的成像質量,自動對焦系統的速度和精度,電池續航能力的長短,都是優先考慮的重點。相比之下,便攜性反而是次要的。從這一角度來看,135畫幅的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是最好的選擇。而中畫幅數碼後背、大畫幅等經常用於商業攝影的高成像質量機型,因為性能(對焦速度、精度和數據處理速度等)相對較差和所需配套拍攝條件要求較多等原因,則不建議使用。
其次,鏡頭的選擇也同樣遵循高性能和高畫質這兩個標準,但為了能有更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則應該重點考慮其是否具備微距功能和更短的對焦距離。考慮到拍攝的是肖像照片,鏡頭的焦距還應該控制在60mm至100mm範圍內,這樣才可以減少畸變,讓人物還原更加真實。而為了增加拍攝的靈活性,以應對現場出現的預料之外的問題,則應該首要考慮變焦鏡頭,而不是定焦鏡頭。
使用LED燈拍攝,最大的好處就是所見即所得,而且還能兼顧視頻拍攝需要。
這樣一套拍攝設備就能完全滿足現場肖像攝影的需求。
索尼方案
機身:Alpha 9和Alpha A7系列全畫幅無反相機,以及Alpha 6400、Alpha 6600和Alpha 6100等高性能APS-C畫幅無反相機。
建議:如果是新購置用戶,在預算充足的前提下,應該首選Alpha 9、Alpha 7R IV、Alpha 7 III等性能、畫質均比較全面的機型。如果預算有限,則可以選擇Alpha 7 II、Alpha 6400、Alpha 6600、Alpha 6100等價格稍低,性價比較高的機型。
G大師系列全畫幅鏡頭:
FE 70-200mm F2.8 GM OSS
FE 24-70mm F2.8 GM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FE 85mm F1.4 GM
建議:在專業級的索尼全畫幅鏡頭中,G大師(GM)系列鏡頭無論是成像、性能都優勢明顯,但價格也很昂貴。而在我們篩選出來的這4支鏡頭中,首選靈活易用且成像質量高的變焦鏡頭,定焦鏡頭則只作為備選參考列出。
G系列全畫幅鏡頭:
FE 24-105mm F4 G OSS
FE 90mm F2.8 微距 G OSS
FE 70-200mm F4 G OSS
建議:索尼目前的G系列全畫幅鏡頭,在性能和成像質量上已經能滿足專業級攝影應用的需求,尤其是FE 24-105mm F4 G OSS鏡頭,更是一款環境適應能力強、題材覆蓋範圍廣的全能型鏡頭。
APS-C畫幅鏡頭:
E 16-70mm F4 ZA OSS
E PZ 18-105mm F4 G OSS
建議:不管是全畫幅還是APS-C畫幅機身,E卡口鏡頭都是可以通用的,之所以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在APS-C畫幅的索尼鏡頭中,這兩支鏡頭的性能、成像質量都相當出色,且價格相對便宜,在索尼用戶群中的保有量較大。
佳能方案
機身:EOS 6D、EOS 5D、EOS 1D系列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EOS 7D、EOS X0系列APS-C畫幅數碼單眼相機,以及EOS R系列全畫幅無反相機。
建議:如是新購置用戶,則可以依據預算和定位依次選擇EOS-1D X MarkIII、EOS-1D X MarkII、EOS 5D MarkIV、EOS 6D MarkII、EOS 90D、EOS 80D、EOS 850D等數碼單眼相機,以及EOS R、EOS PR等全畫幅無反相機。
在數碼單眼相機的選擇中,除了EOS 1D系列這樣的旗艦級高性能專業機型外,首選EOS 5D Mark IV和EOS 90D,這兩款機型無論是性能、技術、可靠性、成像質量和價格,均是目前「最靠譜的選擇」。
在無反相機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兩款RF卡口機型外,佳能的M卡口相機中還有EOS M5和EOS M6 MarkII兩款機型可選。這兩款機型體積小巧,性能和畫質表現也十分亮眼,性價比也很不錯,但M卡口鏡頭的選擇較少,且轉接EF卡口鏡頭後的性能損失較大,並不能很好地適應緊急事件中的現場肖像拍攝,只能作為最後的備選方案參考。
專業全畫幅鏡頭:
EF 24-70mm F2.8L II USM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
RF 24-70mm F2.8 L IS USM
RF 24-105mm F4 L IS USM
RF 28-70mm F2 L USM
RF 70-200mm F2.8 L IS USM
建議:EF 24-105mm F4L IS II USM和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兩支鏡頭是應對特殊環境下的現場肖像拍攝需要的首選,尤其是EF 24-105mm F4L IS II USM更是首選中的首選。
在RF卡口的選擇上,同為24-105mm焦段的RF24-105mm F4 L IS USM也是首選,RF28-70mm F2 L USM也因其優異的成像質量和性能表現同列。其次是RF24-70mm F2.8 L IS USM、RF70-200mm F2.8 L IS USM。
普及型全畫幅鏡頭:
EF 24-70mm F4L IS USM
EF 70-200mm F4L IS II USM
EF 24-105mm F3.5-5.6 IS STM
RF 24-105mm F4-7.1 IS STM
RF 24-240mm F4-6.3 IS USM
建議:EF 24-70mm F4L IS USM和EF 70-200mm F4L IS II USM鏡頭,雖然是L級紅圈產品,但性價比很高,性能、成像質量和便攜性均能很好地滿足現場肖像拍攝的需要。
RF卡口的普及型全畫幅鏡頭選擇不多,只有兩款定位近似的產品。其中,具備USM自動對焦馬達和更廣焦距覆蓋範圍的RF24-240mm F4-6.3 IS USM是首選。
APS-C畫幅鏡頭:
EF-S 18-135mm F3.5-5.6 IS USM
EF-S 60mm F2.8 USM 微距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建議:EF卡口的鏡頭中,為了能獲得更高的自動對焦性能,首選配備USM超聲波自動對焦馬達的產品,其中EF-S 15-85mm F3.5-5.6 IS USM是首選。其次是具備微距功能的「EF-S 60mm F2.8 USM 微距」和焦距範圍更廣的EF-S 18-135mm F3.5-5.6 IS USM。
尼康方案
機身:D「X」、D「8XX」、D「7XX」系列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D500、D「7XXX」和D「5XXX」系列APS-C畫幅數碼單眼相機,Z系列無反相機。
建議:尼康的D「X」系列是旗艦級數碼單眼相機,目前在售的有D5和D6兩款,事實上,其已停售、停產的D4和D3系列機型也足以滿足緊急事件下的肖像拍攝需求。
D「8XX」和D「7XX」系列是尼康的準專業級和普及型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目前在售的有D850、D810、D780、D750等多款機型。綜合來看,對於新購置用戶來說,尼康的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中D5、D850、D780都是首選,其次是價格昂貴的D6和性能較弱的D750。
從未來升級空間和性能、畫質等方面對比,在APS-C畫幅的機身選擇中,最優選擇應該是Z卡口無反相機Z50。
尼康Z系列無反相機目前有3款可選,分別是全畫幅的Z7、Z6,以及APS-C畫幅的Z50。從現場肖像拍攝需求出發,同為全畫幅的Z6和Z7,在性能、畫質和功能等方面的差異並不算大,Z6雖然像素較低,但高感畫質和價格均稍微佔優,因此完全可以根據預算決定購置哪款。
專業全畫幅鏡頭:
AF-S 24-70mm F2.8E ED VR
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
AF-S105mm F1.4E ED
AF-S 尼克爾 85mm F1.4G
Z 70-200mm F2.8 VR S
Z 24-70mm F2.8 S
Z 58mm F0.95 S Noct
Z 85mm F1.8 S
建議:AF-S 24-70mm F2.8E ED VR、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是首選。這兩支專業級別的變焦鏡頭都擁有很高的自動對焦性能和成像質量,除了能滿足現場肖像的拍攝外,還能應對其他新聞現場的拍攝。
在Z卡口方面,S系列中的鏡頭兩支變焦鏡頭是無可替代的專業選擇,但首選是具備防抖功能的Z 70-200mm F2.8 VR S和具備超大光圈的Z 58mm F0.95 S Noct。
普及型全畫幅鏡頭:
AF-S 70-200mm F4G ED VR
AF-S 28-300mm F3.5-5.6G ED VR
AF-S 24-120mm F4G ED VR
AF-S 24-85mm F3.5-4.5G ED VR
AF-P 70-300mm F4.5-5.6E ED VR
AF-S 微距 60mm F2.8G ED
AF-S 85mm F1.8G
Z 24-200mm F4-6.3 VR
Z 24-70mm F4 S
建議:AF-S 70-200mm F4G ED VR、AF-S 24-120mm F4G ED VR和AF-S 24-85mm F3.5-4.5G ED VR等三支鏡頭為單眼相機首選。
Z卡口的普及型產品選擇很少,目前只有兩款是比較合適的,其中具備恆定F4光圈的Z24-70mm F4 S無論是從性能、速度和易用性上看,它都是首選。
APS-C畫幅鏡頭: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II
AF-S DX 55-200mm F4-5.6G ED VR II
AF-S DX 18-105mm F3.5-5.6G ED VR
AF-S 16-80mm F2.8-4E ED VR
AF-S 微距 85mm F3.5G ED VR
Z DX16-50mm F3.5-6.3 VR
建議:尼康APS-C畫幅數碼單眼相機鏡頭的選擇非常多,其中AF-S DX 18-105mm F3.5-5.6G ED VR和AF-S DX 16-80mm F2.8-4E ED VR是首選,性能、畫質等方面的綜合表現較好,也更能適應現場肖像拍攝的要求。
Z卡口APS-C畫幅無反相機鏡頭目前只有兩款可選,其中能滿足現場肖像拍攝各方面要求的只有Z DX16-50mm F3.5-6.3 VR可選。這支等效24mm-75mm焦距視角的鏡頭,其最近對焦距離(約0.25米)、成像質量、速度表現和便攜性都很高,一點都不輸Z卡口S系列專業級鏡頭,搭配尼康Z50機身甚至要比Z6搭配Z 24-70mm F2.8 S的組合更加靈活、好用。
副廠鏡頭方案
市場上主流的副廠鏡頭主要是適馬和騰龍兩家,其絕大多數產品,同一鏡頭型號下均提供了支持索尼E卡口、佳能EF卡口、尼康F卡口、佳能RF卡口、尼康Z卡口等多個版本,因此在選擇上幾乎是相通的,在此就不分卡口,只按品牌進行推薦。
適馬:
24-70mm F2.8 DG OS HSM
24-70mm F2.8 DG DN
24-105mm F4 DG OS HSM
70-200mm F2.8 DG OS HSM
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建議:適馬的鏡頭分類是很清晰的,有定位於普及型的Contemporary系列、高畫質專業型的Art系列、高性能的Sports系列。
另外,針對不同畫幅,適馬也使用了不同標識進行區分,如型號中帶有DC標識則表示支持APS-C畫幅,帶有DG表示支持全畫幅,帶有DN標識則代表支持無反相機卡口。
這三個標識會組合使用,以區分不同卡口和畫幅支持。如型號中同時使用DC、DN,則代表該鏡頭支持APS-C畫幅的無反相機卡口;同時使用DG、DN則代表其支持全畫幅的無反相機卡口。
騰龍:
SP AF28-75mm F2.8 XR Di LD Aspherical [IF] MACRO
70-210mm F4 Di VC USD
SP AF70-200mm F2.8 Di LD [IF] MACRO
14-150mm F3.5-5.8 Di III
28-75mm F2.8 Di III RXD
建議:在鏡頭的分類上,騰龍的思路相比更加簡單,只是單純地從機身類型進行分類,分別是適用於所有數碼單眼相機的Di標識、適用於APS-C畫幅數碼單眼相機的Di II標識、適用於無反相機的Di III標識。可根據前面羅列推薦產品的順序,對應適合的機型進行選擇。
燈光及配件的選擇
為應對緊急事件拍攝中的現場光線不可控的問題,攝影師一般只有三個選擇:1.使用主動光源;2.利用反光板等附件調整現場光源;3.直接使用現場光源。
對於肖像拍攝來說,使用主動光源控制畫面效果,不但可以更好地實現創意,達成拍攝目的,同時也可以讓成像質量更高,攝影語言的表達更加豐富。有鑑於現場環境和條件的局限性很大,在緊急事件中的拍攝不宜使用商業攝影中追求極致光影效果的多燈布光方案,而應該採用簡單直接的單燈方案。不管是單燈還是無燈,器材上的選擇都應該追求高可靠性、高便捷性和高可操作性。
閃光燈單燈方案
閃光燈的優勢在於瞬間的強烈閃光可以更好地凝固被攝主體,並能獲得更高的成像質量,且在各種拍攝環境中都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不過,閃光燈的使用對於設備性能、功能,以及拍攝者的技術要求較高。能滿足此要求的閃光燈選擇有很多,包括與相機同品牌的原廠機頂閃光燈和第三方燈具廠商生產的機頂閃光燈、便攜影棚閃光燈等。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實現更靈活的布光方式,不管是使用原廠機頂閃光燈,還是副廠的便攜影棚閃光燈、機頂閃光燈,都需要事先了解其離機引閃和控制的方式。另外,還需要選擇相應的閃光燈附件,以實現更多的光線改變、效果控制方式。
從成本上看,離機使用機頂閃光燈需要配備相應的無線引閃器或同型號的兩支閃光燈,如此一來,選擇原廠閃光燈方案的成本將是非常高的。其次是副廠的機頂閃光燈和影棚閃光燈方案。鑑於目前副廠閃光燈廠商的技術實力、產品性能、可靠性等都已經提升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因此建議選擇已經具備良好口碑的副廠閃光燈產品。
原廠燈具:索尼HVL-F60RM、HVL-F45RM;尼康的SB-5000;佳能的SPEEDLITE 600EXII-RT、SPEEDLITE 470EX-AI。
副廠燈具:神牛的AD200Pro、AD200口袋型便攜影棚閃光燈,神牛V1機頂熱靴閃光燈(搭配對應熱靴的XPro引閃器)。
燈具附件:原廠閃光燈的附件選擇很少,只有俗稱「肥皂盒」的柔光盒和改變閃光色溫的校色片等。相反,使用副廠的高兼容性閃光燈附件才是正道,如雷達罩、柔光箱、束光筒、反光傘等。從現場肖像拍攝的需求出發,便攜型的小型雷達罩、反光傘即可很好地滿足需求。
LED燈單燈方案
對於沒接觸過閃光燈的拍攝者,LED燈作為所見即所得的持續主動光源方案,對拍攝者的技術要求很低,也無須引閃器等匹配,還能兼顧視頻拍攝使用,因此可操作性和易用性更強。但LED燈的生產製造難度低,市面上的產品良莠不齊,並不是所有LED燈都能真正滿足專業肖像拍攝。不過,只要把握住以下幾點關鍵,就能購買到合適的產品。
一是高亮度、無頻閃、兼容電池和外接電源供電。二是如果有更專業、更高要求的話,還需要看其顯色係數、色溫穩定性等多種關鍵參數。
燈具:神牛LF308(可模擬閃光)、P120C、FL柔性LED燈等;愛圖仕的AL-MW(防水)、AL-MX、Tri-8。
燈具附件:LED的附件系統是與品牌和機型相對應的,因此選擇不同品牌、機型的產品,其附件也已經基本確定。好消息是,常用的柔光板、色溫校正板大多都是標配,需要另購的附件也是一一對應的,因此選擇上並不難。
無燈布光方案
除了主動發光的燈具布光方案外,使用反光板等附件以更好地利用現場光源,因地制宜,也能拍攝出很好的現場肖像照片。
反光板的選擇並不難,只要一塊5合1的產品就能覆蓋絕大多數場景的拍攝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雖說反光板是越大越好用,但就便攜性和現場肖像拍攝而言,直徑為60釐米和80釐米的圓形反光板會更切合實際需要。
反光板:神牛RFT-05(金、銀、黑、白、半透明)、RFT-06(金、銀、波浪、白、半透明)、RFT-07(黑、銀、波浪、白、半透明)等3款60釐米和80釐米的圓形5合1反光板。
利用窗戶的自然光,結合反光板就能拍攝出很好的肖像照片。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20年·第18期·6版
作者:賈亭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前往郵局訂閱或撥打郵政訂閱熱線11185諮詢
登錄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訂閱
掃描中國攝影報在線訂閱二維碼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