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縣人過年有什麼習俗?有哪些特別之處?春節前,家家戶戶都忙裡忙外地準備各種小吃,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贛縣春節習俗,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黃元米餜——贛縣田村
黃元米餜,是贛南客家人獨特的美食,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打黃元米餜也是贛南客家一項重要的春節民俗活動,多個壯年男子腰扎紅布,手持用木棒做成的黃元棍,圍著石臼輪番打黃元米餜,老人、婦女在外圈忙碌,孩子們在一旁看熱鬧。這家打完了,大伙兒把石臼抬到下一家,挨家挨戶地打。剛打出的黃元米餜,用手抓成團蘸點醬油或白糖,即可食用。走親訪友,贈送幾塊色澤金黃的黃元米餜,意寓吉祥富貴。
贛縣魚絲——過年家家戶戶必備
魚絲的製作方法頗有講究。用草魚剔除頭和骨,將魚肉剁成肉醬,摻拌適量薯粉,做成大塊,做好的原料就像北方的家中和麵粉一樣,只是裡面是魚肉和薯粉,顏色也較暗,原料準備好後,將其鋪在一個竹子編制的籮筐上,然後把籮筐放在燒開水的大鍋中,加熱蒸熟,並晾乾至不粘手時,把它切成絲條,最後曬乾儲存。烹調時用鮮肉湯或鮮雞湯伴煮,適當配料,還可油炸、涼拌。
魚絲製作工藝獨特。它選取肉質較厚的草魚或紅鯉魚,刮盡魚鱗,去除肉髒和骨頭,將純淨的魚肉剁碎成醬,再按一定比例摻入紅薯澱粉和適量的食鹽,如和面般揉成團後,分成若干大砣,用木質滾筒輾壓成一張張薄餅,放到特製的竹搭中,加火蒸熟。待冷卻至不粘手時,摺疊成條狀壓緊,然後切絲,曬乾貯藏。食用時,可湯煮,亦可涼拌、煎炸。
油炸瓦角丁——客家的特色產品
瓦角丁是一種油炸的果子,金黃的外表,酥脆的口感,濃鬱的香味,一口下去,滿滿都是年味。
米粉、姜
準備材料:米粉、油、水、姜、蔥、辣椒粉(依個人喜好添加)
米粉放鍋裡炒熟後,將所有材料混合,揉勻成麵團。
瓦角丁,是客將麵團擀成薄面片。
撈出控油,晾涼,瓦角丁就做好啦。
現如今,街市上都有瓦角丁賣,越來越少人選擇自己在家做。
年味真的變淡了嗎?其實,我們只是少了一些耐心。
和家人一起做家鄉的特色年味小吃吧!因為裡面不僅有年的味道,還有家的味道。
瓦角丁是贛縣客家家的特色產品,逢年過節都會擺上桌,作為零食,也是贛縣人居家宴請必備良品。其味道酥脆,嚼一嚼滿嘴都是油香味,一邊吃瓦角丁,一邊喝贛縣客家擂茶是一種享受。
贛南客家燙皮——蒸、煮、炒、炸都好吃
燙皮是贛南客家傳統純手工健康美食
每到秋冬季節
當地左鄰右舍都會結伴自製燙皮
首先將稻米浸泡一天
用石磨或者機器進行研磨成漿
磨好漿後,在米漿中添加鹽、芝麻
辣椒、大蒜及特製調色配料等
製作時,在一臺土灶上架上一口大鍋
人們將調好的米漿均勻倒入竹製的簸箕中
然後將簸箕放入盛有沸水的鍋中進行蒸
片刻後,燙皮蒸熟出鍋
剛出鍋的燙皮,卷在一起像腸粉
配以辣椒、蔥、醬油等製成的滷子便可食用
味道鮮美,常常用來做早餐或夜宵
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
一般,人們會將出鍋後的燙皮
整張攀附在竹搭子上晾曬成半乾的燙皮骨
當然,人們也將晾至半乾的燙皮
切成絲團在一起,曬乾後成為燙皮絲
一團一團的燙皮絲是早餐和夜宵的好材料
人們將半乾的燙皮骨切成方片
及其他形狀進行儲藏
逢年過節或婚嫁喜事等
拿出來進行再次加工以待客回禮
燙皮骨的再次加工
1人們在土灶上將燙皮骨
放入盛有熱砂的鍋中進行翻炒
經過翻炒,燙皮的香氣被激發
還未出鍋就已經香氣撲鼻了
出鍋後色澤鮮亮,片大飽滿,鹹香爽口
2:人們將燙皮骨放入鍋中進行油炸
燙皮骨在滾燙的油中
香味伴隨著油香瀰漫開來
讓人食慾大漲
恨不得從油鍋中撈上一片一嘗為快
油炸的燙皮孔被放大,油光閃閃
吃起來油而不膩,香味十足
令人愛不釋手,著實誘人!
3:除了上面幾種做法
燙皮骨還能做成鐵板燒
人們也會將燙皮骨直接水煮
加入油鹽醬醋等佐料
出鍋後又是一碗誘惑力爆表的美食
4:人們也會將燙皮骨直接水煮
加入油鹽醬醋等佐料
出鍋後又是一碗誘惑力爆表的美食
蒸、煮、炒、炸
燙皮可謂是美食界的百變小精靈
而這是贛南客家人世世代代傳承的飲食習慣
是贛南客家人對美食的講究和用心的傳承
贛縣客家人過節必做的炸魚丸
贛縣客家人過節必做的炸魚丸,做法並不難,學會宴客再也不用發愁!說到魚丸的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會買的一種菜餚。但是在今年315的時候,曝光了魚丸的製作方法之後,魚丸的銷量可以說受到了致命的影響。因為我們常吃的魚丸,其實裡面真的是一點魚肉都沒有,全部都是各種添加劑做成的。
今天我們來給大家分享一種遊玩的製作方法,雖然很多人都說那種純魚肉的魚丸吃起來更好吃,但是我總感覺那樣的魚丸吃起來有些膩,魚丸裡邊還是摻一些其他的東西吃起來才更美味。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客家人過節必做的炸魚丸,感覺吃了客家人做的魚丸之後,從此就喜歡上了這種魚丸。雖然並不是全部都是魚肉做成的,但是吃起來很好吃,也不會感覺特別的膩。
最重要的就是做法一點都不難,學會了製作魚丸之後,在家裡宴客再也不用發愁了,可以直接把炸魚丸當做一道菜,也可以用來做魚丸湯用。首先我們倆準備一塊魚肉,只要是字比較少的魚都可以,然後再準備一些澱粉,魚肉和澱粉的比例控制在3:1和4:1之間。然後再準備一個雞蛋,少量的鹽和水,這麼多的材料就可以了,不用放其他的調料,炸出來的魚丸就很夠味。
我們用的魚肉一定要先把大刺給處理掉,小刺儘量也處理,處理不了的話就把它放入破壁機裡邊。儘量打的碎一點,這樣即使裡面有小刺也不用擔心,吃的時候會扎到喉嚨。打好之後再把紅薯,澱粉,雞蛋,鹽和水放進去,打成均勻地肉泥。儘量多攪拌幾次,這樣就不用擔心有小刺。
打好之後的魚肉泥,大家一定要用手再攪拌上勁,一直到上勁再停止開始炸魚丸,炸魚丸的時候利用虎口部分擠出丸子樣子,用勺子弄進鍋中,炸好就可以了。大家一次可以多做一下,可能剛炸好的魚丸,出鍋以後之後就會變得回縮了,這其實都是正常現象,然後把它保存在冰箱裡面,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加熱一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