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多少男人的夢想,多少男人的英雄夢。每個男人曾經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去少林或是武當學武術,一來強身健體,二來可以保護家人。這在過去,很多人真的是很嚮往,記得我們小時候,村裡就有人去少林武當學過武,學武回來後,還在村裡颳起了一股學武熱潮。
他也在家門口前,教村裡很多孩子打拳,很多人都來看。但是後來,很多孩子最終也沒有去學武,為何呢?因為在我們小時候能把孩子送到少林和武當學武,那真的是條件還算可以。對於大多普通家庭的人,是支付不起這樣的費用。
更何況在我們那個時候,父母就喜歡說這樣一句話,「養兒不成器,不是學武就是學唱戲。」這就讓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反駁。不過說到底,學武,至今都能激起很多男人的興趣,如果不用工作,不用上班,很多人還是願意練練武術,打打太極,修生養性。大多數人都被現實生活被迫無奈放棄了兒時的夢想。
在沒有讀李小龍的語錄前,大家認為功夫之道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會說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等等,甚至有人會說功夫之道,就如老子的道,如水,靜的時候,如一面鏡子。動的時候,能擊起千尺浪。說白了就是動如脫兔,靜若處子。
可能還會有人會說,功夫之道在於做人,在于謙虛,不要有好勝心,可以虛心跟人交流,切磋,互相學習。那樣就可以吸收百家之長於一身。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李小龍的功夫之道,僅8個字,能讓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文字如下:
在運動中要避免姿勢過剛和僵硬。最僵硬的樹木往往最容易被折斷,而竹子和柳樹卻能夠通過隨風搖擺而存活下來。這就是為什麼功夫之人柔而不屈,剛而不硬。——李小龍#李小龍語錄#
讀完李小龍的語錄,我們可以看到這功夫之道的8個字,就是尾句8個字,「柔而不屈,剛而不硬。」而且這段語錄前面所言的,就是這8個字的闡述,真的是這樣,世間萬物過硬則亡,柔則生。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李小龍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在運動中要避免姿勢過剛和僵硬。最僵硬的樹木往往最容易被折斷,
而竹子和柳樹卻能夠通過隨風搖擺而存活下來。
我們可以觀察樹木,最有生命力的應該算樹根,樹根可以扎進土裡,而且樹根扎得不夠深,樹木就會被風吹倒。但堅硬的一面,卻處在最下方,就如水一樣,不爭高處,只爭下。而樹木最柔的地方,真的是樹頂新生的綠芽。
這段語錄,更是說得很清楚,僵硬的樹木,往往最容易被折斷,就好比高大筆直的白楊樹,不知道彎腰,筆直的,暴風雨來臨之前,白楊樹就很容易被折斷。相反,柳樹,柳條,只要彎腰,很柔,任憑狂風暴雨,都無法將其折斷。
可見不管是功夫,還是做人,都要懂得謙虛,懂得彎腰,懂得變通,不能太固執,更不能太耿直,太固執,太耿直的人,就很難在社會上生存,因為這樣人活著,容易得罪很多人,會被人排斥。
更何況,現實中,誰如果一直很好強,喜歡爭強好勝,不服任何人,這樣的人,往往離失敗也不遠了,因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一天他就會得罪一位看起來很普通,卻很厲害的人,將他打敗。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懂得謙虛低調,越是有錢的人,越是讓人看不出他有錢。這就是聰明的人,知道「道」的含義,學會適應環境,在跟普通人在一起,就把自己身份變成普通人,跟老百姓在一起,自己也會穿著像老百姓,這樣跟人交往起來,就讓人感到平易近人,大家都一樣,就不會有太多顧忌,就能交心。相反,那些不懂得低調的人,永遠就難跟別人相處得融洽。
這就是為什麼功夫之人柔而不屈,剛而不硬。
不管是功夫,還是做人,誰做到了這8個字,「柔而不屈,剛而不硬」,真的就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為這8個字,真的可以讓人一直保持在這個不敗的位置。柔而不屈,也就是可以如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
更可以忍辱負重,如韓信、勾踐,都是柔而不屈的人,可以忍辱,但心中就沒有屈過,暫時的忍讓,只是為了將來能把拳頭打出去。在自己力量不夠強大的時候,就要學會違心的忍讓。不知道柔的人,就會雞蛋碰石頭,最後即便一身才學,都沒有實現抱負的機會。
剛而不硬,更是貫通了做人的到底,也就是非常聰明要裝三分傻,很有錢,也要表現得很普通,不去炫耀,不去顯擺。這樣就能守住自己的財富,誰如果只知道炫耀,顯擺,再有錢,很快也會失去錢。因為會有很多人對他眼紅,會陷害他。
所以說李小龍的功夫之道,僅8個字,能讓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會變壞,李玫瑾道出了其中原因,父母需謹記!
要學會對困難說這個字,才能取得成功,李昌鈺的語錄說得真好!
其實,這就是人生,李敖的一段語錄,說得很透徹,讓人佩服!
有智慧的人、成功的人,都不會做這幾件事,被老子的語錄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