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功夫之道,僅8個字,能讓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2020-12-22 啟路文學

功夫,多少男人的夢想,多少男人的英雄夢。每個男人曾經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去少林或是武當學武術,一來強身健體,二來可以保護家人。這在過去,很多人真的是很嚮往,記得我們小時候,村裡就有人去少林武當學過武,學武回來後,還在村裡颳起了一股學武熱潮。

他也在家門口前,教村裡很多孩子打拳,很多人都來看。但是後來,很多孩子最終也沒有去學武,為何呢?因為在我們小時候能把孩子送到少林和武當學武,那真的是條件還算可以。對於大多普通家庭的人,是支付不起這樣的費用。

更何況在我們那個時候,父母就喜歡說這樣一句話,「養兒不成器,不是學武就是學唱戲。」這就讓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反駁。不過說到底,學武,至今都能激起很多男人的興趣,如果不用工作,不用上班,很多人還是願意練練武術,打打太極,修生養性。大多數人都被現實生活被迫無奈放棄了兒時的夢想。

在沒有讀李小龍的語錄前,大家認為功夫之道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會說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等等,甚至有人會說功夫之道,就如老子的道,如水,靜的時候,如一面鏡子。動的時候,能擊起千尺浪。說白了就是動如脫兔,靜若處子。

可能還會有人會說,功夫之道在於做人,在于謙虛,不要有好勝心,可以虛心跟人交流,切磋,互相學習。那樣就可以吸收百家之長於一身。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李小龍的功夫之道,僅8個字,能讓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文字如下:

在運動中要避免姿勢過剛和僵硬。最僵硬的樹木往往最容易被折斷,而竹子和柳樹卻能夠通過隨風搖擺而存活下來。這就是為什麼功夫之人柔而不屈,剛而不硬。——李小龍#李小龍語錄#

讀完李小龍的語錄,我們可以看到這功夫之道的8個字,就是尾句8個字,「柔而不屈,剛而不硬。」而且這段語錄前面所言的,就是這8個字的闡述,真的是這樣,世間萬物過硬則亡,柔則生。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李小龍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在運動中要避免姿勢過剛和僵硬。最僵硬的樹木往往最容易被折斷,

而竹子和柳樹卻能夠通過隨風搖擺而存活下來。

我們可以觀察樹木,最有生命力的應該算樹根,樹根可以扎進土裡,而且樹根扎得不夠深,樹木就會被風吹倒。但堅硬的一面,卻處在最下方,就如水一樣,不爭高處,只爭下。而樹木最柔的地方,真的是樹頂新生的綠芽。

這段語錄,更是說得很清楚,僵硬的樹木,往往最容易被折斷,就好比高大筆直的白楊樹,不知道彎腰,筆直的,暴風雨來臨之前,白楊樹就很容易被折斷。相反,柳樹,柳條,只要彎腰,很柔,任憑狂風暴雨,都無法將其折斷。

可見不管是功夫,還是做人,都要懂得謙虛,懂得彎腰,懂得變通,不能太固執,更不能太耿直,太固執,太耿直的人,就很難在社會上生存,因為這樣人活著,容易得罪很多人,會被人排斥。

更何況,現實中,誰如果一直很好強,喜歡爭強好勝,不服任何人,這樣的人,往往離失敗也不遠了,因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一天他就會得罪一位看起來很普通,卻很厲害的人,將他打敗。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懂得謙虛低調,越是有錢的人,越是讓人看不出他有錢。這就是聰明的人,知道「道」的含義,學會適應環境,在跟普通人在一起,就把自己身份變成普通人,跟老百姓在一起,自己也會穿著像老百姓,這樣跟人交往起來,就讓人感到平易近人,大家都一樣,就不會有太多顧忌,就能交心。相反,那些不懂得低調的人,永遠就難跟別人相處得融洽。

這就是為什麼功夫之人柔而不屈,剛而不硬。

不管是功夫,還是做人,誰做到了這8個字,「柔而不屈,剛而不硬」,真的就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為這8個字,真的可以讓人一直保持在這個不敗的位置。柔而不屈,也就是可以如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

更可以忍辱負重,如韓信、勾踐,都是柔而不屈的人,可以忍辱,但心中就沒有屈過,暫時的忍讓,只是為了將來能把拳頭打出去。在自己力量不夠強大的時候,就要學會違心的忍讓。不知道柔的人,就會雞蛋碰石頭,最後即便一身才學,都沒有實現抱負的機會。

剛而不硬,更是貫通了做人的到底,也就是非常聰明要裝三分傻,很有錢,也要表現得很普通,不去炫耀,不去顯擺。這樣就能守住自己的財富,誰如果只知道炫耀,顯擺,再有錢,很快也會失去錢。因為會有很多人對他眼紅,會陷害他。

所以說李小龍的功夫之道,僅8個字,能讓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會變壞,李玫瑾道出了其中原因,父母需謹記!

要學會對困難說這個字,才能取得成功,李昌鈺的語錄說得真好!

其實,這就是人生,李敖的一段語錄,說得很透徹,讓人佩服!

有智慧的人、成功的人,都不會做這幾件事,被老子的語錄道破!

相關焦點

  •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是誰?
    出生不顯的韓信在後來的秦末戰場和楚漢戰爭中,掀起了巨大的風潮,影響和推動了秦末的戰爭格局,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其大將風範、英雄膽識、橫掃六合的驕人戰績,讓人刮目相看。韓信指揮的井陘之戰和濰水之戰,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的傑作。
  • 攻無不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攻無不克,克:攻下。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出自: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求之於今,邈不可得。」近義詞有:戰無不勝,反義詞有:望風而逃,攻無不克是中性成語,兼語式;可作謂語、定語;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 索尼PS為高考考生加油:以奎爺之名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今天下午,索尼PlayStation中國官微發微博為高考考生加油:「高考已經開始,願大家猶如戰神一般,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有網友調侃:「戰神字都不識你不知道嗎?」希望參加高考的小夥伴們能為不留遺憾而全力努力,也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
  • 攻無不克 戰無不勝
    只要你能夠做到這兩點,必將在血雨腥風的A股市場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 現代版李小龍微博簡介曝光!僅7個字暴露臉皮厚度,李小龍知道嗎
    而這一次有一位自稱是現代版李小龍的飛龍攻守道,也做了和劉信達一樣的事情。經常批判各種功夫巨星,想要取代他們的位置,但是問題是你是誰啊? 這位自稱是現代版李小龍的飛龍攻守道,他的微博簡介已經曝光了!
  • 現代5萬特種兵穿越到古代,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嗎?
    現在有大量特戰兵題材的電視劇,比如說高人氣的《我是特種兵之霹靂火》、《利刃出擊》、《我是特種兵》、《特警力量》和《熱血尖兵》等,在電視劇裡面特種兵的表現可謂是非常強勢了,不管在搏擊方面還是偵查方面或者說是設計方面都樣樣全能,雖然說電視劇之中肯定有些誇大的成分在但現實中的特種兵軍事素質肯定是不會差的
  • 解放軍為什麼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解放軍為什麼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 李小龍,永遠的功夫之王!
    《精武門》中由李小龍飾演的陳真說出的這句話,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流傳至今。今天,是李小龍逝世46周年紀念日,但功夫之王的傳奇,從未落幕。1973年7月20日,年僅33歲的李小龍突然離世,但是他仿佛從未離開,龍魂不死,精武永存!李小龍的一生雖然短暫,成就卻不可估量。
  • 功夫之王李小龍
    當他再次回到香港,開啟了「功夫電影」的新時代,李小龍不再只是一個演員,他成為了一個代表,展示了一個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又能引起全球共鳴的電影流派。不管是在香港,還是羅馬、倫敦、舊金山,都颳起了李小龍和嘉禾影業創造出的這股功夫旋風。
  • 功夫之王李小龍:人生不設限,才足夠精彩
    李小龍影片的魅力,已不是政治、民族的因素所能禁錮的。這是李小龍的巔峰之作,也最能代表他拳拳到肉的打鬥風格,更能體現他強烈的愛國情懷。這就是赤手空拳,三招五勢,擊打得五洲震蕩、四海翻騰的李小龍。這就是把中國功夫掛滿了世界螢屏,讓世界在友誼、正直、誠實中感動的李小龍。
  • 真實的「功夫之王」:《生活的藝術家》|李小龍
    功夫之道李小龍闡釋了他的功夫之道,葉問宗師指出李小龍在練習中還不夠放鬆,對此,他專門深入思考,這點和很多人不同,他聯想到了意識層面,想到我們在要求自己放鬆的時候,也就用到了意志,就沒放鬆了。簡單說,看到這裡的你,試試呼吸。結果如何?是不是反而難受了?所以,一些東西是自然而然的。他在出海後一拳打到水裡,得到了答案:要像水一樣!
  • 紀念李小龍 功夫之王的N個可能!
    如果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裡,李小龍沒有在33歲英年早逝,這個世界會不會有一點不一樣?成龍能有如今的業界地位,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他在好萊塢打下的江山。成龍80年代曾兩度進軍好萊塢,均鎩羽而歸,直到1999年才憑《尖峰時刻》的動作喜劇風格打開局面。
  • 攻無不克英雄營
    「攻無不克,金戈鐵馬戰沙場;戰無不勝,赤膽忠心報國恩。」今天《中部榮耀》專欄推出中部戰區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攻無不克英雄營」,敬請關注! 戰爭年代,他們攻堅克難,拋灑熱血立下赫赫戰功;和平時期,他們苦練硬功,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續寫新的輝煌,逐步形成了「攻無不克,金戈鐵馬戰沙場;戰無不勝,赤膽忠心報國恩」的營魂精神。
  • 見字如面,讀懂李小龍的功夫人生
    《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以下簡稱《李小龍信札》)記載了李小龍從赴美國求學到在香港逝世之間的十五年珍貴時光。本書所有書信皆按時間順序編排,在這些寄給家人、師長、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信札中,李小龍毫無保留地袒露了他真誠的靈魂。希望那些有幸了解他一生的讀者,能順著他生命的流向,收穫蘊藉其中的感動與啟發。
  • "攻無不克" PK "戰無不勝",這才是真正的較量 !
    一場事關榮譽的生死之戰,南北爭霸,「民歌夢之隊」桂冠究竟會花落誰家?由黃徵和江濤率領的南方最強戰隊:「雅痞唱將」袁野、「彝族雄鷹」吉克傑拉、「百變女神」莫龍丹和「康巴小子」益西再加上主力隊員二月半組合,可以說是攻無不克!
  • 功夫之王李小龍:跑步是最好的訓練方法,也是很好的放鬆方式
    李小龍,他是無數人心目中英雄與偶像,他是武術大師,創立了截拳道,也是傳奇影星,開創了功夫電影,他重新定義了中國男人的硬漢形象,並將中國功夫影響力擴展到全世界,美國人稱他是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 李小龍逝世47周年丨致敬功夫傳奇,書寫快意江湖
    他將Kung Fu(功夫)一詞寫入英文詞典,被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的英雄與偶像」。他是大俠李小龍,中國功夫代言人。」三個字,「阿打——」一聲的怪吼便浮現在腦海中,在華人社會,他是民族英雄,《精武門》裡一句「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熱血激蕩,讓中華男兒為之一振。
  • 永遠的功夫之王,李小龍
    李小龍想必大家都知道,更是男孩子崇拜的偶像。 李小龍生於1940年,為了有強健的體魄開學學武,後拜在葉問這一武學宗師的門下。之後拿下各大比賽的冠軍。之後進軍好萊塢弘揚中華武術精髓和武術哲學,並將中西武術融合創出截拳道。
  • 李小龍珍貴功夫秘笈曝光(香港版)
    已故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Bruce Lee)醉心武術,功夫自成一派,更創立截拳道。而一本他生前研習功夫的「秘笈」,近日在英國倫敦拍賣,以五萬二千英鎊(逾六十二萬七千港元)的高價成交。拍賣行表示,這本「李小龍秘笈」有助窺探他在武學上的創意及哲學觀,加上李小龍在書中親筆寫下不少武術心得,可謂極之罕有。
  • 李小龍被暴揍?好萊塢對功夫之王的真實戰鬥力,一無所知……
    他「舞林高手」的身份於此時發揮出了作用:為了習得「真本領」,李小龍以教授恰恰舞作為交換條件,向香港精武體育會的元老劭漢生學會了一套北派「節拳」的寶貴功夫;與此同時,其父李海泉還通過朋友請求一代武學宗師葉問將兒子收為門徒,李小龍因之又習得了南拳功夫代表「詠春拳」,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