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神的連環計

2021-02-13 小寶說書

謝謝您的陪伴,小寶每天更新,已經連續251天

陳華封,俗稱老陳,盛夏,天氣炎熱,到野外大樹下乘涼。忽然迎面跑來一人,頭上裹著個圍巾,搬了一塊石頭坐下,不停的扇扇子。老陳的問題就來了:這麼熱,為什麼不摘了頭巾呢?頭巾男的回答就有意思了:「脫下容易,戴上難。」

頭巾男說話溫文爾雅,二人相聊甚歡。頭巾男說道:「此時無他想,但得冰浸良醞,一道冷芳,度下十二重樓,暑氣可消一半。」老陳表示:小事一樁,走,我家有,我請客。

回到家中,老陳從石洞中拿出珍藏的好酒,頭巾男一口氣喝了十杯。天色到傍晚的時候,忽然下雨了,一時半會走不了,頭巾男喝嗨了,摘下頭巾,點起燈,開懷暢飲。

談話間,老陳就發現頭巾男腦後不停的放光,心中非常懷疑:難道他是愛迪生?不一會頭巾男醉了,躺在床上,老陳移燈偷窺,他耳後有一個洞,酒杯大小,裡面有好幾道膜隔,像窗欞一樣,窗欞外有軟皮遮擋,腦袋中間好像是空的。

老陳很害怕,但是更好奇,從頭上拔下簪子,撥開一道道軟皮,發現裡面有一物,形狀如小牛,然後小牛衝破窗戶飛走了。老陳很害怕,頭巾男感情沒有腦子。老陳轉身要跑,可是頭巾男醒了:「你偷看我的秘密,牛癀放了出去,可怎麼辦?事到如今,我只好坦白了,其實我是六畜的瘟神。剛才你放跑的是牛癀,恐怕方圓百裡內的牛就要死絕了。」

老陳以養牛為生,非常害怕,求解救的方法。頭巾男告訴他:我也免不了罪責,只有苦參散最有效,你要廣傳這個方子,不要私藏就好了。說完,告辭出門,臨走之前又捧了一把土放到牆壁的格子中,囑咐道:每次用2兩就可以,說罷就不見了。

過了不久,瘟疫蔓延,老陳想起解藥,但是他卻把方子藏了起來,不肯傳人,只交給了自己的弟弟。弟弟試了一下非常靈驗,但是老陳自己的牛吃藥,卻一點效果也沒有。本來有四十頭牛,最後只剩四五頭牛奄奄一息,心中懊惱,突然想起頭巾男,留下的一堆土,死牛當活牛醫,只用了一夜,牛就恢復了健康。原來藥之所以不靈,是瘟神對他的懲罰。

幾年以後,經過這幾頭母牛的努力,又逐漸回到了原來的規模。

小寶看後的第一個感覺是老陳闖禍然後自私遭報應,最後醒悟的故事。但是仔細想來這個故事很有問題。

第一、瘟神開始死活不摘頭巾,為什麼後來就摘了呢?真的是因為酒醉嗎?

第二、他是六畜的瘟神,耳朵為什麼只有牛癀?

第三、作為一個神為什麼給了藥方作為解藥,還要額為給一堆土呢?

第四、牛癀飛出去對瘟神來說真的是壞事嗎?

您注意瘟神的工作究竟是什麼呢?治療瘟疫還是傳播瘟疫?您再想想,如果沒有瘟疫的傳播又怎會有治療瘟疫的工作。

所以這從頭到位都是個局,瘟神為了偉光正給機會讓老陳放出牛癀。既然瘟神是故意的,他告訴給了老陳藥方,又會真的希望老陳傳出去嗎?

老陳家的牛病了,老陳肯定要用苦參散這個藥方,如果牛沒有好,他還敢告訴其他人嗎?如果別人治不好,牛死的更快了,他敢擔負這個責任嗎?但是為什么弟弟的牛就好了呢?

因為藥方是對的,但是解不了老陳家的牛,所以瘟神又給了一堆土,老陳家的牛必須特藥特治。

這又是瘟神的一個局,我給了你解藥,但是又讓你不敢分享。老陳的自私剛好隱藏了瘟神的計謀。

現在一切真相大白,老陳就是瘟神傳播瘟疫的工具,成功替瘟神背了黑鍋。您說這個連環計,高不高?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亮點,一隻牛癀住在瘟神的腦子裡,有沒有小小外星人操縱人身體的感覺,沒準牛癀才是頭巾男的本體。

所以這個故事真是高明 。

相關焦點

  • 道教文化裡瘟神是哪位神仙?別再說人家瘟神了,瘟神竟然是褒義詞
    瘟神,在現代詞彙中,人們把它理解成不好的話,貶義詞。但是,小編翻了翻歷史資料,發現在曾經的一段時期內,瘟神這個詞原來還是個褒義詞呢。是民間百姓對即為神仙的正經尊稱。所以,以後再有人說你瘟神的時候,你可以毫不客氣的懟回去。
  • 瘟神是誰?民間傳說中的瘟神有很多,有一位卻是意想不到
    瘟神一說最早見於隋唐,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出現在空中,距離地面約有三至五丈,身披五種顏色的長袍,手中各執一物。其中一人手執杓子和罐子,一人手執皮袋和劍,一人手執扇子,一人手錘子,一人手執火壺。這應該是最早瘟神的形象了。
  • 天天說瘟神,瘟神到底是誰?隱藏這麼深難怪我們不知道
    而古代科學水平不發達的時候,就比較麻煩了,人們搞不清瘟疫的原因,於是就有了瘟神的傳說。瘟神,顧名思義就是傳播瘟疫的惡神。當然,這都屬於迷信或者神話的說法,古代人們習慣在神話中探究事物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科學水平不發達。現代人雖然已經不迷信什麼瘟神了,但仍然習慣用瘟神來比喻給人帶來災難的人或事物。
  • 台州民間送瘟神習俗:瘟廟尋跡與瘟神傳說
    黃巖瘟廟瘟神像椒江東門嶺五聖廟□張良 文/圖當下正是「一手送瘟神、一手迎財神」的時候,民間「送瘟行福」習俗中「瘟神」、「財神」有意思的是,原供奉於靈濟廟的主祀神像「保界爺」於十餘年前從別處移置瘟廟,立龕於瘟司大神的左側,可謂兩尊不同傳說的瘟神共坐一堂。黃巖古城靈濟廟,曾放船驅瘟於廟門前的五支河。傳說台州一帶「送大暑船」的習俗濫觴於此。「送大暑船」是將「五瘟大神」裝船送走,其民俗內涵是「送瘟神」。
  • 龐統究竟有沒有獻【鐵索連環計】
    但有一個問題,「大江面上,一船著火,餘船四散;除非獻『連環計』,教他釘做一處」,然後才能成功。將曹操戰船連環起來的「連環計」是龐統提出來並說服曹操實施的,結果被詐降的黃蓋一把火燒盡,慘敗而歸。真實的情況,龐統獻過這個鐵索連環計嗎?龐統是周瑜的功曹。周瑜抗拒曹操,獲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孫權因此讓他擔任了南郡太守。
  • 【湖南寫作】劉嶽雲:送瘟神詩四首
    送瘟神詩四首作者:劉嶽雲送瘟神(一)屋外風吹草動,屋內燈火在鳴。四周疑毒欲起,眾守坑上勿行。武漢戰場響聲,白衣衝在前鋒。同仇敵愾吶喊,徹底送走瘟神。送瘟神(二)冬春冠毒肆行,中華大地緊繩。主席英明決策,上下聯動有形。軍民萬眾雄起,瘟神立馬粉身。遙看旌旗鼓響,遍處春陽回升。送瘟神(三)寒冬臘月勁風梭,神州大地被蟲拖。
  • 夫妻無償送菜到武漢協和回鄉被罵「瘟神」,到底誰才是「瘟神」?
    自覺自行在家隔離的他們,卻又家鄉人說他們是「瘟神」。對於這樣的非議,夫妻倆很是寒心,心理別樣難受。為抗疫做點事,也給孩子做個榜樣,怎麼就成「瘟神」了?話說,誰才是真正的「瘟神」?為抗疫效力和做貢獻的人,永遠是最可愛的人。只有那些讓抗疫使者寒心的人,成為抗疫正能量阻礙和幹擾的人,才是病毒的「同僚」,他們才是真正的「瘟神」。
  • 閩臺地區瘟神與王爺信仰
    過去的百姓,都把王爺看做是瘟神,而加以崇拜,一般三年舉行一次大型的祭典,遇到瘟疫流行,往往要請出王爺神像巡遊,驅趕瘟鬼,並舉行送王船儀式等。  在臺灣,為什麼這麼多人信仰瘟神王爺?這個問題說來話就長了。  在古代,「瘟」又稱「瘟疫」、「癘疫」等,用今天的醫學術語來說就是急性傳染病之總稱,包括鼠疫、霍亂、瘧疾等病症。古人認為,瘟疫流行,是瘟神、疫鬼作祟的結果。
  • 日本「送瘟神」形式五花八門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送瘟神」作為日本重要的習俗和祭祀活動,至今依舊廣為傳承。其中「祇園祭」就是為驅散疫病、消災降福而設立的,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成為「京都三大祭」之一。此外,日本不同地區也有各種送瘟神的習俗。
  • 從「敬畏瘟神」到「驅除疫鬼」
    溫元帥封神背後的進步相對來說,瘟神崇拜在古代長江以南地區的分布更為集中。南方地區的瘟神崇拜以五大瘟神為代表,但不同地方的具體叫法不盡相同,比如有「五帝」「五聖」「五福大帝」「五瘟王爺」等。五大瘟神不僅在民間廣受崇拜,甚至還進入官方崇拜體系,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瘟疫曾給古代中國帶來深重的災難。
  • 閩臺地區的「蘇王爺」信仰文化:被誤認為瘟神的海上保護神
    閩地的鄉土信仰,很快在臺灣變成了「王爺」信仰,這種民間信仰通常以「送瘟神」及「王船祭祀」等最為民眾所知。一直以來,學界對於「王爺」的相關研究,基本上以「瘟神」為主要對象,然而,關於「王爺」的信仰文化在臺灣並沒有一定之規,很多「王爺」會隨著宗族發展或結合本地信仰,最終呈現出各具特色的模樣。
  • 圖解《連環計》《拾玉環》高仿真複製畫製作過程
    圖1 《連環計》(上圖)和《拾玉環》(下圖)掃描原稿與最終成稿對比圖本文將以中印翰墨軒為客戶製作的兩幅高仿真複製畫作品《連環計》及《拾玉環》(圖1)為例來說明宣紙印刷技術的應用過程
  • 雷神火神齊上陣,齊心協力戰瘟神!
    人類時刻會面臨疾病和瘟疫的威脅,這一點,道教也通過「瘟神」形象來給我們以警醒。先秦時期,人們往往將病魔稱之為「厲鬼」、「二豎」、「恙」等。相傳黃帝始作、大約成書於春秋戰國、後經唐人增補的《黃帝內經》之《素問》中,就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這裡的「五疫」就是指五種傳染病。
  • 國話《連環計》醞釀純正京味兒,董勇為何表示自己很後悔接戲?
    京味兒題材話劇《連環計》目前正在國家話劇院排練,由青年編劇張翰倫執筆,林熙越執導,著名演員董勇、夏力薪主演,講述了老北京人班德遠為了幫兒子解決其在成長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總在不停地搬家的故事。劇中的班德遠是個有點糊塗的人,經歷了大半生,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 封神中,東西南北四路瘟神誰最厲害,姜子牙是怎麼消滅他們的
    長得古怪不說,還各有一身驚人的藝業,也因此,以後成了東南西北四路行瘟使者,也就是四路瘟神。那麼,這四路瘟神究竟誰最厲害呢?要討論這個問題,就得先看看他們的法寶,戰績。東路瘟神周信,對的是金吒,金吒以後成西方教五大明王之軍吒利明王;西路瘟神李奇,歲的是木吒,木吒以後成觀音護法惠岸尊者;南路瘟神朱天麟,對的是雷震子,雷震子以後可了不得,成與玉帝比肩的勾陳大帝,姜子牙門下肉身成聖七位弟子當中,地位最高;至於北路楊文輝,對的是龍鬚虎,龍鬚虎以後上榜封神,成群星列宿當中的九醜星,跟前三位,是無法相比的。
  • 人見人愛的財神爺,竟是從瘟神演變而來
    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也明確地將趙公明「收編」為道教中的「瘟神」。他的《真誥·協昌期》載:「天帝告土下冢中直氣五方諸神趙公明等,某國公位甲乙年如千歲,生值清真之氣,死管神宮,翦身冥冥潛寧衝虛,闢斥諸禁忌,不得妄為害氣。」此條並注云:趙公明,今千二百官儀,乃以溫(瘟)鬼之名。
  • 京都三大祭 日本「送瘟神」形式五花八門
    「送瘟神」作為日本重要的習俗和祭祀活動,至今依舊廣為傳承。其中「祇園祭」就是為驅散疫病、消災降福而設立的,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成為「京都三大祭」之一。此外,日本不同地區也有各種送瘟神的習俗。
  • 最辣女瘟神梁以辰轉世攪局,與李國毅前世今生三角戀愛糾葛不清
    被網友封為「仙界最辣女瘟神」的梁以辰,在三立、華視《廢財闖天關》飾演的瘟神下凡,將介入李國毅、李亦捷兩人之間的感情,上演前世今生的情感糾葛; 第一次演神職「瘟神」讓梁以辰覺得很過癮,嘗試不一樣造型,又可以盡情釋放黑暗面,看誰不順眼就修理誰。
  • 瘟神變財神,正月初五接財神必讀!
    財神天團裡有一位曾經是「瘟神」!其中,趙公明(玄壇元帥)被道家尊為華夏第一正財神,但其最初的形象卻是瘟神之一。東晉幹寶的《搜神記》記載了趙公明:「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鍾士季各督數鬼下取人。」張居仁回答:「他們是五方力士,在天上稱作『五鬼』,在地上稱作『五瘟』:春瘟張元伯、夏瘟劉無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貴」,此時趙公明秋季瘟神的形象定型,隋唐時確有在五月五日端午節祭祀五瘟將軍的習俗。秋季五行屬金,這可能是趙公明變為掌管財富的財神原因之一。
  • 大話降龍:天宮通緝犯瘟神,碰到降龍後變衰神,自首隻為求解脫!
    九頭蟲也被抓了不出意外的,九頭蟲也被抓了,但是瘟神就很聰明,他一般活動都是戴面具活動,而且將面具作為商品賣出去,這樣天宮就有了很多瘟神面具,就算想抓他也不知道誰是真的。碰到降龍變衰神這天戴著面具上街的瘟神,在街角撞上了來貼通緝令的降龍,結果一桶的膠水直接澆到了瘟神的頭上,嘔吼,這下瘟神的面具拿不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