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吹噓大明的海船有多強大,能夠到達多遠的地方,甚至說如果沒有明朝的回頭,我們也將成為大航海的一員,成為海洋強國。但是,我們學歷史就知道,明朝一直在抗倭,甚至產生了戚繼光這樣的抗倭名將。其實,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日本在海洋上的強大。他們到中國沿海,他們到朝鮮海岸,來去自如。但是我們呢?除了元朝,沒有任何朝代的戰船到過日本。日本其實才是亞洲的海洋強國,近代他的擴張實力,也是建立在若干年的成就之上的。
日本人一直有野心,在明代他們就差點佔領了朝鮮。如果沒有當時的明朝相助,朝鮮真的是就滅亡了。如果當時朝鮮滅亡,日本以朝鮮為跳板,那麼中華的危機將提前數百年。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朝鮮被佔,中國東北被佔,領土被日本一步步的蠶食。這是日本謀劃了幾百年的事情。
正是由於日本不斷地侵犯朝鮮半島,所以現在的韓國特別恨日本。1588年,日本的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而且這個人很有野心。日本當時就逼迫朝鮮攻打明朝,但是朝鮮拒絕了。於是日本便以此為藉口,進攻朝鮮,而且進展很快。在日本面前,朝鮮的軍力很快就崩潰了。漢城很快被攻破,朝鮮國王也被驅逐。好在當時明朝出兵,否則朝鮮在當時就落入了日本之手。在明朝和朝鮮的兵力夾擊下,日本戰敗。但是日本賊心不死,又糾集了10多萬的部隊入侵朝鮮。這次明朝和朝鮮同樣戰勝了日本,但是自身也傷亡慘重。
也正是日本當時進攻朝鮮,明朝在遼東地區抽調了大量的兵力。這就直接導致了努爾哈赤的坐大。努爾哈赤在東北的發展極為迅速,直接對明朝形成了威脅。日本自此也老實了許多,在清朝中前期,基本沒有對朝鮮和清朝進行過騷擾。
但是到了近代,日本開始了變革,他們的野心也爆發了。佔據朝鮮,然後圖謀整個中國,這是日本歷史上一直以來的野心。這次他們差一點就成功了。
晚清政府,內憂外患。國內太平天國運動,外部帝國主義侵擾。當時的清政府也軟弱無能,完全沒有了歷史上祖先們的威風。日本一步步地試探清朝政府,一步步地看清了清政府的無能。先是吞併了琉球,後派軍艦到朝鮮。清政府也做出了一些反應,派兵到了朝鮮,但是每一次對朝鮮的幫助,日本就會對清政府進行一次羞辱。強迫清政府籤訂各種條約。
正是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日本便準備與親政府開展決戰。這次他們是摸了清政府的性格,也看清了清政府的兵力布置。1894年,朝鮮爆發了起義,清政府雖然內有緩緩,但是依然決定幫助朝鮮。但是當時日本也出兵了朝鮮,而且在朝鮮為所欲為,扶持親日派。正是這個時候,甲午戰爭爆發。結局大家都知道,清政府慘敗。而且當時日本砍死了朝鮮的當權者閔妃。本來朝鮮要求清政府幫助自己,但是清政府也敗於日本,從此中國失去了對朝鮮的宗主權。後來的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從此朝鮮徹底被日本控制。
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朝鮮成為了日本進攻中國的後方基地。源源不斷為日本提供糧食等軍需。為中朝兩個帶來了莫大的傷害。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二戰結束。朝鮮半島終獲新生,但是也不再是以前的朝鮮半島。但無論怎麼變,朝鮮半島的人民對日本依然恨之入骨。而韓國人民呢,因為山姆大叔的緣故,彼此的交集也很多。但是韓國依然痛恨日本,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談到日本的一些表現,韓國人依然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