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任澤區王村村民張建榮:日子像哈密瓜一樣甜

2020-12-23 河北新聞網

9月22日,邢臺市任澤區王村村民張建榮種植管理的哈密瓜,清脆多汁甜度高。她說,現在的日子就像哈密瓜一樣甜! 河北日報記者邢雲攝

9月22日,邢臺市任澤區盛世農業專業種植合作社種植基地熱鬧非凡,數百位群眾共享豐收喜悅。人群中,村民張建榮瞧見記者在採訪,便主動邀請到她負責管理的三個果蔬大棚看看。

「我們的哈密瓜,個頭兒適中,清脆多汁,甜度高,不愁賣!」張建榮是任澤區王村村民,在這裡種植管理果蔬已有兩年。「過去沒種過瓜種過菜,經專家手把手教,咱現在也算是半個『技術員』啦!」張建榮說。大棚內瓜秧茁壯,一個個圓滾滾的哈密瓜懸掛在藤蔓上,淡淡瓜香撲面而來。

兩年前,張建榮一直靠種植大田作物和打零工生活,家庭收入一般,再加上兩個孩子上學,日子並不寬裕。後來她就加入了盛世農業專業種植合作社。這是一家集大田農作物種植、高端果蔬生產和農田託管服務為一體的農業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員1668戶。合作社建有198個春秋冷棚、30個高標準日光溫室和冷庫、分揀中心,年產優質果蔬280萬公斤。合作社負責種苗、農資、技術、銷售,社員負責田間管理,收穫時社員按產量和等級計算收入。

去年,張建榮承包了三個西紅柿大棚,春秋各收穫一季,西紅柿交合作社統一銷售,一級果每公斤抽取1元,一年下來淨賺兩萬多元。今年,張建榮負責管理瓜棚,每天工資60元。「現在的日子就像哈密瓜一樣甜。」張建榮笑了起來。

任澤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賈峰說,他們以「千斤糧、萬元錢」為目標,立足全區特色農業產業優勢,按照「政府+合作社+基地+農戶」四位一體模式扶植壯大農業合作組織,通過發揮合作社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面優勢,讓農民抱團發展,促農增收。

目前,任澤區共有農業專業合作社402家,涵蓋種植、養殖、農機服務、供銷、技術服務等領域,入社社員2.6萬戶,輻射帶動全縣71%的農戶,流轉土地16萬畝,戶均增收8000多元。(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相關焦點

  • 邢臺任澤區推出個人「信用碼」服務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通訊員張文麗)日前,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居民馬鑫在一家餐廳消費時出示了自己的「信用碼」,享受到餐廳9折優惠,這讓馬鑫很驚喜,遂將這一「喜訊」告知不少親友。據了解,任澤區在「三創四建」活動中,探索對本地居民進行大數據分析,運用不同顏色信用碼對應計算結果,以此對居民信用狀況進行劃分,進而呈現個人信用狀況。居民通過微信小程序查詢和使用「信用碼」,就可以在不同場所享受「一碼普惠,信用生活」。「信用碼」能應用於「信易購」「信易+餐飲」「信易批」等不同「信用+」場景,持有綠碼的居民可憑「信用碼」享受相應的優質服務。
  • 邢臺任縣更名任澤區,身份證用更換嗎?新周村老鄉科普來啦
    就在前段時間,邢臺市任縣正式更名為邢臺市任澤區,但是有一個問題可能會困擾著大家,就是撤縣設區了,戶口本和身份證上的戶籍一欄還是邢臺市任縣,用不用去更換戶口本和身份證來修改一下戶籍所在地信息呢?別急,今天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用不用專門去更改這個戶籍所在地信息,因為我也是邢臺人,我的家就在邢臺任澤區新周村,下面就由我這個邢臺老鄉來告訴大家。首先大家要知道一個事情,每一個人的身份證號都是終身的,這個不會因為戶籍的變動而改變。
  • 2020年河北邢臺市任澤區招中小學教師140人公告
    相關推薦:2020邢臺任澤教師招聘公告解讀峰會為滿足我區教育工作需要,補充教師隊伍,根據邢臺市委組織部、邢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邢臺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辦法》(邢人社〔2014〕6號)、中共邢臺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等四部門《關於轉發冀機編辦
  • 河北邢臺:「大喇叭」吹響農村戰「疫」集結號
    大喇叭讓村民對防疫知識真正有所了解,並且老百姓也容易接受鄉土話。」嶺二村黨支部書記魯世超給記者分析道。據河北省疾控中心防疫專家分析,目前發生在河北的疫情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臨近農曆新年,各地將面臨學生放假、農民工返鄉等問題,農村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 種植哈密瓜讓樂東佛羅鎮福塘村村民過上好日子
    在該縣佛羅鎮福塘村的田洋上,村民陳運國正與工人在地裡忙碌,搭棚、施肥、播種……為新一輪哈密瓜種植做準備。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沿海榆西線驅車至佛羅鎮,道路兩旁的白色瓜棚延綿至遠處的龍沐灣畔,許多農民正在田地裡栽種哈密瓜苗。經過20多年發展,哈密瓜逐漸成為樂東的特色農業產業,農戶用汗水和智慧澆灌出哈密瓜一樣的甜蜜生活。
  • 邢臺市委機關事務管理局駐任縣駱二村工作組為村民修路
    邢臺市委機關事務管理局駐任縣駱二村工作組為村民修路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蘇巖)「修路啦!這下可好走了。」這幾天,任縣駱二村村民奔走相告。「這條路修好後,我們出行可就方便多了,大傢伙出門再也不用七繞八繞了,這可多虧了駐村工作組啊!」村民李海發高興地說。
  • 立夏祭冰神 河北邢臺這個村今天比春節還熱鬧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村民們聚在一起,文武「喜好」吹打不停,吹唱班演奏地方戲到夜裡十點,河北邢臺平鄉縣後張範村好長時間沒有這麼熱鬧過了。對於村民來說,五一小長假的「重頭戲」全在假期末尾的立夏節氣,這一天,為了祈禱減少冰雹天氣降臨後對莊稼的影響,村民們會集體舉行「祭冰神」的儀式,而這一習俗至今已傳承二百多年。村民說這是今年少有的熱鬧時刻,「只不過今年來觀看儀式的人沒有往年多了,可儀式程序一點不少,大家都不想讓這個習俗斷了延續。」村裡為祭冰神準備的供臺。
  • 回家鄉 看變化|河北邢臺前禪房村:舊石屋成了新民宿
    我的家鄉邢臺有一個美稱: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李紀成是邢臺市信都區前禪房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這個村地處太行山深處,250多口人,8700多畝山場,耕地僅200畝。四面環山,綠樹成蔭,溪泉淙淙,鳥鳴聲聲。「以前,我們是靠著『金山』無飯吃。」
  • 哈密瓜甜了 好日子來了
    湖北省漢川市西江鄉全勝村哈密瓜大棚裡,村民肖五美正忙得熱火朝天,這些年,他種植的哈密瓜已銷往全國多個省份。「採摘季能賺兩萬元,全年下來收入好幾萬呢。」2015年,肖五美的兒子患有白血病,一家人生活陷入困頓,成為漢川市人武部的掛鈎扶貧對象後,肖五美家裡才開啟了新生活。西江鄉全勝村距市區較遠,自然條件並不優越。
  • 進「百家門」 成「貼心人」 記河北邢臺常阜村駐村第一書記杜建勇
    杜書記是懂我們的貼心人」,在河北邢臺常阜村「慶七一」支部黨員大會上,村民們滿懷感慨地說。此時,常阜村已是舊貌換新顏,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0戶146人,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北塘疃鎮常阜村,是國家級重點貧困村,也是中國太保產險河北邢臺中心支公司的對口幫扶村。廣宗縣素有「沙丘」之稱,是第一批國家級貧困縣。
  • 「我的脫貧故事」日子會像葡萄一樣甜丨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村民...
    我叫李興菊,是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六組的村民,在脫貧攻堅的好政策下我家的產業得到了發展,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也走上了致富路。這些年,我家的聯親幹部朱曉露和駐村工作隊的龍廷壽隊長向親人一樣幫扶我們。我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任澤區創建河北省森林城市紀實!
    每年夏天,正是樹綠草青的好時節,任澤區省道兩旁,滿眼綠色,賞心悅目。在這裡,每一抹綠意都凝結著任澤人民的辛勤與汗水,每一朵鮮花都飽含了任澤群眾對這片熱土的深情與熱愛。2020年12月30日,任澤區成功被河北省綠化委員會和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授予「河北省森林城市」榮譽稱號。莫言北方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近年來,任澤區堅持謀定後動,「四個結合」做優頂層設計。
  • 河北邢臺佳佳幼兒園被責令取消收取監控服務費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呂若汐)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邢臺信都區佳佳幼兒園監控服務費上漲 收費合理嗎?」的問題。河北邢臺市信都區教育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收取監控費用屬於不合理行為,已責令該幼兒園取消收取監控服務費。
  • 河北邢臺七中:讓青春在志願服務中熠熠閃光
    圖為邢臺七中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走進敬老院活動中,一名學生與老人談心。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通訊員曾佳佳)「寸草心愛老敬老行動」,為老人送去溫暖和祝福;「跳蚤市場」義賣活動,讓公益意識成為青年「心動力」;「描繪夢想」計劃,利用學科優勢走進邢臺市愛之聲康復教育中心教孩子們畫畫……在邢臺市第七中學(以下簡稱邢臺七中),活躍著這樣一支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其「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已成為廣大青年師生的共同理念。
  • 河北邢臺三中回應要求女生剪短髮:有助提升學生成績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河北邢臺三中回應要求女生剪短髮:有助提升學生成績 河北邢臺三中回應要求女生剪短髮:有助提升學生成績 生活放大鏡 09-24 18:31 【河北邢臺三中回應要求女生剪短髮:有助提升學生成績】針對有家長反映稱河北邢臺一高中規定女生需剪短髮
  • 河北2地「撤鄉設鎮」,就在邢臺境內,涉及這一區
    在河北省內就有2地的居民,有著不錯的發展,共同建設自己的家園,在前不久也「撤鄉設鎮」,行政等級有所提高。這兩座新鎮就在邢臺市,所下轄的南和區內。    南和區位於邢臺東部,這座市轄區也是在2020年6月才「撤縣立區」,成為市轄區的一部分。
  • 河北邢臺威縣港達小區A8號樓近期將開通天然氣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呂若汐)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邢臺威縣港達小區A8號樓房未通天然氣 望解決」的問題。河北邢臺威縣城管執法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燃氣公司已經和物業溝通好,近期將統一送氣,請用戶耐心等待。
  • 河北邢臺:有一個老鄉活了140歲
    直到今天才知道,我的故鄉——河北邢臺自古以來就是長壽之鄉。 他的名字叫張果老,直到今天,才從故鄉的《最美邢臺》新媒體上看到:張果老,唐代邢州人,今天的廣宗縣張固寨,就是他的家鄉。
  • 河北:石家莊、邢臺兩市人員,非必要不出市
    河北:石家莊、邢臺兩市人員非必要不出市,長途客運暫停運營
  • 江蘇射陽王村村:栽桑養蠶編織致富「新絲路」
    射陽特庸鎮供圖中新網鹽城8月3日電 題:江蘇射陽王村村:栽桑養蠶編織致富「新絲路」記者 谷華8月3日,酷熱難耐。在江蘇射陽縣王村村,黛瓦白牆的新型社區顯得非常寧靜,周邊綠油油的桑樹田在驕陽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射陽縣王村村桑蠶歷史悠久,家家戶戶世代栽桑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