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每天早上都會開晨會,一般都是各個部門的人輪流主持。今天早上又到了開晨會的時間,輪到我一好哥們主持。平常這哥們跟誰都是談笑風生,自來熟的性格。但是今天主持晨會卻翻了車。
晨會開始都是固定項目,點名、問好、說一下昨天的數據,然後就是一些個人分析。在前幾項的時候,哥們表現的還不錯,但是在個人分析環節卻明顯的不對勁。連我這沒仔細聽的人,都感覺出他說話越來越急促,聲音帶上了點顫音,有一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
我就納悶了,他是緊張了嗎?平常跟誰都收放自如的他,今兒是怎麼了?
好不容易熬完這個他難受,我聽著也尷尬的晨會。我湊過去問他:什麼情況,你是緊張了嗎?哥們回答:當時確實緊張了,加上沒有好好準備,分享故事的時候有點忘詞,這一忘詞更緊張了,到後來都有一種喘不上氣的感覺。
經過這個事,我算是明白了,不管是什麼人,在比較正式的場合,當眾演講或者講話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緊張。而輕微的緊張能提高人的反應,提高興奮性。但是如果緊張過頭,就容易出現我哥們那種情況,自己難受,聽眾尷尬。
要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稍微普及一下。
首先第一點是要有一個萬全的準備。如果非常重要的演講,就需要把演講稿讀到即使大腦一片空白,嘴也可以機械化式往外發聲。不重要的演講或者講話,也需要把說的東西整理清晰,來迴誦讀好幾遍,達到流利的程度。萬不能盲目自信,以為自己很厲害,不需要準備就上場。那時候人類天生的緊張感會讓自己陷入尷尬境地。
第二點就是心理建設了。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聽眾當作大白菜。想像一下,對著一群大白菜講話,還會緊張嗎?而且作為多年「資深老聽眾」,我非常清楚,實際上聽眾不會過多關注你講的什麼。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我講得好不好?會不會遭人嘲笑?現在大家這麼忙,沒時間關注這些的。所以把心態放輕鬆一些,就像平常聊天一般,把自己準備好的東西說出來就行。
第三點,如果想成為一個極富煽動性演講的人物,就要不斷的練習了。對著鏡子,一遍一遍地看自己的談吐、斷句、動作、眼神是不是到位;練習如何應對臺下觀眾不同的反應;如何在合適的節點挑動起活躍的氣氛——這點可以和營銷大師們學學經驗,我就不獻醜了。
最後,作為一個平常人,多讀書,多思考,多爭取一些當眾表現的機會,不斷沉澱自己。如果能做到像主持人那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表現,當然是上上等的選擇。即使不能,起碼應對其他平常人時,可以表現出更多的從容。
這也算是成長的一部分。
對於當眾講話有什麼糗事或者什麼好的建議,歡迎大家留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