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 《一念無明》:這是躁鬱症,這很香港

2021-02-08 深焦DeepFocus
深焦:在過去的電影中,關於精神病的描寫更多是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這次你們採用了躁鬱症這樣一個設定,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編劇陳楚珩:其實精神病患者一直在各種電影中被汙名化處理,比如精神分裂症,很多電影利用它做一個很強的戲劇衝突,經常和犯罪、殺人聯繫在一起,可現實生活中他們並不一定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憂鬱症也是,電影人喜歡利用它做戲劇,但他們不是真正關心這個群體,為什麼我們選擇躁鬱症,是因為香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躁鬱症患者,他們有時候會感覺渾身充滿了能量,精神奕奕,感覺自己是世界之王,但突然間就會掉進一個情緒的黑洞。

這很香港,因為在這個社會,生活節奏很快,也很強調成功,躁鬱症患者的數量很龐大,而且逐年遞增,但我們對這個病的了解是很少的,甚至很多躁鬱症患者被誤診為憂鬱症,我們需要一個故事去呈現他們的生存狀態,不僅僅是向普通觀眾科普,也是在提醒各位,如果有這個症狀,自己要多加留意,至少明白在折磨著自己的這個情緒狀態是躁鬱,因此才能尋求適當的幫助。

深焦:在觀影過程當中,其實我覺得阿東在母親的意外發生之前就已經患上躁鬱症,在你們心中,阿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躁鬱的呢?有什麼具體的原因嗎?

編劇陳楚珩:其實影片中,無論是現實還是回憶,阿東出現的部分,他都是躁鬱的。

導演黃進:我們做了很多背景調查,躁鬱症的原因之一是遺傳。阿東的母親就有情緒和精神上的問題,躁鬱症可能根植在阿東的基因中,當事件發生,觸發了這個部分,病情就會爆發開來。但是這沒有具體的原因,現代醫學無法解釋。編劇陳楚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攜帶著某些疾病的隱患,無論是精神還是身體,都是如此,環境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決定了隱患是否會爆發成疾病。導演: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對某些因素比較敏感。深焦:雖然影片中現實的部分很慘澹,但關於阿東母親的部分,無論是歸因為意外,還是沒有直接呈現事發現場,都有一種溫柔慈悲在其中,這種隱晦的呈現方式,是你們的選擇,還是站在阿東的視角,不想要回憶這個部分?導演黃進:我想,你說的也對,我們也不想呈現事發現場的那一幕,但對我們而言,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編劇陳楚珩:其實事件本身有多麼戲劇化、多麼血腥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事件發生了,留下活著的人帶著罪咎,帶著痛楚,他們如果活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編劇陳楚珩:其實每個人對這件事都有自己的判斷,有人認為是意外,有人認為是謀殺,可我們的看法就是……

導演黃進:對。不同人對這場戲的解讀也不一樣,這很有意思。

編劇陳楚珩:因為每個人對信息的收取方式都不一樣,所以得出的「真相」每個人都不一樣。
深焦:電影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阿東坐在洗手間的地上,像是割腕自殺,母親走出了洗手間。這讓我甚至無法分辨是我的臆想還是真實出現的場景,這是阿東對於母親之死心存悔愧,希望死的是自己,從而產生的幻想嗎?導演黃進:其實這一幕阿東是在精神病院中試圖自殺的場景,走出洗手間的是醫護人員。但是你的解讀很精準,因為他的確希望當初死的是自己,他非常後悔,但是那一幕並沒有遵循傳統的電影敘事邏輯,我們只是跟著這場戲的情緒,讓它自由流動,把我們帶到這裡,所以看上去會有些模糊和曖昧。對我而言,那一瞬間,邏輯完全讓位於情緒。深焦:拍攝一個這麼沉重的題材,你們的情緒是否也受到了影響?

導演黃進:有啊。

編劇陳楚珩:有的,因為這劇本從2013年開始寫,到現在已經3年了,我們一直對著這個故事。心情一直很沉重,創作也很辛苦。3年間社會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整體氛圍一直很絕望。深焦:現在關於香港電影,從政治角度切入的解讀非常流行,對於這部電影,你們有這方面的擔心嗎?

導演黃進:沒有,政治上的解讀也只是解讀的一種,觀眾有這樣去思考的權利。

編劇陳楚珩:而我們關心的是人在這個社會裡的狀態。

導演黃進:政治也是人構成的,如果觀眾能從中看到某種態度,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這說明他真的認真去思考了。我們歡迎各種類型的解讀,因為我們不追求單一的理解,我們不想控制觀眾的思維,把電影變成說教,我希望觀眾去感受,我們提供的僅僅是一個故事,你可以自由想像,產生新的靈感。這也是電影存在的意義。

相關焦點

  • 《一念無明》——躁鬱症病人折射出的社會的病態
    《一念無明》由中國香港導演黃進執導,圍繞患有躁鬱症的病人阿東的生活展開,講述了躁鬱患者不被周圍人理解,乃至被周圍人與社會所傷害的故事。整部電影以「躁鬱症」為線索,通過阿東與最親近的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決裂不斷推動劇情的發展。
  • 《一念無明》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一念無明》這是一部純正的港片,但它不止講述的是香港的故事,而是每個城市裡的故事。豆瓣評分8.0,導演黃進憑藉這部處女作,拿下第53屆臺北金馬影展最佳新導演。《一念無明》是一部壓抑且真實的電影。可能這也是作為父親的無奈吧,大海前往精神病家屬互助小組與其他家屬交流時被勸道。
  • 星軼國際影城丨《一念無明》香港口碑爆棚,餘文樂曾志偉零片酬奉獻教科書般演技!
    《一念無明》海報。《一念無明》有參加2016年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影片入圍第53屆金馬獎的最佳新導演、最佳男配角及最佳女配角,黃進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金燕玲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今年在香港金像獎更入圍8項大獎,目前已經榮獲11個國際性獎項。
  • 曾志偉、金燕玲憑藉《一念無明》分獲金像獎最佳男女配角,影片正在全國熱映中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落下帷幕,《樹大招風》成為最大贏家,獲5項大獎,《一念無明》緊隨其後獲3項大獎,分別是【最佳新晉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
  • 《一念無明》影票免費送啦!
    故事講述餘文樂飾的阿東患有躁鬱症,獨力照顧患病的金燕玲飾演的母親,二人互相牽引,每天都與對方情緒、自己的情緒角力。志偉多次表示,作為演員,一生也在求好劇本,這是十年一遇的好劇本。為了全身全心投入躁鬱症患者角色,樂仔事前與導演詳細溝通各個細節,短短14天的拍攝,樂仔需在早午晚演譯不同的情緒,短時間內應付非常寛的表演層次,不斷處於情緒起伏不定的狀態,需求的不單單是演員技巧,更是對人類情緒負荷的極大挑戰。這十四天,感覺拍了很久很久。
  • 電影資源| No.315《一念無明》
    百度雲連結:http://pan.baidu.com/s/1skKU3tN 密碼:puas《一念無明》
  • 《一念無明》不過是34年前的《癲佬正傳》的傳承,不過更悲更溫情
    《一念無明》是一部難得的香港本土題材之作,這部片從頭到尾都很喪,但卻吸引了曾志偉、餘文樂、金燕玲等大牌明星零片酬加盟,在金馬獎和金像獎上接連斬獲最佳新導演等五座大獎,不得不說,是香港電影近年來最大的驚喜與奇蹟。
  • 餘文樂曾用16天,零片酬出演了一部躁鬱症的教學片
    本文字數3700+|閱讀預計需要 10 min 躁鬱症,被稱為雙相情感障礙。有人說,患者的世界,是停不下來的跳樓機。電影《一念無明》,改編自真實新聞案件,以一個家庭悲劇描繪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患的漠視與不友善,講述一對懷著沉重愧疚的父子如何面對過去的故事。餘文樂、曾志偉等零片酬出演,僅用16天拍攝完成,卻斬獲金馬獎、金像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亞洲電影大獎等多類獎項。
  • 《一念無明》影評 | 如此獨特的港片竟然是導演的處女作
    本片的編劇兼導演黃進是一名新人,這是他執導的第一部長片,他和本片的另一名編劇陳楚珩是一對情侶,兩人在大學期間就開始一起創作,如此磨合出來的劇本自然十分有默契,想必這也是本片劇本受到各方盛讚的原因之一。當下的香港電影處於一個尷尬的斷層狀態,每年優秀的港片其實屈指可數,《一念無明》無疑是中之一。但不同的是,相比起其他電影造勢的噱頭,《一念無明》更願意回歸到故事本身,用很多感動、溫柔的細節讓人蜂擁而至。
  • 精神病患者的電影《一念無明》:有病的到底是我還是世界?
    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上還有一部驚喜之作《一念
  • 對盧凱彤的離世深表惋惜,呼籲大家對躁鬱症患者多一份理解和關愛
    今天聊聊躁鬱症,希望大家能對這一精神疾病多一點關注和了解,當你的身邊出現躁鬱症患者時,能用正確的方式和這一敏感的群體相處,而不是給對方貼一個「精神病」的標籤。不要把躁鬱症和抑鬱症混為一談躁鬱症不是罕見的疾病,只是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躁鬱症又叫雙相情感障礙,英文為Bipolar Disorder。
  • 【海經講壇】第155講—從社會學角度評電影《一念無明》
    因為4月7日上映的《一念無明》即將成為內地引進的第一部純粵語港片!而針對於這部電影佳作將由我們傳媒學院老師張景武老師從社會學角度解讀《一念無明》更深層的含義來現場參與電影討論的同學,將有機會獲得《一念無明》電影票一張(電影票數量有限)凡有意參與的同學請至圖書館二樓服務臺登記報名主講人:張景武講座時間:4月11號下午四點講座地點
  • 金馬影展首度雙港片閉幕!《狂舞派3》《手捲菸》展現香港情懷
    兩部深刻展現香港在地情懷的電影,將為本屆影展畫下「港味」十足的動人句點。黃修平曾以《狂舞派》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女主角顏卓靈更因耀眼表現提名金馬影后一炮而紅。7年後原班人馬回歸,為何直衝《狂舞派3》?原來《狂舞派2》竟是本片的「片中片」!精彩的奇想,帶出這群浮沉星海、為理想打拼的舞者,原想藉由專長為新興社區舞出精採未來,不料卻面臨官僚與地產商的利用。
  • 情緒起伏大易患躁鬱症,長期易致大腦退化
    電影《一念無明》中,爸爸出走,劇中的兒子獨力照顧長期病患的母親。後來母親在一次意外中不幸離世,他因此患上了躁鬱症。 劇中的爸爸從醫院接了兒子到劏房(香港的房中房)暫住。現今醫學界普遍界定躁鬱症為情緒病的一種,就是病人同時出現躁狂和抑鬱兩種情緒。現根據香港醫管局數據,為大家拆解:1. 躁鬱症有何病徵?
  • 熱映 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一念無明》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故事講述餘文樂飾的阿東患有躁鬱症,獨力照顧患病的金燕玲飾演的母親,二人互相牽引,每天都與對方情緒、自己的情緒角力。曾志偉:十年一遇的好劇本為這部電影出心出力的曾志偉坦言害怕「不開心」的電影,看畢劇本卻無法抵抗,同時因為欣賞黃進,及希望香港有更多好電影而答應演出
  • 黃黃說電影丨一念無明
    類型:劇情製片國家/地區:香港語言:粵語上映日期: 2017-04-07(中國大陸) / 2016-09-08(多倫多電影節) / 2017-03-30(香港)片長: 101分鐘又名: Mad World香港,一個平均每天都有三個人自殺的地方。樓房高聳,街道狹窄,並不是每幢樓後的街角都有春嬌與志明相遇的愛情故事。
  • 獲金馬金像五大獎,曾志偉餘文樂不收錢,這部精神病電影真殘忍
    《一念無明》是一部難得的香港本土題材之作,這部片從頭到尾都很喪,但卻吸引了曾志偉阿東在躁鬱症要發作時去超市狂吃可抑制躁鬱症的黑巧克力,圍觀群眾卻只想著拍照發到網上,沒有人關心他究竟怎麼了。或許,這就是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痛與恨,揮之不去。這也是我看過最好的餘文樂,讓人眼前一亮。金燕玲更不用說,才拍攝了一天,但寫滿故事的眼神已讓人過目難忘。
  • 何謂《一念無明》
    影視資訊《一念無明》這個片名是佛教典籍中的一個術語,「無明」是十二因緣法的第一環,指的是一種蒙昧愚痴、無法真正理解事物真相的狀態。佛教認為「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是因緣法的起端,而一念無明指的正是人們由「念」產生的無明狀態,所謂「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一念不覺,妄見生起,無明乃生。
  • 《一念無明》| 我的深淵,無人感同身受
    今年有一部,叫《一念無明》。 新人導演,無名無勢,只有一個好故事。   《一念無明》是一部殘酷、陰鬱的電影。 故事總是圍繞父子而展開,這對卑微的父子如你期待的那樣相依為命,在這份困境中,阿東經歷了未婚妻看似寬恕的恨意、好友不堪壓力自殺、為生存求職卻因病情被拒、以及他人防備和獵奇的眼神,這一切都成了阿東無法再次融入這個社會的幫兇。於是,不出意外的。他,病情復發了。病入膏肓般地絕望,讓這對父子顯得更加可憐。
  • 《一念無明》:最可怕也最真實,你願意擁抱精神病患者嗎?
    《一念無明》在第36屆香港金像獎中曾志偉獲得了最佳男配角提名,餘文樂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黃進獲得了最佳新導演,金燕玲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等八項提名。《一念無明》因為真實,所以沉重,看的時候太過壓抑和絕望。不像《大話西遊》般,很多人看過一次後,會想再看第二、第三次。《一念無明》會有種讓你不敢看第二次的感覺。「一念代萬念」香港社會的眾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