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東南亞有著獨特的佛教文化,緬甸是著名的佛教國家,超過85%的人口信奉佛教。佛塔多、廟宇多、和尚多是緬甸佛教文化的三大特色。
進入緬甸這個國度,就仿佛進入佛國。緬甸的自然景觀非常優美。在緬甸,有茂密的森林,濃霧繚繞的山巒,那靜靜的溪流,山間的溪流,每一處都透露著這個國家的自然與古樸。緬甸的居民和自然風景仍保留著佛教的傳統風味。
作為緬甸「國寶」的緬甸柚木,在緬甸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柚木建造的寺廟。緬甸在上千年的歷史變遷中,如今仍保留著的近萬座大小佛塔和佛教遺蹟。這些佛塔形式不同、顏色各異,高低不一,但都精雕細刻、獨具匠心。
緬甸曼德勒柚木寺廟遠外聞名,是一座大型木雕藝術品的建築物,不僅雕刻精美華麗,而且全部採用名貴的柚木建成。這就是遊客到曼德勒必定打卡的金色宮殿僧院。
金色宮殿柚木寺最初是在皇宮中,是貢榜王朝敏東王和王后的寢宮,同時也是敏東王駕崩之地。後來被錫袍王搬出王宮,變成了僧院。從外觀上看,這座宮殿並沒有耀眼的金碧輝煌,反而是有著一種古色古香的藝術氣息。
坐落在因瓦古城的巴亞恰僧院,建於1770年,其建築風格類似於曼德勒市的金色宮殿,但更顯自然古樸。至今寺院裡還設有學堂,如果有幸,你還能看到廟裡學生雙膝跪地,雙手合十,緊閉雙眼背誦文章的虔誠身姿。柚木作為緬甸的國寶,自然與佛教息息相關,這座全柚木建造的寺廟裡最大的精髓就是它罕見的建築構造。276根粗大的柚木木柱支撐起的寺廟,經歷了歷史的風風雨雨,戰爭,地震都沒有讓寺廟損壞。如今雖然木柱變得漆黑,沒有了曾經誘人 的色彩,甚至帶上了一些滄桑的氣息,但卻依然堅固無比地支撐著整座僧院。
在緬甸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座緬甸柚木寺廟,向我們述說著過去的滄桑,也是佛教文化的體現與傳承。
在泰國,真理寺一直都是遊人去芭提雅最為不可錯過的風景之一。整座寺廟由純紅木和柚木建造而成,展現人與天地宇宙間的關係。與其它富麗堂皇的寺廟景點不一樣,它是藝術品,也是各宗教文化與各哲學的結合體。
盼道寺位於泰國清邁市,又名柚木寺,寺內有一座古老精緻全木質大殿,整座都是用柚木建造的,純泰北蘭納式風格的設計,超過280年的歷史,是清邁城中一座瑰寶級殿堂,也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木造建築之一。泰文Phan Tao的意思是「1000個火爐」,因為這裡曾經是鑄佛場,為主要的寺廟鑄造佛像,因此得名。盼道寺的大殿由模具脫出的柚木板組合而成,底下有28根巨大的柚木柱支撐;大殿中還有印有靈蛇圖案的山形屋頂蓋板,鑲嵌在五顏六色的拼花鏡片中。大殿裡面陳列著古老的寺鐘、一些陶瓷製品、幾尊蘭納風格的鍍金木質佛像、幾個古董柜子、柜子裡還堆放著抄在棕櫚葉上的古老佛經。這些都值得你細細品賞。
除了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在國內也有許多由柚木建造的寺廟,如廣州的大佛寺,就是一座全緬甸柚木佛寺。大佛寺入眼的幾幢佛殿卻高達六七層樓,飛簷鬥拱雕梁畫棟,古香古色金碧輝煌。史上大佛寺以佛大著名,而今大佛寺令人驚訝的是佛殿之高大。
靜安寺是上海市的著名古剎之一,相傳始建於三國孫吳赤烏年間,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1686號),至今已近780年。寺內建築有赤烏山門,天王殿,功德堂,三聖殿和方丈室等。寺院用大量柚木做柱子,門牆,家具等。
緬甸柚木除了用於寺廟建築外,柚木也融入到佛雕之中,不止國內,緬甸、泰國、日本、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都有各自的佛雕文化,柚木佛雕也深受佛信徒的喜愛。
柚木作為穩定性極高的木材,不懼日曬雨淋,天然適合於木雕,木材色澤偏金黃對於佛像等佛雕有天然的加持作用,不僅不容易損毀,而且保存年限也夠長。不止是寺廟才有佛雕,柚木佛雕木雕也融入到很多人生活中,成為裝飾屋子的擺件家居之一。
正因為緬甸柚木生長於一個佛國之中,與佛教文化相融,所以才有越來越多的佛教信徒喜愛柚木。如果你信佛,也喜愛柚木,不妨多了解一下緬甸柚木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