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泰發泰國餐廳
基本信息
地點:九龍城太子道西448號太子匯地下9-10號鋪(斜對面的分鋪,九龍城城南道8號東升閣地下,廚房是一個)
電話:2718 0964
類別:泰國菜
人均:150HKD+
注釋
九龍城是香港充滿傳奇的一塊區域,不談歷史上的風風雨雨,就說現如今林林總總的小館子也是城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九龍城的美食是接地氣的,或許味道上不夠細膩,但足夠有市井氣息和人情味。打邊爐(很早前寫過一家:香港餐廳注釋2-大邊爐火鍋店 )和泰國菜大概是這一區域勢力最大的兩種美食了,飯後糖水也有大量的選擇。此處泰國移民聚居,泰國餐館遍地開花是情理之中的了。
九龍城地圖,來自谷歌地圖
從吃吃君的住處走去九龍城也就三十分功夫,閒來無事時便會一個人去散步。有時候也會和朋友去那邊挑個小館子吃飯。泰發是我搬來香港後去的第一家泰國菜館。當時並未做任何預訂(很多小菜館也不接受預訂),打算隨意走進一家餐廳,驚喜也好踩雷也好,生活中總要有些沒有預備的經歷。到了九龍城才發現,周末就餐的人頗多,各家餐廳門口都多多少少排了些等位的人。本來有一家泰國餐廳即刻有位置,可進去之後發覺有股極其難聞的臭味,不是魚露蝦醬一類的味道,於是匆忙逃出。看到泰發似乎人氣頗旺,於是便去排隊等位了。
由於泰發馬路兩邊各有一家店面,因此排隊時間也相對縮短了。入座之後,簡單點了幾個菜,冬陰功湯、烤海鱸魚以及雜菜煲,兩個人吃足夠。那時候吃吃君還沒有這個公眾號,因此吃飯也很少認真拍照,有時候還經常忘記拍照(其實這是一種美德...)。於是殘存的照片寥寥無幾。泰發的冬陰功湯是如今非常流行的Tom yam nam khon做法(加椰漿),大部分泰國菜館現在都提供這一類冬陰功湯了。(可以參看曼谷Nahm餐廳食評中有關冬陰功湯的段落,澳洲廚師的泰國菜之夢-Nahm(亞洲50榜單第一名,2014))有趣的是店家還配了脆脆的麵包作為配菜,我印象裡泰國本土似乎沒有這種習慣,不過在香港吃吃君遇見過好多次。
麵包
烤海鱸魚雖然整個處理比較粗線條,但主體部位的肉質還是烤得恰到好處的。雜菜煲稍微偏鹹,可能那天魚露放多了?不過下飯則是剛好。
烤海鱸魚
虛焦的雜菜煲
我們吃完出店門時,外面依舊有等位的食客。九龍城一帶各式店面的招牌在夜空中顯得格外耀眼,雨後的馬路還溼漉漉的,初秋夜正適合踱步。慢慢走回家,距離不近不遠,也算是消食了。
P.S.對九龍城歷史感興趣的童鞋們可以去查看《華爾街日報》做的《消失的記憶,香港九龍寨城》專題項目。放幾張九龍寨城(亦稱 城寨)拆除前的老照片供諸君欣賞。
1930年的九龍城,自維基百科
拆除前的九龍寨城西南面鳥瞰圖,攝影Ian Lambot,自M+博物館
評分
食物:77
環境:65
服務:65
總分:74.6
吃吃君完全自費試吃,與店家毫無利益關係
偶爾想起來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