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餐廳注釋58-泰發泰國餐廳

2021-02-06 走走吃吃


58-泰發泰國餐廳

基本信息

地點:九龍城太子道西448號太子匯地下9-10號鋪(斜對面的分鋪,九龍城城南道8號東升閣地下,廚房是一個

電話:2718 0964

類別:泰國菜

人均:150HKD+

注釋

九龍城是香港充滿傳奇的一塊區域,不談歷史上的風風雨雨,就說現如今林林總總的小館子也是城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九龍城的美食是接地氣的,或許味道上不夠細膩,但足夠有市井氣息和人情味。打邊爐(很早前寫過一家:香港餐廳注釋2-大邊爐火鍋店 )和泰國菜大概是這一區域勢力最大的兩種美食了,飯後糖水也有大量的選擇。此處泰國移民聚居,泰國餐館遍地開花是情理之中的了。


九龍城地圖,來自谷歌地圖

從吃吃君的住處走去九龍城也就三十分功夫,閒來無事時便會一個人去散步。有時候也會和朋友去那邊挑個小館子吃飯。泰發是我搬來香港後去的第一家泰國菜館。當時並未做任何預訂(很多小菜館也不接受預訂),打算隨意走進一家餐廳,驚喜也好踩雷也好,生活中總要有些沒有預備的經歷。到了九龍城才發現,周末就餐的人頗多,各家餐廳門口都多多少少排了些等位的人。本來有一家泰國餐廳即刻有位置,可進去之後發覺有股極其難聞的臭味,不是魚露蝦醬一類的味道,於是匆忙逃出。看到泰發似乎人氣頗旺,於是便去排隊等位了。

由於泰發馬路兩邊各有一家店面,因此排隊時間也相對縮短了。入座之後,簡單點了幾個菜,冬陰功湯烤海鱸魚以及雜菜煲,兩個人吃足夠。那時候吃吃君還沒有這個公眾號,因此吃飯也很少認真拍照,有時候還經常忘記拍照(其實這是一種美德...)。於是殘存的照片寥寥無幾。泰發的冬陰功湯是如今非常流行的Tom yam nam khon做法(加椰漿),大部分泰國菜館現在都提供這一類冬陰功湯了。(可以參看曼谷Nahm餐廳食評中有關冬陰功湯的段落,澳洲廚師的泰國菜之夢-Nahm(亞洲50榜單第一名,2014))有趣的是店家還配了脆脆的麵包作為配菜,我印象裡泰國本土似乎沒有這種習慣,不過在香港吃吃君遇見過好多次。


麵包

烤海鱸魚雖然整個處理比較粗線條,但主體部位的肉質還是烤得恰到好處的。雜菜煲稍微偏鹹,可能那天魚露放多了?不過下飯則是剛好。


烤海鱸魚


虛焦的雜菜煲

我們吃完出店門時,外面依舊有等位的食客。九龍城一帶各式店面的招牌在夜空中顯得格外耀眼,雨後的馬路還溼漉漉的,初秋夜正適合踱步。慢慢走回家,距離不近不遠,也算是消食了。

P.S.對九龍城歷史感興趣的童鞋們可以去查看《華爾街日報》做的《消失的記憶,香港九龍寨城》專題項目。放幾張九龍寨城(亦稱 城寨)拆除前的老照片供諸君欣賞。


1930年的九龍城,自維基百科


拆除前的九龍寨城西南面鳥瞰圖,攝影Ian Lambot,自M+博物館

評分

食物:77

環境:65

服務:65

總分:74.6

吃吃君完全自費試吃,與店家毫無利益關係


偶爾想起來的微博

相關焦點

  • 香港餐廳注釋73-辣椒會(這不是川菜也不是湘菜...)
    二是拍照片時以為猴年馬月才能寫到這家餐廳,到時候說不定已經重訪了,可以好好地再拍幾張。結果是:想去的餐廳層出不窮,時間精力金錢都那麼有限,事到如今吃吃君還沒有機會重訪辣椒會(當然主觀上也沒有那麼強的重訪意願)。其實看餐廳的名稱,或許第一反應會以為這是一家川菜館或湘菜館。實際上這是一家坐落在灣仔的泰國菜館。
  • 香港餐廳注釋67-小南國(旺角店)
    67-小南國(旺角店)基本信息地址:旺角太子道西193號新世紀廣場5樓501號鋪電話:2975 8899類別:淮揚菜/本幫菜人均:200HKD+注釋1987年開業以來,小南國逐漸開遍了大江南北,莫說北京上海,連香港都開了9家分店。如果統計小南國集團名下的餐廳,則全中國已經達到200家之巨。很顯然,小南國集團走的是大餐飲模式,統一流程、中央廚房,廚師的主觀能動性降至很低。
  • 香港餐廳注釋62-北京樓(金鐘店)
    北京樓是香港美心集團旗下的一家中餐廳。美心集團旗下餐廳不少,多數走鋪張的大眾路線,質素高的寥寥無幾。唯一一家連續拿了好多年米其林一星的翠玉軒(參看香港餐廳注釋40-翠玉軒 ) 也在2016年被米其林摘了星。
  • 香港餐廳注釋34-利苑酒家(旺角店)
    34-利苑酒家(旺角)基本信息地點:旺角洗衣街121號地鋪電話:2392 5184類別:粵菜人均:點心200HKD+;正餐400HKD+注釋來了香港後,住在旺角一帶,有時親友前來,懶得挑選餐廳時,便去利苑旺角店吃。旺角的街道盤根錯節,方向又不規整,第一次去時確實找了一會兒。後來熟悉了環境,倒也輕車熟路。旺角店是利苑的第二家分店,穩定地拿了好幾年米其林一星,2012年還躥上過二星。當年「南天王」陳濟棠(1890-1954)幼子陳樹傑先生留學歸來,立志開一間有品質的高檔食肆,於是便有了第一家利苑酒家。
  • 香港餐廳注釋61-南小館(旺角店)
    收錄於話題 #香港餐廳注釋 61-南小館(旺角店)基本信息地點:旺角亞皆老街8
  • 三年間的NUR,三年間的我——香港餐廳注釋81
    收錄於話題 #香港餐廳注釋進入餐廳後首先看到的便是開放式廚房,主廚帶領著一眾年輕廚師正忙碌著。NUR的燈光是偏暗的,但廚房卻是高亮,顯得廚師好像在舞臺上表演一般,獲得了全場的關注。廚房便是這光亮的中心,畢竟NUR不但是主廚的名字,在阿拉伯語裡更是「光」的意思。
  • 香港餐廳注釋50-譚仔三哥米線(佐敦道店)
    50-譚仔三哥米線(佐敦道店)基本信息地址:佐敦道36號鋪電話:2302 0982類別:米線/雲南菜(所謂)人均:50HKD+注釋2014年的時候,吃吃君一腔熱血想在香港繼續法語學習事業,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隨行的小夥伴三四次課後便徹底向懶覺妥協了,而我也時常處於遲到的狀態中。不過由於在佐敦上課,因此有時候下課便順道在附近解決午餐。譚仔三哥米線也是那時候第一次去的。(這些餐廳也是那時候去的哦:香港餐廳注釋36-六榕仙館 ;香港餐廳注釋35-有緣小敘(佐敦原址,已搬遷))吃吃君對於雲南菜曾經一度異乎尋常得熱愛,北京大大小小的雲南菜館幾乎都跑遍了。
  • 香港餐廳注釋63-發記甜品(旺角店)
    63-發記甜品(旺角店)基本信息地點:旺角豉油街27號地鋪電話:2332 8919類別:甜品/港式甜品人均:40HKD+注釋綜上,吃吃君只有在餐廳吃飯時,才會點上一客甜品,讓菜單不至於虎頭蛇尾。發記甜品做的自然不是西式甜品,而是以港式糖水以及夏日冰沙為主。旺角這家分店離吃吃君住處較近,因此許久前和朋友去過。吃吃君只記得芒果冰沙了,冰沙本身是不錯的,綿密卻鬆軟,空氣比例似乎控制得不錯。不過分量略大,在強勁的冷氣下,吃到一半就沒有了食慾。
  • 香港餐廳注釋43-千兩Sen-ryo
    收錄於話題 #香港餐廳注釋 43-千兩 Sen-ryo基本信息地點:香港
  • 香港餐廳注釋52-浙江軒(2013-2016米其林一星)
    收錄於話題 #香港餐廳注釋浙江軒2011年開業,是浙江同鄉會旗下的餐廳,2013年開始蟬聯米其林一星。去年正好有同學從內地過來出差,於是抓住這個機會去了一次(中餐要人多才點得了菜啊...)。灣仔銅鑼灣這兩個地方是邊界十分模糊的,而浙江軒便在這兩個地鐵站之間,所以坐地鐵去需要走一小會兒。第一次去印象不錯,只不過醬油是用得重了些,浙江菜可不是濃油醬赤的。
  • 香港餐廳注釋45-高流灣海鮮火鍋酒家
    45-高流灣海鮮火鍋酒家基本信息地點:尖沙咀山林道21-23號1樓電話:3520 3800類別:粵港火鍋/打邊爐/海鮮人均:400HKD+注釋吃吃君開始工作後,發現公司有位香港領導也挺喜歡高流灣的,於是在各種機緣巧合下去了很多次高流灣。這是吃吃君在香港去得最多的火鍋店(港式火鍋)(其實餐廳裡頭,高流灣也算是去得很頻繁了),其次就是大邊爐火鍋店和火井火鍋海鮮飯店了。
  • 香港餐廳注釋71-喜記蟹將軍(銅鑼灣店)(就來結業了......)
    之前在寫香港餐廳注釋53-鴛鴦飯店(灣仔舊址)時,提及過避風塘炒蟹。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香港漁業逐漸衰落,大部分漁民都上岸生活,避風塘水上食肆也逐漸衰落。但部分炒辣蟹師傅在上岸後繼續維持舊營生,喜記的創始人廖喜便是其中之一。1981-1997年間,他一直在鵝頸橋(即銅鑼灣、灣仔交界處的堅拿道天橋,此地是香港「打小人」風俗的集中地)下擺攤炒蟹。
  • 香港餐廳注釋41-竹壽司(Sushi Ta-ke)
    竹壽司在吃吃君的印象中,是香港中高級壽司店裡性價比還不錯的一家。實話說竹壽司是吃吃君來香港後吃的第一家靠譜壽司店,這讓吃吃君意識到,我天朝也是有高級壽司店和懷石料理店的!通過這一餐吃吃君發現似乎香港擁有全中國最好的日本料理店。尤其是高級壽司店,幾乎是日本本土之外的最佳品嘗地了。
  • 香港餐廳注釋7-四姐川菜(銅鑼灣店)
    7-四姐川菜(銅鑼灣店)基本信息地點:銅鑼灣耀華街3號百樂中心10樓電話:2802 2250人均:280HKD+注釋四姐川菜是重慶人開的,許是四姐從重慶嫁來了香港,這家店另有一家分店在灣仔,但以北京的空間概念衡量,則兩家店其實根本就在同一個區域.銅鑼灣一不小心多走兩步就到了灣仔(反之亦然)。銅鑼灣這家店之前是在駱克道的,後來搬到了耀華街百樂中心3樓。說實話並不好找,這種在小小商業樓裡隱藏的餐廳,第一次去還真有可能找不到。四姐川菜吃吃君只去過一次,那時剛來香港不久,有朋友說請吃飯。她口味較重,自然選了川菜。
  • 香港餐廳注釋74-不倒翁中日火鍋料理(銅鑼灣店)
    74-不倒翁中日火鍋料理(銅鑼灣店)基本信息地址: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時代廣場11樓1101號鋪電話:3102 9363類別:粵港火鍋/打邊爐/海鮮人均:600HKD+注釋「翁」字系列的餐廳其實有三個分支,一個是這裡要說的「不倒翁」,除此之外還有「北鬥翁」和「釣魚翁」。
  • 香港餐廳注釋57-上海弄堂菜肉餛飩(中環店)
    57-上海弄堂菜肉餛飩(中環店)基本信息地點:中環歌賦街35-37號地下電話:2850 7788類別:本幫菜/小吃人均:160HKD+注釋來香港第一年(2013)的中秋節,孤身一人在香港,下班時有個同事說不如一起吃飯吧?
  • 更新-尋常巷陌,尋常酒家利苑酒家(旺角、北角)——香港餐廳注釋34
    2利苑在香港共有十家分店,吃吃君去過其中的半數。關於利苑的前生今世,吃吃君在注釋1(在後面)中已有所提及。其始創的著名甜品楊枝甘露,也已有討論。但時隔日久,這期間也去了好多次不同的利苑分店,覺得有必要更新下注釋。
  • 香港餐廳注釋70-Wagyu Takumi(米其林二星2016)
    70-Wagyu Takumi基本信息地址:灣仔活道16號萃峰地面1號鋪電話:2574 1299類別:法日融合菜人均:午餐700HKD+/晚餐1700HKD+注釋Wagyu Takumi屬於那種一讀名字就想去一探究竟的餐廳,兩個單詞雖簡短,卻頗有節奏感;由於是日語詞,發音不同於一般英文單詞,很有些神秘感在其中。Wagyu大部分人都知道是「和牛」的意思,Takumi則未必人人都明白。Takumi即為「匠」,故餐廳的名字便是「和牛匠人」之意。
  • 我的割烹飯堂|Kaiseki Den by Saotome-香港餐廳注釋92
    不過嘴饞時香港有許多不錯的日本料理餐廳可選,這裡算是日本之外日料水平最高之處了。想其原因,一則食客喜愛,市場基礎好;二則投資商出手闊綽,願意花本錢經營;三則自由港進口食材方便,距離又較近,能保證「天涯共此時」;四則在香港工作的一些日本師傅水準一流,絕不是「外國和尚好念經」的三腳貓。狹義的日本料理僅指和食,也就是以京料理為基礎發展演變而來的懷石、會席和割烹等。
  • 香港餐廳注釋56-月磯刺身.浜燒日本料理(已結業)
    月磯刺身.浜燒日本料理 (Tsuki Iso Japanese Restaurant)(已結業)基本信息原地點:銅鑼灣駱克道487-489號駱克站13-15樓原電話:2838 5898類別:日本料理/燒烤/刺身/壽司人均:500HKD+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