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又給兄弟們寫信了。
最新的一封寫給京東物流配送員的內部信中,劉強東將京東物流最近飽受輿論質疑的「取消配送員底薪」政策解釋為「鼓勵員工多拿提成」。在信中,劉強東首先坦承京東物流的困境:連年巨額虧損,只能再撐兩年;隨後劉強東話鋒一轉,開始向兄弟們許願。他說,在已經試行「0底薪」薪資改革半年的華南區,「表現特別優秀的配送員一個月可以掙四、五萬,甚至最高的有人一個月工資超過了八萬元!」
帶有心靈衝擊力的數字,混合著劉強東特色的感嘆號,使這句話成為信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筆。指責京東物流取消配送員底薪是「黑心」「剝削」的聲量頓時被壓了下去——畢竟月入八萬是很多北上廣大公司白領也達不到的收入水平。問題是:一位物流配送員,月工資八萬,可能嗎?這個人真的存在嗎?
這位「八萬哥」的確存在。媒體記者找到了他:京東物流華南區廣州大石營業部的配送員黃少波。據《廣州日報》報導,黃少波今年二月的總攬件數13萬件,平均一天要攬4333件,三月份收入近8萬元,全部是攬件提成。
細看這組數字,不難發現奇怪之處:日均攬件4333件,就算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12點,也要每15秒就攬一件——按照我們所理解的快遞員上門攬件的流程,這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劉強東的信中,也不過要求配送員「每天服務100個客戶」。那黃少波又是如何完成的呢?我們將嘗試一步步揭開這個秘密。
首先要注意的是黃少波工作的地點:華南區廣州大石營業部。廣州市大石鎮位於番禺區,地處珠三角中央地帶,北依廣州,南近中山,西臨佛山,東望東莞,是國內輕工製造業最發達的地區,遍布各種工廠、網店,快遞發件業務需求量極大。單單這一點,就是國內其他地區所無法複製和效仿的。這也就意味著,河北、陝西、遼寧、雲南的京東配送員兄弟就算再努力,也拿不到跟「八萬哥」黃少波一樣的收入,原因很簡單:實在是沒那麼多快遞需要寄。
其次,媒體的報導中洩露了天機:「在公司開放快遞攬收業務之後,黃少波轉型開始做攬收業務,並且很快拿到了一家電商商家的全部發件業務。每天光發件就四五車。「原來,八萬哥是用個人的關係搞定了一家電商公司老闆,拿到了一整家公司所有的發貨訂單。如果還是正常地靠跟大爺大媽拉家常、全小區挨家挨戶攬件,恐怕一個月也發不了四五車的件。照劉強東在信中所說的「喊一聲大哥大姐、大爺大媽」的辦法攬件,想拿高薪恐怕是十分困難的。
最後,筆者還注意到報導中這麼一句話:「春節期間企業單量猛增,兩臺機器,六個人掃碼入庫,那天晚上忙到了十一點。」如果說黃少波一個配送員就承包了這家企業的所有發件,那麼幫忙的其他五個人是誰呢?是黃少波喊來救急的親朋好友、子侄兄弟?還是他自己從人力市場另僱的「短工」?如此一來,「八萬哥」拿到的這八萬,恐怕並非是他一個人的勞動所得,而是「黃少波團隊」一起努力的成果,只不過黃少波作為京東的正式員工,從京東取得這部分工資,然後再內部分配。這樣看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外包,即京東物流將該企業的大宗攬件發件任務外包給了黃少波團隊,並以黃少波個人工資的形式支付費用。
再推想下去,如果「黃少波團隊」越做越大,以至於大石鎮的發件業務都被他們「包圓」了,大石營業部的其他配送員兄弟又要如何生存?甚至於周邊鄉鎮的京東配送員中,如果又有著「林少波團隊」、「梁少波團隊」,都承包了各自範圍裡的大訂單,「佔山為王」,豈不是在京東物流內部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山頭、獨立王國?再向後發展,會不會月入八萬的「黃少波」們不耐煩再親自攬件談生意,將整個大石鎮的「攬件權」層層轉包出去?如此種種,聽起來似乎荒謬,但「配送員每日攬件四千多件」顯然更加魔幻。這種「自募人手」的模式,對主打「正規自營」京東物流來講,實在算不上是什麼值得大力推廣的健康生態。
我們不知道黃少波還能在大石鎮掙多少個八萬,但我們可以肯定:八萬哥的奇蹟來自他所處的地域、他個人的人脈,以及他的團隊共同的努力。這種奇蹟幾乎不可能複製,這份收入對其他地區的京東配送員可以說參考價值為零。
有趣的是,劉強東不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但他還是信誓旦旦地對兄弟們說:「(取消底薪後)收入肯定會比以前高得多!共同增加公司和員工的收入,是本次調整唯一的目標!」
在拿走了兄弟們的底薪後,他還是習慣性地在信的結尾落款:你們的東哥。
不知攬不到件的京東配送員在苦惱之餘,會不會閒下來好好想想:到底是誰的東哥?